靖康逆转:易枫传

用户易枫

首页 >> 靖康逆转:易枫传 >> 靖康逆转:易枫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朕实在太难了醉枕江山灵剑尊藏国红楼群芳谱神级英雄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武炼巅峰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红色苏联
靖康逆转:易枫传 用户易枫 - 靖康逆转:易枫传全文阅读 - 靖康逆转:易枫传txt下载 - 靖康逆转:易枫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3章 书馆遇旧作 血痕映初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暮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城主府内院的卧房里,将被褥镀上一层柔和的金光。赵福金半靠在床头,身上盖着绣着缠枝莲纹的薄被,右手轻轻抚摸着隆起的小腹——那处已有明显的弧度,偶尔还能感受到胎儿轻微的胎动,每一次悸动都让她眼底泛起温柔的笑意。

门帘轻响,易枫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汤走进来,碗沿还冒着细密的白汽。他将汤碗放在床头的小几上,小心翼翼地扶着赵福金的肩膀,柔声道:“福金,刚炖好的鸡蛋汤,放了些红糖,你趁热喝点。”

赵福金顺从地靠在他怀里,鼻尖萦绕着鸡蛋的香气,她看着易枫认真吹凉汤匙的模样,忍不住轻声问:“易郎,你说咱们的孩子,会像你多些,还是像我多些?”

易枫舀起一勺鸡蛋汤,递到她唇边,笑着答道:“像你最好,有双漂亮的眼睛;若像我,有双能看透战局的蓝眼睛,以后也能替我守着这翡翠城。”见赵福金喝下汤,他又道,“对了,咱们得给孩子起个名字。我想了许久,若是男孩,就叫‘易招龙’如何?‘招’是招贤纳士,‘龙’是龙腾四海,盼他以后能心怀天下,招揽英才,让易家的抗金大业能传承下去。”

“易招龙……”赵福金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底满是欢喜,她伸手握住易枫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好,就叫招龙。等他出生,我要教他读书识字,你要教他骑马射箭,让他成为像你一样有担当的男子汉。”

易枫俯身,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吻,声音温柔:“不仅如此,下个月我就安排你和朱琏、秉懿正式拜堂成亲。之前一直忙着战事和安顿百姓,委屈了你们,这次定要风风光光地办一场,让翡翠城的百姓都知道,你们是我易枫的妻子。”

赵福金眼中瞬间泛起泪光,却笑着点头——自她逃离东京,辗转来到易枫身边,从未奢求过名分,如今易枫愿给她一个正式的婚礼,这份心意,比任何珍宝都让她动容。

同一时刻,翡翠城的“墨香书馆”内,却又是另一番景象。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落在一排排书架上,书架上摆满了经史子集,甚至还有几本易枫从玄黄世界带来的“奇书”。白玉堂牵着李师师的手,站在一排诗词集前,目光却始终落在李师师身上。

李师师穿着一身淡紫色襦裙,长发用一支木簪挽起,素净的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她指尖拂过书架上的《李太白诗集》,轻声念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话音未落,旁边一位身着青衫的文人便接话:“李姑娘好眼光!太白这首诗,既有豪情,又有风骨,正是我辈读书人该有的志向!”

李师师转头,对着那文人浅浅一笑:“先生过奖了,不过是随口念出,倒是让先生见笑了。”她与文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诗词,从李白的豪放,到杜甫的沉郁,再到苏轼的旷达,言语间满是对诗词的热爱。

白玉堂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眼中满是温柔。他知道,靖康之耻前,李师师在东京的矾楼里,便是以诗词会友,与苏轼、秦观等文人雅士常有往来,那段时光,是她心中最珍贵的回忆。如今翡翠城安定,他特意陪她来书馆,便是想让她重拾往日的喜好,让她在这乱世中,能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慰藉。

待那文人离开,白玉堂才走上前,递过一杯温茶:“累了吧?喝口茶歇会儿。”

李师师接过茶盏,看着他眼底的关切,轻声道:“谢谢你,玉堂。若不是你,我恐怕这辈子都再难有机会这样和人讨论诗词了。”

“傻姑娘,”白玉堂揉了揉她的头发,笑着说,“以后只要你想,我天天陪你来。等咱们安定下来,我还想给你建一座书房,把天下的好书都收集起来,让你天天都能读诗作画。”

李师师眼中泛起泪光,却笑着点头,握紧了他的手——她知道,有白玉堂在身边,就算身处乱世,也能寻得一份安稳与幸福。

而书馆外的街道上,李清照正提着一个布包,向一位卖纸鸢的老汉问路。布包里装着她刚买的纸和笔,纸张是上好的宣纸,笔墨也是翡翠城最好的,这些都是她攒了许久的银两买的,只为能在这里安心写作。

“老伯,请问您知道墨香书馆怎么走吗?”李清照微微欠身,语气客气。

老汉放下手中的纸鸢,指着前方的路口:“姑娘顺着这条街往前走,过了布庄,再拐个弯就到了!那书馆可是咱们翡翠城最好的地方,里面有好多书,还有不少文人在那儿论诗呢!”

