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平瑶乐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朕实在太难了妖孽九皇子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老子是最强皇帝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4章 尺素难描城破惨,寸缣犹记箭穿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食货志》载:\" 德佑十四年夏五月,大同卫解围后,流民万余自大同卫涌入京师,多为携稚童的妇人、断肢的老卒,行囊中裹着麻纸绘制的 ' 城破惨状图 ' 凡三十余卷。图中以炭笔勾勒西城楼残垣,下堆尸骸如丘,旁注 ' 四月廿三破城 ' 字样,其 ' 尸山 ' 二字为血书,乃大同卫幸存百户张诚所书 —— 诚身中七矢,以指蘸血书毕而亡。

流民裹血入皇都,稚子持图泪未枯。

尺素难描城破惨,寸缣犹记箭穿肤。

紫宸殿里朱批冷,镇刑司中案牍污。

最是君王深夜悔,残灯照影独观图。

德佑十四年夏五月初一,皇都的朱雀门刚开了半扇,晨雾里就撞进个血糊糊的影子。那流民踉跄着扑在青石板上,粗麻短褐被血浸透,贴在骨头上像层硬壳。守城的兵卒举枪要拦,却见他怀里滚出个更小的身影 —— 个扎总角的稚子,手里死死攥着卷皱巴巴的绢布,冻裂的指尖抠进布纹里,血珠顺着布角往下滴。

“让开!” 流民喉咙里滚出破锣似的响,一口血沫喷在朱漆门柱上,“大同卫…… 破了……”

早市的摊贩们哗然散开,提着菜篮的妇人捂住孩子的眼,却拦不住那股子血腥味顺着风飘过来。稚子突然扯开嗓子哭,举起手里的绢布往兵卒眼前送,布上用炭笔涂着歪歪扭扭的画:歪倒的城墙,着火的房屋,还有个插着箭的人影,箭头从胸膛穿出去,炭色的血拖得老长。

“阿爷…… 这样……” 孩子抽噎着,小手指戳着画里的箭,“城塌的时候,箭从这儿…… 穿过去……”

绢布边缘磨得发毛,有些地方被泪水泡得发涨,炭痕晕成了灰紫色。有路过的老吏瞥见那画,突然打了个寒颤 —— 去年秋闱时,他在大同卫见过画里的城楼,那时还插着鲜亮的军旗,如今却成了炭笔底下歪斜的黑块。

流民被拖到京兆府衙前时,已经说不出整话。府尹皱着眉翻看他怀里揣的尺素,麻纸被血和汗浸得半烂,字迹洇成了模糊的团,只能辨认出 “十月初三”“西墙塌”“尽屠” 几个字。旁边的文书笔尖发颤,这已是本月收到的第三封告急信,前两封都被镇刑司的人取走,说是 “恐惊扰圣听”。

“这孩子……” 府尹瞥向缩在廊柱后的稚子,他还抱着那卷绢布,像抱着块救命的浮木。妇人送来的米粥放在脚边,热气腾腾的,他却一口没动,只是用袖子反复擦绢布上的泪痕,仿佛要把那些炭画的血痕擦掉。

消息传到紫宸殿时,萧桓正在看镇刑司的奏折。李嵩的朱批写得端端正正:“流民恐是北元细作,所携图记或为伪证,宜速查。” 砚台里的墨还冒着热气,萧桓蘸了笔,在 “速查” 二字旁又添了个 “慎” 字。窗外的海棠开得正好,粉白花瓣落在朱红案几上,像层薄薄的雪。

“大同卫的军报呢?” 他突然问。李德全躬身回话,声音压得极低:“镇刑司说…… 信使在路上遇了劫匪,军报失了。” 萧桓没再追问,指尖在奏折上敲了敲,案头还堆着江南织造局的账册,新贡的云锦样本在阳光下闪着金辉,比那流民身上的血渍刺眼多了。

镇刑司的地牢里,那卷稚子的绢布正躺在积灰的案上。书吏用细针挑着布角,往上面洒着什么药水,布上的炭痕渐渐淡去,露出底下用密写药水画的城防图。李嵩捻着胡须笑,指尖在 “西墙” 二字上点了点:“果然是细作,借着流民的幌子送军情。” 旁边的缇骑正往供词上按指印,那流民的指节被夹棍夹得变形,血顺着案角滴进砖缝,在积年的污渍上又添了层新的红。

三日后的早朝,都察院的谢御史捧着那卷绢布上殿,布角的血渍已经发黑,画里的箭痕却依旧扎眼。“陛下,大同卫百户张诚的幼子在府衙哭告,其父守城时中箭身亡,此图乃稚子亲眼所见。” 他将绢布展开,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那些歪扭的线条突然有了重量,“尺素虽残,犹记城破之日,百姓被屠者三千余……”

