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首页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锦衣夜行步步生莲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大明:史上最狠暴君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 皇兄何故造反?全文阅读 - 皇兄何故造反?txt下载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章 内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内阁位于宫城的东南角,自东华门而入,往北是文华殿,往南一排廊庑,便是内阁所在。

明代内阁,最早设立于太宗文皇帝时期。

太祖皇帝废宰相,罢中书省,削弱了通政司,形成了一套由皇帝直辖六部的政治体制,这样固然使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是代价就是朝廷所有的政务都压到了皇帝一个人的身上。

太祖皇帝南征北战,马上得天下,精力充沛,自然是能应付得过来。

但是到了太宗皇帝时期,就不行了。

倒不是说,太宗皇帝的精力不如太祖皇帝,而是因为,太宗皇帝因靖难而得帝位,朝野上下虽不敢言,但终究是得位不正,需以大功业向天下人证明,他老人家才是最合适坐这个皇位的。

这就导致太宗皇帝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处理政务上,他需要分出相当大一部分的精力,用来经略边境。

内阁和司礼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朝堂惯例,将六部及各寺监等办事机构,称之为外朝,将内宦执掌的包括司礼监在内的二十四监称为内廷。

内阁恰恰是位于外朝和内廷之间,起到调和内外,总柄机要的作用。

不过那是明后期的内阁才有的权势。

太宗皇帝也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帝王,他虽然建立了内阁,但是更多的是以备咨询之用,同时,也给了翰林院的学子们一个观政参政的机会。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内阁最开始设立之初的用意之一,就是为了让翰林院的学子能够参与政事。

这也是有明一代,内阁和翰林院密不可分的关键所在。

太祖皇帝对官员十分严苛,但是对于读书人却十分优待,翰林院作为读书人的最高机构,自创立之初起,就是文臣清流养望之地,说得更直白些,就是文臣的后备军。

要知道,大明以科举取士,所有考上来的士子,无不是十年寒窗苦读之辈,心性毅力都足够,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真正参与过政事。

翰林院就是这些新科进士们用来观政的地方,但是翰林院毕竟是清流之地,执掌的权柄不外乎是修史,文翰,制诏这些东西,很难真正参与到朝政当中来。

于是太宗皇帝就设立了内阁,从翰林院当中简拔出优秀者,入直内阁,预闻机务,减轻皇帝压力的同时,也锻炼自己参与朝政的能力。

所以内阁的传统,就是阁臣自翰林而出,这也是明后期非翰林不得入阁的雏形。

至先皇之时,天下承平已久,先皇虽然英明果决,但是既不是太祖皇帝那样过过苦日子的,也不是太宗皇帝那样历百战而定天下,因此性子难免趋于安逸。

于是为了减轻自己处理政务的压力,进一步抬高了内阁的地位,先皇先是将负责抄录奏疏,勘定古籍的中书科并入内阁,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又在内阁左右设制敕房和诰敕房,将翰林院录诏的权力划归内阁,同时,凡有大政,必召内阁学士商议,使内阁在朝堂当中的地位逐渐攀升。

而真正使内阁风头一时无两的,则是“三杨”之时。

先皇死后,因今上幼弱,遗命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同时,命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五位大臣辅政。

作为最被先皇信重的三杨,也在太皇太后张氏的支持下,成为了当时朝局的整个核心。

不仅以内阁之名,行使了票拟之权,更是将内阁的制度基本固定下来。

在三杨之前,内阁成员的基本来源有两个,其一是翰林学士兼任,其二是有翰林经历的部院大臣,但是性质都是以备咨询。

所有的内阁大臣,包括翰林学士在内,都不会放弃本职,仍旧在自己的衙门当中掌事。

至三杨之时,三杨以辅政大臣之名,身负三师三公之衔,虽然仍旧兼任翰林学士,但是已经将重心放在了内阁当中。

以致于正统七年,翰林院乔迁新居,落成之时,主位上竟然没有设三杨的位置,当时的翰林掌院钱习礼甚至理直气壮的道:“此非三公府也。”

