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年春·长沙城)
长沙城外的桑田已抽新绿,春风拂过,桑叶簌簌作响,叶片上的晨露滴落在田埂的泥土里,晕开细小的湿痕。关羽率三千精兵列阵城下,青龙偃月刀斜挎在马鞍上,刀身映着日光,泛着冷冽的光,刀柄缠着的桑丝绳(是夏口流民所赠)随风微动。城头上,太守韩玄眉头紧锁,指节攥着城垛的砖缝,身旁的老将黄忠手持铁刀,刀身有一道浅痕——那是三年前护桑农时,被曹兵的长矛划下的,此刻他望着城下红脸长髯的身影,心中既有战意,又有几分复杂的暖意。
一、刀光剑影战长沙 旧忆牵出子戎情
“关羽!敢与某一战吗?”黄忠勒马出城,声如洪钟,震得路边的桑叶都微微颤动。他年近六旬,须发已有些斑白,却身形挺拔如老桑,胯下黄骠马虽不及赤兔神骏,却稳健有力——这匹马,还是三年前吕子戎路过长沙时,和村民们一起凑钱为他买的。那时子戎刚从庐江护流民过来,见黄忠的老马快撑不住,便笑着说:“老将军护桑农,得有匹好马,不然怎么追得上抢桑种的毛贼?”
关羽见黄忠出战,大笑一声,赤兔马前蹄刨地,扬起细小的尘土:“老将军果然名不虚传!某便陪你过几招,看看护桑农的刀法,有多厉害!”说罢,拍马挺刀,青龙偃月刀带着江浪般的雄浑力道,劈向黄忠肩头——这一刀留了三分力,他听闻黄忠护民,不愿伤了义士。
黄忠不慌不忙,铁刀横挡,“铛”的一声脆响,火花四溅,震得他手腕发麻。他的刀法老辣沉稳,如扎根多年的老桑枝,看似缓慢,却招招精准:劈向关羽手腕时,会特意避开脉门;砍向马腿时,又会及时收力——这是当年子戎教他的“护弱刀”,对阵义士,只拆不杀。
“老将军的刀法,有子戎兄的影子!”关羽格挡间,突然开口。他早年在汝南见过子戎,知道子戎惯用“桑枝韧劲”入刀法。
黄忠心中一动,刀势微缓:“将军识得子戎?”
“昔年汝南护流民,与他共过一餐桑椹干。”关羽笑着回招,“他说过,长沙有位老将军,为护桑农,敢跟曹兵拼命,原来就是你!”
两人刀来刀往,战至五十回合,仍未分胜负。城头上的韩玄见状,脸色愈发难看——他素来忌惮黄忠的威望,更怕黄忠与刘备旧部有牵连,当即下令鸣金收兵,铜钟声在桑田上空回荡,惊飞了一群啄食桑芽的麻雀。
黄忠拨马回城,刚入府衙,部将魏延便迎了上来。魏延身材魁梧,腰间的钢刀是子戎当年送的,刀鞘上刻着“护桑”二字——那年他才十八岁,跟着子戎在长沙城外的桑林里抓过偷桑苗的山贼,子戎说:“刀是用来护人的,不是用来吓人的,你得记住。”
“老将军,关羽刀法虽强,却没下死手,韩玄凭什么鸣金?”魏延语气愤愤,“他就是怕您归了刘备,断了他搜刮桑税的财路!”
黄忠叹了口气,擦拭着铁刀上的火花痕迹,那道旧痕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子戎当年就说,韩玄这人心胸窄,护不住桑农。方才与关羽对战,见他刀势虽猛,却不伤我要害,倒真像子戎说的‘义士作风’。若能归刘备,长沙的桑农,或许真能安稳几年。”他想起去年曹兵来犯,韩玄要烧桑田挡敌,是他和魏延带着桑农,用子戎教的“桑枝阵”(将桑枝捆成束,挡箭又绊马)守住了阵地,那时他就知道,跟着韩玄,迟早要连累百姓。
二、马失前蹄留生路 箭报恩情念旧交
次日清晨,长沙城外的桑田上飘着薄雾,黄忠再次出战。他刚与关羽交手十余回合,胯下黄骠马突然前蹄一软——原来昨夜韩玄暗中命人在马料中掺了泻药,马儿腹泻一夜,此刻终于撑不住,将黄忠掀翻在地。
黄沙溅在黄忠的战袍上,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见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已停在他头顶,刀风带着冷意,却没落下。“老将军,吾不杀落马之将!”关羽勒住赤兔马,语气诚恳,“你且回城换马,明日再来一战,某等你!”
