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首页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错撩疯批霸总后我一胎三宝四合院:南锣鼓巷路人天魔传说狂扇血魔女帝六零:一不小心开启大力士属性盗墓:九门团宠是真郡主四合院:战场归来媳妇被截胡人小鬼大:玄门三岁小师祖出山啦一人,一剑,一族,筑人族脊梁!在崩坏世界里的时光替假千金下乡?搬空渣爹家嫁疯批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304章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壬午日,皇帝把梁贵人立为皇后,还把之前梁皇后的懿陵降格为贵人的坟墓。皇帝讨厌梁氏,就把皇后的姓改成薄氏,过了一段时间,知道她是邓香的女儿,又让她恢复邓姓。

皇帝下诏奖赏诛杀梁冀的功臣,封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为县侯,单超的食邑有两万户,徐璜等人各有一万多户,世人称他们为“五侯”。还让左悺、唐衡继续担任中常侍。又封尚书令尹勋等七人为亭侯。

任命大司农黄琼为太尉,光禄大夫中山人祝恬为司徒,大鸿胪梁国人盛允为司空。当时,刚刚除掉梁冀,天下人都期待有新的政策和变化。黄琼处在三公之首的位置,就上奏检举那些平常贪污的州郡官员,有十多个人被处死或者流放,全国上下都一致称赞他。

黄琼征召汝南的范滂。范滂从小就磨炼自己的高洁品行,被家乡人信服。他曾经担任清诏使,去冀州巡查,范滂一上车,手握缰绳,就满怀壮志,想着要把天下治理得风清气正。那些贪污的郡守、县令,听到风声就自动交出官印离职了。他所检举上奏的人,没有不让大家心服口服的。正好赶上皇帝下诏让三府的属官检举那些民间流传的官员不法行为,范滂就上奏检举了二十多个刺史、二千石官员以及他们背后的权贵势力。尚书责怪范滂弹劾的人太多,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所检举的,要是没有那些贪婪残暴、严重危害百姓的,我怎么会写在奏章上呢!只是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先检举最要紧的,那些还没调查清楚的,之后我会再去核实。我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好庄稼才能长得茂盛;忠臣铲除奸人,国家的正道才能清明。要是我说的有假,我甘愿接受死刑!”尚书也没法反驳他。

尚书令陈蕃给皇帝上疏,推荐了五个隐士,分别是豫章的徐稚、彭城的姜肱、汝南的袁闳、京兆的韦着和颍川的李昙。皇帝就用安稳的车子、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按照礼节去征召他们,可他们都没来。徐稚家里穷,经常自己种地,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吃,为人恭敬、节俭、重义气、讲谦让,当地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多次被官府征召,他都没答应。陈蕃当豫章太守的时候,以礼邀请徐稚担任功曹,徐稚没办法才去拜见,见面之后就告辞了。陈蕃性格正直严厉,不轻易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了,才专门为他设一张坐榻,徐稚走了就把坐榻挂起来。后来徐稚被推举为有道之士,朝廷派人到他家封他为太原太守,他也没接受。徐稚虽然不接受各位公卿的征召,但听说有人去世,就背着书箱去吊唁。他常常在家里提前烤好一只鸡,用一两棉花在酒里浸湿后晾干,用来包裹鸡肉,直接走到要去的坟墓外,用水浸湿棉花,让它散发出酒气,再准备一斗米饭,用白茅垫着。把鸡放在前面,洒酒祭奠完,留下名片就走,不见丧主。

