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首页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厂公威武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拒嫁天王老公亮剑之重霄王承柱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神探包公传奇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全文阅读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txt下载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8章 粮袋上肩,路在脚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西行第三日午后,雪停云散。

陈子元皮裘的肩头上落了一层薄雪,他却舍不得抖落——这三日里,每一步踏过的雪地上,都嵌着青石板的棱角。

“先生,柳树镇到了。”亲兵的声音裹着寒气钻进耳中。

陈子元抬眼望去,那方熟悉的推选石正立在老槐树下,石面被雪水冲得发亮,“郑玿”二字在“王铁柱”“张阿婆”之间,刻痕比前日更深了三分。

“停。”他按住马缰,翻身时粮袋在肩头沉了沉。

这袋粟米是断角羊镇百姓硬塞给他的,说“跟着先生走的粮,得是热乎的”。

此刻,袋角的羊纹蹭着他的手背,像被谁轻轻攥了一下。

“赵弘。”他转身唤人。

那黑面汉子正从队尾挤过来,腰间挂着个磨旧的算筹袋——这是他做归民算统领的标志,“去把火政塾的小丫头们叫过来。”

赵弘应了声,冲队中打了个呼哨。

三个裹着灰布斗篷的身影从粮车后钻了出来,最前头的周稚发梢还沾着草屑——昨夜她宿在北坡仓棚,教七个孩童认粮票到月上中天。

“每镇留一人,”陈子元指了指柳树镇的推选石,“别住驿馆,跟百姓挤灶房。教《账政十诫》时先背口诀,再解道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稚发间那截捆书的麻绳,“记住,你们不是官,是替百姓看账的眼睛。”

周稚的手指在斗篷下攥紧。

她昨日在白杨镇见着个老妇捧着粮票掉眼泪,说“活了五十八年,头回知道自家交的粮能数清楚”。

此刻听先生这话,后颈忽然发烫——原来那些深夜里一笔一画抄的《十诫》,那些被冻得通红的教孩童写数字的手,都是在给这双“眼睛”磨镜片。

“诺。”她应得清亮,发梢的草屑簌簌落在雪地上。

队伍再启程时,柳树镇的老人们围过来,往粮袋里塞炒豆、红枣。

郑玿扛着粮袋走在最前,皮靴踩碎的冰碴子溅到裤脚,他也不躲——三天前他还觉得这扛粮的活计丢了戍卒的脸,此刻却巴不得让更多人看见,这粮袋上绣的无角羊纹,比将军印更烫人。

“先生,”李息不知何时凑到马侧,怀里揣着个用油纸包着的竹筒,“玉门关外三镇的账,有点门道。”他压低声音,眼尾的细纹里凝着霜,“豪族不用官册,用副料纸——半页残纸塞陶罐,埋在灶膛底下传。”

陈子元的手指在鞍鞯上轻叩。

李息的情报从无虚言,他早料到豪族不会轻易交权,却没料到对方竟用十七年前的“隐粮点密账体”——那是他在洛阳秘阁见过的,专为隐匿军粮发明的歪招。

“韦家小子呢?”他问。

“在队尾装文书誊录。”李息掀开竹筒,抽出张泛黄的纸角,“昨夜他拓了三十七张残页,您瞧这纸纹——”他指尖划过纸边细密的水痕,“和永汉三年兵部密档的压纹一模一样。”

陈子元接过纸角,指腹触到凹凸的纹路,像触到了豪族藏在地下的根。

他抬眼望向西北方,那里的山影已从雪幕中显出身形,“让周稚把这纹路记下来,再查火漆印的陶底刻痕。”他将纸角塞回竹筒,“破密的法子,要让百姓也能学。”

三日后的柳泉镇,日头刚爬上镇门。

周稚攥着新抄的《破密三式》站在仓前,鼻尖冻得通红,声音却像敲铜锣:“验纸纹看水痕,对火漆辨月牙印,查陶底找三横刻——这三招,谁都能学!”

围过来的百姓里有个老仓头,颤巍巍摸出个陶罐:“我家灶下埋了七个这玩意儿,原是东家让我记‘霉损粮’的......”

赵弘没说话,抄起算筹在空地上画了个大圈。

当周稚用陶底的三横刻对出三百石虚账时,圈里堆起了三百个破麻袋——每个袋口都用黑炭写着“谎粮”。

镇民们围过来摸那些麻袋,有个汉子突然吼了一嗓子:“我前年交的五十石粟米,莫不是也填了这窟窿?”

“我家的三十石!”

“还有我家的!”

