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且说那古神教的金丹初期核心长老汐纵依,于赴任黑海城途中,遭遇十名金丹蛊奴决绝自爆,最终连同其华美灵舟一道,化为齑粉,神形俱灭。
这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如同一声丧钟,在衡州东部的天空下隆隆回荡,预示着邢浩谋划中的动乱浪潮,已悄然掀起了第一波血色的浪头。
然而,将这衡州的纷扰暂且置于身后,将视线转回相对平静的宁州,聚焦于那一片苍翠欲滴、云雾缭绕的竹山山脉。
一道淡绿色的遁光,如流星坠地,精准而迅速地落在竹山宗巍峨的山门之外。
光华敛去,现出叶青儿清冷的身影。她面无表情,目光平视前方,仿佛周遭的一切都无法在她心湖中激起半分涟漪。
唯有那微微抿紧的唇线,以及眼底深处那一抹化不开的冰冷与沉重,透露着她此刻并不平静的内心。
她步履不停,径直穿过刻有“竹山宗”三个古朴大字的山门牌坊。
守门弟子见到她,连忙躬身行礼,神色间充满了敬畏,甚至隐隐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叶青儿视若无睹,脚步未停,继续沿着青石铺就的主路,向位于山巅的宗门广场走去。
沿途,偶尔会遇到一些宗门内的弟子或执事。他们见到叶青儿,反应各异。
有的远远便停下脚步,恭敬行礼,目光中带着对强者纯粹的尊敬。
有的则下意识地避开目光,加快脚步,仿佛生怕与这位在宗内毁誉参半、手段狠辣的长老有任何交集。
更有一些,虽然表面上维持着基本的礼节,但那眼神深处,却难以完全掩饰地流露出一丝怜悯,或是一闪而逝的、近乎幸灾乐祸般的嘲弄。
这些目光,如同细密的针,无声地刺向叶青儿。她岂能不知这些目光背后的含义?
若是半天前的叶青儿,或许会被这些目光激怒,甚至会以更凌厉的气势反击回去。
但此刻,洛秋水的话语犹在耳畔,皑大宝和数百救世军将士的血尚未冷透,她心中那因无尽悔恨而烧灼的痛楚,已被强行冷却、锻打,化成了一种更为坚硬、更为冷酷的东西。
他人的眼光,于她而言,已如过眼云烟。她此刻归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踏上宽阔的宗门广场,穿过肃立的石雕灵兽,叶青儿径直走向广场上方尽头那座气势恢宏的宗门大殿。
迈步而入,大殿内颇为空旷,唯有掌门青竹道人端坐于上首主位,正伏案处理着堆积如山的玉简和卷宗。他眉头微蹙,似乎正为何事烦心。
叶青儿停下脚步,静立等待,并未出声打扰。她收敛了自身气息,加之青竹道人专注于事务,竟一时未曾察觉殿内多了个人。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青竹道人才将手中一枚玉简放下,轻轻舒了口气,抬手揉了揉眉心。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下方静立的身影,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抬眼仔细看去。
当看清来人是叶青儿时,青竹道人脸上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愕,甚至带着一丝慌乱。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迅速四下张望了一番,仿佛在确认大殿内是否还有他人,或者是在警惕着什么。那反应,不像是堂堂一派掌门见到本宗长老,倒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被人撞见一般。
不过,这失态也仅仅是一瞬间。青竹道人很快便稳住了心神,因为他发现,叶青儿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脸上并无兴师问罪之色,也没有丝毫悲恸或愤怒的情绪,只有一种近乎淡漠的平静,一种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
青竹道人心中稍安,脸上挤出一抹看似温和的笑容,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关切,开口道:
“我道是谁悄然入内,原来竟是叶师妹你回来了。难怪离得如此近,我却丝毫不曾察觉。师妹的修为,真是越发精深了。”
他先是客套了一句,随即话锋微转,试探着问道:
“不知叶师妹此番突然回宗,所为何事?可是……已经寻到了太上长老交代的……”
他说到“太上长老交代的”这几个字时,语气微微放缓,目光紧紧盯着叶青儿,显然是想从她的反应中判断出些什么。
毕竟,当年明山散人强行派遣叶青儿出海寻找两仪玄覆花和阴冥冻泉,时机颇为微妙。
如今叶青儿归来,救世军却已接近覆灭,她心中对宗门,对太上长老,乃至对他这个掌门,是否怀有怨怼,这是青竹道人必须首先摸清的。
叶青儿此刻心系与李青鳞商议日后造了明山散人和青竹道人的反的事,哪有心思与青竹道人这个在她眼中早已被打上“明山散人走狗”、甚至“将死之人”标签的掌门虚与委蛇。
她懒得废话,更不耐其试探,直接手一扬,两个样式古朴的储物袋便凭空出现,悬浮着飞至青竹道人面前的案几之上。
“两仪玄覆花和阴冥冻泉,我已尽数寻到。”
说罢,她转身便欲离开。海外九年艰辛,兄弟部下罹难之痛,皆系于那道乱命之上,如今能压下立刻动手的杀意,将此二物交出,已是她为了大局所能做到的极限。
她一刻也不想在此多待。
然而,青竹道人见到那两个储物袋,眼中先是猛然爆发出惊喜的神色。
但那喜色深处,却又极快地掠过一丝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情绪,似有一丝愧疚,又似有某种解脱,但最终都化为了更为热切的态度。
他连忙起身,绕过案几,快步上前,语气带着夸张的赞叹,试图挽留叶青儿:
“哎呀呀!叶师妹!你可真是辛苦了!”
