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仁宗说道:“这样吧,旁观者清,我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们了,有总比没有好,只能赌一把了,你们两个帮我物色一下,找上三个候选的报到我那儿来,要尽快。”
他一扭头对麻文远说道:“等到人选确定之后,你再去向砚秋大人求一颗吊命丸,让朕吃了,才能够有精力确定谁可以成为皇后。
这之前要把册立皇后的大典所有事宜准备好,然后马上开始举行册封大典,临朝称制。我最多还能吃两次药,估计就不行了,所以不能浪费任何一次机会。”
麻文远红着眼圈答应,又问道:“那确定的人选要不要向大宋的提刑官做一个通报呢?”
宰相抢先说道:“不必了吧,选皇后是我们辽朝的事,关他大宋什么事?何况只不过是一个提刑官罢了。
大宋皇帝显然没把咱们放在眼中,只派了一个提刑官来,还是个没听说过名号、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他能做什么事?告诉他也没有意义。”
辽仁宗却说道:“还是要跟他们说一声,我们既然把他们请来了,又置之不理,不让他们插手,那不合适。”
辽仁宗声音越说越小,精神也越来越萎靡。
枢密使和宰相知道那吊命丸的药力正在快速消退,不敢再耽误,忙将辽仁宗送回皇宫。
一路上辽仁宗倒是强撑着到了皇宫,他也是自己下轿,然后在麻公公的搀扶下走回了自己的寝宫。
因为外面有不少宫女宦官看着,其中就有长公主的人,回到卧室之后,他才沉重地倒在龙床上,然后陷入了昏迷之中。
他刚回来不久,长公主就过来求见,自然没人能拦得住她,包括麻文远。
麻文远小心地对长公主说陛下已经睡下了,但长公主依旧闯了进来。
她看见辽仁宗果然躺在床榻之上,沉沉入睡,不由微微皱眉,因为她也无法判断这是因为病情沉重导致的昏迷,还是正常的睡眠。
她准备将辽仁宗摇醒,然后跟他说几句话,确认他是神志清醒,还是之前病重昏迷。
当她伸手过去时,辽仁宗突然睁开了眼睛,然后就用那么冰冷的目光望着长公主,嘴里冷冷说道:“你要做什么?”
长公主吓了一大跳,差点蹦起来,半晌她才悻悻地说道:“我看你被子没盖好,帮你掖掖被子罢了,没事,你好好休息,回头我再来看你。”
说着也阴沉着脸离开了。
麻文远又惊又喜,确认长公主离开之后,他才回到寝宫,跪在床边,小心地说道:“陛下,原来你还醒着呀,老奴还以为……”
他刚说到这,发现辽仁宗紧闭双眸,已经没有任何反应,呼吸也变得极其微弱。
他这才知道,原来辽仁宗早就料想到他回来之后,长公主一定会来探查虚实,所以憋着最后的气保持清醒,就想等长公主来到床边查看时,给她个下马威,至少让她在几天内不敢轻举妄动。
果不其然,这一招把长公主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辽仁宗的病情真的已经大好了,事实上却不知道,这是辽仁宗积攒了这一次吊命丸最后的药力,就等着她来镇住她。
等到把长公主吓跑之后,由于透支了全部的药力,他比之前更深地陷入了昏迷。
而麻公公猜到了这一点,却不敢去叫太医,因为太医院有很多太医都是长公主的人,要是被他们看出究竟,皇帝好不容易使出的这一招就失去了意义,反而让长公主看出虚实。
他只能跪在皇帝身边,红着眼睛守护着,祈祷宰相他们尽快确定皇后的人选。
送走辽仁宗之后,宰相和枢密使两人一番商议,选定了三个皇后的人选。
这三人都是朝廷中下层官员的嫡女,他们不能够在朝廷权贵和大户人家中选择,因为这些人早就已经被长公主给控制了,搞不好就会把长公主的人选到里头去,那无异于引狼入室。
而确定的这三个人选,都只是朝廷中的中下层官员,事先已经经过了解,这些官员跟长公主都保持着距离,而且家世清白,没有皇亲国戚的背景。
官员的职务也不那么敏感,之前也没有迹象表明他们被长公主拉拢,所以在接下来两天,两人派心腹再次对这三家人进行了甄别,主要确定他们的人品以及家庭身世,尤其是与长公主之间的关系。
必须要确保她们不是长公主的人,没有被长公主控制或者收买,而且这三个女子都要有担当,都敢于硬碰硬,这样才行。
如果性格太过柔弱,那将来就算成了皇后,也没办法挡住长公主的威压,也就不能护卫皇子耶律直鲁古的皇位,当不了摄政王。
可是接下来的两天,调查的结果却让宰相和枢密使没法下最后决心。
因为三个人都有各自的缺陷,有的是性格太过绵软,有的是表面上与长公主保持距离,但调查后发现,实际上是长公主的人。
勉强确定了一个还算可以的,决定先报给大宋的那位提刑官,看看他的意见。
其实他们俩对此是不抱希望的,不过既然皇帝都这么要求了,他们只能照办。
他们将那个女子的相关资料带上之后,前去赵桓这位所谓提刑官所住的砚秋家族的府邸,求见赵桓,说了这件事。
赵桓看了资料之后,便将另一叠资料扔给了两人,说道:“你们看看吧。”
两人不明就里,忙把那叠资料接过来细看,看完之后两人脸都黑了,因为这是赵桓他们调查的结果,原来他们锁定的这三人,都被大宋这位提刑官注意到了,所以都对她们进行了背景调查。
而提供的资料显示,暗地里他们选中的这家人已经得到了长公主的收买,早就投靠了长公主,只是表面上表现出与长公主没有任何关系的样子。
枢密使和宰相不由得额头冷汗直冒,幸亏大宋的提刑官做了调查,才没有弄错人,引狼入室。
他们却不知道这些资料并不是赵桓这两天才调查的,事实上整个辽朝所有的官员背景情况,赵桓都掌握,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赵桓非常注重资料的收集,所以对于辽朝的各级官员,他都掌握了相关资料,尤其是现在更需要情报收集工作,所以相关官员的资料赵桓那里都有。
赵桓有的是钱,而情报工作很多时候就是用钱砸出来的,在不差钱的情况下,赵桓想得到的资料就不可能得不到。
眼看最后一个入选的候选人也是长公主的人,两人就傻眼了。
他们没有怀疑提刑官掌握的这些资料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