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色苏联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老子是最强皇帝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佣兵1929锦衣血途平瑶乐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章 弘治中兴续华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弘治元年正月,刚登基的朱佑樘(zhu you chēng)坐在文华殿里,手里捏着一份奏折。这是吏部新报的官员名单,上面有二十多个人名旁标着红圈——都是宪宗朝靠传奉、贿赂当官的,为首的就是万贵妃的弟弟万喜。小皇帝用笔批示:\"贬为平民,家产抄没助边。\"

朱佑樘能坐上龙椅,本身就是个奇迹。当年他母亲纪氏是宫里的浣衣女,被宪宗偶然临幸怀了孕,万贵妃知道后,派太监张敏去溺死这个孩子。张敏看着襁褓里的婴儿,心软了,偷偷把他藏在安乐堂,靠心善的宫女和太监偷偷送点吃的才能够活下来。直到六岁那年,宪宗梳头时叹道\"我还没儿子\",张敏才敢跪地说:\"陛下有子!\"

当纪氏抱着瘦得像小猫的朱佑樘来到宪宗面前,孩子胎发没剪,拖到地上,身上穿的还是补丁摞补丁的旧衣。可就是这个在肮脏角落里长大的孩子,亲眼见过宫女被打骂、太监被杖毙,更懂得百姓疾苦。登基那天,他站在奉天殿的丹陛上,望着底下黑压压的官员,心里想的不是如何享乐,而是小时候听老太监说的那句话:\"当皇帝的,得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头三个月,朱佑樘几乎没睡过囫囵觉。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批阅奏折,中午就着咸菜吃碗糙米饭,晚上还召大臣到文华殿议事。有次内阁首辅刘吉(人称\"刘棉花\",因屡遭弹劾却始终在位)劝他:\"陛下龙体为重,何必如此辛苦?\"他却指着案上堆积的奏折说:\"这些本子里,有百姓的冤情,有边关将士的艰难,我多睡一刻,他们就要多熬一刻。\"

孝宗最恨的就是宪宗朝的\"浊官\"。除了罢黜万喜等传奉官,还把汪直余党、贪赃枉法的御史、不作为的知府,一口气撸了两百多人。有个叫李孜省的道士,靠给宪宗炼丹药当了太常寺卿,孝宗查知他曾逼死过三个良家女子,直接发配到辽东充军,路上就被愤怒的百姓扔石头砸断了腿。

有个叫王恕的老臣,在宪宗朝因弹劾权贵被贬,孝宗刚登基就派人把他请到京城,任命为吏部尚书。王恕是出了名的\"王老虎\",上任第一天就把文选司的账本翻了个遍,查出二十多个\"花钱买缺\"的官员,全给贬到了偏远州县。有人劝他:\"这些人背后都有人,别太较真。\"王恕眼一瞪:\"我都七十六了,还怕什么?只要对得起陛下的信任,死了也值!\"

朝堂上渐渐有了正气。以前官员见面,聊的不是谁家送了多少礼,就是哪个太监得宠;现在聚在一起,讨论的是\"江南税赋如何减免\" \"北方边军该添多少冬衣\"。户部尚书周经还编了本《便民条例》,里面记着\"驿站不得勒索过往官员知府必须每月下乡一次\",孝宗看了亲自写序言:\"当官的要是忘了百姓,就像树忘了根,早晚得枯死。\"

孝宗的节俭,在明朝皇帝里是出了名的。连他穿的龙袍,袖口磨破了都让皇后补补再穿,大臣见了心疼,他却说:\"这袍子虽旧,可干干净净,不比金绣银裹的差。\"

宫里的用度也缩减了大半。宪宗在位时光是负责采办珠宝的太监就有上百人,孝宗只留了十个,还规定\"非军国大事,不得采买奇珍\"。《明史》里记载:\"弘治一朝,府库充盈,内帑(tǎng,国库)所积,可支十年。\"这都是省出来的真金白银。

更难得的是他不贪女色。历朝皇帝哪个不是三宫六院,可孝宗一辈子只娶了张皇后一个人。有大臣劝他\"广纳妃嫔,以固国本\",他笑着说:\"夫妻和睦,比什么都强。\"宫里的戏台子,他只让演《岳飞传》《包公案》这类劝善的戏,像《长生殿》这种讲风流韵事的,一概不准演。

