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马场,春草初生,绿意绵延至天际。
郑璃一身利落的骑射装束,青丝高束,少了几分平日的婉约,多了几分英气。她有些生疏地牵着一匹性情温顺的白色母马,看着不远处纵马驰骋的高长恭。
他今日未着朝服,亦未戴那标志性的面具,只一身玄色劲装,身姿挺拔如松。骏马在他胯下如同有了灵性,四蹄翻腾,载着他在广阔的草场上划过一道矫健的弧线,风声猎猎,衣袂翻飞,那股属于战场杀伐的凛冽气势,在此刻化为了令人心折的豪迈与不羁。
郑璃静静看着,心中微动。褪去了朝堂的沉郁与王府的静默,此刻的他,才更像那个传说中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北齐战神,光芒夺目。
高长恭勒住缰绳,马蹄在原地踏了几步,他调转马头,看向站在原地有些无措的郑璃,驱马缓缓行至她身边。
“害怕?”他居高临下,声音因方才的疾驰带着一丝微喘。
郑璃老实点头:“有一点。”她从未骑过马。
高长恭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他走到她身边,检查了一下马鞍和缰绳,然后看向她:“本王扶你上去。记住,身体放松,随马背起伏,缰绳不必抓得太紧,但也不可完全松开。”
他的指导简洁而清晰。郑璃依言,在他的扶持下,有些笨拙地踩镫上马。坐稳后,视野豁然开朗,心也随着马匹轻微的移动而悬起。
高长恭亲自为她牵着缰绳,引着马匹缓缓前行。他走得很稳,边走边低声纠正她的姿势。
“背挺直,目视前方。”
“脚踵微微下沉,对,就是这样。”
他的声音低沉,落在耳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可靠。郑璃最初的那点紧张,在他沉稳的气息笼罩下,渐渐消散。她开始尝试着感受马匹的节奏,身体也逐渐放松下来。
走了几圈后,高长恭将缰绳递回她手中:“自己试试,慢步走。”
郑璃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马匹。白马很温顺,听话地迈着步子。春日暖阳照在身上,微风拂面,带着青草的气息。她骑着马,他走在身侧,两人一时无话,气氛却有种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王爷平日……似乎很少来马场散心?”郑璃轻声打破沉默。
高长恭目光望着远方,淡淡道:“军中战马,是用来冲锋陷阵的,非是嬉游之物。”他顿了顿,补充道,“况且,邺城人多眼杂。”
郑璃明白他的意思。他功高,更需谨言慎行,避免任何可能引人非议的举动。连来马场散心,都是一种奢侈。
“但今日,很好。”他忽然又加了一句,声音很轻,几乎消散在风里。
郑璃微微一怔,侧头看他,只看到他线条冷硬的侧脸,和微微扬起的唇角。一丝暖意悄然漫上心头。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哗马蹄声。只见太子高纬带着一众侍卫,簇拥着同样一身骑装的郑儿,疾驰而来,声势浩大。
“四哥!好巧啊,你也带王妃来骑马?”高纬勒住马,笑容张扬,目光在郑璃身上转了一圈,带着几分审视,“王嫂这身打扮,倒是别致。”
高长恭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上前一步,隐隐将郑璃护在身后,行礼:“太子殿下。”
郑儿也下了马,走到郑璃马前,笑容明媚:“姐姐也在学骑马?真是巧了,殿下今日也非要带我来呢。”她话语亲昵,眼神与郑璃交汇的瞬间,却传递着只有彼此才懂的信息——这“巧遇”,恐怕并非偶然。
高纬兴致很高,提议赛马。他自然瞄准了高长恭:“四哥,听闻你马术无双,今日让弟弟见识见识?”
高长恭本欲拒绝,但高纬一再坚持,他只得应下。
两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卷起草屑尘土。高纬拼尽全力,却依旧被高长恭稳稳压过半个马身。
郑璃和郑儿并立在一旁看着。郑儿望着场中,语气带着刻意的崇拜,低声道:“姐姐你看,殿下虽不及兰陵王骁勇,却也是英姿勃勃呢。”
郑璃如何听不出妹妹话中的维护之意,她微微一笑,同样低声道:“太子殿下身份尊贵,骑术精湛已属难得。”她目光追随着那个一骑绝尘的玄色身影,心中想的却是,他这般锋芒,在这邺城,是福是祸?
赛马结果毫无悬念。高纬虽输了,却因在场众人(尤其是郑儿)的奉承,并未动怒,反而觉得与高长恭一较高下,虽败犹荣。
回程时,高长恭与郑璃依旧同行。经过这一日的相处,两人之间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
“今日,多谢王爷。”郑璃轻声道。
高长恭目视前方,“嗯”了一声,片刻后,道:“你学得很快。”他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过几日,本王需巡视京畿大营,约需三五日。”
这是在向她交代行踪。郑璃心中了然,温顺应道:“妾身知道了。王爷公务要紧,府中一切,妾身会打理妥当。”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这一次短暂的出行,像一缕春风,吹散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薄冰。有些信任与默契,正在悄然滋生。
而在回东宫的马车上,高纬兀自兴奋,对郑儿道:“今日见了四哥,倒觉得他也没那么讨厌。爱妃,你说是吗?”
郑儿靠在他肩上,柔柔一笑:“殿下胸怀宽广,是北齐之福。”心中却暗暗思忖,今日这“巧遇”,让高纬亲眼见识了兰陵王的实力,反而消解了一些因流言而产生的莫名忌惮,倒是一步意外的妙棋。
姐姐,我们似乎又在无意中,完成了一次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