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大军在水泥迷宫外一停就是半个月。这半个月,对袁军将士来说,简直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
身体上,虽说暂停了进攻,不用去那鬼打墙般的水泥迷宫里送死,但数十万人马困守一地,粮草消耗巨大。从河北运来的补给线漫长,时不时还被幽州的小股骑兵(穿着袁军服装,打着“东风物流·敌后特别配送”旗号)骚扰劫掠,搞得后勤官员焦头烂额。士兵们每天看着近在咫尺却无法攻破的水泥墙,闻着里面日夜不停飘出的、越来越浓郁的火锅香气,啃着手里日渐减少的干粮硬馍,只觉得人生灰暗,前途无“亮”。
心灵上,则遭受着幽州“文化攻势”的持续洗礼。郭嘉派出的细作混入袁营,不仅散播“幽州生活美好论”,还带来了最新的“精神食粮”——用简易木板印刷的《北海画报》!上面图文并茂(画技抽象但意思到位)地描绘着北海百姓安居乐业、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军民同乐涮火锅的场景。更损的是,画报角落里还附上了几种辣条的简单做法和“英雄血”的勾兑配方(当然是错的),勾得袁军士兵心痒难耐,私下里偷偷尝试,结果不是被辣得哭爹喊娘,就是喝坏了肚子,军营里时不时响起一片哀嚎。
这一日,袁绍在中军大帐内,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请求补充粮草的文书,以及一份士兵因为偷尝“自制辣条”导致集体腹泻的报告,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他烦躁地拿起一根“北海特供”辣条,恶狠狠地咬了一口,试图用这熟悉的味道安抚自己焦躁的神经。
“主公,”郭图小心翼翼地开口,“与幽州通商的第一批物资已到,五千皮甲、一万石盐均已入库,只是那三千箱辣条……在路上被‘不明势力’劫走了大半。” 其实是幽州“东风物流”自己动的手脚,玩了一出“监守自盗”,回头还能找袁绍索赔。
袁绍闻言,气得差点把嘴里辣条喷出来:“什么?!谁敢劫我的辣条?!”
逢纪连忙补充:“主公息怒,华雄那边表示会尽快补货,但要求我们用战马抵扣损失……”
“欺人太甚!”袁绍把辣条拍在案几上,正要发火,却见沮授和田丰联袂而入,脸色凝重。
“主公!不能再等了!”沮授声音沉痛,“我军士气日渐低落,粮草不济,幽州华雄分明是在用缓兵之计,耗我锐气,疲我师旅!若再不决断,恐生大变!”
田丰更是直接:“请主公即刻下令,强攻水泥阵!哪怕付出代价,也要撕开一道口子!否则,数十万大军困死于此,悔之晚矣!”
袁绍看着两位忠心耿耿却不懂变通的谋士,又看看案头那半根辣条,心里那叫一个纠结。强攻?那水泥阵邪门得很,之前文丑带一万骑兵进去,转悠半天灰头土脸出来,折损不大,但士气打击巨大。不攻?难道真就这么被华雄用辣条和火锅困死?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喧哗,隐隐有歌声传来。袁绍皱眉:“外面何事喧哗?”
亲卫进来禀报:“启禀主公,是……是幽州那边,用那种能放大声音的铁皮喇叭,在对着我们大营唱歌……”
袁绍和众将走出大帐,只听对面水泥墙后,传来数百人整齐划一、魔性十足的合唱,还伴随着铿锵的鼓点:
“(领)袁家的兵啊~ 饿得慌~ (合)饿得慌!”
“(领)守着迷宫~ 喝凉汤~ (合)喝凉汤!”
“(领)看看咱们~ 火锅香~ (合)火锅香!”
“(领)辣条管够~ 英雄血~ 透心凉~ (合)巴扎嘿——!”
歌声嘹亮,节奏感强,在空旷的原野上传得极远,整个袁军大营听得清清楚楚。
袁绍脸色铁青,颜良文丑等将气得哇哇大叫,士兵们则面面相觑,不少人不自觉地咽着口水,肚子咕咕叫的声音此起彼伏。
“华雄小儿!安敢如此辱我!”袁绍暴跳如雷,“传令!明日拂晓,集中所有兵力,给我强攻!踏平这水泥阵!我要把华雄的脑袋拧下来当火锅!”
然而,袁绍这头还没开始动员,北海那边的张承已经通过“东风物流”加急送来的情报,得知了袁营的动向。
“嘿嘿,袁本初终于憋不住要动手了?”张承正在北海军事指挥中心里,对着一个巨大的沙盘(也是水泥做的)指指点点,“奉孝,文和,咱们的‘疲敌之计’效果如何?”
郭嘉优雅地抿了一口“英雄血”(低度果酒版),微笑道:“主公,袁军士气已堕其七,粮草仅够半月之用,将士怨声载道,此时强攻,不过是困兽之斗。其锐气已失,我军以逸待劳,胜算在握。”
贾诩阴恻恻地补充:“可令迷宫内守军,今夜再加派三班人手,轮流于射击孔后敲锣打鼓,高唱《饿得慌》,使其彻夜难眠。明日敌军来攻,必是疲敝之师。”
“好!就这么办!”张承一拍大腿,随即眼珠一转,又冒出个新点子,“对了!这么历史性的时刻,光咱们自己看多没意思?得让咱们幽州的百姓也参与进来,感受一下前线气氛!”