骂声像滚雷般炸开时,豪族管家正缩在镇外的草垛里。

他看着镇门上飘的空麻袋,看着百姓举着《破密三式》往自家宅院里涌,突然就跪下来,把裤带解了系在脖子上——他知道,这些百姓从前怕官,现在却信了自己手里的算筹;从前怕东家的皮鞭,现在却敢摸陶底的刻痕。

当管家绑着自己撞开仓门时,赵弘正蹲在地上教孩童认“实”“虚”二字。

他抬头看了眼那颤巍巍的身影,又低头在沙地上写了个“信”字:“你要赎的不是粮,是这字。”

消息传到陈子元帐中时,他正对着地图标记玉门关外三镇的位置。

李息递来的密报上,柳泉镇的红笔圈格外醒目。

“先生,”郑玿掀帘进来,肩头的粮袋还滴着融雪,“豪族在西岭的私仓,这两日运粮车少了三成。”

陈子元的手指停在“玉门关”三个字上。

他想起前日在断角羊镇,有个老汉摸着推选石说:“从前官老爷的印信,我们摸不着;现在这石头,我们能摸着。”此刻再看地图,那些红圈像星星般连成线,却也像未爆的雷——豪族的根须虽被斩断,断口处正渗出黑血。

“传李息,”他起身将地图卷紧,“让韦家小子再探三镇,着重查......”话音顿住,他望着帐外渐起的北风,忽然笑了,“算了,他们该急了。”

帐外的雪粒子又密了,打在牛皮帐上沙沙作响。

陈子元摸了摸腰间的算筹袋,那里装着柳泉镇百姓塞的炒豆,还带着体温。

他知道,这一路的推选石还会更多,这一路的粮袋会更沉——但有些东西,比粮袋更沉,也更烫。

比如,将醒未醒的,民心。

帐外雪粒子打在牛皮帐上的声响忽然变密了。

陈子元伸手接住一粒,凉得指尖发颤,却舍不得缩手——这冷意能让他脑子更清醒。

李息刚送来的密报还摊在案上,墨迹未干的“豪族私仓运粮车减三成”几个字,在烛火下泛着暗褐的光。

“先生。”郑玿掀帘的动作带起一阵风,皮裘下摆结的冰碴子噼啪落在地上。

他肩上的粮袋还带着外头的寒气,“北岭巡检队已整备完毕,明日寅时可——”

“暂缓。”陈子元指节叩了叩案上的密报,“豪族根基动摇,最怕的就是困兽反噬。”他抽出腰间算筹,在案上摆出三镇粮道图,“你带二十个旧部,挑二十袋晒干的粟米,明日辰时进玉门关。”

郑玿的手在粮袋绳结上顿住:“晒粮?这季节......”

“晒的不是粮。”陈子元将算筹重重按进沙里,“是要当众讲明白——粮可假,信不可晒;人可欺,账不可埋。”他抬眼时,烛火在眼底晃了晃,“你从前是戍卒,他们信你扛过刀枪;现在你扛粮袋,他们信你分得清米粟。”

郑玿喉结动了动。

三日前断角羊镇的推选石还在眼前,刻着他名字的地方被雪水浸得发亮。

他突然明白,先生让他扛的从来不是粮,是块能镇住人心的秤砣。

“诺。”他弯腰提起粮袋,皮靴碾过地上的冰碴子,“末将这就去挑粮。”

玉门关的风比北岭更硬。

郑玿站在晒粮席前,二十袋粟米在雪地上铺成半环,袋口大敞着,金黄的米粒被风卷起又落下。

镇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老人踮脚去摸粮袋上的无角羊纹,有孩童蹲在地上捡被风吹散的米粒。

“各位乡邻。”郑玿的声音裹着风撞进人堆里,“从前豪族说粮霉了、虫蛀了,可霉的是粮吗?”他抓起一把粟米,米粒从指缝漏下,“霉的是他们的良心!虫蛀的是咱们的血汗!”

人群忽然静了。

老槐树后挤进来个佝偻的身影,灰布衫洗得发白,手里捧着半块朽木牌。

“军爷。”老人的手直抖,木牌上的刻痕被磨得模糊,“我是建安七年被抓去修私仓的,这是苦役签......”他翻转木牌,背面歪歪扭扭刻着“不得晒粮”四个字,“东家说,晒粮就是晒他们的丑,要抽五十鞭......”

