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歌一曲穿越占座山红楼群芳谱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卦妃天下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凤破龙榻:腹黑皇叔,请宽衣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7章 不是丹心熔作剑,何能碧血破重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兵志》载:\"德佑十四年八月十二未时,定西侯蒋贵率京营三万,携神机营火器千余,至紫荆关下。北元左贤王以精骑两万伏于隘口两侧断崖,先焚援军后队粮车百五十辆,断其归途。两军鏖战三日,关墙雉堞被毁三十余丈,吴兵折损六千,裨将以下殉国者凡百廿人;北元亦丧精锐四千,左贤王弟孛罗帖木儿中铳死。时宣府总兵谢渊率轻骑五千,从龙门峡间道潜行,夜焚敌辎重营,获马千匹、粮万石,伏乃解。\"

《九边志?战事考》补:\"紫荆关为大同东路咽喉,元兴帝萧珏筑关时依 ' 天险三重 ' 制,设 ' 头卡望楼、二卡吊桥、三卡地堡 ',最险处曰 ' 一线天 ',径仅丈许,仅容单骑。北元伏兵既得镇刑司前吏王迁所献关防图 —— 图中标注守兵换防时刻、粮道暗渠甚详,遂依图设伏:于望楼伪插大同卫旗号,使蒋贵疑为岳峰残部;又令降卒赵升着吴兵甲胄,立关下呼 ' 岳将军待援 '。蒋贵念及岳峰素善守,未疑有诈,前军甫入一线天,两山滚木礌石俱下,火器营亦为敌所制,不得施展。\"

残阳如血染雄关,苍溟倒浸戍楼寒。

京营铁骑轰雷动,甲光向日裂膻腥。

滚木崩崖摧雉堞,石雨倾天碎敌鞍。

飞矢穿云如密网,风卷残旗落帜旌。

粮车断绝炊烟冷,孤军忍饥倚壁叹。

间道潜行逢夜月,蹑影犹存谢将星。

刃卷犹劈胡虏首,骨摧未改汉臣形。

不是丹心熔作剑,何能碧血破重扃。

关楼血字凝霜冷,犹照山河万古传。

紫荆关的城楼像头蹲伏的巨兽,脊背直插苍溟。晨雾从关外的峡谷漫上来,缠在雉堞的箭孔间,被风一吹,露出城砖上斑驳的箭痕 —— 那是永乐年间留下的,如今又要添上新的血渍。沈炼勒住马缰,望着城楼下列阵的京营铁骑,甲胄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像层流动的银浪。最前排的骑兵正用布擦拭枪尖,布上的血渍晕成暗红,带着北元骑兵特有的膻腥气,被风卷着飘向关隘深处。

“放滚木!” 城楼上的吼声刚落,数十根裹着铁皮的巨木便从垛口砸下,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响,在敌阵中炸开。沈炼看见最粗壮的那根滚木砸中北元的帅旗,旗杆应声而断,苍狼旗在尘烟中翻滚,被马蹄踏成碎片。巨木撞在地上的轰鸣像闷雷滚过峡谷,震得关墙都在发抖,溅起的碎石打在骑兵的甲胄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混着敌军的惨叫,织成张狰狞的网。

飞矢在此时如暴雨般泼洒。北元的弓箭手藏在盾牌后,箭簇穿透晨雾,带着尖啸掠过城头,有的钉在匾额的 “紫荆雄关” 四字上,箭羽嗡嗡震颤;有的射中守城的士兵,从肩胛穿入,血珠顺着箭杆往下淌,滴在城砖的裂缝里,很快积成细小的血泊。沈炼的亲卫小张突然闷哼一声,箭簇从他的咽喉穿出,他倒下去时还死死攥着块城砖,砖面的凹痕里还留着去年刻的 “守” 字。

粮车的踪迹在午时彻底消失在视野里。负责押运的斥候浑身是血地爬回关隘,说北元在黑风口设了三重埋伏,最后辆粮车坠崖时,押运的士兵还在往崖下抛粮袋,希望能有漏网的粮食滚到关内。沈炼望着关内仅存的粮仓,粮囤的缝隙里已能看见底下的黄土,最后那袋糙米昨天分下去时,他听见伙夫在低声念叨:“够熬三顿稀粥的。”