他拿起两个储物袋,神识略微探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纯阴寒之气和玄奥道韵,脸上喜色更浓:
“原本我见师妹你一去九年,音讯虽未断绝,但迟迟不归,心中甚是忧虑。虽然代表师妹生机的传音符并未碎裂,但海外凶险,终究难料。
为保险起见,我正打算近日再选派几位实力合适的长老,也去那海外寻觅一番,做两手准备。万万没想到,师妹你竟如此神通广大,不仅安然归来,还将这阴冥冻泉和两仪旋覆花都带回来了!”
他捧着储物袋,如同捧着宗门复兴的希望,声音都因激动而提高了些许: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有此二物作为主材滋养,那沁云竹,定能重现奇效,逐渐改善弟子资质!
宗门未来千年、万年的繁盛根基,皆系于此!叶长老,此乃不世之功啊!竹山宗上下,必将铭记叶长老的贡献!”
听闻青竹道人这番看似情真意切的褒奖,叶青儿眼角几不可察地微微抽搐了一下,心中只觉得无比讽刺。
当年一道乱命,强逼她远走海外,致使她未能与救世军共御强敌,酿成惨剧。如今,轻飘飘几句夸赞,就想将此事揭过,甚至还想让她感念宗门?真是打得好算盘。
不过,至少青竹道人有一点说对了。竹山宗未来若是繁盛,的确是她叶青儿的功劳没错。只不过,到时繁盛起来的,将会是由她亲手颠覆、再造的,属于她和她所认可之人的竹山宗。
而绝非如今这个由明山散人掌控、青竹道人操持的腐朽之地!
叶青儿心中冷哂,面上却不得不继续维持着平静,甚至强行压下翻涌的恶心感,用近乎麻木的假话搪塞道:
“掌门过誉了。我既为竹山宗长老,为宗门出力,本是分内之事,亦是……我所期望的。”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疏离而坚定:
“不过……掌门想必也清楚,我此番归来,皆因宁州故地发生了一些……众所周知且令人遗憾的变故。
接下来,我必须长期留在宁州,处理与禾山救世军相关的后续事宜。
至少三十年内,我不会再响应宗门的任何海外探索任务。宗门若有其他差遣,也请恕我难以从命。所以,若掌门并无其他要事,不知我可否先行离开?”
叶青儿的话语已近乎直白地表明去意,她实在不愿再与此人多待一刻。
然而,就在她话音刚落的瞬间,一个平淡、苍老,却带着无形威压的声音,突然自她身后响起,仿佛直接响彻在她的心神深处:
“行了,叶长老,莫要再为难青竹了。”
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似乎凝滞了一瞬。
青竹道人脸色微变,连忙躬身行礼:“太上长老。”
叶青儿身体微微一僵,但瞬间便恢复了常态。
她面无表情,缓缓转过身去。只见大殿门口,不知何时,已悄然站立着一位身着灰色朴素道袍的老者,正是竹山宗的化神老祖——明山散人。
他目光平静地落在叶青儿身上,继续说道:
“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宗门不会再派你出海了。此事,本座可向你保证。”
叶青儿心中冷笑:保证?若非洛师姐点醒,皑大宝和数百将士的血仇未报,你这“保证”于我何用?但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明山散人似乎并不在意她的冷淡,接着道:
“不过,今日尚还有一事,需与你分说清楚。你且随本座前来。”
说罢,明山散人便转身,迈步向大殿之外走去。
叶青儿目光微闪,她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情绪死死压下,如同一个沉默而顺从的后辈弟子,抬步跟了上去。
青竹道人站在殿内,看着两人一前一后离去的身影,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眼神复杂地坐回了主位。
叶青儿跟在明山散人身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她注意到,明山散人前行的方向,并非是通往任何要地,而是朝着外门弟子区域,那片被称为“幻雾阵”的方向而去。
“幻雾阵?”
