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金石”出马仙特有的。时代变了,咱们不用在堂口守着等香客上门,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就能看事办事。但这不代表修行变容易了,恰恰相反,考验都藏在这些你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节里。
头一块试金石,就是隔着屏幕的“定力”。
咱们这行,最怕就是个“躁”字。以前在堂口,香客坐在对面,啥表情、啥语气、身上带着啥气,咱能瞧个八九不离十。现在可好,微信那头就一个头像,几段语音,或者几行冷冰冰的文字。全凭感应,全凭心静。
我有个同行姐妹,前段时间就栽在这头。一个香客上来就发了一段60秒的咆哮语音,说自己多惨多倒霉,骂老天不公。我这姐妹心肠软,一听就跟着急了,气场一下子就被带偏了。结果感应到的信息全是乱的,给人家指了条错路,香客照做后更不顺了,反过来把她骂得狗血淋头,差点给她整抑郁了。
后来她来找我诉苦,我就跟她说:“咱们隔着屏幕,第一道关不是看事,是守心。你得像块吸铁石,管他那边是铁是钢,你自己这头磁力不能乱。他急你不能急,他慌你不能慌。你得先在自己心里把那一池水给静下来,才能映照出月亮来。”
这就是咱们现代出马仙的头一关,信息洪流里的定海神针。
第二块试金石,是红包背后的“良心秤”。
微信看事,绕不开红包。这玩意儿太方便了,手指一点,钱就过来了。可这也最考验人。香客不懂行,有的发个8块8讨个吉利,有的觉得你灵,一发就是888。你收不收?按什么标准收?
我给自己立了个死规矩:绝不开口要价,全凭香客心意。但心意到了,事情要办到。 有一次,一个看着像学生的姑娘,为感情的事愁得不行,给我发了个6块6的红包。我能感觉到她那是真没钱,也是真难受。我仔仔细细给她看了一个钟头,开导她,最后她千恩万谢地走了。
也有人,家里开着厂子,为个投资的事,发来88,他觉得挺吉利的。我觉得这事牵扯大,因果重,但是我并没说,因为没法说,说了以为嫌弃人家给的香火少,其实并不是”给多少,我都是一样看待
这里头没什么高深道理,就是摸着良心,每天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咱们是修行人,不是买卖人。不能看人下菜碟,更不能让红包的大小,搅和了你看事的准头。这根“良心秤”时时刻刻都得在心里端着,秤的是钱财,更是自己的德行。
但是也有的人发一毛,先不说你是真不尊重我身后的老仙,老仙能好对待你就怪事。
卦金随心,本质是“你自己觉得你的事价值多少,你就要付多少”
付得少,问得浅;付得多,问得深。
若妄想以小博大,强行窥探天机,最终损耗的,可能是你自己的福报与运势。
如何正确“随心”付卦金?
真正的“卦金随心”,是以诚为本,量力而行
先自问:这件事对我有多重要?
重要的事,自然值得多付。
再衡量:我能付出多少?若财力有限,可用其他方式(如帮忙宣传、以物抵金)补足诚意。
莫贪心:别想用低价套取大量信息,否则得不偿失。
第三块试金石,是“无所不在”的口业。
网络这东西,能把你的好传千里,更能把你的坏话放大一万倍。以前在村里,说句闲话可能就传几条胡同;现在你在群里随口抱怨一句香客难缠,截图一转,可能有机会火遍一个省都不一定打住。
我曾经没出的时候加过几个同行群,里头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常有抱怨的:“今天又碰上个奇葩,啥都不信还来问”、“这人磨磨唧唧”…… 我基本不说话。为啥?口业如风,出口难收。
你在背后议论香客的那一刻,先不管香客如何,你自己的心境就先坏了,气场就浊了。老仙家还怎么给你清净的信息?但是我有时候遇到磨人的我也暴躁,我跟我对象说,跟我家老仙说,然后两方都给我损一顿,Ko了
其实真正的修行,是哪怕对方再不可理喻,办完事,就在心里把这一页翻过去。不评价,不议论,不存档。电脑还需要清空回收站呢,咱们的心更得时时清理。守不住嘴,就别谈啥修行了。我也没有做到百分百,但是百分之九十还能做到的,在继续努力去做吧
第四块试金石,是面对“速成”诱惑的清醒。
现在网上啥都有,七天学会出马、一个月打通窍穴的“课程”满天飞。更有甚者,卖你什么“能量符”、“开光手机壁纸”,说得神乎其神。偶尔也会有迷茫的香客找来,问你能不能买,或者问你能不能教他速成。
这时候最考验心性。你要是顺着他说,为了挣那点钱,把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推给他,你这路就走歪了。我每次都直接告诉对方:“修行没捷径。我不能教你速成,那些东西也没用。您要是真有兴趣,我告诉你先从静坐、读《道德经》开始,但这个过程很慢,您愿意吗?”
十有八九,对方听完就没下文了。但我不后悔。我知道,我赚的是未来的踏实,而不是眼前的快钱。 老仙家给的这点本事,是让咱指正路的,不是让咱帮着走歪路的。
第五块试金石,是生活与修行的“无缝切换”。
这是咱们现代出马仙最难,也最必修的一课。你刚在微信上给香客处理完一个棘手的“仇仙”问题,身心俱疲,转头孩子嚷嚷着要你检查作业,老公催着你做饭。那种从玄妙境界瞬间跌回柴米油盐的抽离感,非常强烈。
能把自己撕裂吗?不能。你得练。我现在的状态是,回完最后一条微信“好了,这事就这样,安心”,深吸一口气,把刚才那个频率缓缓降下来。然后起身,系上围裙,进厨房切菜,脑子里琢磨的是一会吃啥。修行不是要你脱离生活,而是要你在生活的一切琐碎中,都能保持那颗观照和安住的心。
开车堵在路上时,正好练练耐心;被老板批评时,正好看看自己起没起嗔心;菜炒咸了家人抱怨时,正好检验一下自己的承受力。这些,都是咱们的修行道场。
说到底,时代在变,出马仙看事的形式在变,但修行那颗心没变。微信、网络只是工具,是放大器,它能把你的善放大,也能把你的恶显形。咱们在这条现代化的修行路上,更要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守住那颗纯粹为了助人的心,用好现代工具的便利,远离它带来的浮躁与诱惑,咱们这堂口,才能在网络时代立得稳,走得远。这根网线,连着的不仅是缘分,更是咱们的修行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