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首页 >> 沪上警事:1950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被赶出豪门当天,我和大佬闪婚了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猎宝花都十二钗四合院:我师父实在太厉害了荒野求生之我的运气有亿点好新黎爷的轨迹说好礼仪之邦,华夏十四亿魔修?妹妹别怕,哥哥超护短透视仙王在都市
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 沪上警事:1950全文阅读 - 沪上警事:1950txt下载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94章 年关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雪后初晴的清晨,阳光把弄堂里的积雪照得发亮,踩上去“咯吱”响。李振邦是被安安的咿呀声闹醒的,小家伙坐在摇篮里,小手抓着栏杆,试图往起站,小腿蹬得笔直,脸憋得通红。

“慢着点,别摔了。”林淑娴赶紧伸手扶住他,指尖刚碰到孩子的腰,安安就咯咯笑起来,身子往她怀里扑。

李振邦揉着眼睛坐起来,窗外的麻雀落在积雪的窗台上,蹦蹦跳跳啄着什么。他穿好衣服,刚走到灶披间,就听见弄堂里传来拐杖的“笃笃”声——是张强,比平时早了半个多时辰,雪地里的脚印歪歪扭扭,看得出来走得很吃力。

“怎么这么早?”李振邦推开门喊他。

张强停下脚步,转过身,额头上渗着汗,铁皮假肢的连接处沾着雪,裤腿磨得发亮:“李科长,福利厂赶年前的零件订单,俺想早点去多干点。”他抬手抹了把汗,手指冻得通红,“就是假肢有点松,走起来晃。”

李振邦走过去,蹲下来查看——假肢的卡扣松了,铁皮边缘磨得光滑,是长时间受力导致的。“这样不行,容易摔着。”他从自行车后座取下工具包,里面有扳手和螺丝刀,是上次修小推车剩下的,“先紧一紧,晚上俺带你去修鞋铺,让老王师傅给你加固下,他修铁器有经验。”

“不用麻烦你,李科长,俺自己去就行。”张强连忙摆手,有点不好意思。

“客气啥,”李振邦拧紧卡扣,用手晃了晃,确认牢固了,“雪天路滑,你自己去俺不放心。晚上下班等着,俺带你去。”

张强点点头,眼眶有点红,攥了攥手里的布包——里面是张阿婆早上煮的窝头,还带着点余温。他一瘸一拐地往福利厂走,雪地里的脚印比刚才规整了些。

李振邦回到灶披间,岳母已经把玉米粥煮好了,铝锅冒着热气,香味飘满了小半条弄堂。“刚才张强路过,看着挺费劲的。”岳母往粥里撒了点盐,“他那假肢,冬天冻得硬,磨得慌,俺昨晚给他缝的布套,让他垫在里面,能软和点。”

“俺看见了,垫着管用。”李振邦盛了碗粥,吹凉了喝了一口,玉米的清甜混着盐味,很对胃口。

林淑娴抱着安安进来,孩子手里抓着个小馒头,正往嘴里塞,嘴角沾了不少碎屑。“今天去街道办领年货票吗?”她问,“王婶说昨天开始发了,肉票、糖票、烟票,去晚了就剩不好的了。”

“去,吃完就去。”李振邦扒了两口粥,心里记着这事。1952年的年货票按户口发,三口之家能领半斤肉票、二两糖票、一盒烟票,还有两尺布票,得早点去领,不然肉票可能只剩肥的,糖票也可能是碎糖。

吃完饭,李振邦推着自行车往街道办走。雪后的路有点滑,他骑得慢,路过王师傅家时,看见王师傅正蹲在门口修自行车,车胎瘪了,地上撒着碎玻璃。“王师傅,车坏了?”

“可不是嘛,”王师傅抬头,手里拿着补丁,“昨天送孩子去幼儿园,轧到玻璃了,正补呢。你去领年货票?”

“是啊,去晚了怕没好的。”李振邦停下车。

“那你快去,”王师傅加快手里的动作,“俺听说今年的肉票紧张,好多人家都等着买肉过年呢。对了,俺家小子说,幼儿园新来了个小朋友,叫陈向阳,是不是你之前救的那个小石头?”