姜肱和他的两个弟弟仲海、季江都因为孝顺友爱而出名,他们经常盖同一条被子睡觉,不接受朝廷的征召。姜肱曾经和弟弟季江一起去郡里,晚上在路上遇到强盗,强盗要杀他们,姜肱说:“我弟弟年纪小,父母疼爱他,还没娶妻,我愿意牺牲自己救弟弟。”季江说:“哥哥年纪大,品德好,是家里的宝贝,国家的人才,我请求自己受死,来代替哥哥的性命。”强盗听了就把他们都放了,只是抢走了他们的衣服财物。到了郡里,大家看到姜肱没穿衣服,奇怪地问原因,姜肱找了个别的借口,始终没说被抢劫的事。强盗听说后,感动又后悔,到学舍求见姜肱,磕头谢罪,归还抢来的东西。姜肱不接受,还拿酒食招待强盗,然后送他们走了。皇帝征召姜肱,他没来,就下令彭城的官员,让画工去画姜肱的样子。姜肱躺在昏暗的地方,用被子蒙着脸,说自己头晕,怕吹风,画工最终也没见到他。

袁闳是袁安的玄孙,他刻苦修身,不接受征召。韦着隐居起来讲学,不过问世俗事务。李昙的继母很严厉,李昙侍奉她却更加恭敬,得到四季的珍贵玩物,从来都是先祭拜再献给继母,乡里人都把他当作榜样。

皇帝又征召安阳的魏桓,他的同乡都劝他去,魏桓说:“追求官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现在后宫有上千人,能减少吗?马厩里有上万匹马,能减掉吗?皇帝身边的权贵,能除掉吗?”大家都说:“不能。”魏桓感慨地叹息说:“如果我去了,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地回来,那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就隐居起来不出来。

皇帝除掉梁冀后,以前的旧人、恩人、仇人,很多都得到了封爵。追封皇后的父亲邓香为车骑将军,封安阳侯;又封皇后的母亲宣为昆阳君,哥哥的儿子邓康、邓秉都为列侯,家族其他人都当上了列校、郎将,赏赐的财物数以万计。中常侍侯览献上五千匹细绢,皇帝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又借口他参与商议诛杀梁冀,进封他为高乡侯;还封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从此,权力都集中到宦官手里了。“五侯”尤其贪婪放纵,朝廷内外都被他们搅得不安宁。当时,灾异现象频繁出现,白马令甘陵人李云用公开的奏章上书,还把副本送到三公府,说:“梁冀虽然专权跋扈,把暴虐施加到天下,但现在因为犯罪被杀,就像主人叫来家臣把他勒死一样,却滥封谋划这件事的臣子万户以上的食邑。汉高祖要是知道了,能不反对吗!西北边境的将领,能不寒心吗!孔子说:‘帝,就是要明察。’现在官位混乱,小人靠谄媚往上爬,钱财公然行贿受贿,政治教化日益受损;皇帝诏书任命官员,都不经过皇帝亲自审阅,这样做,皇帝还想不被人指责吗!”皇帝看到奏章后非常生气,下令有关部门逮捕李云,让尚书带着护卫,拿着剑戟把李云送到黄门北寺狱,派中常侍管霸和御史、廷尉一起审问他。当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为李云因为忠谏而获罪感到痛心,就上书说“愿意和李云同一天死”,皇帝更加愤怒,就把杜众也关进了廷尉的监狱。大鸿胪陈蕃上疏说:“李云说的话,虽然没顾忌皇帝的忌讳,冒犯了皇帝的旨意,但他的本意是为了国家好。以前汉高祖能容忍周昌直言不讳的劝谏,汉成帝赦免朱云的死罪,现在要是杀了李云,我担心世人又会有像比干被剖心那样的议论了!”太常杨秉、雒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也一起上疏为李云求情。皇帝非常愤怒,有关部门上奏说他们对皇帝不恭敬。皇帝下诏严厉斥责陈蕃、杨秉,把他们免职赶回家乡,沐茂、上官资被降两级官阶。当时皇帝在濯龙池,管霸上奏李云等人的事情,管霸跪着说:“李云不过是乡野间的迂腐书生,杜众是郡里的小官吏,他们是出于愚狂,不值得治罪。”皇帝对管霸说:“‘帝欲不谛’,这是什么话,你还想原谅他们?”回头让小黄门批准了对李云和杜众的判决,李云和杜众都死在了狱中,从此皇帝宠爱的这些人更加骄横。太尉黄琼自己觉得无力制止这种情况,就称病不起,上疏说:“陛下即位以来,没有什么好的政绩,梁氏家族掌权,宦官充斥朝廷,李固、杜乔因为忠言被残酷杀害,李云、杜众又因为正直接着被杀,天下人伤心害怕,怨恨越来越深,朝廷内外的人,都不敢谈忠了。尚书周永,一直侍奉梁冀,借助他的权势,看到梁冀快倒台了,就假装诋毁梁冀来显示自己忠诚,靠着这种奸计,也得到了封侯。还有,宦官心怀不正,互相勾结,自从梁冀得势,他们就亲密无间,整天谋划着干坏事;等到梁冀要被杀的时候,他们没办法再耍手段,又把梁冀的恶行重新提起,来索要爵赏。陛下不仔细审查,辨别真假,又把他们和忠臣一起公开封赏,让好坏不分,就像把金玉扔在沙石里,把珪璧摔碎在泥地里,天下人听到这些,没有不愤怒叹息的。我家世代受国家的恩,我职位重要但能力微薄,在这快要不行的时候,斗胆说出这些不避讳的话。”奏章呈上去后,皇帝没有采纳。

