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老子是最强皇帝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奇门医圣在都市锦衣血途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41章 阉语已萦宸衷里,将血空凝堞影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德佑帝本纪》载:\"十四年夏,大同卫为北元所围,告急章凡七上,辞气愈切。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德全伺帝独处,屏退左右密奏:' 岳峰久守孤城,屡请粮援,其辞虽哀,然边将拥兵自重,古已有训。今其麾下皆愿效死,恐非尽忠,实欲借边功邀爵耳。' 帝默然移时,既而朱批 ' 依议 ' 二字,镇刑司遂奉旨暂止粮道,遣缇骑往核虚实。\"

《明伦汇编?阉寺考》补:\"德佑朝中叶,帝以夺门复位,深忌边将拥兵,每览军报,必先疑其忠奸。李德全久侍左右,善窥上意,每于边报至时,辄引 ' 永乐间丘福骄败、永熙朝朱高煦夺嫡 ' 旧事进言。是时,兵部尚书徐文良素与德全相结,闻其言,亦在侧附议 ' 岳峰素有骄名,前岁曾违兵部调度,今孤军久守,不可不防 ',帝疑窦遂深。\"

紫宸殿深锁暮烟,边书叠案懒轻看。

阉语已萦宸衷里,将血空凝堞影寒。

猜忌暗生金殿冷,忠良难剖玉阶残。

莫叹君王多疑虑,由来权柄忌孤难。

暮烟像一匹浸了墨的纱,从紫宸殿的飞檐垂下来,将金砖铺就的殿宇裹得密不透风。檐角的铜铃早被暮色浸哑了,偶尔晃一下,声息细得像叹息,混在廊下宫人的蹑足声里,竟辨不出彼此。

萧桓倚在龙椅上,指节漫不经心地敲着扶手上的蟠螭纹。案上的文书堆得像座小山,最顶上那本是大同卫的急报,牛皮封套边角磨得起了毛,露出里面麻纸的原色,封皮上 “十万火急” 的朱印被日头晒得发暗,像块干涸的血痂。他的目光掠过那本急报,落在旁边一卷江南织造局的账册上 —— 鹅黄的绫罗样本在烛火下泛着柔光,绣样里的缠枝莲仿佛还沾着江南的水汽,比那粗糙的边报顺眼多了。

“陛下,这是镇刑司刚递的密报。” 李德全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软得没有一点棱角。老太监躬着身,将一卷暗黄色的纸卷捧过头顶,袖口扫过案边的青瓷笔洗,带起的风让烛火颤了颤,把萧桓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的,像头不安的兽。

萧桓没接密报,指尖在那本大同卫急报上顿了顿。封套缝隙里露出半行字,是守将周猛的笔迹,笔锋刚硬,却在 “粮尽” 二字处拐了个抖颤的弯,像是写的时候手在发颤。他想起三个月前,周猛还在御阶下请战,甲胄上的霜花没来得及掸,说话时带着塞北的寒气:“臣愿死守大同卫,保陛下无北顾之忧。” 那时的周猛,眼里的光比殿上的烛火还亮。

“周猛近日与玄夜卫往来颇密。” 李德全的声音又凑了过来,像条凉滑的蛇,顺着萧桓的耳廓往里钻,“镇刑司探得,他上月给岳峰送了三车军械,账册上却记着‘损耗’。” 他顿了顿,添了句更轻的,“岳将军毕竟是…… 魏王旧部。”

萧桓的指尖猛地停住。魏王萧烈谋反的旧事,像根锈在骨头上的刺,十年了,稍一碰还是疼。那年也是这样的暮春,他亲眼看着禁军将魏王的头颅挂在朱雀门上,血顺着门板往下淌,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河。从那时起,他就怕极了 “旧部”“往来” 这类词,像怕暗处藏着的刀。

案上的烛火 “噼啪” 爆了个灯花,把周猛急报上的字迹照得更清了。萧桓忽然发现,封套边缘沾着点暗红的痕迹,像是血 —— 许是递报的驿卒赶路时摔了跤?又或是…… 他不敢再想下去,抓起李德全递的密报,匆匆翻开。