叶青儿心中升起一丝疑惑。这幻雾阵她并不陌生,乃是竹山宗给炼气后期弟子设置的一处历练之所。
阵中以幻术模拟各种敌人和环境,让弟子在其中熟悉宗门神通,磨炼战斗技巧。
但除此之外,此阵并无其他特殊功用,对于她这等元婴修士而言,更是早已形同虚设。明山散人带她来此作甚?
正当叶青儿暗自揣测之际,走在前方的明山散人却仿佛闲聊般开口了,话题竟扯到了那关乎宗门根基的沁云竹上:
“叶长老,你可知这沁云竹,于我竹山宗而言,意味着什么?”
明山散人声音平和,如同在叙述一件久远的往事:
“当年,本座初入竹山宗时,宗门底蕴尚在,资源虽不似上古那般充沛,但维持沁云竹的奇效,却还勉强能够。
本座资质平庸,能一路修炼至化神境界,说起来,也多亏了在炼气与筑基这两个关键时期,长期受沁云竹气息滋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改善了根骨资质。”
他话语中带着一丝追忆:
“然而,待本座进阶金丹,成为宗门长老,开始接触宗门核心事务时,却发现情况已大不如前。宗门资源日渐拮据,再也无人提及要全力培育沁云竹,其神效也因缺乏关键资粮而逐渐中断。
门内讨论最多的,是如何稳固山门,如何抵御魔教侵袭,如何在这宁州之地生存下去……沁云竹之事,便渐渐被搁置了。”
“这也是为何,本座此次如此急切,甚至不惜……动用一些非常手段,也要派你前去寻觅两仪玄覆花和阴冥冻泉的主要原因之一。”
明山散人语气坦然,似乎并不避讳当初调离叶青儿的意图:
“唯有尽快以此二物滋养,方有望让沁云竹重现生机,为宗门培育更多良才,夯实根基。”
而后,明山散人话锋一转,说出了让叶青儿心神微震的话语:
“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这两仪旋覆花和阴冥冻泉,皆是世间罕有的极阴之物。
而宗门典籍虽未曾明确记载,但本座多年研究发觉,我宗的沁云竹,其性亦属极阴,本就需大量精纯阴气滋养方能茁壮成长。而且……”
他顿了顿,侧头看了叶青儿一眼,缓缓道:
“此竹,似乎还有一桩不为人知的隐秘功效——蕴养已死之人的魂魄,甚至能保其灵识不昧,延缓消散之期。”
“蕴养……已死之人的灵魂?”
叶青儿闻言,神色终于控制不住地微微一变。明山散人突然提及此事,意欲何为?
难道……他察觉到了自己背后那柄灰色长剑中,蕴藏着魏无极的残魂?
这个念头一起,顿时让她心生警惕,体内灵力暗自流转。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魏老的存在极为隐秘,几乎从未在外人面前显露过痕迹。即便明山散人是化神修士,神识强大,也未必能轻易看穿魏无极设下的屏蔽。
更何况,若他真发现了魏老,以他的立场,绝无可能如此“好心”地告知沁云竹的此等功效。
那他是何用意?难道是想在这里动手,将她击杀,然后用沁云竹禁锢她的魂魄,让她永世受折磨?
这个想法更为离谱,若明山散人要杀她,何需如此大费周章,编造这些理由?
叶青儿心中疑窦丛生,只觉得明山散人今日言行,处处透着古怪。
谁知,明山散人面对叶青儿的惊疑,却并未直接回答,反而岔开了话题,询问道:
“罢了,此事暂且不提。叶长老,你当年还是弟子之时,可曾进入过这幻雾阵中历练?”
叶青儿按下心中疑虑,谨慎答道:
“曾经……领略过一番。”
她当年确实进过幻雾阵。
“甚好。”
明山散人点了点头,语气中似乎带着一丝追忆,“本座当年初入门墙,亦曾在此幻雾阵中参悟,侥幸有所收获,领悟了一式神通雏形。但同批的许多师弟师妹,却因心性、悟性或其他缘由,未能从中获益良多。”
他目光扫过前方山谷中逐渐浓郁的雾气,继续说道:
“后来,本座修为渐深,得以查阅宗门更多秘传古籍,方知这幻雾阵在上古时期,功能远非如今这般简单。
它并非仅仅是一座低阶幻阵,其核心玄妙,涉及神魂历练、道心拷问,甚至能模拟天地万物,演化神通本源。
只是年代久远,阵法核心受损,诸多妙用方才失传,沦落为仅供炼气弟子熟悉功法的场所。”
“自那时起,本座便存了一个念头。”
明山散人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执着:
“若能将此阵修复、改良,使其重现部分上古威能,那么我竹山宗弟子,乃至长老,皆可入内历练。在与魔教对抗日益激烈的今日,若能提前在阵中积累与强大魔修、乃至各种诡异存在的对战经验,熟悉生死搏杀之感,将来在真正的战场上,便能多一分保全性命、克敌制胜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