“谢御史莫不是被奸人蒙蔽?” 李嵩出列奏道,袖中滑出张纸,“镇刑司审得,此子之父实为北元内应,城破前夜私开西墙,这图不过是混淆视听的伎俩。” 他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惊雷,豆大的雨点砸在琉璃瓦上,噼啪作响。

萧桓望着那卷绢布,突然想起二十年前,他还是太子时,跟着先帝去大同卫阅兵。那时的城墙高耸,士兵们举着枪列阵,枪尖的寒光能映出云影。有个虎头虎脑的小兵,就是张诚,还给过他一个用红绸包着的箭镞,说是自己亲手磨的。

散朝后,他屏退了众人,独自坐在偏殿。李德全捧着那卷绢布进来,布上的血痕被雨水打湿,竟在明黄的地毯上晕开小小的红点。萧桓伸手去碰,指尖触到布上粗糙的炭痕,仿佛摸到了城砖的冷硬,摸到了中箭者滚烫的血。

“把镇刑司的案牍都取来。” 他声音发哑。堆积如山的卷宗里,有被篡改的军报,有屈打成招的供词,还有张被忽略的字条,是大同卫守将写的:“西墙年久失修,请拨银三千两加固,否则……” 后面的字被墨点涂了,像是写的人知道说也是白说。

夜漏到了三更,雨还没停。萧桓坐在残灯前,展开那卷绢布。稚子的笔触虽拙,却把城楼的裂缝画得格外清楚,把箭穿过胸膛的角度画得格外真。他想起谢御史说的,那孩子总在府衙门前哭,说阿爷中箭后还往前爬了三步,指着城墙的方向,像是要把什么东西护在身后。

“陛下,该歇息了。” 李德全轻声劝。萧桓没动,指尖在画里的箭头上反复摩挲,那炭笔的痕迹深深浅浅,像极了张诚当年给他的箭镞,只是这个再也不会有人来磨了。窗外的雨敲打着窗纸,像无数双小手在拍门,又像无数张嘴在哭,哭那些被屠的百姓,哭那些战死的士兵,哭他这个迟迟不肯相信的君王。

残灯的光晕里,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投在那些案牍上,投在那卷绢布上,像个沉重的叹号。殿外的海棠花瓣被雨水打落了一地,沾着泥,沾着水,像极了流民身上被血浸透的粗布。

天快亮时,萧桓让人把那卷绢布裱了起来,挂在偏殿的墙上。他望着画里歪倒的城墙,突然想,或许该亲自去趟大同卫,去看看那塌了的西墙,去摸摸那些残留的箭痕。只是不知道,那些被屠的百姓,那些战死的士兵,还会不会等他这个迟来的忏悔。

雨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朱雀门外,那稚子还坐在石阶上,怀里抱着块石头,说是从大同卫城墙下捡的。石头上有个箭簇大小的坑,他说那是阿爷射的,要把北元人挡在外面。阳光照在孩子脸上,泪痕闪闪发光,像极了绢布上那些没被擦掉的血。

京师骤雨初歇,西华门的积水映着残阳,像泼翻的朱砂。玄夜卫指挥佥事周立仁正驱打一群流民,靴底碾过烂泥里的麦糠 —— 那是从大同卫带出来的,混着暗红的渍痕。\"滚!再往前一步按 ' 冲撞宫门 ' 论处!\" 他的佩刀鞘砸在一个老妇背上,对方怀里的布卷散开,露出里面粗糙的麻纸。

麻纸上用炭笔涂着黑黢黢的山,山尖戳着个歪斜的 \"城\" 字,山脚画着密密麻麻的小点。一个梳总角的孩童扑过去抢,被缇骑拽着后领提起,哭声撕得像破布:\"那是俺爹画的大同卫!俺哥就埋在那山下!\"

帝萧桓初闻震怒,以 ' 边民造讹言惑众 ' 命玄夜卫指挥佥事周立仁率缇骑驱散,凡持图者皆枷号示众。五月初一,帝幸西华门,遇一总角童泣持此图,童父原为大同卫正千户,城破时战死,图中 ' 尸山 ' 左近一小点为童所注 ' 父在此 '。帝取图览之,见血字已结痂,犹能辨指节用力之痕,默然良久。

三日后,帝密召刑部尚书谢渊,命重审镇刑司军器调拨案,查 ' 箭簇十万去向 '。时首辅李嵩称病卧于府中,密令镇刑司缇骑焚北厂账册三车,皆为德佑十三年至十四年军器出库记录。\"

