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首页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国士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灵剑尊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唐伯虎现代寻芳记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醉枕江山大宋将门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全文阅读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txt下载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1章 旗不落,账不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雾未散,上邽城南街巷已闻算盘声碎。

那一声声清脆的拨珠,像是从千家万户的窗棂间渗出的晨光,细密而坚定。

昨夜老兵抬旗巡街,火把映照着格算图谱织就的巨幅旗帜,如天网覆城,竟让整座上邽一夜无眠。

今早,百姓自发沿街设香案,供三炷清香,压一碗红票——那红票是“公算旗”认证的凭证,是他们第一次觉得,账本上的数字,竟能与亲人的命脉相连。

有老妪颤巍巍地将红票压在粗瓷碗底,口中喃喃:“我儿战死无抚,粮未领,钱未见,连尸首都没寻回来……可今儿见了这旗,我心里头,像他回来了。”她浑浊的眼中滚下泪来,却不再嚎哭,只是静静跪坐,听风里传来的算盘声,一声,又一声。

胡烈立于旗台之下,身侧十名账塾老兵列队而立,皆着素袍,佩木尺而不携刀。

他们曾是沙场残卒,断臂瘸腿者有之,失目跛行者有之,如今却成了“账法”的守旗人。

一名老兵欲跪旗前,胡烈疾步上前,一把扶住,声音低沉却有力:“旗不拜人,人护旗。你我皆残躯,可脊梁不能弯——这旗若倒,咱们的账,就真成灰了。”

话音未落,忽见城外烟尘骤起,三骑快马破雾而来,马鬃染血,鞍上骑士甲叶残裂,正是赵弘部斥候。

“报——!”为首斥候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声音嘶哑,“金城残部溃兵百余人,昨夜突袭渭源粮站,焚仓两座,劫走冬粮三百余石!守卒死七人,伤十二,余部已退守河谷……”

胡烈眉峰一凛,尚未开口,那斥候又道:“然……贼人未取红票母印,亦未毁账册,反在仓壁以炭笔留字——‘算账无用,终归一战’。”

四字如刀,刻入寂静。

胡烈攥紧木尺,指节发白。

他知道,这不是劫掠,是挑衅——是对“账法”的蔑视,是对“公算体系”的宣战。

他们烧的是粮,试的却是人心底线。

消息传至公算所,黄琬之正在核对第三批“民递网”补录账目。

她闻讯未惊,只缓缓搁笔,起身走向沙盘。

属吏呈上劫粮路线图,她一眼便看出异常:所有劫掠点,皆绕开“民递网”节点——那些由百姓自组、账塾统管的粮道驿站。

他们不碰有账之地,专挑孤村弱堡,如刀锋避盾。

“这不是抢粮。”她冷声道,指尖划过沙盘上几处孤立据点,“是试我们——看我们会不会为几仓米,收手停账。”

她转身,目光如刃:“他们想逼我们动兵,想让我们以刀代账。可一旦收账护粮,百姓便会疑:原来‘账法’不过是个幌子,乱了,还得靠杀?”

正说话间,崔业匆匆而来。

他身着布衣,却是上邽训导团首领,百姓眼中的“账儒”。

他神色凝重:“陈公可在?昨夜旗动,今晨民动,民心虽聚,然外患骤至,若账庭再开,恐生变乱。是否暂缓?稳住人心为先。”

此时,陈子元正立于郡学后院高阁,凭栏而望。

他听见了算盘声,听见了斥候的急报,也听见了崔业的请示。

但他更听见的,是风中那面“公算旗”猎猎作响。

他缓缓转身,袖中《财政密策》尚有余温。

昨夜他写下“账非刑具,而为镜鉴”,今日,便有人要用刀来试这面镜子是否真能照妖。

“越是此时,越要开庭。”他声音平静,却如铁石落地。

崔业一怔:“可百姓恐生惧……”

“惧从何来?”陈子元反问,“若我们因兵乱而停账,百姓才真会惧——惧这账法,不过是个软壳。”他踱步至案前,提笔蘸墨,在竹简上写下三策,命人速送胡烈:

“一不避名——魏续旧部,权势盘根,亦要直书其名;

二不缓期——第二案即日提审,不得延后;

三不增兵护庭——百姓可自由出入郡学,亲眼看看,账庭不怕刀。”

他搁笔,抬眼望向城南。

那面“公算旗”在晨风中舒展,格算图谱如星河垂野。

他知道,敌人想用一把火,烧出他们的怯意;而他,要用一场账审,烧出他们的胆魄。

账不是软的,心才是硬的。

胡烈接过竹简,读罢,久久不语。

他原以为自己只是个看账的老兵,如今才明白,他守的不是纸,是信。

他转身下令:“备卷——提审‘黑水坡火油协济税’虚征案。开庭时辰不变,郡学正堂,日中鸣鼓。”

