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

庄不周

首页 >> 混在东汉末 >> 混在东汉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带着农场混异界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回到明朝当王爷弘农杨氏,恭送大汉!国士
混在东汉末 庄不周 - 混在东汉末全文阅读 - 混在东汉末txt下载 - 混在东汉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9章 虎帐夜谈兵(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夜,刘修的帐中,灯光将两个身影凑在一起的身影映在帐篷上。

“将军,我准备好了,你来吧。”

“那好,我来了。”

“慢点慢点。”

“又怎么了,你就不能张得大一点?这样进不去啊。”

“你等等,我弄大一点,你再放进来,好久不做,有些生疏了。”

“呃——”刘修拿着手里的《太平经》,看着用四根手指绷开青囊的卢夫人,眼睛瞪得老大。卢夫人等了半天,诧异的抬起头看着刘修:“将军,你还等什么,快放进来啊。”

刘修舔了舔嘴唇,窘迫了应了一声,将已经卷好的《太平经》帛书放进去,然后转过身,捏起拳头假咳了一声:“夫人,不早了,早点休息吧。”话一出口,他又觉得这话似乎更不妥,一时有些无措。

卢夫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脸一红,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躺着风雪的内帐方向,连忙起身道:“那我先走了,将军早些休息吧。”

“嗯哪,嗯哪。”刘修连连点头,也没起身,只是向卢夫人点了点头。他不是无礼,他是不敢起身,刚才那么几句话,再加上卢夫人刹那间的脸红,居然让他有了反应,这要是一起来肯定露馅,还不知道怎么尴尬呢。

卢夫人出了帐,顺手带上了帐门,刘修将手里的《太平经》一扔,正准备扑上床去,外面又传来了张燕的声音:“将军睡了吗?”

刘修翻了个白眼,暗自叹息了一声,连忙说道:“是张姑娘吗?”

“是的,深夜来访,还请将军见谅。”

“没事没事,我还没睡,你进来吧。”刘修虽然恼火,却也知道如果没有要紧事,张燕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找他。说起来,张燕也忙碌了一天一夜了,张鸣刚刚去世,她刚刚接手黄巾军,一大摊子事正等着她安排呢。

“那就打扰将军了。”帐门一掀,张燕走了进来,站在帐门处拱手一揖,苍白的脸上带着几分歉意。张鸣虽然傍晚才死,但是他伤势太重,相应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不过此时葬礼很复杂,烦人的事情多得很,仅是入敛之前就有招魂、沐浴饭含等一系列的手序,然后是大小敛、哭丧停尸,这一系列的忙完了,才有葬礼,包括祭奠、送葬、下棺等,最后才是服丧三年。他们虽说是道门,与普通人家不同,可是大汉的儒家礼节已经浸入百姓生活,这葬礼和普通人家相比只有多,不会少。张鸣没有儿子,只有这么一个义女,诸般事宜当然全要由她来处理,足以让她忙得脚打后脑勺。

孝服虽然还没有穿,但张燕已经除去了所有的佩饰,就连剑柄都用白布包了起来。她的眼睛红肿,带着血丝,看起来非常憔悴,但是眼神很坚定,甚至带着一丝狠厉。

“这么晚还来打扰将军,真是不好意思。”张燕入座后,再次向刘修曲身行礼,礼节周到得让刘修想起后世以礼数周到着称的曰本女人。有人说后世曰本人的礼数就有汉唐遗风,比中国人还要讲究,刘修一直不以为然,不过看着眼前片刻之间已经道歉了两次的张燕,他忽然觉得那话似乎有些道理。

“姑娘有什么事就说吧,我们既然要合作,就不要太客套了。”

“喏。”张燕双手扶在腿上,沉默了片刻,从怀里掏出一部手抄的书,薄薄的一册,上面的字很娟秀,但是一点也不柔弱。“这就是项王兵法,是我手抄的,闻说将军要找王先生,我猜大概是想问这部兵法,所以给将军送来了。”

刘修没吭声,他找王国可不仅仅是兵法这么简单,不过这些他没必要和张燕说。他接过兵法翻了翻,发现这部兵法并不长,大概也就是两三千字的样子,没什么大套理论,就是讲一些用兵心得,看起来像是平时的一些札记。

刘修迅速的将兵法扫了一遍,然后放在案上,看了一直默不作声的看着他的张燕:“姑娘是想出兵吗?”

“将军明鉴。”张燕目光一闪:“眼下有将军和卢夫人在此坐镇,恩师刚刚过世,大家还能听我调遣,等时间一长,只怕又会有人不安,所以……”

“所以你想打一个胜仗,给自己增加一些底气?”刘修笑了笑,伸出两根手指,轻轻的将兵法推了过去:“你看过《汉书》吗?”

张燕一愣,她在和刘修说打仗的事,刘修怎么扯到《汉书》上去了,《汉书》并不有通行,能看到的人并不多。

“《汉书》第三十卷便是《艺文志》,在兵形势中,有《项王》一卷,应该指的就是这部兵法。”刘修轻轻的敲了敲那卷手抄的《项王兵法》,“你知道兵法分四大类吗?”