紫宸殿的早朝正议着 \"大同卫战后抚恤\",李嵩的声音透过雨帘传得很远:\"臣已命户部拨粮五千石,足供流民过冬。至于镇刑司查抄的 ' 逆党家产 ',可充作军饷 —— 岳峰私藏的兵器库,单是箭簇就有三万支,足证其早有反心。\"

萧桓的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叩,案头的奏报堆成小山,最上面是谢渊的急递,说 \"大同卫箭库实存不足千支,李谟所奏三万支乃伪造账册\"。檐外的雨突然大了,打在鸱吻上噼啪作响,像有人在拍门。

午时,李德全捧着个锦盒进来,盒里铺着明黄色的缎子,放着张皱巴巴的麻纸。\"陛下,西华门的缇骑缴的,说是... 说是流民藏在怀里的。\" 他的声音发颤,不敢抬头看萧桓的脸。

麻纸被雨水泡得发涨,炭画的山晕成一片黑,却有几处暗红格外刺眼 —— 是用指尖蘸着血点的。山脚下歪歪扭扭写着 \"德佑十四年四月廿三,西城破,死七千三百廿一人\",数字旁画着个缺了角的箭,箭杆刻着 \"大同卫\" 三字。

萧桓突然想起去年秋猎,岳峰曾在围场说过:\"大同卫的箭杆都刻着编号,丢一支能查到是谁的。\" 那时的阳光落在岳峰的甲胄上,反射的光晃得他眯起眼。李德全在旁轻咳:\"李首辅说,这是流民受岳峰指使,故意画来惑乱人心的。\"

\"惑乱人心?\" 萧桓的指甲掐进掌心,血珠滴在麻纸上,与原来的血点融成一片,\"七千三百廿一人... 他们连数字都记这么清。\" 他想起元兴帝实录里的话:\"边军的命,是江山的秤砣,轻了重了都要塌。\"

傍晚,谢渊在刑部值房翻到份旧档,是元兴二十二年的 \"大同卫守城记\",里面附着重甲兵的画像 —— 甲胄胸前都焊着块铁板,刻着 \"保境\" 二字。他突然拍案,惊飞了檐下的鸽子:\"李谟查抄的 ' 逆党家产 ',清单里有三百副卸了铁板的甲胄!\"

周立仁推门进来,手里捏着玄夜卫的密报:\"谢大人,李嵩昨夜派缇骑去了北厂,烧了三车账册,说是 ' 霉变无用 '。\" 雨又下了起来,打在窗纸上,像无数只手指在挠。

夜三更,萧桓披着单衣坐在暖阁,麻纸摊在案上,被烛火烤得发脆。他用指尖数着那些血点,数到第三十七个时,突然想起十年前在雁门关,一个大同卫的小兵替他挡过流矢,那兵的甲胄上就有这么个血洞。

李德全端来的参汤凉透了,他却浑然不觉。\"去,把沈毅叫来。\" 他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朕要知道,李谟在大同卫到底杀了多少人。\" 窗外的风卷着雨,呜咽得像哭。

沈毅的玄色披风还在滴水,他跪在冰凉的地砖上,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陛下,这是从大同卫老兵那取的,\" 布包里露出半片箭杆,上面刻着 \"大同卫左营三队\",\"李谟的缇骑杀了报信的暗哨,尸体扔进桑干河,这箭杆是从鱼肚子里剖出来的。\"

萧桓捏着箭杆,木质的纹理硌得掌心生疼。\"岳峰现在在哪?\" 他突然问,烛火在他眼底投下浓重的阴影。沈毅叩首:\"还在宣府卫听候发落,镇刑司的人盯着,连家都回不去。\"

五月初二,李嵩称病不上朝,却遣人送来了 \"流民安置策\",说 \"可将其迁往辽东开荒,永绝后患\"。萧桓看着策子里 \"严防流民传谣\" 的字眼,突然想起西华门那孩童的哭声:\"俺娘说,城破那天,镇刑司的人先跑了,岳将军的兵是踩着尸体冲进去的。\"

他将策子扔在地上,墨汁溅在龙纹地毯上,像朵绽开的黑花。\"传旨,\" 他望着窗外的雨,\"让岳峰暂代大同卫总兵,处理战后事宜 —— 用朕的私印,绕过镇刑司。\"

谢渊在三法司大堂审李谟的亲信时,对方突然翻供,说 \"调走箭簇是李嵩的意思,还说 ' 就算大同卫破了,也要让岳峰背黑锅 '\"。供词刚录完,缇骑就闯了进来,说 \"奉首辅令,提犯人回镇刑司再审\"。

