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在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苗州调查中悄然流逝。
省纪委书记洪文涛的办公室内,窗帘半掩,光线晦暗,一如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桌上散落着大量调查材料,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这段时间,他亲自指挥的专项调查组,以极高的保密级别对苗州的主要领导进行了深入摸底。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苗州的情况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甚至可以说,很多人和事都与最初的判断大相径庭。
洪文涛拿起一份刚送来的调查报告,眉头紧锁。
调查显示,苗州社会上流传的所谓“民族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刻意夸大甚至虚构的。
调查组走访了多个民族混居的村寨,与各民族的普通百姓深入交谈,发现基层群众之间的关系其实相当融洽,大家最关心的是生计问题,是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农产品销路这些实实在在的事。
“朴实,非常朴实。”这是调查组成员在汇报时反复使用的词。
一位老调查员在笔记中写道:“这里的百姓就像这里的山水一样纯净,所谓的民族矛盾,更像是有人刻意撒下的迷雾。”
然而,当调查视线转向州领导班子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表面上,州委书记江向东给人的印象是开明、务实,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在各种场合强调民族团结。
州长阿米卡提则显得更为保守,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较强的地方保护意识和民族情绪。
但深入调查后,洪文涛发现事实可能恰恰相反。越来越多的线索表明,江向东这个“开明派”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极深的城府。
他善于伪装,在公开场合的每一句话都滴水不漏,行事谨慎得让人抓不到任何把柄。
调查组虽然掌握了一些关于他插手工程项目、在干部任用上任人唯亲的线索,但都停留在怀疑阶段,缺乏确凿证据。
“此人隐藏很深。”洪文涛在向王维波书记做阶段性汇报时这样评价江向东,“要不是我们事先得到线索,知道他有问题,很可能也会被他精心营造的形象所迷惑。”
相比之下,关于州长阿米卡提的问题线索倒是相当具体。这位本土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在苗州经营多年,地方势力雄厚
。调查发现,他善于利用“民族干部”的身份,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制造或放大矛盾,然后以“调解者”的身份出现,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阿米卡提的问题比较明显,”调查组长向洪文涛汇报时说,“比如在民族发展资金的使用上,明显偏向自己家乡所在的县;在干部任用上,也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但是……”
“但是什么?”洪文涛追问。
“但是这些问题的背后,似乎都有江向东的影子。我们怀疑,阿米卡提的某些行为,实际上是江向东在背后操控,目的是转移视线,或者为自己找好‘替罪羊’。”
洪文涛陷入了沉思。如果调查组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江向东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对手——不仅善于隐藏自己,还懂得找掩护,甚至可能一直在暗中操控着整个苗州的政治生态。
“继续深入调查,”洪文涛指示道,“但要更加谨慎。江向东如此狡猾,肯定有所防备。我们要沉住气,等待他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与此同时,在荆楚省委组织部,宋江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完成了一份长达五千字的《关于汉江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报告。
这份报告倾注了他对汉江发展的全部思考和心血。报告从汉江的战略定位入手,详细分析了汉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然后系统地提出了“四大转型战略”:
首先是产业转型。报告指出,汉江不能躺在“车都”的功劳簿上,必须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他详细论证了如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跃升。其中一个大胆的建议是:推动本田超级工厂进行生产线改造,在保持传统燃油车生产的同时,开辟新能源汽车专用生产线。
其次是城市功能转型。报告提出要将汉江从单一的工业城市,转型为“先进制造中心+区域创新高地+现代服务枢纽”的复合型城市。他特别强调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重要性,建议在汉湖高新区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区。
第三是交通枢纽能级提升。报告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汉江“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并提出建设“数字口岸”,提升物流效率的具体方案。
最后是城市品质提升。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江湖之城、诗意栖居”的城市品牌定位,建议系统整合汉江的江河湖泊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休闲空间,同时通过城市更新,提升老城区的人居环境。
报告完成后,宋江向王维波请了两天假,飞往燕京将报告当面交给范志国。
在范志国的办公室里,这位见多识广的组织部长仔细翻阅着报告,脸上的表情从平静逐渐转为震惊。
“推动本田转型……这是不是太急了?”范志国指着报告中的一段问道,“本田在汉江的工厂效益还不错,现在谈转型,会不会引起外方的顾虑?”
宋江早已料到会有此问,从容应答:“部长,汽车产业的变革已经到来。如果我们不主动引导转型,等到市场倒逼转型时,就会失去先机。我的建议是采取‘渐进式’转型策略,先试点,再推广,给企业足够的缓冲期。”
范志国又就报告中提到的“企业重组上市”等具体举措进行了询问,宋江都一一做了详细解释。
“好,报告先放在我这里。”会谈结束时,范志国虽然表扬了宋江的认真态度,但对报告内容未做更多评价。
宋江带着些许忐忑返回了荆楚。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后,范志国立即带着这份报告去了一个重要的地方。
三天后的早晨,宋江刚走进办公室,就接到了范志国亲自打来的电话:“宋江同志,请你立即来燕京一趟。”
语气中的急迫让宋江感到意外,他简单交代了工作,立即赶往机场。
飞机降落在燕京首都机场时,令宋江惊讶的是,范志国的司机已经在舷梯旁等候。“宋部长,请跟我来。”司机引领他径直走向一辆黑色的红旗h7轿车。
更让宋江吃惊的是,车辆并没有驶向中组部办公地,而是穿过长安街,最终停在了一处古朴而庄重的建筑前。这里的安保级别极高,每一道门岗都要进行严格检查。
宋江站在建筑前,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这里是他只在电视新闻中见过的领导人办公地点。
“您是宋部长吗?”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宋江转身,看见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是的,我是宋江。”
“请跟我来,领导正在等您。”中年人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穿过幽静的回廊,宋江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完全没想到,自己那份报告竟然会引起如此高层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