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一行人带着满身的火锅味和一脑子混杂的念头,晃晃悠悠地回到了被困在水泥迷宫外的军营。留守的沮授、田丰等人早已望眼欲穿,见主公安然返回,连忙迎了上去。
“主公,此行如何?那华雄可有阴谋?”沮授急切地问道,目光在袁绍和他身后那群明显吃撑了的将领脸上扫过,眉头紧锁——这一个个红光满面、酒气熏天,哪里像是去探查敌情,分明是去赴了一场盛宴!
袁绍打了个响亮的饱嗝,一股混合着麻辣与酒气的味道扑面而来,他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满足与飘忽:“阴谋?呵呵,华子健此人……虽行事荒诞,然……待客之道,颇为热情。其治下北海,倒也……倒也颇有可取之处。”
田丰一听,心就沉了下去,梗着脖子道:“主公!切莫被华雄的糖衣炮弹所迷惑!此乃缓兵之计!”
“嗝……什么计不计的,”袁绍揉了揉依旧有些鼓胀的肚子,回味着毛肚的脆爽和英雄血的醇厚,“元皓啊,你是不知,那火锅……啧啧,实乃人间美味!还有那辣条……” 他说着,眼神瞟向亲卫抬着的那几大箱“伴手礼”,喉结又不自觉地动了动。
颜良也忍不住插嘴,带着几分未散的兴奋:“是啊!那幽州兵甲鲜明,城池坚固,百姓富足,绝非虚言!华将军还说了,愿意跟我们做生意,盐铁辣条水泥,都可以谈!”
文丑虽然对迷宫之事仍耿耿于怀,但摸着怀里张承私下塞给他的一包“猛将特供加倍辣”辣条,语气也缓和了不少:“华雄此人,是有点邪门,但……说话还算爽快。”
郭图趁机上前,满脸堆笑:“主公明鉴!与幽州通商,于我大军有利啊!既能获得紧缺物资,又可暂息兵戈,积蓄力量,以待天时!此乃两全其美之策!”
逢纪也连连点头:“正是!华雄愿以成本价供应军械,还可派教官协助训练骑兵,此诚意,不可辜负啊!”
沮授和田丰看着这群被一顿火锅彻底“策反”的同僚,气得浑身发抖,却见袁绍已然意动,知道再劝无用,只能暗自叹息。
袁绍最终拍板:“传令下去,大军……暂缓进攻,原地休整。另,派使者与幽州详谈通商细则!那个……辣条,先给诸位将军及有功士卒分发一些,让大家也尝尝鲜!” 他终究没舍得全分,自己偷偷留了两大箱在帅帐里。
于是,一场剑拔弩张的大战,就这么诡异地暂停了。袁军大营内,很快飘起了诡异的麻辣香气。底层士兵们分到手指长的一小根辣条,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品尝着,被那霸道味道冲击得龇牙咧嘴,却又欲罢不能。军官们则稍微阔绰些,一边嚼着辣条,一边议论着幽州的富庶和那传说中的火锅,军心士气在一种奇怪的氛围中……居然略微提升了一点?至少,对幽州的敌意没那么强烈了。
消息传回北海,张承正在“军事科技研发中心”视察马钧和王铁柱的最新成果。
“主公,您看此物!”马钧兴奋地指着一个架在特制弩车上的、粗如儿臂、头部尖锐、后面还绑着几根羽毛(其实是削薄的竹片)的奇怪筒状物。筒身是用硬纸卷成,层层刷了鱼胶和防火漆,看起来颇为结实。
“这是……”张承凑近看了看,鼻子动了动,闻到一股熟悉的火药味(虽然提纯程度很低),眼睛顿时亮了,“老马,你把这玩意儿搞出来了?!”
王铁柱憨厚地笑道:“主公,按您说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方子,俺们试了无数次,总算弄出了能稳定烧着(爆炸还谈不上)的药粉!塞进这纸筒里,压实了,后面留了药捻子。用强弩发射出去,能飞……能飞一百多步远!落地能炸开一小团火,声音挺响!”