密报上的字挤挤挨挨的,像一群告状的小人。说周猛私放北元细作,说他克扣军粮养私兵,说他帐下亲卒有一半是 “来历不明的流民”。每一条都附着重叠的指印,红得刺眼,像无数张嘴在喊 “反了”“反了”。萧桓的指腹抚过那些指印,触感糙得像砂纸,不知怎的,竟想起周猛请战时,手上磨出的厚茧 —— 那是握枪握出来的,硬得能硌疼人。

“谢御史还在殿外候着。” 李德全又提醒道,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催促,“他说…… 要为周将军辩白。”

萧桓皱了皱眉。谢渊是都察院出了名的硬骨头,去年冬天为了弹劾李嵩的亲信,在雪地里跪了三个时辰,膝盖冻得发紫也不肯起。此刻那道身影该正立在殿外的玉阶下,脊梁挺得像杆枪,手里捧着的,大约是周猛从边关寄来的血书。

他想起今早李德全呈上来的那封血书。麻纸被血浸得半透,字迹洇成了模糊的团,只能辨认出 “臣无罪” 三个字,笔画深得要透纸而过,像是用指甲刻出来的。李德全当时用银簪挑着纸角,嫌恶地说:“恐是伪造的,边将惯用苦肉计。”

殿外传来风卷窗纸的响,像是谢渊的咳嗽声。萧桓望着案上的密报,又瞥了眼那本被冷落的急报,忽然觉得殿里的金砖凉得刺骨。这金殿太大了,大得能装下江南的绫罗、镇刑司的密报、满朝文武的叩拜,却装不下一句来自边关的辩解。

“让他回去。” 他听见自己说,声音冷得像殿角的铜鹤,“朕知道了。”

李德全应声退下,靴底擦过金砖,发出细碎的响。萧桓抓起那本急报,猛地往案上一摔,牛皮封套裂开个口子,掉出半片干枯的柳叶 —— 大约是周猛将它夹在里面,想让京城看看塞北的春天?可这柳叶早被风吹得干硬,一捏就碎,像极了那些所谓的 “忠良”,看着硬气,实则不堪一击。

暮色越来越浓,殿外的玉阶在烛火下泛着青白的光。谢渊的身影还立在那里,脊梁依旧挺得笔直,只是肩膀微微发颤 —— 许是冻的。萧桓想起谢渊刚入仕时,在御阶下慷慨陈词,说 “君明则臣直”,那时的玉阶还没这么多裂痕,阳光照在上面,能映出人的影子。

可如今,玉阶上的裂痕越来越多了。有魏王旧部被拖下去时磨出的深沟,有进谏的言官跪出来的浅痕,还有像谢渊这样的人,日复一日站出来,又被无声地推回去,在阶面上留下的、连风都吹不散的凉意。

夜深时,萧桓独自坐在偏殿。李德全燃了安神的香,烟气袅袅,像无数双眼睛在看他。案上摊着舆图,狼山的位置被朱笔圈了又圈,墨迹层层叠叠,几乎要把那座山盖起来。他想起周猛在急报里说,狼山的雪化了,草快长出来了,等打退了北元,就带着弟兄们在那里种庄稼。

“陛下,该歇息了。” 李德全的声音又响起,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李首辅说明日早朝,要议大同卫的换将之事。”

萧桓没动,指尖在 “狼山” 二字上反复摩挲。他知道李嵩想换谁 —— 是他的远房侄子,一个连马都骑不稳的纨绔。可他没说不行,就像没说要治周猛的罪,也没说要信谢渊的话。

权力这东西,本就是座孤山。站在山顶的人,看得见远处的烽火,听得见底下的哭嚎,却不敢轻易伸出手 —— 谁知道那伸过来的手,是要扶你,还是要把你推下去?魏王是这样,周猛…… 或许也是这样。