“将军,西坡有条采药人的小路。” 老兵王胡子拄着断矛凑过来,他的左腿被箭射穿,用布条草草缠着,血渍已发黑,“俺年轻时跟爹走过,能绕到敌军背后的鹰嘴崖。” 沈炼俯身看他摊开的羊皮地图,图上的小路细得像根线,被王胡子用指甲划出深深的痕,“就是窄,只能容一人一马。”

暮色漫入关墙时,沈炼点了五十名骑兵。他们卸去沉重的甲胄,只穿软甲,腰间别着短刀,马鞍上捆着备用的箭囊。王胡子牵着马走在最前,他的伤腿每走一步都在发抖,却坚持要亲自带路:“那崖下有片酸枣林,俺爹说藏过人。” 沈炼拍了拍他的肩膀,看见老人颈后露出的旧疤 —— 是二十年前守此关时,被北元的刀砍的,当时他还是个小兵。

小路比想象中更险。最窄处仅容马蹄点过,外侧就是万丈深渊,月光照在崖下的云絮上,像翻涌的白浪。有个年轻骑兵的马突然受惊,半个身子探出崖外,沈炼扑过去拽住缰绳,两人在崖边僵持了半刻,才把马拉回来,软甲已被冷汗浸透。王胡子在前面低声哼唱着什么,调子古怪却坚定,沈炼仔细听,才辨出是 “宁死不丢紫荆关” 的老军谣。

鹰嘴崖的风像刀子,刮得人脸生疼。沈炼趴在崖边往下望,北元的营寨像群蛰伏的狼,篝火在帐篷间跳动,隐约能看见押粮的士兵被绑在木桩上,北元兵正用皮鞭抽打,惨叫声顺着风飘上来,刺得人耳膜疼。他打了个手势,五十支箭同时搭上弓弦,箭头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像群蓄势待发的毒蛇。

“放!” 箭雨穿透帐篷的声响里,混着敌军的惊呼。沈炼带头跃下崖边的斜坡,短刀劈开迎面而来的敌军,血溅在他的脸上,带着温热的膻腥气。王胡子的断矛捅进个北元百夫长的胸膛,自己却被身后的刀砍中后背,他转身时还在喊 “烧粮车”,最后倒在粮堆旁,手里的火折子滚进谷堆,瞬间燃起冲天火光。

火光照亮了半个夜空,也照亮了关内士兵的脸。城楼上的守兵看见鹰嘴崖的火光,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举着断矛冲出城门,与沈炼的骑兵前后夹击。沈炼的刀早已卷刃,他捡起地上的敌军弯刀,劈开最后一个挡路的敌兵,看见北元的将领正往关外逃,便将手里的断矛掷过去,矛尖穿透对方的肩胛,钉在紫荆关的界碑上。

天快亮时,厮杀声渐渐平息。沈炼靠在关墙的箭孔边,望着关外的尸骸,突然看见王胡子的尸体被抬回来,老人的手里还攥着颗酸枣,是从崖下的酸枣林摘的。有士兵在收拾战场时,发现北元营寨的旗杆上,挂着面残破的明军军旗,是去年失守的偏关的旗帜,旗面的 “明” 字被血渍晕得发暗,却依旧挺得笔直。

朝阳爬上关楼的匾额时,沈炼让人把粮车的残骸推下崖去。坠崖的声响里,他听见关内传来稀粥的香气 —— 是最后那点糙米,掺了野菜熬的。幸存的士兵们捧着碗,坐在城砖上小口喝着,没人说话,却都望着鹰嘴崖的方向,那里的烟火还在袅袅上升,像无数不肯散去的忠魂,在晨光里凝成道无形的墙,护着这方土地,也护着身后的万里河山。

八月十二,未时。紫荆关的风裹着铁锈味撞在蒋贵甲胄上,他勒住马缰,望着关上飘动的 \"大同卫\" 旗号,指节捏得发白。三天前过居庸关时,玄夜卫哨卒曾递来密报:\"北元异动,紫荆关守将赵升已三日无塘报。\" 此刻那旗号在风中猎猎作响,却不见一兵一卒巡城,像幅裱在灰墙上的残画。

