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首页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诡三国这县衙深藏不露凤破龙榻:腹黑皇叔,请宽衣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天下长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红色苏联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步步生莲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全文阅读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txt下载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3章 元末韩林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天,朱媺娖抱着小天幕过来了:“夫君,我看了一下后世的历史,那个溥仪作为满人,为什么不会说满语?”

“还能是什么,因为文化丢的特别乱。”

朱媺娖不解:“怎么回事?”

“很简单,爱新觉罗家太双标了,你看一下清朝前两代的名字,努尔哈赤还有皇太极,这是明显带有满族特色的名字。”

“你再看看入关后的清朝皇帝名字,福临、玄烨、胤禛、弘历、颙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溥仪。”

“这些都是典型的汉名,可是在同时,清朝又规定除了宗室,其他满人不能用汉名。”

“但这个规定在清初入关后就名存实亡了。”

“满人的汉化速度特别快,到了康熙时期,有的满人把姓氏都改了,甚至乾隆都管过。”

“满洲本性朴实,不务虚名,近日薰染汉习,每思以文墨见长,并有与汉人较论同年行辈者,尤属恶习。不知其所学者,未造汉人之堂奥,反为汉人所窃笑,此等习气,不可不痛加。”

朱媺娖冷哼一声:“他还好意思说。之后呢夫君,为什么会这样?”

“总体来说就是满汉分治的失败导致的,后世总说清朝是少数满人寄生在多数汉人身上的王朝。”

“但实际上满人的数量没那么多,清王朝的核心是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把手下的人全部纳入了八旗,等到了皇太极时期,又增设了汉军旗和蒙古军旗,也正是皇太极把女真的称呼改成了满人。”

“但这个时候,八旗内部已经不是纯粹的女真人了,里面甚至还有朝鲜人和俄国人。”

“清朝入关的二十万人实际上是满蒙汉的总人数。”

“实际上的清朝是看旗不看满,是不是满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旗人。”

“所以为了方便管理,清朝就把旗人和百姓分开,旗人居住在满城里,百姓在城外,百姓由官府管辖,旗人由旗官管辖。”

“但这种制度很快就出问题了,满城虽然有丰富的物质供给,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院,不止规矩多,而且还没事可以做,可以说就是一个大军营。”

“但汉人的居住地却是集市的聚集地。”

“所以到了康熙时期,满城中的旗人就搬到了汉人聚集区,一些汉人却把满城的房子买了回去。”

“哪怕是康熙下令,也没办法阻止。”

“满汉分治的失败也就导致了文化的交流,满人开始学习汉人文化,为此,乾隆还亲自下场管理。”

“但乾隆一边制止旗人学习汉文化,一边又给自己的儿子找儒家名师教导。”

“教出来的皇子在和大臣旗人交流时又是一股子儒家味道,甚至到了后来,很多旗人大姓都把自己原来的姓氏给忘了。”

“所以乾隆又下令旗人不能忘记满姓,更不能改成汉姓,但这个过程乾隆本人也拦不住,满语,满姓,满名在乾隆朝后期的满城之中已经逐渐消失了。”

“不止如此,那些守卫皇宫的侍卫的满语水平也不行。”

“所以清朝时期满人文化的衰落完全是皇帝本人主动汉化,又一边禁止满人学习汉文化的双重矛盾导致的。”

朱媺娖仿佛明白了:“总之就是绕不来名正言顺。”

“没错,清朝为了证明合法性,对传统经典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汉人王朝,但又忽略了旗人在分治时无事可做的现象。”

“所以就算出现乾隆这样偶尔严管的皇帝也没办法阻止满人文化的衰落。”

朱媺娖嘿嘿一笑:“他现在不用担心了。”

张彦兑换了一袋薯片递给了朱媺娖:“确实,你家太祖比较狠。”

这时,李丽质这个大馋丫头也过来了:“夫君,我想……”

“不许吃凉的,肚子不疼了?”

“好吧,那我吃蛋黄派。”

“只许吃一个。”不能让这两个丫头多吃,不然又喂不下正餐了。

李丽质虽然吃着东西,但好奇宝宝的品德又展现了:“夫君,我看了一下元末,韩林儿为啥就成傀儡了?”