此时,上邽城内外,百姓已悄然涌动。

有人提着算盘,有人抱着旧账本,更多人空手而来,只为亲眼看看——那场传说中的“账审”,是否真能审出天理。

而陈子元立于高阁,望着远方雪线尽头。

他知道,贾诩残部的“火政总图”正在破雪而来,那图中藏的,或是燎原之火,或是拨乱之钥。

但现在,他只需等一场开庭。

等一场,让天下人看清——

算盘声,为何比战鼓更震人心。日中鼓响,郡学正堂前人山人海。

百姓自晨起便陆续聚来,有的提着家中尘封多年的旧账本,有的抱着孩子,只为亲眼看看“账审”究竟为何物。

郡学门前的青石阶已被踩得发亮,连屋檐下的瓦当都仿佛凝着屏息之声。

胡烈立于庭前高台,身披素袍,腰束木尺,身后是十名账塾老兵组成的“执律班”,人人不佩刀兵,只捧竹卷与算盘。

他展开卷宗,声音沉稳如钟:“提审‘黑水坡火油协济税’虚征案,溯查十年税流,以格算溯源格反推收支脉络。”

话音落,黄琬之亲自带人抬上三具沙盘模型,分别标示军需调度、地方赋税流向与豪强田产扩张路径。

她指尖点动,格算珠链翻飞,一道由千百条细线交织而成的资金暗河,在众人眼前缓缓浮现——那本应用于打造火器、修缮城防的“火油协济税”,竟在三年前便被拆分为十二笔“转运补款”,经由三个早已注销的虚设账目,最终流入金城崔氏、魏氏等豪族名下,购得良田三千余顷。

“税出于民,却归于私囊。”胡烈声音陡然拔高,“十年之间,百姓多缴三成火油税,而军中无一车火油入库!此非欺民,何为?”

台下哗然。

有人攥紧拳头,有人低声啜泣。

一个老农颤声道:“我儿死在陇西运油道上……说是遭羌骑劫杀,原来……原来油根本没运出去!”

就在此时,鼓声骤起!

十余名蒙面汉子撞开人群,冲至庭前,肩扛麻布包裹,重重摔地。

三具焦尸横陈于众目睽睽之下,皮肉焦裂,衣衫尽焚,只余残布片片。

“这是你们的粮官!”为首者嘶吼,眼中血丝密布,“烧了粮仓还想审账?天理何在!”

人群骚动,四散推挤,守卫欲上前制敌,却被胡烈抬手拦下。

他缓步上前,亲自蹲下,揭开蒙布——

尸身尚温,皮肤未完全碳化,焦味中竟透出一丝生肉气息。

更诡异的是,三人腰间皆佩“账牒”,但服饰非官制,反似流民粗麻,脚上甚至无履。

胡烈瞳孔微缩,心中警铃大作。

消息几乎同时传入陈子元府中。

李息伏案低语:“尸体未冷,焚烧时间不足两个时辰,绝非昨夜渭源之役所亡。”

陈子元端坐案前,手中《财政密策》轻轻一合,眸光如电:“此乃栽赃,欲乱账庭。”

他当即下令:“召黄琬之携‘印泥显影册’赴庭,查验账牒真伪;命王伯安调取金城旧档,比对指痕。”

黄琬之疾步入庭,取出特制印泥册,以药水轻涂三具尸体腰间账牒。

刹那间,纸面遇光泛蓝,赫然浮现出一个朱红“虚”字——伪牒验明!

王伯安亦带人呈上比对结果:为首死者右手拇指残留墨痕,经格算比对,与金城杜预旧部“夜巡签押档”中一名死士完全吻合。

“杜预已亡三年,其部早散。”黄琬之冷声宣判,“今其死士重现,手持伪牒,抛尸庭前——此非劫粮余党,而是蓄意搅乱公算之贼!”

真相大白,群情激愤。

百姓怒吼声起,有人取火把,将三具伪尸当众焚毁。

一名老妇捧出家中红票,颤声高呼:“我们信的是账,不是火!”

刹那间,数十面“公算旗”自人群高高擎起,迎风招展,如血浪翻涌,直入郡学正堂。

而城外荒坡,风沙渐起。

一匹无主战马缓缓倒地,口吐白沫,鞍上绑着半幅烧焦的令旗,残布上“西盟账议堂”五字依稀可辨,下方“税免三载”四字已被火焰吞噬大半,唯余焦痕如咒。

风卷黄沙,即将掩埋这无声的讯号。

府中,黄琬之彻夜审阅“伪尸案”卷宗,烛火摇曳。

她忽停笔,凝视其中一名死士随身账牒的纸缘——纹理细密,泛着淡淡朱丝光晕。

这纸……她眉心微蹙,指尖轻摩,低声自语:“怎会与成都特供的‘红票母印纸’,如此相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北明不南渡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福妻嫁到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三国之袁术家臣透视牛医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豪门第一少奶奶快穿精灵梦叶罗丽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绝代武神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转乾坤之凡缘世直踏青云之巅霸道首席嗜宠妻
经典收藏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虎啸三国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我助大唐盛世天下大唐好相公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他改变了法国我在汉末当后浪七煞侍魂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最强大唐我们家的小静静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春风玉露冷王的金牌宠妃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南北乱世我种田超神狂兵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玉符传奇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高门庶子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三藏还俗史上最强县令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寒门状元路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锦衣血诏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txt下载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