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日,陆绍远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几天前刚刚将筹备组建“先锋党”的事情敲定,昨日又亲自部署了对冲蝇基地的作战计划。
今日一早便立刻投入了另一项关乎国运的紧要事务——主持召开南方军战区体制改革后的第一次正式军事委员会议。
军务楼中,一间军事委员会的专用会议室内。
墙壁上悬挂的巨幅九州全域图以及代表各战区的旗帜,椭圆形的红木会议桌旁,参加这场会议的只有五个人,却代表着九州武装力量的最高决策层。
除了身为最高统帅的陆绍远坐在主位,另外四位皆是肩扛三颗金星的上将,他们分别是是:
海军司令,林启文。
空军司令,林志远
陆军司令,徐广林
三军总参谋长,李岩
会议由李岩主持。他环视一周,声音沉稳有力的率先说道:“各位,现在召开军事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主要有三个核心议题需要审议。首先,是第一项,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议题——关于我军是否,以及何时,对东瀛本土发起全面进攻。”
他首先肯定了新体制的成效:“在此,我需要向委员会汇报,东部战区在几天前,率先发起了我军战区改制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跨海进攻作战,目标直指东瀛琉球群岛的冲绳基地。战果十分喜人,基本摧毁了敌人在该区域的海空力量,初步达成了战略目标。更重要的是,此次作战充分检验了新体制下,战区内部陆、海、空三军的协同配合,展现出井井有条、高效顺畅的指挥效能。”
李岩的语气带着一丝振奋:“基于东部战区的成功经验,总参谋部经过研判认为,我们新建成的战区指挥体制,其潜力巨大,完全有能力支撑我们在未来进行双线,甚至三线作战,而不至于出现指挥混乱、后勤崩溃的问题。”
随即,他将话题引回东瀛现状:“再看当前敌情,我们对东瀛实施的海上封锁与经济绞杀战,已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效果显着。东瀛国内的战争资源,尤其是石油、橡胶、有色金属等,已濒临枯竭。我们新组建的海岸警备队,在封锁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果斐然。如今的东瀛渔民,在我方海空力量的威慑下,只敢在自家岸防炮的射程内进行有限的捕捞作业,收获微乎其微,据我们情报分析,因为无限制的捕捞,东瀛近海的渔业资源已近乎枯竭。”
他拿起一份情报摘要,语气转为冰冷:“当前,整个东瀛的粮食供应,完全依靠近卫内阁推行的极端配给制度在勉强维持。普通民众日均摄入热量远低于维持基本生存的需求,饥荒已在部分地区蔓延。即便他们现在立刻下令,全民开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时间上来不及了。东瀛的社会经济和民众忍耐力,正在滑向崩溃的边缘。”
“因此,”李岩总结总参部的判断,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总参谋部认为,下一个阶段将是全面对东瀛本土发动战略进攻的最佳时机。趁其病,要他命!在其国内矛盾总爆发、战争潜力彻底耗尽之后,给予其最后一击,而下一个阶段即将到来,现在,请各位委员就此议题,发表看法。”
海军司令林启文第一个开口,他眉头紧锁,语气沉重的说道:“李总长的分析,从战略层面看是正确的。但是,我必须向委员会汇报海军近期面临的严峻现实——东瀛人的反击,正变得越来越疯狂,越来越不计代价!”
