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谢无恙知道,他赶忙抢先一步回答:“九栀姑姑说了,插旗的意思是那个地方以后就归他们了,所有人都得听他们的话。”
文昭帝瞬间警觉了起来。
插旗占地,令行禁止……
这绝非普通商贾所为。
他心中虽然已经警铃大作,但面上却不显山露水,继续追问了许多事情。
问得差不多了,他才慈爱地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语气依旧温和:“原来如此,真是让皇祖父长了见识。好了,这些都是远方趣闻,也说够了,今日除夕,你们且去好好玩耍,多吃些好吃的。”
“是。”两人早就说得口干舌燥了。
如今听到皇祖父放人,一个跑得比一个快。
宫宴结束后,趁着其余人去看烟花时,文昭帝把太子还有谢翊宁夫妇单独叫到了一旁安静的偏殿。
文昭帝屏退了左右,只留心腹太监严公公在门外守着。
他开门见山:“方才无恙和无忧说的那海外奇闻,你们也都听到了。你们有何看法?”
棠云婋和谢翊宁昨夜就已经讨论过了这个事情。
他们总觉得这些日斯尼亚人不得不防。
只是眼看就是除夕了,他们不想让父皇母后因为此事烦忧,打算过完年了再说这事。
没想到,今日宫宴就被两个小家伙给捅出来了。
两人对视一眼,谢翊宁负责开口:“回父皇,那所谓的日斯尼亚人拥有巨舰,佩有利刃,更行那插旗占地、宣示主权之事。此等行径,绝非善邻。”
太子眉头微蹙,点了点头,肃然道:“若无忧和无恙所言非虚,这些人必不可能是单纯的商人,其背后必有强大的势力。他们今日能占据远洋孤岛,他日未必不会觊觎更为富庶的大虞。我大虞海疆绵长,不得不防。”
文昭帝见两个儿子和自己想的一样,满意地点了点头。
“没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我们对这海外强敌几乎一无所知,此乃大忌。”
他看向棠云婋:“婋婋,你明日便带那九栀入宫,朕要亲自详询。她所见所闻,关乎海防,关乎国本,事无巨细,朕都要知道。”
“儿臣遵旨。”棠云婋立刻应下。
翌日,大年初一,九栀就跟着谢翊宁还有棠云婋一块入宫了。
文昭帝给几人赐了座,还让严公公给九栀也上了茶,这才捧着暖手炉开口道:“昨日听两个小家伙说了些海外奇闻,心中好奇,故而召你前来细问。你且放宽心,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朕只是想多知道些海外风物。”
九栀放下茶盏,抱拳一礼,声音清晰:“皇上垂询,民女定知无不言。”
她没有丝毫怯场,从自己随商队出海,遭遇风暴,漂流至绿松岛开始讲起。
她将那肤色各异、发瞳奇特的外邦人样貌和他们巨大的帆船、精良的刀剑,以及那插旗占地、宣称主权的一幕幕娓娓道来。
当她说起那些日斯尼亚人如何用看似新奇的小玩意儿换取当地珍贵的物产,又如何凭借武力威慑岛上居民时,文昭帝的眉头微微蹙起。
“依你看来,这些人的船比之我大虞水师的楼船如何?”
文昭帝问到了关键。
太子和谢翊宁夫妇俩也对此很是好奇。
九栀沉吟片刻,如实回答:“回皇上,他们的船似乎更擅长远航,但若论正面冲撞,或许不及我朝楼船厚重,但其灵活与耐力,不容小觑。”
这场问询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
文昭帝事无巨细,从对方的人员编制、生活习惯到可能的航线、战略意图,还有他们的武器都问了一遍。
九栀根据自己所见所闻,一一作答。
最后,文昭帝沉吟良久,方才缓缓开口:“你之所见,至关重要。此事关乎海防,朕需仔细斟酌。今日之言,暂勿外传。”
“民女明白。”九栀恭恭敬敬地应下。
文昭帝颔首,语气缓和了些:“你一路辛苦,且先回府休息吧。日后若有疑问,朕或许还要再寻你问话。”
“是,民女遵旨。”九栀接收到了王妃的眼神,安静地退下了。
文昭帝看向了太子和谢翊宁还有棠云婋,忍不住感慨道:“都听见了吧?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朕原以为,扫平了北境,又和西戎还有琉光结了盟,大虞的江山便能安安稳稳。谁承想,海外竟然还有这等强敌。”
他揉了揉眉心,语气里带上了些苍老:“朕这副老骨头,还能替你们挡几年风,顶几年雨?一想到这些海外强敌,朕这心里就踏实不下来。”
太子见状,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何必忧思至此?您正值春秋鼎盛,龙体康健,正是带领儿臣们应对风浪之时。”
“我大虞立国百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如今咱们既已先知先觉,便是占了先机。”
谢翊宁也收起了平日的散漫,难得正色道:“就是,父皇您先别自个儿吓自个儿。管他什么日斯尼亚、月斯尼亚,只要他们敢来,儿臣和婋婋第一个带兵把他们揍回海里去。”
棠云婋也坚定地点头:“只要儿臣活着一日,便不会让那些外敌踏入大虞一步。”
听着几人恳切的话语,文昭帝眼底的阴霾渐渐散开些许。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坐直了身体,沉声下令:“太子,开春后水师整顿、沿海布防事宜,由你总揽,务必给朕盯紧了。”
“是。”太子当即应下。
文昭帝又斜睨了谢翊宁一眼:“还有你,给朕滚去兵部和工部,盯着他们研究火器、改进战船,别整天游手好闲,就知道围着你的王妃打转。”
谢翊宁听着倒是没什么感觉,只是乖巧地应了一声“是”。
而棠云婋听着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这些年王爷确实有些“消极怠工”,成日就围着他们娘仨打转转了。
于是她主动请缨道:“父皇,不如让儿臣借商队之名带人出海探查,绘制海图,摸清那日斯尼亚人的底细与航路。知己知彼,方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