“其实吧,这和韩山童有关系。”

李丽质不解:“咋回事?”

“因为元末农民起义的火是他点的,父山童,尝为童子师,人称为韩学究。至正初,山童倡言天下将大乱,弥勒佛出世。这说明韩山童的文化并不低。”

“这个元朝虽然存在了近百年,但有名的皇帝就两个,一个是忽必烈,一个就是元顺帝。”

“元朝国祚九十八年,这两个人就占了大半,剩下的都是一堆透明人。”

“夏四月壬午,诏开黄河故道,命贾鲁以工部尚书为总治河防使,发汴梁、大名十三路民十五万,庐州等戍十八翼军二万,自黄陵冈南达白茅,放于黄固、哈只等口,又自黄陵西至阳青村,合于故道,凡二百八十里有奇,仍命中书右丞玉枢虎儿吐华、同知枢密院事黑厮以兵镇之。冀宁路属县多地震,半月乃止。乙酉,享于太庙。诏加封河渎神为灵源神佑弘济王,仍重建河渎及西海神庙。”

“至正十一年,元顺帝征集十万民夫清理黄河河道。”

“元朝治国主打一个菜,连账都算不明白,现在整那么多人过来,百姓原本就有怨气,现在还管不明白。”

“这就不是找人干活了,而是找一堆人来家门口闹事。”

“这个韩山童本来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再看这个情况,就觉得自己拿到了汉太祖的剧本。”

“我明白了,在韩山童眼中,元顺帝就是在位长的胡亥呗。”

张彦点头:“丽质聪明,所以韩山童就和刘福通开始学习历史了。”

“可问题就在于,他觉得自己是刘邦的剧本,但事情做的却是陈胜吴广的事。”

“就是一个用鱼一个用石头人。”

“之后韩山童就开始给自己加身份了,说自己是宋徽宗的八世孙。”

李丽质无语:“就不会选个好人?”

“但不可否认,元朝确实拉胯,中原被点燃了,因为都是带着红头巾,所以也被称为红巾军。”

“但是这个韩山童连陈胜都没演下来,没两天就被元军砍了。”

李丽质无语:“一坨大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火已经点了,当时的中原反元也不是奔着宋徽宗后代来的,人家是真的要弄死元朝。”

“所以不止没有影响起义,反而起义的风越来越大。”

“刘福通和杜遵道用了三年时间就把红巾军的实力发展到了十多万人。”

“但这两个人没有明朝的命,却有明朝的病。”

朱媺娖无语:“夫君,你啥意思啊?”

“说白了就是内讧了呗。但元朝还在,不能真的彻底撕破脸,所以就找来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尊其为帝,国号为宋改元龙凤。”

李丽质无奈:“看看这个国号。”

“所以韩林儿之所以能称帝,不过是依靠韩山童的那一点点威望。”

“他本来就是被拉来当傀儡的,用来平衡各方势力的棋子。”

“当时的起义势力有三个,一个是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

“还有就是南方的红巾军,虽然说是红巾军,但双方没太大关系,代表人物是郭子兴。”

“最后一股就是自立的,比如徐寿辉,他就是安徽起义的,后来干脆称帝,建立天完政权。和大元这个国号特别像。”

“后面的陈友谅和明玉珍都是徐寿辉这个势力发展出来的。”

“讲真的,这和秦末差不多,同样也注定了韩林儿和楚怀王差不多。”

“同时也注定了谁先露头谁死,明太祖那样的狠人也是后面才出来的。”

李丽质看了看地图:“北方红巾军聚集南方红巾军远。而且距离元朝核心太近,所以北方红巾军会率先受到打击。”

张彦点头:“没错,媺娖,你也多喝点,鱼头汤确实管用。”

朱媺娖瞪了张彦一眼:“你别跑题。”

“所以元朝的第一目标就是北方红巾军,这也让韩林儿的宋损失惨重,但韩林儿的北方红巾军很坚强,没被打垮,而且消耗了很多元军主力。”

“龙凤三年,韩宋兵分三路,一路杀进关中,并且四翻太行,甚至杀进了蒙古草原,把元上都都烧了。”