窗外的月升起来了,清辉透过窗棂,照在案上那半片干枯的柳叶上。萧桓忽然觉得,自己像这紫宸殿的暮烟,看着把一切都裹在怀里,实则什么都留不住。边报上的血会干,忠良的辩白会冷,连玉阶上的裂痕,终有一天也会被新的金砖盖住,只留下这座空荡荡的金殿,在暮色里,锁着一个君王永远解不开的疑。

殿外的风又起了,檐角的铜铃终于响了一声,细得像声叹息,很快被更深的寂静吞没。

紫禁城乾清宫的烛火比往日昏沉。长信宫灯的光晕被窗棂切割成碎块,落在萧桓鬓角的白发上,像一层洗不掉的霜。他捏着大同卫第八封告急文书,宣纸上 \"士卒煮甲\" 四字被指尖反复摩挲,墨迹泛起毛边,洇出浅浅的褶皱,恍若那些饿殍蜷缩的身形。

阶下,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德全垂首侍立,鸦青蟒袍的下摆扫过金砖地,带起微尘在光柱里翻滚。他眼角的余光始终黏着萧桓的手指 —— 那根捏着文书的拇指,正无意识地抠着案上的龙纹浮雕,指甲缝里嵌着些许墨迹,像极了三年前南宫复辟时,石亨递给他的那份血诏上的痕迹。

\"陛下,\" 李德全打破沉默,声音压得比烛花爆响还轻,仿佛怕惊扰了殿内凝滞的空气,\"大同卫的军报,已是第三日未断了。\" 他刻意顿了顿,让 \"未断\" 二字在寂静中荡出些微涟漪 —— 言外之意,是催得太急了。

萧桓抬眼,烛火在他眼底投下跳动的阴影。复位三年来,御座上的凉意总比暖意深,尤其是面对边将奏报时。那些铠甲铿锵的身影,既能像当年的石亨一样护他复位,亦能像也先的铁骑般叩击宫阙。土木堡的风沙似乎还卡在喉间,每逢边报提及 \"久战\",喉头便泛起铁锈味。

他呷了口冷茶,茶盏里的梗叶沉聚如蚁,恰如朝堂上那些看不清面目的人影。\"岳峰... 此人如何?\" 问话出口时,他忽然想起幼时太傅讲的《元兴实录》,元兴帝萧珏当年总说 \"边将的名字,要像记自己的掌纹般清楚\",可如今他连岳峰的模样都记不真切。

李德全眼底掠过一丝精光,快得像烛火闪过的火星。他俯身时,袍袖故意扫过案几,带落半张废纸。\"奴才不敢妄议边将,\" 他说着 \"不敢\",却已将话头递了出去,\"只是... 前日军部递上的考语,说岳指挥在卫中 ' 得士卒死力,威望过甚 '。\"

\"威望过甚\" 四字,他说得极轻,却像针尖扎在萧桓最敏感的地方。萧桓的指节猛地收紧,文书边缘被捏出深深的折痕。他想起石亨当年也是 \"威望过甚\",那些 \"死力\" 最终都成了逼宫的筹码。

李德全拾起废纸时,故意让背面的边镇舆图露出来,图上大同卫的位置被朱砂圈了个红圈,像只瞪着的眼。\"何况,这大同卫已守了三月,北元虽悍,终究是游牧之众 ——\" 他拖长了语调,留半截话在空气里发酵。

\"你的意思是?\" 萧桓打断他,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抠出浅痕。那扶手上的包浆被磨得发亮,是多少任皇帝攥出来的?他忽然觉得,这御座原是个囚笼,把心都磨出了茧。

李德全的额头几乎触地,声音带着刻意压抑的惶恐:\"奴才愚钝,只是想起永乐年间,丘福率十万众北征,也是久战不下,后竟轻敌致败。岳将军久守不战,又屡屡催粮... 万一... 万一粮援到手,反生他念...\" 话未说完,他便死死咬住嘴唇,仿佛惊觉失言。

