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首页 >> 金鳞开 >> 金鳞开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醉枕江山穿越占座山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拒嫁天王老公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鹰视狼顾凤逆天下北月篇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浮世烟云
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 金鳞开全文阅读 - 金鳞开txt下载 - 金鳞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四三七 吟到真诗喜欲狂(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刘老爷子今年已经过了七十,在宫中没有任何职司,但是耳聪目明的人总能知道丁奥就是这位老爷子名下的太监。更何况只要不是瞎子,就知道刘老爷子是皇太子殿下身边第一私臣,故而有了“布衣总管”的名号。

陆素瑶工作再忙,也没有忽视这些高高在上的“前辈”。她很清楚,自己完全是个一步登天的“暴发户”。如果不是皇太子殿下表现得令世人震惊,她作为皇太子的性启蒙老师,这一辈子可能也就止步于“嫔”。别说参与机务,就算是不小心多说一句话都会被发配浣衣局。

现在这种状态,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不过要见刘若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老人家名副其实,一副大愚不化的模样,对外轻易不露脸。

几经辗转造就了个好机会之后,陆素瑶终于坐在了刘若愚面前。

刘若愚坐在主座,目光微闭,脸上浮现着似有若无的笑意。

“刘老公,近来可都安好么?”陆素瑶不知觉间又有些忐忑,好像还不习惯作为刘若愚的客人。实际上她看到东厂提督站在一旁伺候,就已经心存敬畏了。这一刻,她才知道皇太子给了她多大的支撑。

“陆姑娘,咱家都过了古稀之年,精力不济,乘着咱还没睡着,说正事吧。”刘若愚悠悠道。

陆素瑶努力摆出个淡定的笑容:“刘老公,近来有个奇怪的风声。就连我这整日跟着皇太子的人都还是从别人嘴里听说的。”

“该信信,不信就当风刮耳。”刘若愚不着痕迹道。

陆素瑶知道老人家是不会轻易指点晚辈的。就说她自己,难道会教育手下办事的宫女、宦官、秀才们该如何做事么?自己又没收人学费,又没喝人的拜师茶,凭什么教他们?一切都是看各人悟性,能留则留,留不住则去。

“多谢刘老公教诲,这真是千金难买老人言。小女子拜谢公公了。”陆素瑶话中有话,谦恭却不谦卑。

刘若愚很满意陆素瑶的悟性,难怪她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能知足与不足,这便是智慧。”刘若愚提点道:“你整日跟在皇太子身边,眼界虽高了,却也被皇太子这座大山遮了目。”

陆素瑶脑中飞快转动,福临心智:“让李明睿出任大理寺卿是圣上的意思?”

刘若愚嘿嘿一笑,就像是在温和地告诉小朋友:知道不必说出来,大人总该有点城府。

陆素瑶也自知失言。自嘲一笑,道:“小女子就是说话不过脑子。说来也怪,总有人巴巴地跟我说外廷的事。就好像小女子该知道似的。”

“那是人家想攀你这颗大树呗。”刘若愚轻笑一声。

“我都不过是盘树的藤。哪里能让人攀?”陆素瑶无奈地道:“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有些人看着是树,风一吹就倒了;有些人看着是藤,可就是能屹立不倒。”刘若愚打了个哈欠,端了茶盏。身后的丁奥扯着嗓子道:“送~客!”

陆素瑶当即弹身而起,对刘若愚福了福,道:“小女子多谢刘老公教诲。”

刘若愚点了点头。在丁奥的搀扶下往后堂走去,丝毫不管陆素瑶是否听懂了。

陆素瑶也不是天生就机智过人,只能将刘若愚的每句话都记住心里,回去之后慢慢琢磨。苦思冥想之后,她终于想通了一点:所谓没有恶意也好。想攀附也好,无非都是投石问路。在宫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和忠诚。是否值得别人效忠、结盟,看的都是实力——也就是根底。

那为什么要选择李明睿出任大理寺卿这个关节点呢?

皇太子殿下到了山东之后,几乎将所有官员都变相罢免了,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安插人手。大理寺卿位列九卿之末,上面还有六部堂官,都御使,通政使。这是大九卿,下面还有小九卿。关键点到底是在李明睿,还是在大理寺卿?