评论

这段史料聚焦于梁冀覆灭后的权力重组与社会百态,展现了东汉中后期“外戚退、宦官进”的权力真空期乱象,其中各方势力的博弈与士人的价值选择,深刻折射出王朝的精神危机:

权力洗牌的本质:从“外戚专权”到“宦官擅政”的恶性循环

梁冀死后的权力分配,并未带来政治清明,反而开启了更隐蔽的腐败:

“五侯”的崛起与贪婪:单超、徐璜等宦官因“诛冀之功”被封县侯,食邑多至二万户,形成“五侯当朝”的格局。他们的“贪纵”与梁冀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将“外戚家族垄断”转为“宦官集团分赃”。皇帝用宦官制衡外戚,却陷入“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陷阱——权力始终在“垄断”与“专横”中循环,从未真正回到“制度轨道”。

“恩荫政治”的延续:桓帝对“故旧恩敌多受封爵”,追封皇后父邓香、母宣,甚至因中常侍侯览“献缣五千匹”就封其为侯。这种“以私恩代公义”的封赏逻辑,与梁冀时期“任人唯亲”如出一辙。当“献财”“攀亲”成为上位捷径,官场的价值观已彻底扭曲。

对异见的残酷压制:白马令李云因指责“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被下狱,杜众因“愿与云同日死”遭株连,陈蕃、杨秉等大臣劝谏反被斥退。桓帝对“帝欲不谛”(皇帝不像皇帝)的指控反应剧烈,本质是对“皇权合法性”的极度敏感——他能容忍宦官贪腐,却绝不容忍对自身权威的质疑。这种“护短忌医”的统治心态,让任何改革建议都沦为禁忌。

士人群体的分化:抗争者的悲壮与隐逸者的无奈

面对宦官专权的新局,士大夫群体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共同构成了乱世中的精神图谱:

范滂式的“清流抗争”:范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弹劾贪污太守“莫不厌塞众议”,展现了士大夫“以道抗势”的锐气。他面对尚书质疑时“忠臣除奸,王道以清”的宣言,将“反腐”与“兴邦”直接关联,代表了理想主义者的担当。但这种抗争在宦官主导的体制下,注定孤立无援——范滂的勇气,更像是黑暗中的一丝微光。

“五处士”的隐逸坚守:徐稚、姜肱、袁闳等人“屡征不至”,用归隐表达对现实的拒绝,其方式各有象征:

徐稚“设榻待客”“负笈吊丧”,用礼节坚守尊严,却与官场保持距离;

姜肱“让盗全弟”“韬面拒画”,以德行感化他人,却拒绝与皇权合作;

魏桓“问后宫、厩马、权豪可减否”的三连问,直击时弊——当制度性腐败无法改变时,“干禄求进”不过是同流合污,不如“隐身不出”保全初心。

他们的隐逸,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用“不合作”对抗“不合理”,是乱世中士人的另一种抗争。

