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眠估计只有亲自睡一晚才能体会,林风也不坚持了。
随后拉开旁边写字台分给自己的那个抽屉。
里面满满当当很有分量。
林风来了兴趣,“哇,居然还在!”
喻明泽也好奇凑过来。
林风将整个抽屉卸下来放在床当中,将里面小时候珍藏的宝物一一拿出来仔细观摩。
估计是觉得这些东西跟新房子太不搭调,才会留在这。
这可是林风童年所有的美好回忆。
女孩子喜欢的花花绿绿的头绳发卡、编首饰的串珠、过年存的满满一盒小额硬币,还有少不了的洋娃娃。
她自己还给娃娃做过不少衣服呢。
从抽屉底部还翻出一沓照片,是她小学、初高中和大学的毕业照。
喻明泽拿起来看得仔细,从人群里一眼就认出那时候还十分青涩的林风。
原来她从小到大都是短发,脸蛋圆嘟嘟的。
一开始没有眼镜,后来戴上眼镜跟现在的她也差不多。
“这些能带走吗?”喻明泽将照片收入手中,一副不想放下的模样。
“想要就拿着吧。”林风无可无不可,从床边移去了窗台。
喻明泽仔细将照片塞进外套内里的口袋,还轻轻拍了拍,像是寻到什么宝贝。
“快来看!”林风喊他。
窗外正对着一个硕大的篮球场,周围是灰色不高的建筑楼,看不出是什么地方。
“那是医院,”林风解释,“小时候我们常去那里玩。”
楼下还有几棵柳树,高度接近视线,这个时节光秃秃的,枝条嘈杂树干黝黑粗粝,看着沧桑。
“我那时候就喜欢坐在这看,有时候能看见野猫,就在房顶上晒太阳……”
“天线上还有鸟,不知道什么品种……”
“下雪的时候最好看,就像一幅画……”
“听见了吗?那是火车头的声音,离这儿很近。”
喻明泽侧耳倾听,果然听到火车的鸣笛。
“以前晚上睡觉都能听见,听不见还睡不安稳呢……”
林风回忆,脸上挂着笑,仿佛记起最温柔的催眠曲。
两人并排坐在窗台边,想象她描述记忆中独享的风景。
膝盖正好贴着窗台下凹陷处银灰色成片的老式暖气管,居然还在供暖!
温度暖洋洋的很舒服。
*
大卧室宽敞了点,但空间也不算大。
时值下午,夕阳余晖透过阳台照进来,洒在床上金灿灿的。
林风一进门就朝大床扑上去,被那时很有名的席梦思弹簧床垫弹得颠了几颠。
喻明泽看着她撒欢儿的样子微笑。
靠墙摆着一台踏板式缝纫机,不知什么时候坏了。
“小时候夏天我妈就用这个给我和我哥做背心裤衩,不过尺寸不太对,老勒得我胳肢窝疼……”
随后指着房间里唯一一件庞然大物,米黄色的大衣柜,“这个柜子小时候看着好大,我和我哥老在里面捉迷藏,被子和衣服都软软的,还有樟脑丸的味儿,找不着就直接睡过去……”
“那时候我妈嫌我们学习不认真,还把我的洋娃娃和我哥的机器人都藏起来了……”
喻明泽挑眉,表情不是很相信。
林风赶忙解释:“我可以是一直很乖,成绩也是中上游,我哥……就比较拉垮了。哼!肯定是他拖累的!”想起来还很气愤。
喻明泽偷笑。
林风继续讲:“总之,我妈不知道什么时候藏的,我俩一顿好找哪都找不到。”
“后来有一天他俩不在家,我们又找过来,一致认为肯定在这柜子上面!”
“其实那时候也不确定,但总归想试试。于是我哥就踩着椅子拿那个超长的晾衣服的竹竿去够,辛苦掏了半天果然掏出个买菜的塑料袋,大红色的,上面厚厚一层灰。”
“拆开一看,还真是!我俩差点没高兴死!”
