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景深那句“教训还不够深刻”像一道无声的指令,迅速在容氏内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沈未曦并未接到任何明确的处分或警告,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周遭的空气变得愈发稀薄和冰冷。
首先是她手头那些本就边缘的工作被进一步削减,王经理分配任务时,眼神闪烁,几乎不敢与她对视,只含糊地说“总部有新的资源调配”。她所在的设计部角落,仿佛成了被遗忘的孤岛,同事们经过时都下意识地加快脚步,仿佛她身上带着某种瘟疫。
接着,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意外”。她提交的日常工作报告,系统会莫名其妙地显示“上传失败”,需要反复操作多次;她去行政部门申请领用基本的绘图工具,被告知“库存不足,需要等待采购”;甚至连公司内部通讯软件的群组,她都“恰好”被遗漏了几次重要的项目信息同步。
这些手段卑劣而琐碎,像无数细小的针,不断刺探着她的神经,消耗着她的精力。它们不足以让她立刻崩溃,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你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你随时可能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而万劫不复。
沈未曦对此心知肚明。她知道,这是容景深的警告,是他对她私下接触陆司辰、甚至可能暗中进行“隐庐”项目的回应。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她,无论她做什么,都逃不出他的五指山。
她没有愤怒,也没有恐惧,只是将所有的情绪都压进心底,化作更深的警惕和更坚韧的沉默。她像一只在暴风雪中跋涉的狐狸,竖起耳朵,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地避开所有可能的陷阱。
白天,她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按时完成指派任务的普通员工,甚至比以往更加“安分守己”。她不再对任何不公提出异议,不再试图争取任何资源,只是机械地、高效地处理着手头仅剩的、无关痛痒的工作。
只有在深夜,回到那个狭小的出租屋,或者与夏晚在隐秘的咖啡馆碰头时,她才会卸下伪装,全身心投入到“隐庐”的方案设计中。那是她唯一的精神避难所,也是她对抗整个世界的微小堡垒。
“未曦姐,你看这个竹制格栅的纹样,选用这种冰裂纹会不会太繁复了?还是简单的人字纹更好?”夏晚指着平板电脑上的图片,小声问道。连续多日的秘密工作,让这个原本怯生生的女孩也多了几分沉稳。
沈未曦凑近仔细看了看,又对比了一下“隐庐”主楼已有的装饰元素,摇了摇头:“冰裂纹虽然精致,但略显匠气,与‘隐庐’自然生长的气质不太吻合。人字纹又过于常见。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更随机、更接近竹子自然开裂状态的肌理?我认识一位老工匠,他擅长用古法处理竹材,或许能做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她拿出手机,翻找着通讯录。那还是多年前,她跟随一位老教授做课题时结识的人脉,没想到如今派上了用场。
夏晚眼睛一亮:“太好了!如果能实现,绝对是茶室的一大亮点!”
两人低声讨论着,完全沉浸在设计的世界里,暂时忘却了外界的风雨。
然而,沈未曦清楚,这种隐秘的平静不可能持续太久。容景深不会一直满足于这种小打小闹的骚扰。他就像一头蛰伏的猛兽,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给予她致命一击。
这天下午,她正在核对一份无关紧要的数据报表,内线电话又响了。是前台,语气有些异样:“沈设计师,有两位先生找您,说是……税务局的,需要向您了解一些情况。”
税务局?
沈未曦的心猛地一沉。她立刻意识到,这恐怕不是巧合。她一个普通设计师,有什么值得税务局亲自上门“了解”的?
“请他们到一号会议室,我马上下来。”她强迫自己保持镇定。
走进一号会议室,两名穿着制服、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子已经等在那里。他们出示了证件,确实是税务局的工作人员。
“沈未曦女士,我们接到实名举报,怀疑你存在利用个人账户进行与职务相关的商业往来,涉嫌偷逃税款的行为,需要你配合我们调查。”为首的那位官员开门见山,语气公事公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实名举报?与职务相关的商业往来?
沈未曦的血液瞬间凉了半截。她立刻想到了“隐庐”项目。虽然合同尚未正式签订,设计费也还未支付,但前期与陈文浩的接触、方案沟通,是否留下了什么痕迹?是谁举报的?容景深?还是……其他人?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面上却不动声色:“两位同志,我想这其中一定有误会。我只是容氏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所有工作都是在公司安排下进行,从未利用个人账户进行过任何与职务相关的商业活动。”
“有没有误会,调查清楚自然就知道了。”那位官员并不为所动,“请你提供一下你名下所有银行账户最近一年的流水明细,以及配合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提供银行流水?沈未曦的心揪紧了。她的账户虽然干净,但一旦提供,她的财务状况将完全暴露。而且,这种调查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羞辱和压力。消息一旦传开,她在公司将会彻底身败名裂,甚至可能影响到“隐庐”的合作。
这是容景深的手段。不再是暗处的刁难,而是明晃晃的、借助公权力的精准打击。他要将她彻底按死,不留任何余地。
沈未曦看着面前两位表情严肃的官员,又感受到门外隐约投来的、同事们窥探的目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配合调查是公民的义务。但我需要联系一下我的律师。”她平静地说道,声音没有一丝颤抖。
她必须争取时间,必须弄清楚举报的具体内容,也必须……为“隐庐”项目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场无声的硝烟,终于演变成了正面交锋。
而她知道,自己手中,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武器。
唯一的依仗,或许只有那份不肯认输的倔强,和那个尚未真正开始的,“破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