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村委会时,接到了章永年的电话。
“魏局,新区开工情况怎么样?市长让我问一下进度。” 章永年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一丝急促。
“刚解决了一块争议地的问题,下午两点的奠基仪式能按时举行。” 魏浩然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却也透着轻松:“其他区域已经开工,一切顺利。”
“那就好。” 章永年的声音松了口气:“市长下午会过来参加奠基仪式,你那边准备一下,别出纰漏。”
挂了电话,魏浩然揉了揉酸痛的肩膀。
从早上五点到现在,他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嗓子干得冒烟。
可看着远处已经热火朝天的工地,心里却充满了干劲。
城西新区是嘉和市的未来,能参与其中,再苦再累也值得。
下午一点半,张扬的车队驶入新区。
黄土路被工程车压得坑坑洼洼,车子颠簸得厉害,却没人抱怨。
车窗摇下,飞扬的尘土扑了进来,落在张扬的西装上,留下点点灰痕,他却毫不在意,目光专注地看着窗外的施工场景。
“魏局,权属问题解决了?” 张扬下车后,第一句话就问起了核心问题。
“解决了,是有人故意搅局,已经跟村民谈妥了。” 魏浩然递上最新的进度表:“其他区域都已开工,学校的奠基场地也准备好了,就等您剪彩。”
张扬接过进度表,快速扫了一眼,点头赞许:“做得不错,效率很高。”
他顿了顿,补充道:“后续要注意施工安全,不能赶进度而忽视质量,尤其是学校和医院,都是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
“请市长放心,我们已经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全程跟踪施工过程,每天都会上报进度和质量检测结果。” 魏浩然连忙回答。
两点整,奠基仪式正式开始。
简短的讲话后,张扬和几位常委拿起铁锹,铲起第一锹黄土,落在奠基石上。
掌声响起时,远处的工程车再次鸣笛,像是在呼应这场迟到了半天的开工。
仪式结束后,张扬没立刻离开,而是跟着魏浩然和周明轩,沿着规划图的路线,徒步查看施工进度。
黄土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很费力,他的皮鞋上沾满了泥土,却依旧走得稳健。
“这片区域是医院的选址?” 张扬停下脚步,指着一片已经平整好的土地问。
“是的,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地质勘探,下周开始打地基。” 周明轩回答,递上地质勘探报告:“土壤条件良好,适合建高层建筑,抗震等级能达到八度。”
张扬接过报告,翻了几页,抬头看向远处的老城区:“老城区的路网改造什么时候启动?”
“已经招标完成,下周一开工。” 魏浩然回答:“优先改造连接新区和老城区的主干道,确保施工期间交通顺畅,也方便市民往来。”
张扬点头,目光落在规划图上的公交专线标注处:“公交专线要提前开通,哪怕只有临时站点,也要让市民感受到新区建设的进展。”
“明白,已经跟公交公司对接好了,下周一起开通两条临时线路,连接老城区中心和新区工地。” 章永年在一旁补充。
夕阳西下时,张扬才结束查看。
返回市区的路上,他看着车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底闪过一丝欣慰。
新区建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虽然遇到了小波折,但总体还算顺利。
而此刻,市住建局的办公室里,魏浩然还在跟下属开会。
灯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面前的进度表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标注和时间节点。
“学校的地基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医院的地质勘探报告要再复核一遍,老城区的路网改造要跟新区的公交专线同步推进……” 魏浩然的声音沙哑却坚定:“市长盯着呢,我们不能掉链子。”
办公室里的人都挺直了腰板,没人抱怨加班。
他们知道,城西新区的建设,不仅是嘉和市的大事,也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工程。
土地局的档案科里,李梅和科员们还在整理资料。
泛黄的纸张被一一分类归档,电脑里的电子档案也在逐一录入。
窗外的夜色渐浓,办公室里的灯光却依旧明亮,像一盏盏不灭的灯塔,照亮着新区建设的漫漫长路。
城西新区的工地上,夜间施工的灯光已经亮起,如同繁星点点,在黑暗的荒坡上格外醒目。
工程车的轰鸣声、挖掘机的作业声、工人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城市发展的交响曲。
这场涉及住建局、土地局等多个部门的鏖战,才刚刚开始。
未来的几年,他们将日夜奋战,用汗水和坚持,将图纸上的蓝图,一点点变成现实。
而嘉和市的未来,也将在这场鏖战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城西新区的工地上,昼夜不息的轰鸣成了嘉和市最激昂的背景音。
挖掘机的铁臂挖开黄土,工程车列队穿梭,将土方运往指定区域,钢筋工在搭建好的支架上绑扎钢筋,焊花在夜色中飞溅,像散落的星火。
三个月时间,曾经的荒坡被夷为平地,纵横交错的路网雏形初现,自来水、燃气、电力、通信的管网如同毛细血管,在地下蔓延铺开。
张扬每周都会抽出半天时间,换上轻便的工装,走进工地。
他不喜欢前呼后拥,大多时候只带着章永年,沿着未完工的道路徒步查看。
脚下的路还没硬化,黄土混合着碎石,踩上去硌得慌,却能最直观地感受建设进度。
“市长,这是最新的进度表。” 章永年递上文件夹,里面夹着各标段的施工日志和监理报告:“学校的地基已经浇筑完成,正在进行地面以上结构施工;医院的地下停车场主体工程完工,下周开始搭建门诊楼的钢框架;市政府新址的土方工程结束,月底就能进入基础施工阶段。”
张扬接过文件夹,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
学校的教学楼已建起两层,红砖砌成的墙体整齐排列,窗户的轮廓清晰可见;医院的工地里,巨大的塔吊正吊起钢构件,工人们在高空作业平台上忙碌,安全帽的颜色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市政府新址的地块上,几十台打桩机同时作业,沉闷的声响震得地面微微发麻。
“进度比预期快了半个月。” 张扬的目光落在远处,那里是规划中的商业中心,目前还只是一片平整好的空地:“商业地块的招商情况怎么样?”
“已经有三家全国连锁的商超签订了意向协议,还有五家品牌房企来看过地,对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很感兴趣。” 章永年补充道:“张部长那边已经整理好了招商手册,重点突出了新区的教育、医疗配套和政策优惠,下周会组织专场招商会。”
张扬点头。
新区要活,不能只靠行政资源和民生配套,必须有商业和产业支撑。
他要的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新区,而是一个集行政、教育、医疗、商业、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一个能吸附人口、带动产业、激活整个嘉和市经济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