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庄重的会客室内,时间仿佛放缓了脚步。
宋江跟随着那位气质沉稳的中年人,穿过静谧的回廊,心中虽如擂鼓,步伐却竭力保持稳健。
中年人在一扇深色的木门前停下,无声地推开,向宋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脸上带着职业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宋江点头致意,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门在身后被轻轻合上,发出轻微而清晰的咔哒声。
这是他第一次踏入这个象征着国家权力核心的场所。他的目光迅速而谨慎地扫过整个房间:红木地板光可鉴人,墙壁上悬挂着巨幅山水画,意境深远,家具简洁而厚重,处处透着一种沉静而磅礴的力量。也就在这一刻,他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坐在左侧沙发上的两个身影。
是徐啸天书记和范志国部长。
宋江心头一凛,立刻快步上前,在距离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身体微微前倾,恭敬地问候道:“徐书记、范部长……”
“哈哈,宋江同志,别来无恙啊。”徐啸天放下手中的茶杯,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站起身,向宋江伸出了右手。
宋江立即双手握住领导的手,感受到那份坚定而有力的握感。“书记好!”
范志国此时也站起身,冲着宋江微笑着点头示意,眼神中带着鼓励。
“坐吧,别拘谨,就当是平常的工作交流。”徐啸天指了指侧面的单人沙发,语气随和。
三人落座,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宋江将身体挺得笔直,双手规整地放在膝盖上,以此压制内心的波澜。他知道,此刻任何一丝一毫的失态,都可能影响领导对自己的判断。
“宋江同志,你提交的那份关于汉江发展的报告,我和志国同志都仔细看过了。”徐啸天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却自带分量,“内容很扎实,也很有前瞻性。不过,其中有一点,我比较困惑,想听听你更深入的见解,不知能否为我解答一番?”
宋江感到手心有些微微出汗,他不动声色地在裤腿上轻轻搓动了一下,稳定心神,回应道:“书记,您请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徐啸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这个年轻人,从进门到此刻,虽然能看出紧张,但整体表现沉稳,进入状态很快,没有寻常干部初见大领导时的慌乱,这份定力难得。
“好,那我就直说了。”徐啸天身体微微前倾,“在你的报告中,你着重提出要对汉江的本田超级工厂进行转型升级,引导其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据我所知,本田在汉江的燃油车生产基地效益良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和就业保障。我想知道,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如此迫切地推动其转型?这是否必要,又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这个问题直指报告的核心,也切中了当前产业发展争论的焦点。宋江对此早有准备,但他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刻意停顿了大约五秒钟,似乎在整理最后的思路,也显示出对问题的慎重。
随后,他抬起头,目光平和,不卑不亢地开始阐述:
“徐书记,范部长,本田基地确实是汉江工业的支柱,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认为,看待产业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必须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我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是战略。燃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且传统燃油车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凸显。而新能源,无论是纯电动、氢燃料电池还是其他技术路径,代表着清洁、可持续的未来方向,这是全球共识,也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第二,市场变革窗口期稍纵即逝。目前新能源车市场确实还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渗透率不高,技术、配套都还在完善中。但正因如此,才是我辈奋力追赶、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如果我们等到技术完全成熟、市场格局固化后再介入,将为时已晚,很可能再次陷入技术依赖和市场被动。”
“第三,关于您担心的投入与影响问题。”宋江话锋一转,提出了更具体的操作思路,“我所说的转型,并非要求立刻停产燃油车,那是激进且不现实的。我建议的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维持并优化现有燃油车生产,保证当前的税收和就业稳定;另一方面,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开始着手规划和技术储备,可以先从建设一两条新能源车型的试点生产线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培育供应链、占领市场心智。这样既能把握未来,又能平滑过渡,将转型的阵痛降到最低。”
徐啸天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陷入了沉思。宋江提出的“趋势判断”、“窗口期”和“两条腿走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既看到了远方,也顾及了脚下。
范志国见徐啸天沉吟不语,便接话道:“宋江同志,你的想法很有启发性。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前面一百年都是燃油车占据绝对主导市场,其产业链之庞大、技术积淀之深厚,非一日之功。新能源赛道虽然新,但不确定性也很大。如此早地投入重金和资源,会不会有些冒险?万一判断出现偏差,会不会得不偿失?”
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追问。徐啸天也将目光重新投向宋江,想听听他如何应对这个关于“风险”的质疑。
宋江深吸一口气,语气更加坚定:“范部长,您说得对,燃油车市场根基深厚。但正因为我们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追赶了这么多年,依然在很多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所以更需要开辟新的赛道。新能源车不仅仅是将发动机换成电池那么简单,它涉及到整车架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技术的重构,这恰恰给了我们重新定义规则、掌握核心技术的机遇。所谓‘弯道超车’,超的不是速度,而是技术路径和产业生态的构建能力。现在投入,看似冒险,实则是为了规避未来更大的、被彻底边缘化的风险。”
会客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徐啸天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而锐利。宋江关于“规避更大风险”的论述,深深触动了他。
作为高层领导,他看待问题更需要这种穿透眼前迷雾、直指未来核心利益的战略眼光。
徐啸天缓缓靠回沙发背,定了定心神,已然有了决断。他看向范志国,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宋江同志的看法很有价值。新能源战略关乎未来产业布局和国家竞争力,这个问题,我会组织相关部委和专家进行更深入的专题讨论。”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志国同志,就按我刚才跟你谈的,接下来由你代表组织,跟宋江同志深入的谈一谈吧。”
“好的,书记。”范志国立即领会。
徐啸天站起身,宋江和范志国也连忙跟着起身。徐啸天再次与宋江用力地握了握手:“年轻人,思路很好,要保持这种敢于思考、敢于建言的精神。”
“谢谢书记鼓励!”宋江感受到手上传来的力量,内心激动不已。
看着宋江跟随范志国离去的背影,徐啸天站在原地,喃喃自语道:“格局清晰,论述有力,是个可造之材。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显然,他不仅认可了宋江关于新能源发展的看法,更对这位年轻的干部本身,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