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首页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弘农杨氏,恭送大汉!北宋穿越指南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刀尖上的大唐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秦歌一曲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全文阅读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txt下载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2章 空间科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媺娖看了看朱由检,当即起身回到了房间,这个爹不能要了。

小媺娖的脸也红了,这真是自家爹?换人了吧?

李世民算是和李丽质杠上了,还真不打算短时间离开:“张彦,李白会不会剑术?”

“朕说要和他比剑术时他说自己的剑术差,不敢比。”

“李白不敢比很正常,陛下,你可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而且又是皇帝,李白又不傻,干嘛要和你比试?”

“刀剑无眼,万一伤了你,他还有活路吗?”

李世民来了兴趣:“这么说的话李白的剑术真的那么厉害?”

李世民对自己的剑术非常有自信,而且听张彦的意思是,李白有伤到他的能力。

“对,李白是盛唐诗人,盛唐时期侠客之风盛行,而且在后世,李白有一千多首诗流传,其中提到剑这个字的就一百多首。”

李世民微微一笑:“有意思。”

“李白有一个粉丝叫魏颢,他也说过,李白曾经手刃数人。”

李世民眉头一皱:“这吹得有些过分了,官府不是假的。”

“没错,确实不可信,不过李白确实有实战的案例,也写过回忆诗。”

“这首诗叫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间宰江阳邑,翦棘树兰芳。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李世民眼前一亮:“好诗,不过既然是诗仙,那也不足为奇了。”

“差不多,既然是被围攻,在朋友突出重围后还能坚持到救兵到来,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而且人到中年的李白对剑术也非常执着,也写下了一篇诗,非常出名。”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一个人能从少年到中年一直保持着一份执着,这是很难得的。”

“哦?”李世民来了兴趣:“他从少年就练剑?”

张彦点头:“对。他给荆州长使韩朝宗写求职信时就说了自己十五练剑,三十写文章。”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与韩荆州书》)

“既然是在这么重要的求职信中写了自己好剑术,那就说明剑术的造诣不可能低。”

“当然,后世也说裴旻李白剑术的师傅,实际上这事是假的。”

“裴旻?”李世民抓到了重点。

“他是大唐剑圣,,其剑舞与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并称唐代三绝。”

“你小子,有时间给朕挖来。”

。。。。。。。。。

“好。”

“行了,后世是怎么推断李白不是裴旻的剑术徒弟的?”

“李白喜欢赠别人自己的诗,而且还喜欢赞美别人。”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一封简单的求职信就可以这么赤裸裸的赞美,如果李白真是裴旻的徒弟,怎么可能不写诗赞美裴旻?”

“毕竟王维都给裴旻写过一首诗。”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赠裴旻将军》)

李世民在天幕空间足足待了三个时辰才回去。

等李世民回去后,李丽质才偷偷摸摸出来:“唉,差点挨揍。”

张彦也挺无语的:“那你怪谁。”

“唉,算我倒霉,夫君,我趁着这段时间看了看历史,明太祖那么重视嫡长子继承制,那明朝历史上有多少了嫡长子继位的皇帝?”

“怎么说呢,三个半,只能说越想要,越得不到。”

李丽质来了兴趣:“说说。”

“从明太祖开始算,嫡子就五个,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

(取自明朝官方记载,如有疑问,请亲自问明太祖和马皇后,感激不尽。)

“这里面,太子朱标提前没了,明太祖就从孙子里选了个傻孩子。”

“就这么说吧,朱标的嫡长子叫朱雄英,只不过朱雄英提前夭折了,后来吕氏扶正,朱允炆那个傻孩子就成了嫡子。”

“而且明太祖一直把朱雄英当第三代君王的最佳人选,所以很多人就不承认朱允炆是嫡长。”

“最重要的是,朱棣登上皇位后,整个明朝就不承认朱允炆是皇帝。”

“所以名义上的第二任皇帝是明成祖,但不管怎么说,明成祖不是嫡长子。”

“下面是洪熙朱高炽,这个没有任何争议,他就是明成祖和徐皇后生的,这也是明朝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

“下一个是朱瞻基,这是朱高炽和张皇后的长子,也是嫡长子。”

“但到了明英宗就复杂了,原因就是孙氏是妃子,原本朱瞻基的正妻是明成祖选的,但朱瞻基不喜欢。”

“他一直喜欢张皇后身边的孙氏,只不过因为明成祖的干涉,孙氏无缘正妻之位。”

李丽质开口了:“果然,千古一帝的眼光是真的无可挑剔。”

“差不多,最后朱瞻基把孙氏扶正了,这也让明英宗成了嫡长子,这个水分就有点大了,他也就是那个半个。”

“从明英宗开始,别说嫡长子,就连嫡子都没几个,明宪宗朱见深是庶子,明孝宗朱佑樘也是庶子。”

“到这里,又出了一个嫡长子,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这个朱厚照也是明朝事实上最稳的太子。”

李丽质不解:“啊?咋回事?”