陈蕃、黄琼的无力感:陈蕃为李云辩护反被斥退,黄琼“称疾不起”上书痛斥“朱紫共色、粉墨杂糅”,却“书奏不纳”。这些曾试图有所作为的大臣,最终在现实面前碰壁——他们的困境证明:当皇权与宦官深度绑定,士大夫的“忠言”已无法穿透权力的壁垒,只能在“愤叹”中见证王朝沉沦。

时代的精神困境:道德坚守与现实溃烂的撕裂

这段历史最深刻的矛盾,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彻底背离:

价值观的颠倒:周永“昔事梁冀,见其将衰则阳毁示忠”,靠投机取巧封侯;宦官“临冀当诛,复记其恶以要爵赏”,用背叛换取富贵。而李云、杜众因说真话被杀,范滂、陈蕃因守正道受挫。这种“善遭恶报,恶得善果”的现实,让“善恶有报”的传统信念摇摇欲坠。

权力合法性的流失:桓帝诛杀梁冀本可成为“中兴”契机,但他未能“清整吏治、体恤民生”,反而纵容宦官贪腐、压制异见。黄琼指出的“海内伤惧,益以怨结,朝野之人,以忠为讳”,道破了关键——当“忠”成为禁忌,“说真话”成为罪名,政权的精神根基已被蛀空。

士人的集体失语:从积极抗争的范滂,到消极隐逸的徐稚,再到被迫沉默的黄琼,士大夫群体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难以撼动现实。这种“无力感”的蔓延,比宦官专权更可怕——当最有良知与能力的群体对国家失去信心,王朝的崩溃就只是时间问题。

梁冀覆灭后的这段历史,恰似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专制皇权的致命缺陷——依赖“近臣”制衡“外戚”,只会制造新的垄断;也照出了士人的精神困境——在“抗争必败”与“合作同流”之间,隐逸成了最后的尊严。魏桓的那句“使桓生行死归,于诸子何有哉”,道尽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悲凉:当体制从根腐烂,任何个体的努力都如螳臂当车,唯有守住内心的“道”,才能在崩塌的世界中留存一丝人性的光辉。而这种“坚守”的普遍化,恰恰预示着王朝的精神已先于肉体死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家的厕所通异界快穿之作精美人又被男主盯上了体坛之召唤猛将转乾坤之凡缘世绝代武神我的谍战岁月乾坤塔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食梦貘手记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愚弟奥丁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乱世枭臣凡仙飘渺传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我有修真界绿卡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绿茵三十六计
经典收藏外卖小哥爱上桃花公子横空出世的娇帝君抽龙筋?抽条裤带意思一下得了!叶罗丽之重生归来,我依旧爱你综穿:捣乱从甄嬛传开始蚀骨情深,顾总他上头了撒哈拉的阳光我在末世和空间之间反复横跳没错,我的卡牌是辛弃疾怎么了菟丝绕红缨帝少动情,顾大小姐三年抱俩诸天从武魂觉醒开始当我在火影成为空律重生之侯门商妻锦鲤四岁半捡的妹妹超旺家五行农夫将军归来成了权臣心尖宠从末世穿来的大佬,她有病,得治穿越七零,嫁个兵哥当军嫂海贼里的龙珠模拟器
最近更新天边那颗星搬空家产去随军,禁欲大佬痴宠我一日不见兮偷听心声后,我被阴湿男鬼溺宠恶毒雌性腰超软,大佬兽夫忘本了玉京第二春雪中:人在北凉,以势压人你巅峰时我退让,你衰老时我骑脸听懂毛绒绒心声,保姆成豪门团宠八零极品小姑,带全家致富奥特:人类背叛?我反手选择黑暗我引风月局快穿:宿主她只想做反派的老父亲穿到自己写的虐文后我翻天了我一个史莱姆吊打巨龙很合理吧?战双帕弥什之渡鸦斗罗:我和千仞雪一体双魂郡主美又娇,疯批死对头又茶又撩快穿:星座病娇反派苏又撩我养的蛙崽,旅行末世捡装备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