李振邦心里一动:“是啊,被一对大学老师收养了,没想到跟你家小子一个幼儿园。”

“那可太巧了,”王师傅笑着说,“俺家小子说,陈向阳可乖了,就是有点怕生,上课总坐着不说话。”

“慢慢就好了。”李振邦心里惦记着小石头,打算领完票去幼儿园看看。

街道办门口排着长队,都是来领年货票的居民,说说笑笑的,透着年关的热闹。张阿婆也在队伍里,穿着新做的蓝布棉袄,手里攥着户口本,见李振邦过来,笑着招手:“振邦,快来排队,前面没几个人了。”

李振邦走过去,排在张阿婆后面。前面的李婶正跟街道办的王主任聊天:“王主任,今年的肉票能不能多给点?俺家有三个孩子,半斤肉不够吃啊。”

“李婶,这是上面定的规矩,按户口来,俺也没办法。”王主任笑着解释,“不过合作社说了,年前会再调配一批猪肉,到时候可能会多放些票,你再等等。”

李婶叹了口气,接过年货票,嘴里嘟囔着:“这肉票金贵着呢,得省着点用,过年包顿饺子,再留点炒菜。”

轮到张阿婆,她递上户口本,王主任核对了信息,递给她一沓票:“张阿婆,您和张强两人,半斤肉票、二两糖票、一盒烟票、两尺布票,您点点。”

张阿婆小心翼翼地接过票,用手帕包好,放进贴身的口袋,拍了拍:“谢谢王主任,俺不点了,信得过你。”

李振邦递上户口本,领了自家的票,也用手帕包好,揣进怀里。“阿婆,领完票去买肉吗?”他问。

“不去,”张阿婆摇摇头,“现在买太贵,合作社说过两天会降价,俺等降价了再买。俺想给张强买块布,做件新衣服过年,他那件工装都磨破了。”

“布票够吗?两尺布做件衣服不够,俺家还有一尺多余的布票,给您。”李振邦从手帕里抽出布票,递给她。

“不行,不行,你家安安也要做新衣服。”张阿婆连忙推辞。

“安安有旧衣服改,够穿。”李振邦把布票塞进她手里,“您拿着,张强过年得穿件新衣服,图个吉利。”

张阿婆拗不过他,只好收下,眼眶有点红:“振邦,你总是帮俺,俺都不知道咋感谢你了。”

“邻里之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李振邦笑了笑,“俺去幼儿园看看陈向阳,您先回去吧,路上慢点。”

幼儿园离街道办不远,是栋老洋房改的,院子里的积雪被扫到两边,露出干净的水泥地。孩子们正在院子里做游戏,老师带着他们唱《东方红》,歌声清脆。李振邦在门口张望,看见王师傅的儿子正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想让他一起玩,那小男孩正是小石头,穿着干净的蓝布褂子,低着头,不肯动。

“李科长,你怎么来了?”幼儿园的张老师看见他,笑着迎上来。

“我来看看陈向阳,”李振邦指了指小石头,“他怎么样?适应吗?”

“挺好的,就是有点怕生,不爱说话,也不跟小朋友玩。”张老师叹了口气,“他养父母周末来接他,说他在家也这样,总是坐着发呆,问他什么也不说。”

李振邦走过去,蹲在小石头面前:“向阳,还记得叔叔吗?”

小石头抬起头,看见是他,眼睛亮了亮,小声说:“叔叔。”

“怎么不跟小朋友玩?”李振邦摸了摸他的头,“他们都想跟你做朋友呢。”

小石头低下头,手指绞在一起:“我怕他们笑话我腿不好。”

“不会的,”李振邦握住他的手,“你的腿已经好多了,能跑能跳,跟其他小朋友一样。你看,王师傅的儿子都想跟你玩呢。”

王师傅的儿子跑过来,拉住小石头的另一只手:“陈向阳,我们去玩捉迷藏吧,可好玩了。”

小石头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李振邦,又看了看王师傅的儿子,终于点了点头。两个孩子手拉手跑向院子里,小石头跑起来有点不稳,但脸上露出了笑容。

李振邦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张老师走过来:“还是你有办法,我们劝了他好几天,他都不肯跟小朋友玩。”

“他就是有点自卑,多鼓励鼓励就好了。”李振邦说,“以后麻烦你多照顾他点,要是他有什么事,随时跟我联系。”

“放心吧,李科长。”张老师点点头。

离开幼儿园,李振邦骑车往局里赶。路上要经过合作社,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都是来买冬储菜和年货的居民。他停下车,想看看有没有新鲜的猪肉,却看见合作社的门口围了一群人,吵吵嚷嚷的。

“怎么回事?”李振邦挤进去,看见一个老农正跟售货员争执。老农穿件打补丁的棉袄,手里拎着个布袋,脸涨得通红:“俺凭粮票买红薯,你怎么给俺这么多坏的?这都冻烂了,怎么吃?”