“多谢老伯!”李清照连忙道谢,提着布包快步向前走去。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她的脚步轻快,眼中满是期待——她听说墨香书馆里有许多稀有的典籍,还聚集了不少有学识的文人,她想去那里看看,或许还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她想在那里,写下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写下这乱世中的希望与坚守。

转过街角,墨香书馆的匾额便映入眼帘,匾额上的“墨香”二字苍劲有力,透着一股文雅之气。李清照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裳,迈步走了进去——她知道,在这里,她的笔,终于可以不再只写颠沛与悲凉,还能写下翡翠城的安稳,写下易军的担当,写下中原百姓心中不灭的希望。

而此刻的城主府内,易枫正陪着赵福金在院子里散步,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惬意。赵福金的小腹微微隆起,易枫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两人低声说着话,偶尔传来几声轻笑。不远处的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空气中满是花香与春日的生机,一派岁月静好的景象。易枫知道,这样的安稳来之不易,他定要守住这份美好,待赵福金生下孩子,待与三位妻子正式拜堂,待翡翠城愈发强盛,便率易军北上,扫平金人,还中原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墨香书馆的木门吱呀作响,将街外的喧嚣隔绝在外。李清照提着布包缓步走入,鼻尖萦绕着纸张与墨香混合的沉静气息,与她一路所见的烟火气截然不同。馆内光线柔和,高大的书架鳞次栉比,直达屋顶,架上书籍排列得整整齐齐,既有装订精美的典籍,也有封面磨损的手抄本,看得人眼花缭乱。

她放缓脚步,指尖轻轻拂过书架上的书脊,目光在一排排书名中流连。走到西侧一排书架前,一本封面略显陈旧的册子吸引了她的注意——那册子的装帧样式,分明是她当年在江宁时亲手装订的《漱玉词初稿》。

李清照心中一动,伸手将册子抽出。指尖触及封面的刹那,她浑身一震,倒吸一口凉气。封面上的字迹正是她的亲笔,“漱玉词”三个字虽因磨损有些模糊,却依旧能辨认出熟悉的笔锋。这是她逃亡之初,随身携带的手稿,后来在洪州遭遇金兵劫掠,为了活命,她被迫将装着手稿的行囊丢弃,这些年她无数次午夜梦回,都在为丢失的词作惋惜,却从未想过,竟能在此地重逢。

她颤抖着翻开册子,里面的词句都是她早年所作,“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一行行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让她眼眶瞬间泛红。可很快,她的目光就被书页上的痕迹吸引——好几页纸的边缘沾着暗红的印记,那是早已干涸的血迹,有的是指尖大小的血点,有的是模糊的手掌印,甚至有一页的角落,被大片血迹浸染,连字迹都变得有些模糊。

“怎么会有血迹?”李清照喃喃自语,心中满是疑惑。她又从书架上抽出另一本书,这本是她在越州时整理的《金石录续编》,里面记录着她与丈夫赵明诚收集的金石拓片题跋,同样是当年逃亡时遗失的。翻开书页,同样的血迹赫然在目,有的血痕顺着纸页的褶皱蔓延,仿佛能看到当年沾染血迹时的慌乱与急切。

她沿着书架一路翻看,越看心越惊——这一排书架上,竟有六成都是她的作品!有她早年的诗词集,有她与赵明诚合着的金石研究,甚至还有几本她未曾刊印的手稿,都是当年被金兵、土匪抢夺或被迫丢弃的。这些失散多年的心血,此刻竟整齐地摆放在这里,只是每一本上,都或多或少沾着干涸的血迹,有的甚至被血渍浸透了书脊,触目惊心。

“这些书……为何会在这里?又为何沾着这么多血?”李清照站在书架前,手中捧着一本染血的手稿,指尖微微颤抖,心中的疑惑如潮水般涌来。她想不通,这些早已散落天涯的作品,为何会集中出现在翡翠城的书馆里,更想不通那暗红的血迹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位夫人,您好像对这些书很熟悉?”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李清照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易军制服的士兵站在不远处,他约莫二十多岁,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的疤痕,眼神却很温和。他是负责看守书馆的士兵,见李清照对着这些书神色激动,还反复摩挲书页上的血迹,便上前搭话。

“这些……这些都是我的作品。”李清照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举起手中的手稿,“当年我逃亡的时候,它们被金兵和土匪抢走,或是为了活命不得不丢弃,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了。”

士兵闻言愣了愣,随即露出了然的神色:“原来这些书是夫人您的!难怪您看起来这么疑惑。”他走到书架旁,看着那些染血的书籍,轻声解释道,“这些书,都是我们易军弟兄们打仗的时候收集回来的。有的是在路边捡到的,有的是从金人的营帐里搜出来的,还有的是和土匪交战时,从他们手里抢回来的。首领说,这些都是中原的文脉,不能丢,所以就都收集起来,存放在这书馆里了。”

“文脉……”李清照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心中一阵暖流涌过,可随即又被疑惑缠绕,“那这些血迹……是怎么回事?”