\"侯爷,\" 副将马坤催马上前,甲叶碰撞声里带着颤,\"是不是岳将军的人在等咱们?\" 蒋贵没说话,摘下腰间的铜符 —— 与大同卫合符的右半边边缘,还留着萧桓握过的温度。他突然想起出发前帝的嘱咐:\"谢渊虽忠,终究是外臣,兵权不可轻付。\"

申时,前军刚入 \"一线天\",两侧山壁突然炸响。滚木如暴雨倾落,砸在粮车队伍里,麻袋裂开的瞬间,小米混着血珠溅在关墙的箭孔上。蒋贵拔刀劈断飞落的檑石,见北元骑兵从两侧山脊冲下,领头者举着的长矛上,挑着具穿吴兵铠甲的尸体 —— 那铠甲胸前的护心镜,是去年帝赐给阳和口守将的,此刻已裂成蛛网。

\"是王千户!\" 马坤失声叫道。蒋贵突然想起账册里 \"王迁献关防图\" 的记载,喉间发腥 —— 王迁正是赵升的妻兄,镇刑司前狱吏,李谟案中漏网的二十七人之一。

夜宿残营时,谢渊的信使从箭壶里摸出密信,火光照着 \"赵升已降,关内生变\" 八个字,纸角还沾着蒿草汁 —— 那是宣府兵的暗号。蒋贵捏着信纸,听见帐外传来争执:玄夜卫百户周显要搜查随营的兵部主事刘芳,说 \"其弟刘兰在镇刑司当差,昨日独往后山\",刘芳却举着 \"兵部勘合\" 厉声呵斥,说 \"擅查文官,是违祖制\"。

帐帘被风吹得猎猎响,蒋贵望着案上的关防图,突然发现标注 \"水源处\" 的地方被人用朱砂改了 —— 那笔迹与李谟账册里 \"阳和口粮库\" 的批注如出一辙。

十三日黎明,北元又攻。蒋贵站在断墙后,见敌阵中有人举着白旗,旗下绑着个穿绯袍的官员 —— 是大同卫粮道佥事张谨,李谟账册里记着 \"张佥事月受北元银二十两\"。北元兵用刀割他的耳朵,张谨却嘶喊着 \"蒋侯爷快退,关后有地道通敌营\",话音未落便被斩于阵前。

马坤别过脸去,蒋贵却盯着张谨倒下的方向 —— 那里的草色比别处深,像是被反复踩踏过。他突然明白,所谓 \"降官\",原是敌人故意示众,逼援军不敢靠近那处暗门。

午后,谢渊的宣府兵终于从侧翼杀出。他骑着匹瘦马,甲胄上还沾着阳和口的冻土,见蒋贵便递过块箭簇:\"这是镇刑司番役用的 ' 透甲锥 ',北元兵手里有三百多支。\" 箭簇上的刻痕很深,是 \"镇刑司造\" 四字,与诏狱署搜出的凶器完全吻合。

激战中,谢渊瞥见关墙内侧有个黑影闪过,举箭射去,那人跌下来时,怀里滚出块木牌,上刻 \"魏王府\" 三字。谢渊心头一沉 —— 李谟账册里 \"魏王送刀\" 的记录,竟在此处应验。

黄昏时,蒋贵命人诈败,引敌至 \"三道卡\"。当北元骑兵冲进第二道卡时,预先埋伏的火铳营突然开火,硝烟裹着惨叫声漫过关墙。蒋贵望着倒下的吴兵,发现有个小兵怀里还揣着家书,墨迹被血浸透,\"娘等我回家收麦\" 几字却仍清晰。

马坤突然指着敌阵:\"侯爷你看!\" 北元兵的盾牌上,竟有镇刑司的虎头纹 —— 那是王迁带过去的旧部,李谟当年豢养的 \"死士营\"。

十四日丑时,粮尽。蒋贵让士兵分食最后的马肉,自己却啃着块冻饼。谢渊进来时,见他正用匕首在饼上划字,是 \"岳峰\" 二字。\"谢大人,\" 蒋贵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你说岳将军守大同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谢渊没回答,只从怀里掏出半张血书,是岳峰十日前提笔的 \"紫荆关需防内鬼\",墨迹已发黑。