张燕点点头,兵法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大类,兵形势就是主要讲战术的。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刘修慢慢的背了几句:“项王兵法,在兵形势十一家中,可谓个中翘楚,颇得兵形如水之妙。不过,这毕竟只是兵形势,通晓兵形势,只是一将。”

张燕微微的眯起了眼睛,若有所思:“将军是说,我这么做,眼界太小了?”

“你现在是百万黄巾的大脑,你不再是率领数千人冲锋陷阵的将校,你也不是率领万人结阵而斗的一个将军,你要通盘考虑整个冀州的形势,甚至整个天下的形势。”刘修一点也不客气的说道:“你如果还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打一两个胜仗就能立住脚的将军,那我不得不说,我对你们很失望。”

张燕有些难堪,她咬了咬嘴唇,低下了头:“请将军指点。”

刘修吐了一口浊气,放缓了语气。“要打仗还不容易,不用你去找袁绍,袁绍听说震使去世的消息,肯定会主动打上门来的,到时候只怕你应付不来。”

张燕的脸色有些难看了,手指不由自主的捏了起来。袁绍在廮陶大胜后一直没什么动静,但是打探回来的消息说,袁绍在调兵遣将,大概就是在等这个机会。再加上有斥候进入他们的后方,甚至敢去石门山伏击刘修,那攻击黄巾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黑山地形复杂,袁绍吃过这个苦头,只要你们不盲动,他应该占不到什么便宜。”刘修又转而安慰道:“你们还按先前的法子来,先把袁绍拖疲了,然后再突然冲出去,不过这一次,我建议你们不要一打就走,而是占下来,把那里当成另一个根据地,好好发展。”

“打出去?”张燕皱起了眉头,有些不解。刘修又让他们以黑山为根据地,引袁绍来打游击战,又让他们到冀州占一片地发展,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不会是把黄巾将成肉骨头,让他们和袁绍斗得两败俱伤,然后再来捡便宜吧。

“百万黄巾,你一天要消耗多少粮?”刘修无声的笑了一声:“仅仅一个并州,能支持你们到什么时候?要想长期坚持下去,只有一条路,占据一郡之地,开荒种田,自给自足。”

张燕的脸色有些冷,默默的看着刘修,刘修这话似乎有卸担子的意思了。如果没有并州的支援,黑山黄巾根本不可能支持得下去,袁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占据一郡?

“你不要这么看我。”刘修无奈的挠挠眉心,“黑山有黄巾近百万,可是并州才多少人?整个并州才五六十万人,你觉得并州有这么大的财力,能养活你们百万人?你不要说你买,你有钱,我也没粮,并州一年只有那么多余粮,去年是把几年积累下来的余粮都支援给你们了,并州的粮仓现在都是空的,你就是拿金山来,我也没粮卖给你。”

张燕细细一想,也有些头疼。并州人口稀少,的确没什么粮,要想长期靠并州的支援的确不现实,可是,刘修让他们去占一郡,自己种地,也不怎么现实啊。

“那将军觉得,我们应该占哪里才行?”

“我建议你去常山。一来,常山是你的乡里,也是赵子龙的乡里,你们有人脉基础。二来,常山背靠太行,有井陉直通太原,万一有事,赵子龙可能直接出兵支援你,你们也可以相机退入太行山,甚至退入并州境界。”

张燕沉吟片刻:“并州军支援我们,方便吗?”

“方便。”刘修点点头,顿了片刻,又道:“如果你想再方便一点,可以向朝廷递降表,天子封你一个官,以后你就是名正言顺的朝廷官员,袁绍再打你,我们不仅可能理由气壮的支持你,还可以顺理成章的和袁绍开战。”

“投降?”张燕一愣,随即用力的摇摇头:“不行,恩师刚死,我不能投降。”

刘修笑笑:“眼下你要准备的事太多,我也不想催得太急。不过,我建议你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想一想。其实,这是一个上上之策。”

张燕深深的吸一口气,屏住呼吸,过了好一会才慢慢的吐出来,坚决的摇了摇头:“我承认这是一个上上之策,可是,大贤良师周年未过,恩师刚刚过世,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提这个话题,要不然的话,太平道就真的完了。”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霸道首席嗜宠妻星际:最强机甲师员工比老板还有钱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武炼巅峰我的谍战岁月福妻嫁到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乱世枭臣行走的正能量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我有修真界绿卡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修仙界的捡尸人阴阳先生
经典收藏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唐哀帝,中兴大唐魏虎汉官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寒门第一才子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春风玉露乌龙召唤:冷情妈咪三国之武皇超神狂兵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龙飞凤儛我保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乱世才子我爹是奸臣南北乱世我种田特种兵之至尊高手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
最近更新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大周第一婿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浴血山河铁骑红颜:大秦霸业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大乾风云起苍穹云起惊鸿客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混在东汉末 庄不周 - 混在东汉末txt下载 - 混在东汉末最新章节 - 混在东汉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