士兵的目光落在书页上的血痕上,眼神变得凝重起来,语气也低沉了几分:“这些血迹,都是我们弟兄们的血。”他伸出自己的手,手掌上有几道深浅不一的疤痕,“抢这些书的时候,往往都是在战场上,或是刚打完仗。弟兄们手上、身上都是血,有的是和敌人拼杀时溅上的,有的是自己受伤流的血,拿书的时候,自然就沾在上面了。”

他顿了顿,想起那些收集书籍的日子,声音带着几分感慨:“有一次,我们在一座被金人烧毁的县城里,发现了一箱子书,里面就有不少这样的诗词手稿。当时金兵还在附近,弟兄们为了把这箱子书抢回来,有三个弟兄都受了重伤,他们抱着箱子撤退的时候,血顺着手臂流下来,把好多书都染红了。还有一次,在路边捡到几本散落在草丛里的书,上面不仅有我们弟兄的血,还有老百姓的血——金人过境,好多百姓带着书逃亡,却没能躲过劫难。”

李清照听着士兵的话,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她捧着手中的手稿,指尖抚过那些干涸的血迹,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易军战士们为了守护这些“文脉”,所付出的鲜血与牺牲。她想起自己逃亡路上的颠沛流离,想起那些被战火吞噬的家园,想起丈夫赵明诚临终前对文脉传承的牵挂,心中百感交集。

她转身,继续在书架上翻看,这一次,她发现了更多熟悉的身影——有苏轼的《东坡乐府》,封面被撕成了两半,书页上还有清晰的脚印,显然是被人踩过,却依旧被小心翼翼地拼合起来;有秦观的《淮海集》,书页被雨水打湿,字迹有些模糊,却能勉强辨认;还有丈夫赵明诚的《金石录》正本,这本书当年被金兵抢走,她以为早已毁于战火,此刻竟完好地存放在这里,只是书脊上沾着一块暗红色的血渍,像是一道永恒的印记。

书架上还有许多她不认识的作者的作品,有文人的诗词,有学者的论着,甚至还有几本民间的话本小说。有的书籍被烧得只剩下半本,有的被刀剑划开了口子,有的字迹模糊不清,可每一本都被精心地整理过,破损的地方甚至用细麻线仔细缝补过。

李清照走到书架的尽头,那里放着一本厚厚的账簿,上面记录着每一本书的来源——“建炎三年,于洪州城外捡到,计三册”“建炎四年,于金军大营缴获,计五册”“绍兴元年,于衢州土匪窝夺回,计八册”……每一条记录后面,都标注着收集书籍的士兵姓名,有的名字后面,画着一个小小的“卒”字,显然是已经牺牲了。

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蹲下身,抱着那本染血的《金石录》,失声痛哭起来。这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感动与欣慰的泪水。她以为这些失散的文脉,早已在战火中湮灭,却没想到,在这乱世之中,竟有一群铁血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守护着这些看似“无用”的书籍。

士兵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他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有逃难的文人在这里找到失散的手稿,有百姓在这里看到亲人留下的字迹,每一次,都是这样的热泪盈眶。他不懂这些书里的诗词歌赋,却知道首领说的是对的,这些都是中原的根,不能丢。

李清照哭了许久,才渐渐平复情绪。她擦干眼泪,站起身,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书籍放回原位,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稀世珍宝。她看着满架的书籍,看着那些干涸的血迹,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她要留在这里,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易军战士的忠义,记录下这些文脉背后的牺牲,记录下这乱世中的坚守与希望。

她提着布包,转身向书馆外走去,脚步比来时更加坚定。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那些染血的书籍上,暗红色的血痕在光影中仿佛有了生命,诉说着一段段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故事。而李清照知道,她的笔,从此有了新的使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有神功丈母娘着不住神级小坏蛋体坛之召唤猛将豪门第一少奶奶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直踏青云之巅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我家的厕所通异界最强帝尊在都市宇宙职业选手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阴阳先生字符的游戏顾道长生火影开局夺舍了白莲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霸道首席嗜宠妻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
经典收藏利刃无声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乱世黑马我爹是奸臣南北乱世我种田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冷王的金牌宠妃唐哀帝,中兴大唐大唐好相公龙飞凤儛我保驾续命大明朝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圣雄之名秦时之七剑传人大宋风云凰啼山河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制霸大宋之奸臣传五姓嫡脉:躺赢大唐
最近更新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这穿越成猎户?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河葬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反击皇宫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梦主:从拾荒开始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汉末立志传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画启乾坤红楼第一宗师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大明神医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靖康逆转:易枫传 用户易枫 - 靖康逆转:易枫传txt下载 - 靖康逆转:易枫传最新章节 - 靖康逆转:易枫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