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早,房子后面的大队部就响起了吉普车的马达声,一会之后,郑建锋、谢金定、张桂山等人拎着糕点水果,笑着迈进院门:
“林主任,鸿彬,给您二位拜年啦!”
林爷爷笑得眼角皱成褶子:“快进屋,屋里暖和!”
张桂山还给林鸿彬解释一番:“杨国石书记高升了,郑建锋转正了,旁边那位是新来的副书记,姓甄!”
没等公社的人坐下喝口热茶,又传来拖拉机的声音。
青云山相熟的黄镇山、郭子好、邱明林等人,手里提着熏肉、蜂蜜等,大声喊着:“场长,我们来给你拜年咯!”
林鸿彬赶紧出门接应,伸手接过礼物:“这么冷的天,还麻烦你们跑一趟!”
一旁的郑建锋打趣道:“鸿彬,可不是你耍大牌,我们有车跑得快,他们坐拖拉机,倒也赶得挺早!”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院子里满是年味。
吃过午饭,林鸿彬就去了大队,用喇叭通知35岁以下的年青人去宗祠集合。
这宗祠都重开了,当然也明确了林鸿彬长房长孙的地位,林鸿彬就该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了。
宗祠里的烛火还没熄灭,年轻人陆续赶来,有的揣着手,有的凑在一起小声议论,不一会儿就把天井挤得满满当当。
林鸿彬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和不算熟悉的脸,清了清嗓子: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有正事要跟你们说。”
他伸手拍了拍身边的柱子,语气郑重:
“我们村养了这么多的牲畜家禽,培育稻种,日子过的还不错,但也只是还不错而已,光靠我们村里的这些田地、林地,根本没法大富大贵。
现在国家形势不一样了,要想过好日子,有两条路:一是读书,二是做生意。
现在读书是孩子的事情,做生意挣钱的担子就要落在你们的头上。”
人群里,有人举了举手,大声问:“鸿彬,我们连算盘都没摸熟,没做过生意,要是搞砸了咋办?”
林鸿彬笑着看向他:“别担心!过完年,你们推四、五个人,去鹭江找我。
我安排你们去工厂、商场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进货、生产、卖货的,学透了再回来干。”
他顿了顿,往前走了两步,声音提高了些:
“衣食住行都是能挣钱的大产业!你们考察清楚了,就用村集体的名义干,大胆去闯!”
有人又问:“要是在外头遇到难处,没人帮忙咋办?”
林鸿彬攥了攥拳头:“出门在外别想着吃独食,要懂得联合当地的资源。
需要我出面打招呼的,尽管找我,我绝不推辞!”
林鸿彬东拉西扯讲了一个多小时,从经济形势聊到做生意的门道,年轻人听得眼睛发亮,时不时有人提问,他都一一耐心解答。
年轻人欢呼着围坐在一起,宗祠里第一次响起了如此热闹的笑声。
按族规,这些人将来都会是他的助力,扶持他们把日子过好,就是扶持整个家族。
必要时,林鸿彬这个长房长孙能通过宗祠调动他们的资金。
这宗祠不只是拜祖、宣扬道德礼教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金融根基”,将来商业社会里,这份力量能无限放大。
大年初二,林鸿彬一家四口收拾妥当,就动身出发了,他们要去榕城,去医学院给祝爷爷拜年。
医学院去年从刺桐迁回了榕城,祝爷爷也搬回了原来的老房子。
这带了孩子,还都坐公交车,都不好用作弊的手段多带点礼物了,只能规规矩矩的提了一点果酒、蜂蜜、茶叶啥的。
一到过年的时候,林鸿彬就非常的想拥有属于自己的车,可身份不允许啊,单位的车也没办法借出这么多天!
又转了两趟车,下午到了榕城一家人腿都坐麻了。
都不想再坐车了,一家四口慢慢腾腾的走到医学院。
祝爷爷早已在门口等着。
“太姥爷,我可想你了!”还是林锡颖嘴快一些。
老人就笑得合不拢嘴,伸手把两个孩子搂进怀里:
“我也想你们,我的乖乖,都长这么高了,快让太姥爷看看!”
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塞进孩子手里,“拿着,过年的压岁钱,自己买糖吃!”
在院子里,祝晓燕环顾四周,疑惑地问:
“爷爷,怎么这么安静?以前过年,院子里满是人,今天怎么这么少?”
祝爷爷叹了口气,往炉子里添了块煤球,火苗“噼啪”响了两声::“人多的家庭都搬到新宿舍那里去了,新来的也大多回去过年了,所以冷清了点。”
祝晓燕皱眉:“爷爷,那你怎么没搬到新宿舍那边,是学校不给安排?”
祝爷爷摆了摆手:“我就一老头子,没这个必要,还是原来的地方住的舒服。”
第二天,一家人在榕城逛了一天。
路边的商店挂着红灯笼,年味十足,可街上那些穿着旧衣服的年轻人,却透着一股阴郁。
他们三三两两地站着,眼神茫然,手里的烟卷捏得皱巴巴,连过年的喜气都冲不散他们的愁绪。
林鸿彬看了之后,也只能长长的叹了口气!
林鸿彬一家四口是直接从榕城回道鹭江的。
一回到鹭江,就被曾书记叫到市革委的会议上旁听。
会议是关于知青就业的问题。
一进会议室,气氛就格外严肃。
曾书记坐在主位上,手里捏着一份文件,会议一开始,就爆了个大料:
“前两天,沪市市委、市革委会办公楼被10万没就业的知青们给围了,要求安排就业。
我们鹭江还没有安排工作的知青也有两万,我不希望我们没就业的知青来鹭江市委、市革委会找我们讨要说法。
所以,各单位多想想就业举措,多多的安排知青就业。
要开放思想嘛,别守着老规矩不放......”
会后,曾书记就把林鸿彬招进他市委的办公室,递给他一杯热茶:
“教员都称赞你敢想敢干,你就这次会议目标也给我想一想!他们提的那些我都不满意,安置的人员少还慢!”
林鸿彬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暖意,他定了定神,才开口道:“曾书记,我先给你报一些数据,都是这两年我收集内参数据统计的。
1952,全国人口是5.7亿人,到去年年底,全国人口超过9.5亿人,增加了近四亿人。
但从事零售商业、餐饮服务业和日杂物品经营的人员却从950万人下降到610万人,其中零售商业从业人员从550万人降低到130万人。
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人口增加了,从事零售商业从业人员也应该跟着增加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日常需求。”
“你的意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