弘治五年,黄河在张秋镇(今山东阳谷)决口,浊浪滔天,淹没了三十多个州县。百姓扶老携幼逃荒,路上饿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孝宗急得三天没睡好,把大臣召到文华殿,拍着地图说:\"黄河要是治不好,我这皇帝就当得不合格!\"当即任命刘大夏为治河总督,给他调了十万民夫,还特批\"治河经费,不限数目\"。

刘大夏是出了名的治水能臣,可到了张秋镇也犯难——河堤溃口有一百多丈宽,浊流像脱缰的野马。他让人在两岸打桩,可刚打好就被冲垮,急得满嘴起泡。孝宗听说后,派太监前去传旨:\"刘爱卿尽管放手干,需要什么就说,朕给你当后盾。\"

后来刘大夏想出个\"束水攻沙\"的法子:在决口上游修减水坝,把水势稳住,再用竹筐装石头堵缺口。孝宗听说民夫差役辛苦,特意下旨加米加衣。百姓们感激,干活更卖力,连七十岁的老汉都扛着草袋往河堤上跑。花了三年功夫,黄河终于被治住,两岸百姓在河堤上建了座\"刘公祠\",里面还挂着孝宗的画像,说:\"没有皇帝支持,这河治不好啊。\"

孝宗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肯听劝。有次他想给外戚封爵,吏部尚书王恕直接顶回来:\"太祖定下规矩,外戚不得干政,陛下忘了?\"他不但不生气,还笑着说:\"是朕错了,听你的。\"还有个叫何乔新的御史,弹劾他最信任的太监李广受贿,孝宗查实后,当即把李广贬去守皇陵,还对何乔新说:\"以后有这事,尽管奏来,别怕得罪人。\"

每天早朝后,他总把内阁大臣留下,在文华殿吃顿简单的午饭,边吃边聊国事。有次聊到深夜,兵部尚书马文升说:\"陛下该歇息了,明天还要早朝。\"他却说:\"咱们多聊会儿,边关将士就能多睡会儿安稳觉。\"《明通鉴》里记这段:\"君臣论政,常至夜分,漏下数十刻(一昼夜为一百刻)乃罢,诸臣皆感泣。\"这种君臣同心的场面,在明朝中后期实在少见。

连反对过他的人,他也能容。有个叫邹智的举人,在考卷里骂孝宗\"初政虽善,恐不能持久\",考官吓得要治他的罪,孝宗却批示:\"此人敢说真话,是个忠臣,给个官做。\"后来邹智官至御史,果然弹劾了不少贪官,成了有名的直臣。

可弘治中兴,也不是没毛病。孝宗太仁厚,对宗室(皇族)尤其宽容。有个叫朱佑楎(hui)的亲王,在山东强占民田万亩,百姓告到京城,孝宗只是让他还一半,还说:\"都是一家人,别闹太僵。\"结果宗室们有样学样,后来成了明朝的大包袱。

他对宦官也不够狠。虽然罢黜了汪直余党,但没彻底废除东厂、锦衣卫,只是约束了些。

最要命的是,他没培养好接班人。太子朱厚照从小被宠坏,喜欢玩闹,不爱读书。孝宗虽然请了最好的老师,可总舍不得严厉管教,有次老师说太子\"顽劣\",他还护着:\"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谁也没想到,这个\"长大就好了\"的太子,后来成了明朝最荒唐的武宗。

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病倒了。他躺在病榻上,拉着内阁首辅刘健的手说:\"太子年幼,你们要好好辅佐,别让他学坏。\"又对朱厚照说:\"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根本。\"说完就咽了气,年仅三十六岁。

出殡那天,百姓自发地跪在路边,哭声从紫禁城一直传到卢沟桥。连朝鲜国派来的使臣都写道:\"弘治皇帝在位十八年,无一日不为民,无一时不想国,虽古之贤君,不过如此。\"

孝宗走了,留下一个吏治清明、国库充盈的江山。可他没看到,自己辛苦创下的中兴局面,很快就被儿子朱厚照葬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员工比老板还有钱慕林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捡个飞碟送外卖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不从圣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华娱从男模开始转乾坤之凡缘世北明不南渡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霸道首席嗜宠妻一不小心赖上你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上门女婿叶辰
经典收藏他改变了法国炮灰"攻"养成系统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天下长安冷王的金牌宠妃大唐好相公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大唐最强路人甲制霸大宋之奸臣传最强大唐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我爹是奸臣日月余晖寒门第一才子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续命大明朝田园大唐汉官
最近更新英烈传奇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锦衣血诏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玉符传奇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明朝的名义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大楚武信君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