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的余威尚未完全散去,墨绿色的海面依旧翻滚着不安的浪涌,但天空的乌云已然裂开缝隙,投下几道巨大的、如同天梯般的金色光柱,映照在刚刚经受住自然之神考验的钢铁舰队之上。演习,并未因一夜的颠簸而终止,反而迎来了它最为核心、也最为震撼的环节——战略威慑展示。
随着总指挥舰“惊澜一号”上升起一连串特定的旗语信号,散布在广阔海域上的五十艘惊澜战舰,如同听到了集结号的士兵,开始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和精度,重新编组队形。它们不再区分红蓝,而是汇聚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而森严的攻击集群。战舰与战舰之间保持着精确的距离,巨大的玄黑色舰体在尚未平息的海浪中起伏,却始终维持着整体的严整,仿佛一座正在海面上移动的、由钢铁铸造的城池。
最终,舰队在海域中央,展开了一个巨大的、近乎完美的扇形攻击阵型。每一艘战舰的侧舷都对准了远方那片被划定为目标区的、空旷无物的海域。冰冷的炮口从侧舷炮窗中探出,在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幽暗的金属光泽,如同巨兽缓缓睁开了它布满獠牙的利口。
观礼舰被安排在安全距离外,其上的受邀者——主要是几位与华胥关系密切的南洋小邦使节,以及华胥内部的核心文官——此刻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压迫感攫住了他们。
“预备——” 通过加密的灯语信号,指令传达到每一艘战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只有海浪的拍击声和蒸汽机低沉的嗡鸣作为背景音。
“齐射!”
命令下达的瞬间,仿佛天地失色!
“轰隆隆隆——!!!”
不是一声,不是十声,而是五十艘战舰,超过一千两百门火炮(按每舰24门侧舷炮粗略计算)在同一秒内发出的怒吼!这声音不再是演习初期的零星炮响,而是汇聚成了一道足以撕裂耳膜、震撼灵魂的持续不断的恐怖雷鸣!整个海面都被这巨大的声浪震得剧烈颤抖,观礼舰上的琉璃观察窗嗡嗡作响,仿佛随时要碎裂。
炽烈的火光从每一艘战舰的侧舷连环喷吐而出,连成一片耀眼的、跳跃的火墙,即便是在白昼,也瞬间压过了天光!浓密的白色发射硝烟如同凭空升起的厚重雾墙,瞬间将半个舰队笼罩其中。
紧接着,是更为骇人的一幕。各舰按照预定程序,向舰队前方及上空发射了特制的烟幕弹。这些炮弹在空中炸开,并非产生火光,而是释放出大量浓稠的、经久不散的黑色与灰白色混合烟幕。
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数十里外的目标海域,激起无数冲天的巨大水柱,仿佛在那片海域下了一场由钢铁和火焰构成的暴雨。而与此同时,舰队释放的浓密烟幕在海风的吹送下,迅速弥漫、扩散,与火炮发射产生的硝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片几乎遮蔽了整个攻击阵型前方天空与海面的、巨大无比的烟云幕布。
这一刻,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达到了顶点。
眼前是:铁甲蔽海,浓烟遮天。玄黑色的舰队在翻腾的烟云中若隐若现,如同来自深渊的魔神军团。
耳中是:万炮齐鸣,声震寰宇。持续的轰鸣仿佛要将天空都震出裂痕,宣告着毁灭的降临。
那几位南洋小邦的使节,早已面无人色。一位来自爪哇附近岛国的老使臣,双腿一软,若非扶住栏杆,几乎瘫倒在地,他望着那片被炮火和浓烟统治的海域,嘴唇哆嗦着,用土语喃喃道:“天神……发怒了……这是天神的力量……” 他们带来的通译,也脸色煞白,忘记了翻译,只是呆呆地望着。他们原本或许还存有几分对华胥这个新兴势力的观望甚至小心思,但此刻,所有的侥幸心理都被这毁灭性的场景碾得粉碎。这不再是他们认知中的海战,这是天罚!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刻钟。当最后的炮声余音在海天间回荡着消散,当弥漫的烟幕在海风中渐渐稀薄,露出后方依旧保持着严整阵型、仿佛毫发无伤(实际上也并未受损)的钢铁舰队时,整个目标海域已然像是被彻底犁过一遍,海面上漂浮着被震晕的鱼群和木靶的碎片。
威慑,无需言语。
这“铁甲蔽海,浓烟遮天”的震撼一幕,这“万炮齐鸣,声震寰宇”的恐怖乐章,已然将华胥所拥有的、足以改变区域格局的绝对力量,深深地、永久地烙印在了每一位目睹者的灵魂深处。惊澜之威,自此不再是传说,而是悬于所有潜在对手头顶的、冰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