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步棋,看似慷慨,实则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战略布局。
首先,共享的只是30%的算力,而且是通过华国完全控制的云平台进行分配。
这就像是开放了公园的外围区域,但核心区仍然完全保密。
更重要的是,‘方舟’采用的是独特的生物专用架构,其核心算法和芯片设计都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外人可以用它,却无法复制它。
这就好比给别人使用一台精密的医疗设备,他们能获得检测结果,却无法得知设备的制造原理。
但陆时羡通过这种方式,既展示了技术实力,又保护了核心技术。
其次,通过掌控算力分配权,华国实际上成为了全球计算生物学研究的‘规则制定者’。
与我国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将会得到优先支持,彼此之间鼓励数据共享,引导研究方向。
长此以往,全球的计算生物学研究都将潜移默化地遵循华国设定的轨道。
第三点,不足为外人道也。
但同时也是最具战略价值的一点。
所有使用‘方舟’的研究团队,其研究数据都会在平台上留下痕迹。
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这些数据流,就能够实时把握全球生物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方向。
这就像在知识的江河中筑起一道水坝,不仅能够发电造福,更能观测整个流域的水文情况。
这些汇聚而来的数据,其价值远超提供的一些算力成本。
通过分析用户的使用模式和研究成果,更可以达到精准识别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和潜力新星的目的。这为未来华国进行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度。
最重要的是,这一举措打破了西方在科研基础设施上的垄断地位,开创了以南南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华国不再被动接受别人的规则,而是在建立自己的体系。
所以这不只是简单的资源共享,而是一盘融合了技术、数据、人才和国际话语权的大棋。
.......
就在智能调度网络系列成果在《细胞》特刊发表一个月后。
一封来自国际细胞生物学联合会(IcbS)总部的加密邮件,被送到了陆时羡的办公桌上。
发件人正是IcbS主席、剑桥大学的伊恩·斯图尔特教授。
亲爱的陆教授。邮件开头用词格外郑重:我谨代表IcbS执行委员会,诚挚地邀请您担任联合会的名誉理事。”
“这一职位在过去五十年间仅授予过三位对细胞生物学做出里程碑贡献的学者,您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邮件详细阐述了IcbS的期望:我们希望借助您在智能调度网络领域的卓越成就,为全球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指引新方向。同时,我们也期待您能帮助完善IcbS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其更好地识别和支持创新性研究。
陆时羡放下邮件,对身旁的罗伯特教授微微一笑:看来,我们的小网络确实搅动了大格局。
“之前八竿子打不着的IcbS也来找我了。”
罗伯特感慨道:名誉理事?我记得上次获得这个荣誉的是三十年前的詹姆斯·沃森。IcbS这是在主动向你示好,希望将你的成就纳入传统学术体系的荣耀殿堂。
国际细胞生物学联合会(IcbS)这一举动看似匆忙,实则是深思熟虑后的必然选择。
IcbS深知,陆时羡提出的智能调度网络理论已然颠覆传统认知。
若不及时吸纳其进入核心决策层,这一开创性理论体系很可能在其影响下自成生态,甚至催生新的国际学术组织。
将陆时羡纳入体系,实质是将这场范式革命纳入IcbS的引领范畴,确保联合会在学科变革期仍能保持权威性。
IcbS理事会长期由资深学者主导,平均年龄达67岁。
吸纳年仅31岁的陆时羡,既能彰显组织对青年科学家的重视,更能借助其影响力吸引新生代学者。这种老少配的格局,为面临老龄化困扰的学术组织注入了急需的活力。
同时,在单边主义抬头的国际环境下,IcbS需要向世界证明其超越地缘政治的纯粹学术立场。
选择一位发展中国家科学家担任要职,正是践行科学无国界理念的最佳示范。
此举既能维护组织的全球公信力,也契合东西方学术交流深度融通的时代趋势。
当然,说这么多其实都是场面话。
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随着“智能调度网络”理论被广泛验证,相关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的重构已势在必行。
IcbS邀请其理论奠基人参与决策,实则是要在新一轮标准制定中抢占先机。
这不仅关乎学术影响力,更涉及未来数十年细胞生物学发展的话语权分配。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内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彭长刚院士也亲自来到了繁缕研究院。
在陆时羡可以俯瞰太湖的办公室里,两位相差三十岁的科学家进行了一场非正式的闲谈。
但同时也是一场关乎华国细胞生物学未来的重要谈话。
“时羡啊。彭院士开门见山,语气中既有长辈的慈祥,也有同行间的尊重:“你的枢纽蛋白工作,不仅让我们在国际上扬眉吐气。”
“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这是学会提前草拟的《细胞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建立由华国人主导的细胞生物学技术标准体系了。”
彭院士详细解释了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
“过去几十年,我们的研究大多遵循欧美制定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从细胞系鉴定、实验操作规范到数据质控标准,无一不是沿用他人的体系。但现在不同了。”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陆时羡,“你在智能调度网络研究中建立的全新技术路径,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定义什么是一流的细胞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