他详细说道:“海军司令部这几天接连收到报告,我们在东瀛近海执行巡逻和封锁任务的舰艇,多次遭到敌军自杀式特攻,那些被洗脑的鬼子飞行员,驾驶着装载满炸药的老旧飞机,不顾一切地撞击我们的军舰!就在过去一周,我们已有一艘‘鲨鱼级’巡洋舰和两艘‘鳄鱼级’驱逐舰被撞伤,幸而损伤都控制在可修复范围内,没有造成舰只沉没和重大人员伤亡。”
林启文语气中带着一丝庆幸:“这多亏了我们未雨绸缪,在建造第二批改进型‘鳄鱼级’驱逐舰时,就特别强调了防空火力的密集化和对空能力的提升,进行了针对性改装。”
“否则,在面对这种丧心病狂的‘攻击时,损失恐怕会远超现在!这种战法,虽然原始、野蛮,但在特定情况下,确实能对我方技术装备构成严重威胁,未来的登陆作战,海军舰艇势必聚集在登陆场周边,届时必将成为这些疯子重点攻击的目标。”
空军司令林志远紧随其后,补充了空中的情况:“林司令说的非常对。我们空军在高丽至东瀛本土之间的空域,也发现了异常,巡逻机组多次报告,发现大量形迹可疑的东瀛战斗机,在空中漫无目的地盘旋游弋,其行为模式与常规空战截然不同。”
“我们判断,这极可能就是海军遭遇的那种自杀式飞机,在空中寻找我们落单的舰艇,或者等待我们大规模舰队出现,好在,这些飞机性能落后,大多已被我巡逻的‘朱雀’战机提前发现并击落,未能对海军造成更大威胁。但这无疑表明,鬼子已经将‘特攻’战术提升到了实施层面。”
这时,资格最老的陆军司令徐广林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历经战火沉淀下来的味道:“少帅,诸位。鬼子的疯狂,我们都看到了。他们确实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和理智,企图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弥补其与我们在技术、装备上的巨大代差。从军事上看,拖延下去,固然能进一步消耗其国力,但也可能给其更多时间,去制造更多的自杀工具,加固其本土防御工事。”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最核心的担忧:“但是,如果此刻就发起对东瀛本土的全面进攻,尤其是大规模的陆军登陆作战,我们将要面临的伤亡,恐怕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东瀛本土经营多年,地形复杂,民众在军国主义宣传蛊惑下,抵抗意志可能会异常顽强。我们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军队,可能是一个陷入全民疯狂的国家,我们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稳妥,更能控制伤亡的方案。”
三位军种司令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看法,会议室内的气氛十分凝重。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了主位的陆绍远身上。
陆绍远一直安静地听着,手指在轻轻敲击着桌面,待徐广林说完,他停止了敲击。
“诸位的意思,我都明白了。”陆绍远的声音十分的平静,“鬼子困兽犹斗,其‘特攻’战术确实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认真应对,徐司令对我们部队将士们生命的担忧,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追求的是胜利,但绝不是不计代价的胜利。”
他略微停顿,清晰地下达了决策:“既然如此,我们便采取 ‘稳扎稳打,逐步蚕食’ 的策略,全面进攻的号角要吹响,但节奏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
他看向李岩和林启文、林志远:“海军和空军,从即日起,发起对东瀛本土的全面进攻! 海军的任务是,进一步收紧封锁,动用主力舰艇,对东瀛沿海重要港口、工业设施、交通枢纽进行持续性的舰炮轰击和有限度的登陆破袭。”
“空军的任务是,从今日起对东瀛本土发起袭击,逐步扩大轰炸范围,逐步提升轰炸强度,不仅要摧毁其军事目标,更要系统性地瘫痪其战争潜力——工厂、电站、铁路、桥梁,都在打击清单之上!我要让东瀛的天空永远笼罩在我们战斗机的身影之下,我要让他们的土地在我们的炸弹下颤抖!”
接着,他看向徐广林和李岩:“至于陆军的大规模登陆作战,暂缓, 但这不代表陆军可以休息。命令北方战区和东方战区的陆军司令部,立即组织精干参谋力量,会同总参,根据海空军进攻后获取的最新情报,制定一份详尽无比的 《东瀛本土登陆作战预案》 。”
“这份预案,要细化到每一个可能的登陆场,每一支参战部队的序列,每一阶段的作战目标,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尤其是敌人疯狂反扑的预案,我们要等到东瀛的抵抗意志被海空打击最大限度削弱,其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登陆条件相对成熟时,再挥出这决定性的最后一拳!”
陆绍远的声音斩钉截铁:“总之,现阶段,对东瀛的主要措施,就是以海空绝对优势,持续高压打击,辅以严密封锁,困之、弱之、耗之!为最终陆军的雷霆一击,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最终目标依然不变,那就是——彻底消灭东瀛军国主义,根除后患!”
这个决策,兼顾了战略进取与战术稳妥,既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压力,又有效控制了初期风险,赢得了在场所有将领的认同,众人纷纷点头。
“第一项议题结束。”李岩适时推进会议,“现在进行第二项议题:关于是否在高丽行政区征兵,组建高丽籍部队,用于对东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