售货员是个年轻姑娘,有点不耐烦:“大爷,这红薯都是这样,冬天冻了难免有坏的,俺也没办法。”

“你这是糊弄人!”老农气得手发抖,“俺攒了好久的粮票,就想买点好红薯过年,你给俺这些坏的,俺怎么跟家里人交代?”

李振邦走过去,拿起老农布袋里的红薯——确实有不少冻烂了,发黑发黏,根本不能吃。“同志,”他对售货员说,“农民伯伯攒点粮票不容易,你给他换点好的,冻烂的这些,合作社应该登记上报,给居民退换。”

售货员认出他是公安局的,态度缓和了些:“李科长,不是俺不想换,实在是好红薯不多了,都被人买完了。”

“那也不能让居民买坏的。”李振邦说,“你跟合作社的王社长说,把冻烂的红薯都挑出来,登记好,年后调运新的红薯给居民补上。这位大爷的,你先从仓库里挑点好的给他。”

售货员点点头,赶紧去仓库给老农换了红薯。老农感激得不行,握着李振邦的手:“谢谢李科长,你真是为民做主的好同志!”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李振邦笑着说,“以后买东西,遇到这种情况,就去街道办反映,或者找我们公安局,我们会帮你解决。”

处理完这事,李振邦才往局里赶。到局里时,老吴正在整理民情记录,见他进来,递给他一杯热水:“振邦,刚接到报案,说闸北区的一个杂货铺,卖假烟,好几个居民买了,抽着不对劲。”

“假烟?”李振邦皱了皱眉,“具体情况呢?”

“杂货铺叫‘利民杂货铺’,老板姓刘,卖的‘大前门’是假的,烟丝是用树叶和纸浆做的,抽着呛人。”老吴递过报案记录,“报案的居民说,已经有十几个人买了假烟,都是凭烟票买的,现在大家都在杂货铺门口等着,要求老板退钱。”

“走,去看看。”李振邦拿起外套,和老吴一起往外走。

利民杂货铺在闸北区的一条小街上,门口围了不少居民,都手里拿着假烟,要求老板退钱。老板刘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蹲在门口,双手抱头,不肯说话。

“刘老板,你为什么卖假烟?”李振邦走过去,语气严肃。

刘老板抬起头,脸色发白:“俺...俺也是被骗了。这些烟是从一个陌生人手里进的,他说便宜,俺想着能赚点钱,就进了一批,没想到是假的。”

“陌生人是谁?长什么样?”

“四十多岁,戴个鸭舌帽,说话带点浙江口音,俺不知道他叫啥,也不知道他在哪。”刘老板的声音发抖,“俺知道错了,俺把钱退给大家,以后再也不卖了。”

李振邦让老吴登记好买假烟的居民信息,让刘老板一一退钱。然后对刘老板说:“以后进货要谨慎,不能贪图便宜,卖假货坑害居民。这次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要是再犯,就按规定处理。”

刘老板连忙点头:“俺知道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处理完假烟的事,已经中午了。李振邦和老吴在附近的小饭馆吃了碗阳春面,面条很清淡,加点辣椒油,吃得浑身暖和。

下午,李振邦回到局里,处理了几个群众报案:有丢了布票的,有邻里因为借煤球吵架的,还有孩子走失的。丢布票的居民最后在自家的煤球堆里找到了,是不小心掉进去的;邻里吵架的,李振邦劝了劝,两边都消了气;孩子走失的,是个三岁的小男孩,跟着妈妈去菜场,不小心跑丢了,李振邦通过广播,不到一个小时就帮着找到了。

下班时,李振邦想起答应带张强去修假肢,就骑车往福利厂赶。福利厂已经下班了,张强正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等着,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他今天组装好的零件,脸上带着笑容:“李科长,你来了。”

“走,去修鞋铺。”李振邦把自行车推过来,“老王师傅的修鞋铺就在附近,他修铁器有经验。”

张强点点头,拄着拐杖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跟着李振邦。修鞋铺的老王师傅正在收拾东西,见他们进来,笑着说:“李振邦,你来了?这位是?”