殿外传来靴声,沉稳如钟摆,打破了刻意营造的窒息。兵部尚书徐文良捧着卷宗入殿,孔雀绿的官袍下摆扫过门槛时,他眼角飞快地瞟了李德全一眼 —— 那是个极细微的弧度,却像暗语般被李德全接了去。

\"陛下,大同卫最新军报至。\" 徐文良躬身时,卷宗上的铜扣撞出轻响,\"岳峰称 ' 士多饿毙,城垣将破 ',恳请陛下速发内帑。\" 他将军报高举过顶,指尖却在卷首捏出了白痕。

萧桓接过军报,见字迹潦草,墨色深浅不一,似是急就章。末尾 \"臣岳峰泣血叩请\" 六字,墨色深浓如凝血,边缘晕开的毛边,倒真像血珠浸过的痕迹。他忽然想起永乐帝萧珏的训示,那是刻在文华殿廊柱上的:\"边将泣血,必是急难\",可这话此刻听着,竟有些刺耳。

\"徐爱卿以为,当发粮否?\" 萧桓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注意到徐文良的袖口沾着些墨渍,与军报上的墨色极像,心里莫名一动 —— 莫非兵部早见过这份文书?

徐文良眼角又瞟向李德全,见对方微微颔首,便缓缓道:\"陛下,内帑关乎京畿防务,不可轻动。且岳峰军报中,未提具体伤亡数字,亦未附各千户联名画押 —— 按军制,此等急报需三司会签,他这封... 恐不合规。\"

\"不合规?\" 萧桓猛地将军报拍在案上,烛火惊得一跳,灯花簌簌落在龙纹锦垫上。\"城快破了,还要讲规矩?\"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许久的烦躁 —— 当年他被囚南宫,那些 \"合规矩\" 的奏报,哪一个不是将他往死里逼?

李德全忙膝行半步,袍角在金砖上拖出沙沙声:\"陛下息怒。正因城危,才更要审慎。前日玄夜卫密探回禀,说岳峰与宣府卫谢渊过从甚密。谢渊虽以清廉称,却也是手握兵权的边将 ——\"

他故意顿住,看着萧桓的脸色一点点沉下去。谢渊... 那个在宣府卫凿冰治军的硬骨头,去年还上书弹劾过石亨旧部,是朝堂上少有的 \"不粘锅\"。可越是这样的人,越让萧桓忌惮 —— 无欲则刚,刚则难制。

\"二人若暗通款曲,借边患逼宫...\" 李德全的话像淬了冰,掷在萧桓脚边。三年前,石亨、徐有贞就是打着 \"清君侧\" 的旗号闯入南宫,如今想来,那铠甲的寒光仍刺得他后颈发麻。

萧桓忽然觉得殿内太闷,推开半扇窗。夜风带着宫墙下的槐花香涌进来,却吹不散心头的滞涩。他望着殿外沉沉夜色,乾清宫的琉璃瓦在月下泛着冷光,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徐靖适时补充,声音比刚才柔和了些,带着几分 \"循循善诱\":\"陛下,李德全虽言过其实,却也是为江山着想。依臣之见,可暂派镇刑司缇骑前往核查,若军报属实,再发粮不迟。\"

\"缇骑?\" 萧桓冷笑,指尖在窗台上敲出轻响,\"镇刑司那些人,到了大同卫,是查粮荒还是查边将?当年石亨案,他们查了三月,查出的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真正的罪证倒被销毁了不少。\"

李德全忙道:\"陛下圣明。但此次可派李谟去 —— 他是镇刑司掌刑千户,最是谨慎,又是陛下潜邸旧人,断不会徇私。\" 李谟... 萧桓想起那人阴鸷的眉眼,去年处置南宫旧人时,下手倒是利落。

徐文良附和:\"李谟熟悉军制,可验看岳峰的千户花名册、粮仓账簿。按《边镇军律》,凡守城三月以上者,需每五日造册报备,若岳峰拿不出,便知军报虚实。\" 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早已备好了说辞。