谢渊将供词塞进靴筒,看着犯人被拖走,对方的喊声撞在梁柱上:\"谢大人!俺有李嵩的手谕!藏在... 藏在大同卫的老槐树下!\"

夜四更,萧桓又对着那幅尸山图发呆,图上的血点被烛火烤得发黑。他想起元兴帝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君疑将,则将必死;将疑君,则国必亡。\" 那时的龙涎香还萦绕在鼻尖,如今只剩案头的残烛,噼啪地烧着自己。

李德全进来换烛,看见案角压着张纸条,是萧桓亲笔写的:\"查李嵩私通镇刑司案\",墨迹深得几乎要透纸背。

五月初三,宣府卫的急递到了,岳峰在信里说 \"大同卫需重建箭库,恳请陛下恩准用元兴年间的旧图纸\"。信末附了份清单,列着战死将士的姓名,每个名字旁都画着个小箭 —— 有的完整,有的缺了头。

萧桓的指腹抚过那些小箭,突然想起幼时随元兴帝观兵,边将们举着箭欢呼,箭杆上的 \"忠\" 字被阳光照得发亮。他提笔在清单上批:\"准。所需铁料,由工部直发,无需经镇刑司。\"

镇刑司的缇骑在辽东截杀流民的消息传到京师时,萧桓正在看谢渊送来的 \"军器账对比图\"—— 李嵩批的 \"拨发三万支\" 与实际入库的 \"九百支\",数字差得像道鸿沟。\"他们连流民都不放过?\" 他把图拍在案上,镇纸弹起,砸在那幅尸山图上。

沈毅突然破门而入,甲胄上还带着霜:\"陛下!李嵩带缇骑围了玄夜卫!说... 说臣私通岳峰!\"

雨停了,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尸山图上,黑黢黢的山影里仿佛有无数双眼睛。萧桓想起那孩童说的 \"俺爹是吹号角的,城破时还在吹 ' 集结号 '\",突然起身,抓起案头的玉印就往殿外走。

李德全追出来时,看见他的龙袍下摆沾着泥,像个急着出门的少年。\"陛下要去哪?\" 萧桓的声音裹着夜露:\"去西华门 —— 朕想再听听那孩子说大同卫的事。\"

西华门的流民已被安置在城外的破庙里,那孩童正给老妇喂米汤,碗沿缺了个口。萧桓站在树影里,听他说 \"岳将军的兵背着俺们出城,箭射在背上噗噗响,像熟透的果子落地\"。

周立仁不知何时跟来,低声道:\"陛下,李嵩的人在庙里埋了火药,说要... 要 ' 清剿逆党余孽 '。\" 萧桓猛地转身,月光照在他脸上,竟有了些元兴帝当年的狠厉:\"传朕口谕,玄夜卫接管镇刑司,抄李嵩的家!\"

片尾

五月初五,龙舟竞渡的鼓声传遍京师,萧桓却在暖阁里烧那幅尸山图。火苗舔着血点,腾起的烟带着铁锈味。李德全捧着新画的大同卫城图进来,图上的西城楼画得格外细致,旁边注着 \"岳峰率部收复于此\"。

\"把这个挂在偏殿。\" 萧桓望着灰烬里未燃尽的 \"尸\" 字,喉结滚了滚,\"告诉工部,用最好的青石板重铺大同卫的路,石板上要刻着死者的名字 —— 不管是兵还是民。\"

卷尾

《大吴史?萧桓本纪》载:\"十四年夏,帝览大同卫惨状图,悔悟,诛李嵩,罢镇刑司监军之职,复岳峰兵权。\" 然民间流传的《边尘纪略》记:\"尸山图藏于内库,帝常独观至夜,终其世不复用镇刑司掌军器。\"

德佑十七年,岳峰重修大同卫箭库,在地基下掘出个陶罐,内有麻纸百张,皆是流民所画的尸山图。岳峰将其焚于城楼,烟柱冲天,三日不散。老卒说,那天的风里,仿佛有无数人在喊 \"守城\",像极了德佑十四年那个夏天,岳峰带着十三人潜入秘道时,桑干河故道里呜咽的风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王令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直踏青云之巅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重生之小小玩家太吾传人响当当吞噬神域行走的正能量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霸道首席嗜宠妻最强帝尊在都市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国士绝代武神曹贼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
经典收藏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女国公种田一二事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独治大明晋风乱世才子制霸大宋之奸臣传三国之汉室再兴圣雄之名秦时之七剑传人三国懒人汉官三国之武皇大唐镇国公王爷深藏,妃不露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田园大唐
最近更新万浪孤舟,沧海一粟清宫秘史十二章高门庶子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道藏辑要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英烈传奇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史上最强县令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穿越古代异界争霸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