虽然最后在三杨的坚持下,还是恢复了他们的座次,但是这件事情已经足可看出,在当时的朝臣心中,内阁已经不单是翰林院的一个附属差遣,而是一个独立的机构。

朝廷惯例,一官不得二任,就是说一个官员,不能同时执掌两个衙门,三杨既然执掌了内阁,哪怕兼任着翰林学士,也只能是虚衔,而非实职。

那个时候,应该算是明前期,内阁权势最盛之时。

然而即便是文臣内部,依然会有派系的争斗,内阁之设,毕竟没有书面上的定制,更多的是依靠三杨辅政大臣的权威。

因此三杨一死,六部便重新拿回了朝政的主导权,与此同时,幼年天子渐渐长成,一番雄心壮志,励精图治之下,内阁的票拟权也大大削弱,恢复了以备咨询的地位,内阁的权势也重新陷入了低谷当中。

但是即便如此,内阁草拟诏旨的权力,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虽然这个时候,因为内阁权势不彰,而恢复了翰林学士兼任的传统,但是内阁依旧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在内阁排名首位的阁臣,依旧不得兼管其他衙门。

土木之役以前,内阁共有五位阁臣,分别是吏部左侍郎翰林学士曹鼐,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苗衷,户部侍郎兼翰林学士陈循,工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高谷,翰林侍读张益。

天子亲征时,带走了排名首位的曹鼐和排名末尾的张益,二人如今俱死于难。

因此内阁如今,就剩下了三个人,曹鼐,排名第二的苗衷理所当然的排名内阁首位,但是他老人家体弱多病,这几个月都在府中将养,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乞骸骨了。

故而内阁现在真正做主的,就是陈循和高谷二人。

内阁和文华殿遥相对应。

二人用了午膳之后,站在廊下,遥遥望着集义殿中进进出出的勋戚朝臣,正巧看见于谦和陈镒联袂而出。

片刻后,高谷道:“这一天下来,勋臣文武,郕王爷至少见了七八位了吧……”

“应该有了,总政第一日,郕王便如此勤政,是社稷之福啊……”

陈循开口,语气却是一阵莫名,高谷并不答话。

又过了一会,陈循问道:“世用,依你所见,郕王今日之命,乃是何意?”

世用是高谷的字,陈循和高谷皆是翰林出身,二人年岁又差不多,私下里都是以字相称。

今天一大早,他二人就被召入了宫中,在太后的命令下,草拟了册立太子的诏旨。

本以为,此事会让郕王不满,但是却没想到,他二人等来等去,竟然等来了金英传命,恢复了内阁的票拟之权。

虽然郕王言明,此乃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但是不管是陈循,还是高谷,都是深谙朝局之辈,岂会不懂这其中的含义。

朝堂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权宜之计开始的,三杨之时是权宜之计,现在又是权宜之计。

再这么弄两次,那权宜着权宜着,说不准就变成了制度……

高谷摇了摇头,亦是有些犹豫,道:“这位郕王爷的心思,我也看不准,金公公说,是因为局面危难,朝务繁杂,郕王爷为大局计,因而……”

“这话你信吗?”

话没说完,陈循就嗤笑一声,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太吾传人响当当陆太太复婚吧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藏起孕肚离婚后,豪门总裁天天跪求复合食梦貘手记从遇见云韵开始灵气复苏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阴阳先生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神级小坏蛋甜蜜婚令:陆少的医神娇妻替身狂婿字符的游戏修仙:开局获得一双鹰瞳神王令绿茵三十六计
经典收藏续命大明朝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医将婿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特种兵之至尊高手大明最后一个大帝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大唐最强路人甲NBA万界主教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日月余晖圣雄之名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带着淘宝去抗日误入红楼,修仙人生三国之飞将再世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
最近更新北宋第一狠人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浴血山河云起惊鸿客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清宫秘史十二章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铜镜约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 皇兄何故造反?txt下载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 皇兄何故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