萧桓踱回案前,军报上的 \"煮甲\" 二字被烛火烤得有些发脆。他忽然想起幼时随泰昌帝萧震狩猎,见猎犬追逐受伤的麋鹿,明知对方已无力反抗,仍要龇牙咧嘴地试探 —— 此刻的自己,竟像极了那猎犬。

李德全见萧桓意动,又膝行半步,声音压得更低:\"陛下,臣还有一策。可命岳峰派亲信送 ' 城防图 ' 至京,图中需标注现存兵力、城垣破损处、北元布防 —— 既验其忠,亦观其势。若图中虚实分明,便是真心;若有隐瞒...\"

他没说下去,但谁都明白 —— 隐瞒便是心虚。萧桓捏着朱笔的手微微发颤,这哪里是要城防图,分明是逼岳峰自缚手脚。北元若截获送图的人,大同卫的布防便成了白纸,城破只在旦夕。

\"这... 恐陷岳峰于险地。\" 萧桓的声音有些犹豫。永乐帝当年北征,常对将领说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话他曾写在扇面上,如今扇面早不知所踪。

徐文良忙道:\"陛下,兵者诡道也。岳峰若真心守城,自会有万全之策送图;若心有二志,这便是试金石。且臣已想妥,可命宣府卫谢渊派兵护送,一来显朝廷信任,二来也可让谢渊就近监视 —— 一举两得。\"

这话像根楔子,钉进萧桓心里。让谢渊监视岳峰,再让缇骑监视谢渊... 环环相扣,倒像是当年石亨布下的局。他忽然觉得,这朝堂比北元的草原还要凶险,处处都是看不见的绊马索。

萧桓重新拿起那份军报,指腹抚过 \"臣岳峰泣血叩请\" 六字。墨迹下的宣纸有些发皱,像是被水浸过 —— 是泪水,还是汗水?他忽然想起自己被囚南宫时,也曾写过无数封 \"泣血\" 的奏疏,那些纸,如今怕是早成了灰烬。

\"徐爱卿,\" 他抬眼,目光扫过二人,\"依你之见,这粮,何时可发?\"

徐文良与李德全交换了个眼神,徐文良道:\"待李谟的核查文书与岳峰的城防图到京,三司会审无误,再发不迟。最多... 十日便有分晓。\"

\"十日?\" 萧桓喃喃自语。大同卫的士卒,能撑过十日吗?他仿佛听见城楼上的哭嚎,那些声音穿透宫墙,钻进耳朵里。可另一个声音又在说:万一是圈套呢?万一他们想借守城之功,逼朕给他们加官进爵,甚至...

他猛地甩了甩头,像是要甩掉那些纷乱的念头。龙椅的扶手被他攥得发烫,三年前复位时的誓词犹在耳畔:\"绝不重蹈土木堡之覆辙\",可这 \"不覆辙\",竟要以怀疑忠臣为代价吗?

\"就依李德全所奏。\" 良久,萧桓的声音在殿内响起,带着一种疲惫的决绝。他提起朱笔,蘸了蘸墨,笔尖悬在军报上方,迟迟未落。烛火在笔尖投下细小的阴影,像只窥视的眼睛。

李德全与徐文良屏息凝神,看着那支笔 —— 那是决定大同卫存亡的笔。殿外的漏刻滴答作响,敲在每个人的心尖上。

终于,萧桓在军报右下角批下 \"暂缓\" 二字。墨迹透过纸背,在案上洇出一小团黑痕,像块洗不掉的血渍。\"传旨镇刑司,\"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先查岳峰亲信往来,粮援之事,待查清再说。\"

\"陛下圣明!\" 二人齐齐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起身时,徐文良悄悄将一张银票塞进李德全的袖中,动作快得像偷食的鼠。

萧桓没有看见 —— 或者说,他看见了,却懒得去管。这些朝堂上的小动作,他早已见怪不怪。复位三年,他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容忍这些 \"必要之恶\"。