张承激动地一拍王铁柱的肩膀:“可以啊!老王!老马!这就是咱们的初代‘火箭’……不对,这飞得不高,叫‘窜天猴’更贴切!效果怎么样?”
马钧结结巴巴地汇报:“能、能引燃干草,若、若击中敌军粮草、营帐,或、或有奇效。就、就是准头……还、还不太好。”
“准头不行就靠数量凑!”张承大手一挥,“咱们搞‘窜天猴’齐射!一次发射它几十上百根,覆盖打击!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巴扎嘿牌漫天火雨窜天猴’!用来吓唬人,扰乱敌军阵型,绝对好使!”
他仿佛已经看到,两军对阵时,幽州军阵中突然飞起一片拖着火星、吱吱乱叫的“窜天猴”,落入敌阵引发混乱和火灾的场景。虽然杀伤力可能有限,但这心理威慑力和对后勤的破坏力,绝对不容小觑!
“加紧生产!优先配备给弩车部队!”张承下令,“另外,继续研究!争取把装药量加大,飞得更远,炸得更响!咱们的目标是——未来让‘窜天猴’能直接‘窜’到袁绍的帅帐头顶上去!”
安排完“高科技”武器研发,张承又溜达到了“幽北超市”,正好碰上甄逸在清点一批新到的夫余皮毛。
“老甄,跟袁绍那边的贸易谈判,进行得怎么样了?”张承顺手拿起一块上好的貂皮摸了摸。
甄逸恭敬答道:“回主公,袁绍使者已同意用三十万石粮草,换取我方五千套皮甲、一万石盐,还有……三千箱各色辣条。”
“三千箱?”张承挑眉,“袁本初这是上瘾了啊!行,卖给他!不过告诉他,辣条是限量供应,下次想要,得加钱,或者用战马来换!”
“属下明白。”甄逸点头,又补充道,“另外,按照贾文和先生的吩咐,我们‘悄悄’向袁军中的几个将领,‘赠送’了一些特制的‘英雄血’,酒里……加了一点料。”
张承来了兴趣:“什么料?巴豆?”
甄逸压低声音:“那倒不是,是华佗先生调配的一种……助眠安神草药,剂量很轻,但长期饮用,会让人精神松懈,反应稍显迟钝。配合郭奉孝先生派人散播的‘幽州生活美好,打仗不如回家吃火锅’的言论,效果更佳。”
张承对贾诩和郭嘉这种“软刀子杀人”的套路佩服得五体投地:“干得漂亮!咱们就在袁绍军营里搞一场‘和平演变’!用辣条腐蚀他的士兵,用药酒麻痹他的将领,用流言瓦解他的斗志!我看他这仗还怎么打!”
他心情大好,直接在超市里开了包新出的“庆功限定版——爆浆芝士辣条”,美滋滋地啃了起来。正吃着,太史慈找来,汇报说北海舰队的新一代“旗舰”——“火锅号4.0——超稳超能装还带初级转向及窜天猴发射平台版”已经完成龙骨铺设,预计半年后可以下水。
“好好好!”张承听得心花怒放,“等新旗舰下水,咱们就带着更多的辣条和‘窜天猴’,去更北边转转!听说挹娄那边盛产一种大鹰,羽毛特别适合做箭羽……到时候,连鹰带毛,一起搞回来!”
此时的袁绍大营,袁大将军正一边批阅着与幽州通商的条款,一边嚼着辣条,心里盘算着是今晚偷偷再开一包,还是留到明天。完全没意识到,他的战争潜力,正在被一根根红油油的辣条和一杯杯加了料的“英雄血”,悄无声息地消磨着。
而北海的华子健同志,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北方和更神奇的“科技树”,准备在“不走寻常路”的争霸大道上,一路狂奔到黑了。
“唉,”张承看着超市外熙熙攘攘、安居乐业的人群,又看了看手中啃了一半的芝士辣条,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这一边发展经济,一边搞点小发明,顺便用美食和平演变一下敌人……这争霸天下的日子,还真是枯燥且乏味啊!”
太史慈在一旁默默递上一杯水:“主公,辣条有点干,喝口水。”
张承:“……子义,你还是这么不会接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