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萤火微光与暴雨前奏
时间在医院特殊的监护病房里,仿佛被拉扯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流速。对外界而言,日升月落,警察换岗,医生查房,一切按部就班,枯燥重复。但对病床上的林琛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场在寂静黑暗中的艰难跋涉和奇妙探索。
那新生能量脉络的初次运作,如同在无边深海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探灯。光芒虽弱,却实实在在地照亮了周遭的一小片混沌。林琛那初生的意志碎片,贪婪地吸收着这微弱光芒带来的“感知”,如同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吸水。
光感、声感、触感...这些破碎的信息流持续不断地被脉络捕捉、转化,再反馈到意识层面。起初只是模糊的色块、无序的噪音、冰凉的刺激。但渐渐地,在那粒意志碎片孜孜不倦的“解读”和“归纳”下,这些碎片开始出现极其初步的关联性。
特定的脚步声响起时,往往会伴随特定的、带着消毒水气味的身影靠近(护士)。 一种低沉稳定的嗡鸣声,总是伴随着一种被束缚的感觉(仪器)。 门外那两个不断轻微移动的“存在”,散发出一种持续的、带着警惕意味的“场”(警察)。
一种最原始的、基于条件反射的环境认知模型,开始在那意识碎片中艰难地构建。
这个过程消耗巨大。每一次清晰的“感知”和“解读”,都会让那新生脉络的光芒急剧黯淡,需要长时间的“休眠”来吸收混沌核心转化的生机进行恢复。但每一次恢复后,脉络似乎都变得比之前更坚韧一丝,能量转化的效率也提升了一丁点。
它甚至在尝试主动调节。当外界刺激过于强烈(如突然的关门声)时,它会本能地“收缩”,减少信息摄入,避免对脆弱意识造成冲击;当环境相对安静时,它又会稍稍“扩张”,努力捕捉更多细微的变化。
这种调节,并非出自智慧,更像是一种生命体适应环境的进化本能。
就在这反复的消耗与恢复中,那新生的能量脉络,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缓慢地生长、延伸,如同神经网络般,在他体内勾勒出越来越复杂的暗淡光路。
深夜,万籁俱寂。
值班护士完成最后一次巡房后,在外间打起盹。门外的警察也因长久的平静而略显松懈。
病房内,林琛的意识再次从短暂的“感知活跃期”陷入“恢复期”。那新生脉络的光芒黯淡近乎熄灭,只有最核心处还残留着一点微弱的混沌星芒。
就在这极致的沉寂中——
一点极其微弱的、银白色的星光,突然自那近乎熄灭的脉络某处亮起!
是那系统碎片!
它并未参与之前的感知过程,一直处于绝对的“潜行”状态,仿佛彻底沉寂。但就在新生脉络因过度消耗而陷入最低谷时,它却悄然渗透出一丝微乎其微的、冰冷而精纯的能量。
这丝能量并非为了滋养脉络,而是沿着脉络的轨迹,进行了一次极其快速而隐蔽的内部扫描!
扫描的目标,正是那新生脉络本身,以及其与混沌核心、林琛肉身的连接点!
扫描过程快如闪电,完成后,那银白星光瞬间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从未出现过。
一段被高度压缩的、乱码般的信息流,在那系统碎片内部无声闪过:
“...评估:新生能量结构稳定性:+12.7%。与宿主融合度:+8.3%。信息转化效率:低下。能量消耗:过高。” “...优化方案模拟...推演中...” “...方案 delta-7 可行性 63.4%...风险等级:高(可能引发核心冲突)...暂不执行。” “...继续观察,记录成长数据...”
系统碎片再次归于死寂,仿佛只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记录着实验数据,评估着风险与收益,却吝于提供任何直接的帮助。
然而,它这极其短暂的介入,那丝冰冷能量划过脉络的轨迹,却像是一把极其精密的刻刀,无意间拓宽了那脉络中最细微的一处通道,并留下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属于异界规则的印记。
这微小的改变,在当时并未产生任何明显效果。
......
翌日中午。
阳光正好,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一名新来的年轻护士推着治疗车进入病房,准备为林琛进行静脉注射营养液。她动作稍显毛躁,打开金属器械盒时,发出了一声略微刺耳的碰撞声。
这声音比往常的刺激要稍大一些。
病床上,林琛那沉寂的意识碎片似乎被惊动,那新生脉络本能地做出了反应——并非收缩,而是依据昨日“学习”到的模式,尝试去“捕捉”这个声音。
脉络的光芒微弱地亮起。
就在能量流经过昨夜被系统碎片无意间拓宽并留下印记的那处细微通道时——
异变发生了!