徐靖与李德全退出乾清宫时,夜色已浓得化不开。宫墙外的槐花香混着远处的更鼓声飘来,李德全抚着袖中那张沉甸甸的银票,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李公公,\" 徐文良压低声音,\"李谟那边,还需叮嘱他... 拿捏好分寸。\"

\"徐大人放心,\" 李德全笑得眼角堆起褶皱,\"李谟是个明白人。岳峰若识趣,还能留个全尸;若是不识趣...\"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正好给谢渊提个醒。\"

二人相视而笑,笑声被夜风卷走,散在宫道的暗影里。

乾清宫内,萧桓仍对着那叠边报枯坐。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狭长,像一道悬在梁柱上的疑绳。他忽然想起谢渊去年送来的奏疏,说 \"边将最怕的不是北元,是中枢的猜忌\",当时他还斥责谢渊 \"危言耸听\",如今想来,那字字都带着血。

三日后,大同卫的第九封告急文书送到时,附带了一片风干的血肉 —— 岳峰的断指,以及指血写就的 \"死守\" 二字。那字写得歪歪扭扭,笔画间带着颤抖,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得萧桓指尖发麻。

他展开血书,墨迹早已发黑,却仍能看出书写时的决绝。\"死守\" 二字的边缘,有些许晕开的痕迹,像是泪滴打湿的 —— 是岳峰的泪,还是那些饿毙士卒的泪?

萧桓捏着血书的手微微发颤,心底某个角落忽然塌陷。他想起永乐帝萧珏的另一句训示:\"宁可信其忠,不可信其奸\",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陛下,徐大人求见,说镇刑司已查到岳峰与谢渊的 ' 往来密信 '。\" 李德全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萧桓猛地将血书揉成一团,扔进烛火里。纸烬飘起,如同一缕缕未散的疑烟,在他眼前盘旋、消散。他看着那团火,忽然觉得,自己烧掉的不是血书,是某个再也找不回的东西。

\"让他进来。\" 萧桓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仿佛刚才那个挣扎的人不是他。殿外的风更紧了,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像个看不清面目的鬼魅。

片尾

谢渊在宣府卫截获镇刑司密信,见信中 \"岳峰通敌\" 四字,知是构陷。他连夜带亲兵奔赴大同,途中得知朝廷粮援仍未发,在驿站墙壁上题诗:\"紫殿犹疑边将忠,长城空倚血痕红。莫言庙堂多远虑,谁念城头饿殍风?\"

抵卫时,正遇岳峰在城楼指挥作战,左臂伤口渗血,仍挥剑大呼。谢渊按住他欲叩拜的手,低声道:\"岳将军死守的,何止是城?\" 岳峰一怔,随即泪落,血染甲胄。

卷尾语

《大吴史?岳峰传》载:\"大同围解后,峰入觐,帝问 ' 当日疑卿,卿恨否?' 峰叩首曰:' 臣知陛下居安思危,何敢恨?但求后世君王信边将如信手足,则边尘自息。' 帝默然良久,赐金疮药,未提封赏。\"

《谢渊文集》存:\"德佑十四年之疑,非独帝之过,亦朝局之弊也。阉寺与朝臣相结,以猜忌乱国策,边将虽有赤诚,难抵中枢暗箭。后余奏请设 ' 巡边御史 ',专司边将功过核查,盖源于此。\"

《明伦汇编》评:\"君疑臣则臣死,臣疑君则国危。德佑朝大同之困,非困于北元,实困于中枢之疑。幸有谢渊、岳峰之辈,以忠烈破猜忌,不然,边墙早溃于内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宇宙职业选手坑爹萌宝已上线乱世枭臣快穿:谁家白月光摁着男主亲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逝者敲门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太吾传人响当当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乾坤塔国士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透视牛医不从圣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
经典收藏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王爷深藏,妃不露三国之汉室再兴利刃无声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我们家的小静静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时空手环:代号025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NBA万界主教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最强终极兵王特种兵之至尊高手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炮灰"攻"养成系统
最近更新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唐代秘史穿越古代异界争霸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浴血山河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铜镜约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史上最强县令玉符传奇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大周第一婿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