郭嘉挑眉:“主公之意是?”
“搞直播啊!”张承兴奋地手舞足蹈,“咱们在迷宫最高的那几面水泥墙上,搭个‘前线观察台’,让画师现场作画,把袁军进攻的‘盛况’实时画下来!然后通过‘东风物流’的快马,接力传回北海广场!咱们在广场上立个大牌子,现场‘直播’战况!让百姓们一边涮着火锅,一边看着袁本初怎么在咱们的水泥阵前碰得头破血流!这叫什么?这叫‘沉浸式国防教育’!保证能极大提升凝聚力和自豪感!”
贾诩默默计算了一下此举需要动用的人力和物流资源,觉得虽然有点烧积分,但政治收益和宣传效果极大,便点了点头:“主公此策,甚妙。可令随军画师分组进行,确保画面连贯。再派几名口齿伶俐的士兵在广场解说,效果更佳。”
郭嘉也难得地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嘉可撰写几篇战地评述,交由解说员,分析敌军之弊,我军之利,引导舆论。”
说干就干!幽州高效的机器再次开动起来。王铁柱带着工程兵连夜在迷宫关键节点搭建了加固的“前线观察台”;马钧贡献出了他最新改进的“超清晰望远筒”(效果约等于高级望远镜);数十名画师被抽调过来,分组待命;北海广场上,一个巨大的、用白布蒙住的木架被立了起来,旁边还搭起了临时火锅摊和辣条发放点,准备搞一场“前线战况直播观看派对”。
第二天拂晓,袁绍大军果然如同预想的那样,拖着疲惫的身躯(被锣鼓和歌声吵了一夜),带着一肚子怨气和对火锅的渴望,对水泥迷宫发起了总攻。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养精蓄锐多日、占据地利、并且拥有“直播”bUFF加成的幽州守军。
战斗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袁军士兵涌入迷宫,立刻就被复杂的地形分割,迎接他们的是从四面八方射击孔射出的冷箭和弩矢,以及……更加响亮的《饿得慌》歌声!偶尔还有几支试验性质的“窜天猴”拖着火星吱吱叫着飞过来,虽然准头堪忧,但落地后“砰”的一声炸开一团火光,吓得袁军士兵抱头鼠窜,更是加剧了混乱。
与此同时,前线观察台上的画师们奋笔疾书,将袁军晕头转向、狼狈不堪的场面迅速勾勒下来。画好的稿纸被立刻塞进竹筒,由等候多时的“东风物流”快马接过,以接力赛的方式,朝着北海方向疾驰而去。
北海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百姓们端着火锅碗,啃着辣条,翘首以盼。当第一匹快马冲入广场,将竹筒交给解说员时,全场沸腾了!
解说员爬上高台,展开画稿,用铁皮喇叭大声描述:“乡亲们!最新战报!袁绍大军已陷入我水泥迷宫!看这画面,袁军士兵如同无头苍蝇,被我军神箭手射得哭爹喊娘!巴扎嘿!”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和“巴扎嘿”的应和声。
很快,第二波、第三波画稿接连送到。
“快看!袁军大将文丑,在迷宫里转圈圈,都快吐了!”
“哈哈哈!颜良被我们假的火锅香味引到了死胡同!”
“哎呦喂!这队袁军踩中了我们预设的辣椒粉陷阱,辣得眼泪直流!”
画面生动,解说逗趣,配合着现场麻辣香锅(为了应景,火锅摊改卖麻辣香锅了)的香气,整个北海广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百姓们仿佛不是在观看一场战争,而是在欣赏一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精彩纷呈的大戏。
消息(包括北海广场的欢乐景象)通过各种渠道传回袁绍耳中时,这位四世三公出身的大将军,正看着久攻不下、伤亡惨重、且士气彻底崩溃的部队,再听到华雄居然把自己的惨状当成“娱乐节目”给幽州百姓现场直播,终于再也忍不住,喉头一甜,一口老血喷出,仰天怒吼:
“华雄!我与你势不两立——!!!”
然后,他很干脆地气晕了过去。
主帅昏迷,大军溃败,袁绍的第一次讨幽之战,就这样以一种极其憋屈和戏剧性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而北海广场上,张承看着最新送来的、画着袁绍吐血晕厥场景的画稿,得意地摸了摸下巴。
“唉,这就受不了了?心理素质也太差了!”他拿起一串烤辣条,美滋滋地咬了一口,对身边的郭嘉和贾诩说,“看来咱们的‘辣条和平演变’和‘战场实况直播’,效果拔群啊!下次谁再敢来惹咱们,就这么办!”
郭嘉看着广场上欢欣鼓舞的百姓,轻摇羽扇,微笑不语。
贾诩则默默计算着这次“直播”带来的宣传效益和对袁绍集团的打击程度,最后在心里给自家主公这“不务正业”的奇思妙想,点了一个无声的赞。
只有太史慈看着兴高采烈的主公,忍不住提醒道:“主公,袁绍虽败,但实力犹存,曹操亦虎视眈眈,我们是否……”
“安啦安啦!”张承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把剩下的辣条塞进嘴里,“等袁本初缓过劲来,咱们的‘火锅号4.0’和‘窜天猴2.0’估计都搞出来了!到时候,给他来个更大的惊喜!哇哈哈哈!”
他的笑声在充满麻辣香气和欢声笑语的北海广场上空回荡,预示着这北地的风云,还将被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公,搅动得更加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