那丝系统碎片留下的异界规则印记,仿佛一个微型的放大器和过滤器,瞬间对流经的能量进行了极其短暂的调制!
原本粗糙扩散的感知能量,被收束成一道更纤细、更精准的能量丝线,瞬间扫过声源——那名年轻护士。
反馈回来的,不再仅仅是模糊的声感振动。
而是一副极其短暂、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数倍的立体图像!
图像中,年轻护士略带不耐烦的侧脸,她微微皱起的眉头,她手中闪着寒光的针头,甚至她护士服胸口铭牌上模糊的字迹...都如同高速摄影般,瞬间烙印在了林琛的意识深处!
虽然依旧一闪即逝,但其清晰度和信息量,远超以往!
“呃...”
一声极其轻微、沙哑得几乎不似人声的吸气声,突然从林琛喉咙里溢出!
他的眼皮之下,眼球剧烈地滚动了一下!
整个身体,也随之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痉挛!
哐当!年轻护士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手一抖,器械盒掉在了地上,发出更大的声响。
“医生!医生!病人动了!他好像醒了?!”护士惊慌地朝着门外喊道。
门外的警察立刻警惕地探头进来,值班医生也迅速赶来。
病房内一阵忙乱。医生检查瞳孔,测量生命体征,却发现林琛再次恢复了深度昏迷的状态,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神经反射。
“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或者神经系统的自发反应,不代表意识恢复。”医生安抚着受惊的护士,但眼神里也多了一丝疑惑,他再次强调,“继续观察,详细记录任何细微变化。”
走廊上,得到消息的黄志诚眉头紧锁。动了?发出声音了?这到底是好转的迹象,还是情况恶化的表现?他心中的疑虑更深,下令对林琛的监控等级再次提升。
......
茶餐厅里,观测者同样捕捉到了那瞬间异常清晰的能量波动以及随后病房内的骚动。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林琛的变化速度超出了他的预期!这种程度的能量运用,虽然依旧微弱,但其精度已经足以引起某些存在的注意了!
他焦急地看着毫无回应的加密手机,内心的不祥预感越来越强烈。
......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预感。
当天下午。
昌叔那部用于特殊联系的加密手机,突然接到了一条没有任何号码显示的信息。信息的内容是一串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坐标和一个精确到毫秒的时间戳。
紧随其后,是第二条信息,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萤火’亮了。”
昌叔看着这条信息,手脚瞬间一片冰凉。
他不懂坐标和时间戳的含义,但他明白“萤火”指的是什么——那一定是林琛!他们知道林琛的变化了!这条信息,是通知?是警告?还是...行动指令?
他感觉自己就像提线木偶,被完全看不见的丝线操控着,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深渊。
几乎在同一时间。
杨锦荣面前的屏幕上,一行红色的警报悄然弹出。
“警告:检测到 Gamma 级观察目标能量场出现异常峰值,特征与‘潜能激发’初期吻合。波动已被纳入‘灯塔’数据库进行比对。”
杨锦荣的目光在“潜能激发”四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缓缓靠向椅背。
而远在海外,某间装饰奢华却气氛阴冷的办公室里,一个背对着屏幕的身影,也收到了类似的信息。他轻轻摇晃着手中的酒杯,看着屏幕上林琛的病历资料和刚刚传来的能量波动数据,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萤火虫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在黑夜里,总是最显眼的靶子。”他低声自语,按下了一个通讯按钮,“‘园丁’留下的种子似乎要发芽了。通知港岛那边,我们的‘朋友’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或许...我们需要提前送上一份‘慰问礼’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用‘公司’的名义送。做得‘热闹’一点。”
窗外,天色不知何时阴沉了下来,乌云汇聚,隐隐有雷声滚动。
一场笼罩港岛的暴雨,即将来临。
而病房内,对这一切仍无所知的林琛,在经历了那瞬间的清晰感知和身体应激反应后,再次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沉睡与恢复中。
那新生脉络的核心处,一点比之前更加明亮的混沌星芒,正在悄然孕育。
仿佛萤火,于狂风骤雨前,倔强地闪烁着自己微弱却不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