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我还有一问,若前路已尽,当如何?”
“道无止境,若无臂助,当大道独行!”
和李海益这样,生活在完整文明社会之中,成长在文明社会之中的人不同。
三清化生时,一片荒芜。
他们早就习惯了独行。
生灵成长,都是靠着模仿和学习,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没有可模仿的生灵,就只能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
这不是什么人为创造的玄机,而是自然生发的智慧。
听了通天圣人的话,李海益若有所思。
洪荒大世界,封神是关键节点,但并非唯一。
李海益化名李易,在洪荒行走,斩三尸后,因为近道,听到了盘古的接见,知道这个大世界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混沌之中的世界信标。
如今再回洪荒,看着此地的万物生灵,李海益的心豁达了起来。
“天有常兮地有恒,
山有界兮水有疆。
道已尽兮心障横,
披荆斩棘自独行~”
自三问过后,李海益心中再无疑惑。
哲学有三问,求道觉心也有三问。
一问己身来由,
二问长生所持,
三问道在何方;
三问得解,知道己身来由后,
不因溯源根由而厚古薄今;
不因名实之辨而沉沦红尘;
不因大道独行而自我毁灭。
如此,心中再无疑惑,才能心无挂碍,所向披靡。
李海益取出玄冰剑,朝着自己住了许久的三云岛劈了一剑。
三云岛被冰封,消失在原地。
自此之后,蒙国,多了一个叫做老易的年轻人。
喜欢喝酒,身边总是带着个葫芦。
腰间挂着一把剑,剑鞘是柳木所做,原始、简陋,但够用。
李海益将自己的绝大部分心神,沉入洪荒天道,学习万道道则。
只留一丝余念,在人间行走。
按照正常的轨迹,东夷,应该被不断往东赶,直到下海。
方夷、淮夷,要么被灭,要么被混在百越之中,不断往南方赶,最终下海,当了流民。
可是,因为李海益的存在,蒙国,成为了诸夏封国之一。
李海益以蒙为国,恰好,西周善易,周文王还是此中高手。
因此,诸夏多以蒙童眛子之蔑称,称呼蒙国。
凡是有什么笨蛋、愚蠢、蒙昧之类的寓言小故事,都往蒙国头上靠。
使得蒙国,和殷商旧国宋国,以及一起厮混的郑国,成为了诸夏三耻。
同时,又因为蒙、越、楚多蛮荒,野人多,国人少,不开化,因此被称为半夏半蛮。
李海益出关时,离着周公旦死去,已经三百年了。
周朝鼎盛时期,已然到了末期。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蒙、越、楚三国,依旧强大。
郑国、宋国,因为旧商王血脉的缘故,被压制的很厉害,托庇在蒙国、楚国之下。
与中原的齐国、鲁国、晋国、中山等国,势同水火。
李海益所在之地,位在蒙南越东。
此时,正值吴越之战。
蒙国虽然没有介入,但却关注着此事。
毕竟,百越的兴起,牵制了不少周王的精力,让他们对蒙国的压制力,越来越弱。
此时的态势,有些像是武乙时期。
此时的蒙,就是当时的周。
而此时的周,则成为了当时商。
至于百越,荆楚,则更像是当时的东夷。
为了压制百越,才封的楚国,如今尾大不掉。
自号楚王,内养百万之军,百无禁忌。
麻烦的是,周的问题,并不只有一个楚,东有蒙,西有秦,北有燕赵,南有荆楚。
有一点,内忧外困,四面楚歌的感觉了。
蒙国有一小河,名为绯河,河水为绯红色,梦幻,独特。
主要是,河边多绯桃,绯花。
映照的河水变成了绯红色。
绯河边,有一小城,名为绯旗城。
此城是一个叫做绯的东夷小部落建立的,加入蒙国之后,化部落为贵族。
建立绯旗城后,靠着售卖染料为生。
此地陶瓷、衣物,都爱染绯红之色。
因此,此地也被称之为绯色之都。
李海益来了此地,也选择了入乡随俗。
身穿绯色绸缎,足踏绯皮靴。
暗紫色的绶带,缠住腰间,添了些华贵。
这免除了不少试探与麻烦。
因为,蒙国尚紫。
之所以尚紫,其实与李海益自己有关。
当时建立蒙国时,李海益一次随口说了一句,紫色是贵色,圣人多带紫。
因此,在蒙国,紫就成了无法随意佩戴的颜色,不可轻得,也无法轻得。
能戴紫色配饰的,个个都是贵族。
绯河边,有数个小山村,李海益,居住在离着绯旗城最近的一个,叫做河阳的小村。
阳为北,河阳,其实就是绯河北的意思。
村里面的人,多为归化的东夷部族民。
有些,还保留着原始的东夷文化残余。
比如,纹身,刺面,巫祭。
但因为蒙国上层,受到李海益的引导,归了华夏正朔,所以这些文化,收敛了不少。
纹身,变成了抹颜料参加庆典,刺面,变成了戴面具,巫祭,则转化为了舞蹈。
此时,正逢本地节日,绯河祭,这是夏末采摘绯花的时候,绯花是提取绯色染料的原材料主材,因此才有的这个节日。
每个参与绯河祭的人,都会将混合了绯河河水和绯花混合物的初级绯红染料,肆意涂抹在衣物上。
由于是混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绯红色会褪去,有些则会成为永久染料,留在衣物上,留下的越多,视为被赐福的越久。
李海益留在体内的,虽然只是余念,但也没忘了自己的来意。
带领半夏半蛮夷的蒙国,彻底开化,并入诸夏。
“诸子,绯河大祭,开始!”
随着乡中大祭巫的宣告,本年度的绯河祭,正式开始。
李海益拔出腰间的天罡慧心剑,从准备好的绯河赐福染料之中,挑起一道水练,抛洒在空中。
黄昏残留的阳光,照射在水练之上,透出了绯红色的光,发黄,暗红,还带着,一丝丝的紫。
此水练在空中滞留了许久,方才落下。
这一幕,宛若神迹,留在众多蒙民心中。
村中大祭巫跪倒在地,朝着李海益跪拜道:
“拜见圣贤,拜见圣贤!”
其他蒙民,也跟着跪拜。
李海益却怒了,吼道:
“站起来!不许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