黎明前的总攻最是惨烈。蒋贵亲率亲兵冲关,被流矢射中左臂,血顺着甲缝滴在石阶上,竟与十年前他随永熙帝北征时,在同一处关隘留下的血痕重合。谢渊则带着刀斧手凿开暗门,火光里撞见个穿吴兵服饰的人,揭开面甲竟是王迁,手里还攥着给魏王的密信,说 \"可借蒋贵之头献北元\"。

刀落时,王迁突然笑了:\"谢大人可知,你军中的粮官,是襄王萧漓的远房表侄?\"

午后破围时,蒋贵站在尸山之巅,见谢渊正用剑挑开北元的粮仓 —— 里面堆着的,竟是大同卫本该收到的秋粮,麻袋上还印着 \"户部监\" 的朱记。风卷着纸灰飘过,是北元来不及烧的账册,上面 \"镇刑司转\" 四字被血浸得发涨,像无数只睁着的眼。

玄夜卫押来个俘虏,是北元的传令兵,腰间挂着块玉佩,刻着 \"李\" 字 —— 与李谟私宅搜出的玉佩一模两样。

八月十五,援军终于抵达大同外城。蒋贵望着城头的焦痕,突然勒住马。谢渊催他进城,他却指着随行的粮官:\"先把此人交玄夜卫 —— 王迁说的表侄,就是他。\" 粮官瘫倒在地时,怀里掉出张字条,是襄王萧漓的笔迹:\"若蒋贵败,可归罪于谢渊\"。

片尾

夕阳把隘口的影子拽得老长,蒋贵的靴底碾过未干的血痕,咯吱声响里,萧桓临行前的眼神突然撞进脑海 —— 那日御阶前的晨光里,君王的瞳仁映着他的甲胄,信任像层薄冰,底下沉着化不开的猜忌。他抬手按了按左臂的箭伤,血痂虽已凝住,那根断箭的铁屑却像生了根,在骨头缝里隐隐作痛,遇风就钻心。

卷尾

《大吴史?蒋贵传》载:\"贵破紫荆关,斩左贤王,帝赐蟒衣三袭,加太子太保。然逾月,御史劾其 ' 纵容部将私贩粮草与北元 ',疏中附 ' 通敌密信 ' 数纸。帝虽斥疏为 ' 捕风 ',却解其京营兵权,改镇蓟州。贵至蓟州,终日语少,常独登城楼望紫荆关方向,三年而卒。\"

《谢渊年谱》补:\"十四年八月,渊破北元围,斩级三百,帝仅赏银五十两、彩缎二匹。时魏王旧部于市井散布流言,谓 ' 渊与北元左贤王曾于狼山会盟 '。玄夜卫彻查三月,无实据,然帝终疑之,密令沈炼 ' 察其部曲往来文书 '。渊知之,次年请辞,归乡后杜门谢客,终身未再入都。\"

《罪惟录?北元列传》记:\"左贤王败走紫荆关,收残部泣曰:' 吾尝谓吴将如虎,今观之,蒋、谢之勇可比龙虎,而其君犹自相疑,是天不欲亡吴也。' 遂遣使持重宝入贡,愿称臣纳款。\"

隘口血痕凝未干,残旗犹曳旧烽峦。功成却被君王眄,胜后反忧僚属谮。万里长城空自峙,一朝名将竟难安。莫嗟边塞多烽火,最险原是人心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不小心赖上你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校花的贴身高手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绝代武神吞噬神域北明不南渡三国之袁术家臣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重生之冷面王爷的娇俏王妃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霸道首席嗜宠妻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透视牛医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行走的正能量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
经典收藏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红楼群芳谱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圣雄之名大唐最强路人甲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利刃无声南北乱世我种田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天下长安我们家的小静静NBA万界主教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七煞侍魂炮灰"攻"养成系统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最强终极兵王明末好国舅
最近更新三藏还俗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冰临谷云起惊鸿客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浴血山河大周第一婿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铁骑红颜:大秦霸业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锦衣血诏北宋第一狠人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