“之后又绕到辽东,可以说把元大都周边一圈打了个遍。”

“另一路直接拿下了山东,最后一路由刘福通亲自带队攻打汴梁,而且还打下来了。”

“三路大军都是胜利,北方都是红巾军了,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嘛,这个时候,明太祖刚拿下南京。”

“但北方红巾军的发展太快了,军队素质没办法保证了,打了几场胜仗就不爱听指挥了,而且因为打的太快,供给也跟不上了。”

“等元朝缓过来后,三路大军全被元朝灭了。”

“到了龙凤八年,北方红巾军几乎全军覆没,韩林儿最后没地方去了,所以就投奔明太祖了。”

“在韩林儿刚去时,被安排在安丰,明太祖以天子之礼朝拜,直到陈友谅来了。”

“在陈友谅攻打洪都时,张士诚攻打安丰了。”

“为了不让张士诚做大,明太祖只能去救韩林儿,并且让侄子守洪都,等打完张士诚后,明太祖又去打陈友谅了。”

“这个时候,刘福通在张士诚攻打安丰时就被杀了,在红巾军系统里,明太祖已经是唯一的军阀了。”

“同时,韩林儿册封明太祖为吴王,而且明太祖也把韩林儿送到了滁州。”

“随后明太祖又灭了张士诚。”

“张士诚没了后。南方就没人能和明太祖对抗了,所以南方安全了,作为皇帝的韩林儿就应该来都城南京了。”

“只不过世事无常,船沉了,这就没办法了。”

朱媺娖轻咳一声:“和太祖没关系。”

张彦点头:“对,没关系。”

“韩林儿,栾城人,或言李氏子也。其先世以白莲会烧香惑众,谪徙永年。元末,林儿父山童鼓妖言,谓“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江、淮间愚民多信之。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复言“山童,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

“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

“朕已勘定之,将以观君自为计。大将军由齐晋出河洛,次秦陇,指燕赵,而君弃宗社去矣。”

朱媺娖伸手在张彦的腰上掐了一下:“我说没有就没有。”

张彦疼得呲牙咧嘴:“行行行,没有,听你的。”

这时,李丽质的小手也放在的张彦的腰上:“夫君,我要是让你说有呢?”

张彦苦笑:“丽质,别调皮,你俩别把我往死里整啊,崇祯皇帝在那呢,整他去。”

“兔崽子!你什么意思?”朱由检虽然地位低,但也没有低到这种地步吧:“你就这么对待你老丈人?你敢不敢这样对待唐太宗?”

“不敢。”张彦很实在,柿子要挑软的捏,李世民和朱由检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朱由检身边的小媺娖的脸瞬间就红了,她现在知道什么叫尴尬了,默默的掐了一下朱由检,想让他别说话了。

“你掐朕干嘛?”朱由检吃痛:“你也学上她了是吧?”

“我……”小媺娖的脸更红了:“父皇!我不搭理你了!”

小媺娖说完就躲到了房间中。

本想弥补一下自家伤心的父皇的,现在看来,有些多余,自家父皇就不值得可怜。

朱由检还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一次,他又会有一个闺女漏风,而且还是漏的龙卷风。

李丽质看了看朱媺娖:“你不去安慰一下?”

“安慰什么?我还能不了解我自己?我和你一样,贴心的时候是真贴心,漏风的时候是真漏风。”

李丽质呵呵一笑:“你还知道你漏风了啊?”

“切,你以为你能好到哪里去?我至少不用每天都心惊胆战的。”

。。。。。。

朱由检更自闭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他招谁惹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重生之小小玩家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明星前女友报复我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吞噬神域替身狂婿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绿茵三十六计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北明不南渡豪门第一少奶奶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上门女婿叶辰
经典收藏我爹是奸臣制霸大宋之奸臣传回到大汉打天下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龙飞凤儛我保驾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凰啼山河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NBA万界主教三国之汉室再兴我们家的小静静最强终极兵王称皇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炮灰"攻"养成系统大明最后一个大帝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医将婿大唐好相公
最近更新衣冠谋冢道藏辑要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铜镜约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乾风云起苍穹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大楚武信君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唐躺平王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txt下载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