“很简单,因为他不止是嫡长子,还是独子。”

(这里有个小插曲,朱厚照出生后,张皇后就一直没有怀孕,所以很多大臣和宗室就说让朱佑樘纳妃。)

(朱佑樘也有这个想法,但每次一提就有大臣出来反对,估计是受张家人的指使,所以别说朱佑樘一心一意了。)

“但问题是朱厚照绝嗣,这个皇位就从武宗一脉专到了朱厚熜这里。”

李丽质眨了眨眼:“哦,这个张皇后看了一辈子,结果皇位到了别人手里了啊。”

按照古代礼法,庶子也要叫主母一声母亲。

“对,而且朱厚熜不认朱佑樘,只认兴献王,这也是大礼仪事件,明成祖的开端。”

“从朱厚熜开始,整个明朝就没出过一个嫡出的皇帝。”

“明太祖最初的心思就是想让明朝别出元朝那样的乱子,结果明太祖刚走,就出问题了,而且越往后,这条规律就越完蛋。”

李丽质看了看小天幕:“夫君,现在有四个半了,朱慈烺嘛。”

“呃。”张彦语塞:“好像还真是,没想到还拨乱反正了。”

朱由检一脸无辜:“哦,那朕还要谢谢你呗。”

“没关系,不客气,给钱就行。”

“滚。”朱由检不想搭理这个家伙:“你看好了那个小丫头就行,还有就是别让长乐公主祸害朕另一个闺女了。”

李丽质现在就是一身反骨,你不说还没事,既然你都说了,那不动手就有些不合适了。

“小媺娖,过来,姐姐带你去玩。”

小媺娖一头问号:“我好像比你大吧。”

朱由检大惊,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拦住李丽质,他不想在丢一个小棉袄了。

李丽质轻哼一声,管的那么严干嘛?都偏了多好。

闲来无事的李丽质看了看小天幕:“夫君,辽金宋哪个才是正统?我有点看不明白,你为啥把他们并立了?”

“这件事也吧元朝愁坏了,和我不同,我觉得宋不是,那他就不是,但元朝不同,他需要正统。”

“元朝在消灭南宋后就该修史书了,但关于宋史,元朝内部吵反了。”

“南宋投降的人就认为宋是正统,其他的都是蛮夷,都要写进宋史。”

“这也是历代的传统,有人说拿秦的领土来判定大一统,但事情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西汉初年少了岭南,西晋没有河套,隋朝没有辽东,唐朝没有云南。”

李丽质挠了挠头:“呃,这次有了。”

“所以大一统的标准就是在认知的范围内,只有一个老大,这个老大可以是皇帝,也可以是唐高宗自称的天皇,反正叫什么无所谓,只要是老大就行。”

“所以皇帝只能有一个,这也就解释了赵佗称帝后,西汉会急眼,无论如何都要让南越称臣。”

“等到后来修史书时,这些称臣的国家自然就不能单独写史书了,需要写在大一统王朝的史书中。”

“就比如南诏国,就在唐史中,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一样。”

“这样其实很简单,唐朝就是大一统王朝,其他的都是附庸,你别管唐朝把南诏国收拾的有多惨,名义上南诏国一直都是唐朝的臣子。”

“但是这一套放在宋朝就不行了,宋真宗一个中原王朝被北方蛮夷逼迫签订城下之盟。”

“贵为天子的宋朝皇帝认了蛮夷太后当叔母,认了蛮夷首领当弟弟,还承认地位相同,还要送岁币。”

“更狠的是这个宋朝天子后来还被抓走了,之后还称臣,最后还被灭了,丽质,你来说说。”

李丽质撇了撇嘴:“还能怎么说啊,丢人呗,难怪你不承认。”

“当然了,如果承认了,那这个正统不就臭了?所以只能并立。”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人家忽必烈还等着继承大统呢,怎么可能允许宋朝把这个名号搞臭?”

“最后这个史书一直拖到元朝快没了才解决,那就是并立,所以在元朝眼中,宋也好,辽也罢,都是大号的军阀,和南北朝三国一样,都是割据势力。”

李丽质愣了一下:“所以呢?”

“所以宋朝上一个大一统王朝是哪个?”

“啊?”

(元朝的正统制度继承自北宋的法统体系,但通过法律文件明确将唐朝视为正统朝代,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身法统。 ?)

(元朝在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唐朝为正统朝代,认为北宋通过统一中原实现了历史延续性,而南宋因与金朝签订父子国条约被排除在合法性之外。元朝认为自身继承了北宋的法统,但因南宋的臣属地位,最终确立以唐朝为正统的法律依据。)

李丽质有些无奈:“还能这样的?”

“对啊,历史就是一句话的事,所谓的正统也是文化的传承。”

李丽质叹了口气:“随便吧,所以按照元朝的看法,辽宋金都不能代表正统呗。”

“差不多。这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不然闹起来,元朝的国运会更短。”

“永远不要低估士大夫的能量,你可以说他们坏,但不能说他们菜。”

“虽然和世家没办法比,但他们还是拥有左右国家的实力,就像明太祖,一开始不一样也要妥协嘛。”

“不然明太祖没办法登上皇位,没有他们的支持,按照当时的条件根本没办法组织底层。”

“底层组织不起来,统一天下不过是痴人说梦。”

李丽质明白了:“只要组织起来不就行了,士大夫只是一个媒介。”

张彦点头:“对,他们只是媒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三国之袁术家臣武炼巅峰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最强帝尊在都市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逝者敲门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字符的游戏不从圣北明不南渡上门女婿叶辰川军抗日,屠百万鬼子铸傲世强军坑爹萌宝已上线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浪迹在诸天世界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从遇见云韵开始灵气复苏
经典收藏北宋大法官寒门第一才子我们家的小静静他改变了法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王爷深藏,妃不露炮灰"攻"养成系统三国懒人最强大唐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唐最强路人甲三国之飞将再世汉官走进唐朝七煞侍魂春风玉露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红楼群芳谱圣雄之名
最近更新寒门状元路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唐代秘史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大明辽国公高门庶子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水浒之往事随风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巨宋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txt下载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