“后来我妈回来看见我们找着了也没说什么,也没再藏,估计这个家里也没其他地方好藏了……”林风忍俊不禁。
喻明泽听得有趣。
虽然林风家条件不算太好,但一家四口温馨的时刻还是主基调,所以才会养出她这个温暖善良又坚强坚韧的女孩。
比他那个富丽堂皇但冷冰冰的家好多了。
此生能和她携手共度,他觉得自己无比幸运。
“怎么了?”林风察觉他的沉默。
“没什么,”喻明泽摇头,笑道:“听着很好玩。”
“是吧!小时候无语的事还多着呢,以后慢慢给你讲!”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林风这个I人突然有了说不完的话。
也许在让自己觉得平静的人面前,再内向的人其实也是活泼的。
她说着蛄蛹到床头柜拉开抽屉,“想不想看相册?”
厚厚几大本家庭相册果然还在老地方。
这老俩口怎么回事?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也不带过去!
或许是搬家忙忘了。
喻明泽学着林风趴在床上,两人头挨着头细细翻看起来。
*
这几本家庭相册里大多是一家四口的生活照。
有林风的胎儿照,粉粉嫩嫩的白团子,很是可爱讨喜。
林华则是又黑又瘦的皮猴子,跟现在一点都不像。
“这是……你哥?”喻明泽指着其中一张不敢置信。
“嗯,那时候他可瘦了,谁知道长大了居然这么胖!”林风纳闷又嫌弃。
随后继续介绍:“诶,你看这个,有年过年我爸带我们去动物园,骑马的时候心里好害怕,看这表情都快哭了……”
“那个小摩托倒是挺好玩的。动物园一进去就是孔雀的宝塔笼,白色的、绿色的都张开尾巴,扇子一样可好看……”
“不过那边早关了。”
语气不禁充满怀念,偌大的县城连个自己的动物园都没有,不然还能带木木去玩。
“这是什么时候?”喻明泽指着一张林风的单人照。
照片里她看起来大概十来岁,头上扎着两个冲天的羊角辫儿,一点刘海儿也没有,大脸盘子肉嘟嘟的很显眼。
身上是一套绸缎复古的短袖短裤,上面还有小樱桃,那时候很流行,她可喜欢了。
不过很快就长胖不能穿了。
“哦,那是我哥十二岁生日,家里请客吃饭。”林风解释。
他们这边有小孩过十二岁生日的习俗,大概相当于成人礼。
家里会发请帖在酒店请客吃饭,也是收取回礼的一种名正言顺的方式。
毕竟结婚生子这种事不是天天有,随出去的那些礼金总要想法儿要回来。
“我那时候还很生气,凭什么给我哥办就不给我办!可我妈说我们年纪差得不多就算一块办了,吹生日蛋糕的时候也让我俩一起……”
现在想想的确,要是隔两年再给她办一次,估计邻居们表面不说,背地里都会骂他们贪财。
这些道理只有长大了才会懂,可那时候只剩满心委屈。
“诺,你看,那时候的生日蛋糕,居然是五层的!”
照片里兄妹俩对着山一样的白色奶油蛋糕呼呼吹气,脸颊鼓起来像含着棒棒糖。
“请完客剩下的都让我俩给吃了,胖了不知道多少斤,那也是我最胖的时候……”
随着年岁长大,相册里的照片反而少了。
一方面是兄妹俩都离家求学没机会照,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大家都习惯用电子照片,像这样的纸质照片也越来越少了。
可林母很怀旧。
一家人出游回来总会选出好的照片打印出来插进相册,方便翻看。
“这是那年我爸退休了他们一起去看我,去了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天坛、香山,我爸最喜欢军事博物馆,这张还是我给他照的……”
照片里林父身姿挺拔两鬓已斑白,身后是伟人雕像,喻明泽莫铭看出他眼中似乎泛泪。
“我妈喜欢逛前门、大栅栏、秀水,那些吃得玩的多的地方……”
“这是我哥带他们去海南度假,吃海鲜,我爸还冲浪……”
林风一张张如数家珍。
相册的最后是每年一张的全家福,记录着一家四口一年年的变化。
虽然服饰发型站位等细节稍有不同,但他们脸上喜悦的笑容却始终没变。
这也是林母坚持的,每年新年照张全家福。
疫情那几年居家就自己在家照,很少有缺的时候。
除了她任性不回家的那几年……
一开始林风不懂,还觉得十分麻烦,如今看来真是难能可贵。
母亲其实一直在用她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