陆素瑶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将注意力仍旧放回到了工作上。在她这个位置上,越发感觉到孤掌难鸣,需要自己的根底。然而事实却十分残酷,那就是她还没有培植根底的能力。

……

在宫内暗流涌动之时,李明睿仍然毫不知情地工作在山东按察使的职位上。

按察使司的全称是提刑按察使司,在蒙元时也一度称为“肃政廉访司”。顾名思义,这个衙门主要两个工作:一,提点刑狱;二,肃政廉访。所以在职权隶属上,按察使司是都察院在地方上的下属机构。

李明睿能够与朱慈烺产生精神共鸣,绝非偶然,更非天赐。

先是,他作为皇太子的老师,并不觉得皇太子有何出众之处。非但不出众,跟他自己,以及其他进士相比,皇太子在文学上的天赋有限得很,而且还耽于奇技淫巧之术,没有半点圣帝明王的影子。

因此在京师时,李明睿也曾私下跟李邦华评价过皇太子,而且评价不高。更倒霉的是,竟然被皇太子亲自撞破。

为了能够重新回到权力中枢,挽回自己的仕途,李明睿花了很大的心思找方向,后来还是因为他推荐的张诗奇受到重用,总算发现了皇太子殿下的弱点:任人唯才,不重出身德行。

这个“才”的范围太广泛了,从技工学院来看,皇太子仍旧偏好格物之道;从行政用人来看,皇太子重视干吏,乃至于酷吏丛生;从学术思想来看……这个实在乏善可陈,勉强可以算是亲近关学一脉。

哪一条路才是适合自己的走的呢?

终于,李明睿看到了《原法》。作为一个对大明典章极有研究的学者,本着溜须拍马的心态去读这本法理学著作,很快就由攀附之心,变成了由衷的钦佩之情。

“皇太子不谙《孟子》章句,而行文中颇得亚圣心得!真天然品性也!”

这是李明睿第一遍读完《原法》之后的感慨。当他读第二遍的时候,就已经从法哲学之中,读到了朱慈烺似隐若现埋藏着的司法体系框架。这个框架是根据后世大陆法系搭建出来的,而在学识渊博的李明睿眼中,这就是今人写的《管子》。

韩愈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但随着明儒放弃了对唐宋儒学道统的执着后,他们发现孔子其实还有一位重要的老师。

以“仲”为字的管夷吾。

孔子本人对管子的推崇见于《论语》:“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这句话难道是泛泛而谈么?正是因为孔子看到了管仲对诸夏做出的贡献,同时也精研了齐桓首霸中的管氏制度,从而发出的由衷赞叹。所以孔子在整改儒学时,大量引入了管仲的政治思想。法家之所以从儒家脱胎而出,也正是因为儒学体系内一直存有管子的影响。

儒家不齿法家,但对管子从来都抱有崇敬之情。

这就促成了李明睿第三遍再读《原法》。

这三遍读完,李明睿已经彻底从溜须的本意中脱离出来,由衷地希望效仿先贤,用这部《原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现年六十岁的李明睿,重又找到了求学时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怎能让他不激动万分?于是他放下了手中正在编撰的私家国史,彻底投入了大明法理研究,探索如何让三代圣王之治,回归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

朱慈烺没有读过《管子》,对管仲的认识也仅限于“管乐之才”这则短语。然而管子朴素的民本思想与朱慈烺来自后世的民生思潮能够形成共鸣。而重视民生,强调独立文化,排斥外部暴力,又与大明当前的社会环境也十分契合。

再退一步说,假设朱慈烺不是重生为皇太子,而是某个方伯藩镇,他也会毫不犹豫捡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徐图天下。

思想的冥冥契合,由此产生了和旋,让朱慈烺对李明睿恶感尽消,好感油然而生。

根据《原法》的思想,李明睿在最新的论述中也提到了侦查、检察、裁判的三法司分立。在中央一层倒还简单,刑部行使侦查权,都察院行使检察权,大理寺仍旧作为终审、审核机构,行使裁判权。

到了地方上却有些麻烦。大明的地方机构分为三使司、府与直隶州、县与散州。越到下面,朝廷的统治力就越薄弱,薄弱的结果就是行政官员身兼司法权。在府一级,明明设有推官,但知府仍旧有决策权。到了县一级,知县直接坐堂断案,视典史如无物。

要想让三法司各司其职,关键点就是地方法司的建立。

李明睿为此深居简出,利用自己的职权,有意地将山东按察使司分了三块,一块专管府县警察局,侦缉各类刑案;一块沟通监察御史,监督府县官员,接手警察局的刑案;最后一块便是联络各府推官,审理裁判。

这种做法固然不错,也在他的职权之内,但是痛苦之处在于皇太子将大明旧官撇到了一边,地方官吏根本不足数。许多府县都是一套班子,什么都管,比之甲申之前的状况还要混乱。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行走的正能量员工比老板还有钱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体坛之召唤猛将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神级小坏蛋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捡个飞碟送外卖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福妻嫁到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神王令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
经典收藏田园大唐魏虎北宋大法官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女国公种田一二事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日月余晖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南北乱世我种田三国之武皇续命大明朝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好相公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我爹是奸臣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圣雄之名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
最近更新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高门庶子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穿越之原始之路玉符传奇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浴血山河史上最强县令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铁骑红颜:大秦霸业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清宫秘史十二章道藏辑要
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 金鳞开txt下载 - 金鳞开最新章节 - 金鳞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