“王师傅,麻烦你给我这位朋友修修假肢,卡扣松了,冬天冻得硬,磨得慌。”李振邦说。

老王师傅接过假肢,仔细看了看:“没问题,俺给你加固下,再包层厚布,就不磨了。”他拿出工具,开始忙活起来,锤子敲在铁皮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趁着老王师傅修假肢的功夫,李振邦和张强聊起来:“福利厂的订单多吗?能按时完成吗?”

“多,”张强点点头,“都是年前要的零件,俺们都在加班加点干。王主任说,俺组装的零件合格率最高,让俺带两个新徒弟。”他的语气里带着自豪。

“那挺好,”李振邦笑着说,“你好好干,以后肯定能成为技术骨干。”

张强低下头,有点不好意思:“俺就是觉得,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不给国家添麻烦,挺好的。”

老王师傅很快就修好了假肢,用厚布包了一层,还加固了卡扣:“好了,你试试,应该不磨了,也不会松了。”

张强戴上假肢,走了两步,脸上露出笑容:“真不磨了,也不晃了,谢谢王师傅。”

“不用谢,举手之劳。”老王师傅摆摆手,“以后有问题再来找俺。”

李振邦付了修假肢的钱,带着张强往回走。路过菜场,看见张阿婆正在买白菜,手里拎着个布袋,里面装着几颗白菜。“阿婆,买这么多白菜?”

“是啊,”张阿婆笑着说,“降价了,一毛钱三斤,俺多买了点,腌点酸菜,过年配饺子吃。”

“俺帮你拎回去。”张强走过去,接过张阿婆手里的布袋。

回到弄堂,王师傅正在门口贴春联,是他自己写的,字迹工整:“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见他们回来,笑着喊:“张强,你这假肢修好了?快过来看看俺写的春联,怎么样?”

张强走过去,看了看春联,笑着说:“写得真好,王师傅。”

“喜欢就好,”王师傅说,“俺给你家也写了一副,一会儿给你送过去。”

“谢谢王师傅。”张强的眼眶有点红。

李振邦回到家时,林淑娴正在给安安做新衣服,是用张阿婆送的蓝布做的,上面绣了个“福”字。岳母在厨房里蒸馒头,锅里的馒头已经发起来了,白白胖胖的,香味飘满了屋子。

“回来了?”林淑娴迎上来,帮他拍掉身上的雪,“今天去看陈向阳了?他怎么样?”

“挺好的,已经跟小朋友玩了。”李振邦抱起安安,孩子手里抓着个小馒头,正往嘴里塞,“家里的馒头蒸好了?真香。”

“快好了,”岳母说,“蒸了二十个,够过年吃了,还留了几个,明天给张阿婆和张强送过去。”

晚饭吃的馒头、炒青菜,还有小米粥。安安吃饱了,坐在摇篮里,手里抓着个小布偶,咿咿呀呀地哼着。李振邦看着孩子,心里充满了满足——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简单、安稳,有家人,有邻里。

接下来的几天,年关越来越近,弄堂里越来越热闹。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备年货:蒸馒头、腌酸菜、写春联、剪窗花。张阿婆用李振邦给的布票,给张强做了件新棉袄,蓝色的布,针脚细密,张强穿在身上,正好合身。张强也没闲着,在福利厂领了年终奖,二十块钱,他给张阿婆买了斤糖果,又给安安买了个拨浪鼓,剩下的钱都交给了张阿婆,让她存起来。

王师傅给每家都写了春联,还教张强剪窗花,张强学得很认真,剪了个“福”字,贴在自家的窗户上,歪歪扭扭的,却透着喜庆。林淑娴帮着邻居缝补衣服,还教张阿婆做汤圆,张阿婆学得很仔细,说要在大年初一给大家煮汤圆吃。

李振邦也没闲着,除了上班处理民生小事,下班还帮着邻里写春联、修东西。他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写了几副春联,还买了些糖果,让院长帮忙带给孩子们。

腊月二十八,上海又下了一场雪,不大,却把弄堂装点得更喜庆了。李振邦带着林淑娴和安安,去看陈向阳。陈向阳的养父母正好也在,见他们来,热情地招待他们。陈向阳比之前开朗多了,拉着安安的手,给她看自己的玩具,还唱了首在幼儿园学的歌,声音清脆。

“多亏了你,李科长,”陈向阳的养父说,“向阳现在开朗多了,也爱说话了,还跟我们说,以后想当警察,像你一样。”