郑玿的呼吸突然重了。

他接过木牌时,指腹触到刻痕里的木屑,像触到了当年被皮鞭抽裂的血肉。

他想起三天前柳树镇的老妇捧着粮票掉眼泪,想起柳泉镇百姓举着算筹冲进豪族宅院的模样——原来那些被埋在灶膛下的密账,那些被锁在陶罐里的谎言,压着的从来不是粮,是活人。

“拿锤子来。”他声音发哑。

镇口的铁匠递来铁锤时,郑玿看见他眼里闪着水光。

木牌钉上晒粮席旁的老槐树时,钉子撞在树干上的声响惊飞了枝头的麻雀。

“今日,”他仰头望着木牌,雪花落进他睁得老大的眼睛里,“我们晒的不是粮,是命——被豪族踩在泥里的命,被他们当草芥的命!”

人群突然炸开了。

有汉子冲上去摸木牌上的刻痕,有妇人扯着嗓子哭:“我家男人就是修私仓时摔死的!”有孩童拽着郑玿的皮裘下摆:“军爷,我能摸摸粮袋吗?”郑玿蹲下来,把孩子的手按在粟米上:“摸,使劲摸,这是你们的粮,该晒在太阳底下的粮。”

同一时刻,三十里外的陶窑坊飘起了青烟。

豪族管家攥着最后一叠副料纸冲进窑口,额角的汗混着灰往下淌:“烧!全烧了!”窑工们手忙脚乱往窑里添柴,火星子劈里啪啦溅在纸页上。

“慢着!”

沙哑的童声从窑后传来。

七个盲眼孩童手拉手站在雪地里,最前头的小丫头歪着头:“张叔,今晨送来的陶罐比往日多了三车。”她摸索着指向窑边的草垛,“那底下还藏着两筐没烧的。”

归民算队的火把几乎是同时亮起的。

赵弘扛着算筹袋从草垛后钻出来,腰间的算筹撞得叮当响:“豪族藏了十七年的账,今天该见天日了。”他挥挥手,算队的人冲进窑口,用空竹匣接住未烧尽的残页——十二片焦黑的纸角,在火光里泛着暗黄。

当残页被送到陈子元帐中时,烛芯“啪”地爆了个花。

他捏着拓本的手微微发颤,“蔡旭坤”三个字被拓得歪歪扭扭,却像根钉子扎进他眼底。

“周稚。”他唤人时,声音比帐外的风还冷。

周稚从案角的书堆里抬起头,发间的麻绳松了,几缕碎发沾在冻红的耳尖上:“先生?”

“此人可查?”

她翻出怀里的竹册,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墨痕:“无官籍,无田契,无乡邻佐证。”竹册边缘卷了毛边,是她连夜翻查了三镇户籍的痕迹,“倒有老卒说,建安九年金城守夜营换过三任粮官......”

陈子元的笔在“蔡旭坤”上圈了又圈,墨迹晕开一片黑。

他抽出张新纸,提笔时顿了顿:“悬账专案加一条——副料纸溯源,主理人......”他抬眼看向帐外,李息的影子正贴着牛皮帐移动,“李息。”

敦煌城的夜比玉门关更冷。

披着兜帽的身影缩在灶膛前,最后一片残页在火里蜷成黑蝶。

他盯着跳动的火苗,喉结动了动,像在念什么咒语。

突然一阵风卷着雪粒子扑进来,火盆晃了晃,一片焦边残纸“呼”地飞了出去,掠过他半张脸——那是张熟悉的脸,左眉骨有道旧疤,正是建安十年春突然失踪的敦煌屯田署录事参军。

残纸飘啊飘,被北风卷着掠过北岭的山梁。

山脚下,李息正裹着皮裘蹲在雪地里,借着火折子的光查看韦家小子刚送来的陶窑出入记录。

他指尖划过“建安九年三月,陶罐三十七车”的批注,突然抬头望向北方——那里有片雪花正裹着焦纸,缓缓落向他脚边的雪堆。

原文中的“hood”翻译为“兜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际:最强机甲师逝者敲门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乱世枭臣霸道首席嗜宠妻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福妻嫁到宇宙职业选手员工比老板还有钱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崩原铁:观影二创降临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我的谍战岁月火影开局夺舍了白莲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字符的游戏两个人的聊天记录
经典收藏超神狂兵新闯王大唐最强路人甲唐哀帝,中兴大唐三国之武皇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最强终极兵王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龙飞凤儛我保驾医将婿穿越水浒收好汉制霸大宋之奸臣传时空手环:代号025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七煞侍魂大宋风云女国公种田一二事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
最近更新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北宋第一狠人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明朝的名义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史上最强县令高门庶子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txt下载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