李振邦笑了:“那挺好,以后让他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离开陈向阳家时,陈向阳拉着李振邦的衣角:“叔叔,大年初一,我能去你家玩吗?我想跟安安一起玩。”

“当然能,”李振邦点点头,“大年初一,叔叔在家等你,还给你准备了红包。”

陈向阳高兴地点点头,目送他们离开。

腊月三十,除夕。天刚亮,弄堂里就传来了鞭炮声,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挂灯笼。张阿婆早早就起来了,在厨房里煮汤圆,香味飘满了弄堂。张强也起来了,帮着张阿婆贴春联、挂灯笼,还把自己剪的“福”字贴在了门上。

李振邦一家也很忙,林淑娴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炖肉、炒青菜、包饺子,还有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岳母在给安安穿新衣服,红色的小褂子,上面绣着个小老虎,喜庆又好看。李振邦在门口贴春联,是王师傅写的:“国泰民安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

中午,张阿婆端来了一碗汤圆,白白胖胖的,浮在碗里,冒着热气:“振邦,淑娴,快来吃汤圆,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林淑娴盛了三碗,递给李振邦一碗,自己一碗,剩下的一碗给岳母。安安也想吃,林淑娴舀了一个,吹凉了,喂给她,安安吃得很香,嘴角沾了不少糖汁。

下午,陈向阳和他的养父母来了,还带来了一瓶红酒和一盒点心。陈向阳拉着安安的手,在弄堂里玩雪,两个孩子堆了个小雪人,用煤球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引得大家都笑了。

傍晚,年夜饭准备好了,满满一桌子菜:炖肉、炒青菜、饺子、鱼、还有几个凉拌菜。张阿婆和张强也来了,大家围坐在桌子旁,说说笑笑的,透着团圆的热闹。

“来,大家干杯!”李振邦举起酒杯,里面是米酒,“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干杯!”大家都举起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安安坐在李振邦怀里,手里抓着个饺子,往嘴里塞,引得大家都笑了。张强给张阿婆夹了块肉:“妈,你多吃点,补补身体。”张阿婆也给安安夹了块鱼,小心地剔掉鱼刺:“安安,多吃鱼,聪明。”

吃完饭,大家坐在屋里聊天,张阿婆给孩子们讲以前的故事,张强给大家说福利厂的趣事,陈向阳给大家唱幼儿园学的歌,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午夜十二点,鞭炮声四起,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照亮了整个弄堂。李振邦抱着安安,林淑娴靠在他怀里,张阿婆、张强、陈向阳一家也在身边,大家一起看着窗外的烟花,脸上都带着笑容。

“新的一年,会越来越好的。”李振邦轻声说。

林淑娴点点头,靠在他的怀里,心里充满了希望。安安在怀里动了动,咂了咂嘴,像是在回应他的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字符的游戏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我在异次元修复地球灵气不从圣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火影开局夺舍了白莲一不小心赖上你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北明不南渡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重生之小小玩家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登堂入室:邻居有点帅三国之袁术家臣神王令七零穿越:最强军官的锦鲤妻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
经典收藏恐女的我和美少女旅行日常妃常难驯:病娇战王,超级宠这个明星来自地球全系异能,我的天赋强到战力崩塌反派手挽手,八零抖一抖谋步天下闪婚七零俏中医,京城大佬宠上天爆萌小妻:魔君,请自重嫡妃的逆袭我!神职武神!就你叫神明?蚀骨契婚:傅少,请克制死神里的炼金术师重生官场:我真的不想再升职了超级银行卡系统总裁大人,别贪爱!哥,我求你了,老实收废品行不?清冷白月光,是我意中人我要赚10000亿穿越后,我成了国民女神纨绔重生记事
最近更新深渊矿主:从优化到黑化少年难说青春意神帝归来:九个未婚妻都是大佬重生复仇:我的任务都是S级港岛大亨:从1979跑龙套开始都市玄医:我的仙侣是冰山总裁瑞冠虚无重生横店:猥琐的我竞成最强反派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我靠抽奖系统,逆袭成世界首富我的美食摊,谗哭异界人透视神瞳:赌石撩美两不误反派摊主:系统遗策与序列逆命抖音神豪,资产遍布全球男秘守则:笑对女总竹马白月光突然陷入拯救重力少女的日常红尘观棋者东莞往事记国宝倒贴,皇者姐姐醋坛子翻了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
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 沪上警事:1950txt下载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 - 沪上警事:1950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