黄忠趴在地上,望着关羽转身离去的背影,眼眶突然发热——他征战一生,见过太多趁人之危的枭雄,却从未见过如关羽这般重义的将领。这场景,像极了三年前,他在桑田边被曹兵围困,子戎骑着一匹枣红马冲过来,也是这样,将刀架在曹兵脖子上,却没杀,只说:“放了老将军,你们滚,别再来抢桑种。”
回城后,黄忠找到魏延,将马料的事说了,沉声道:“关羽真义士也!若能归降刘备,护长沙百姓、守城郊桑田,比跟着韩玄这等多疑之辈强百倍!”
魏延眼中一亮,握着腰间的钢刀:“老将军若有此意,某愿助您!子戎当年就说,刘备是仁德之主,跟着他,能护着咱们这些护桑的人!”他从怀中掏出一块桑木牌,上面刻着“长沙桑农”四个字,“这是子戎当年给的,说以后若遇到难处,拿着它找刘备的人,他们会帮衬。”
果不其然,韩玄见黄忠未败反被关羽放走,心中疑心更重,当晚便召黄忠入府,语气阴狠:“明日再战,若你不能胜关羽,便放冷箭射杀!若敢留情,某就把你护着的那些桑农,全抓起来充军!”
黄忠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他不能让桑农遭殃,却也不愿杀关羽。回到住处,他翻出子戎当年送的铁胎弓,弓臂上刻着“射义不射恶”,那是子戎亲手刻的,他摸了摸字迹,心中已有决断。
第三日,两人再战。关羽刀势更猛,青龙偃月刀如银龙出海,却仍避开黄忠的要害。战至酣处,黄忠突然拨马后退,取下背后的铁胎弓,搭箭拉弦——城头上的韩玄见状,面露喜色,拍着城头大喊:“射!快射杀他!”
可箭射出的瞬间,却只擦着关羽的盔缨飞过,将那根红色的缨穗射断,箭尖带着的桑丝(黄忠特意缠的,怕伤了关羽)飘落在地。关羽心中一凛,瞬间明白黄忠是手下留情,当即勒马退回阵中,对着城头大喝:“老将军恩情,某记下了!他日若有机会,必报!”
韩玄见黄忠未杀关羽,气得拍案而起,掀翻了案上的桑芽茶:“你必通敌刘备!来人,将黄忠拿下,斩首示众!”
三、魏延斩玄救忠 承子戎志归刘
刑场设在长沙城中央的桑广场——这里本是百姓晾晒桑丝、交易桑椹的地方,如今却被韩玄围上了铁丝网,刀斧手们握着大刀,站在桑树下,阳光透过桑叶的缝隙,照在黄忠的白发上,泛着微弱的光。
黄忠闭目待死,脑海中闪过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桑农们的笑脸:李伯送的桑芽茶,王婶织的桑丝帕,还有子戎当年在桑广场上教孩子们练刀法的模样,那时子戎说:“咱们护桑农,不是为了当官发财,是为了让他们能安安稳稳地种桑,能吃上一口热桑椹粥。”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声突然传来,魏延率百余部将冲破铁丝网,手中的钢刀劈向刀斧手,刀刃上的“护桑”二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韩玄残暴不仁!黄忠将军忠义护民,岂能杀之!你们这些刀斧手,哪个不是桑农出身?忘了去年是谁帮你们夺回被抢的桑茧了吗?”
刀斧手们纷纷停手,有的甚至放下了刀——他们大多是城郊的桑农,去年曹兵抢桑茧,是黄忠和魏延帮他们抢了回来,还分了粮米。
韩玄见状,怒喝着拔出佩剑,亲自冲了下来:“魏延!你敢反我?某杀了你!”
魏延早有准备,侧身避开韩玄的剑,反手一刀,劈在韩玄的肩头,鲜血溅在桑丝网上,染红了一片。韩玄惨叫一声,踉跄后退,指着魏延骂道:“你忘了是谁给你官做的?”
“某的官,是子戎教的‘护民’换的,不是你给的!”魏延步步紧逼,钢刀抵住韩玄的咽喉,“你每年强征桑税,抢桑农的桑茧,去年还想烧桑田,你配当长沙太守吗?”说罢,手起刀落,韩玄的首级落在桑广场的石板上,滚到了一堆晒干的桑枝旁。
魏延提着韩玄的首级,走上城头,对着城下的关羽喊道:“韩玄已死!黄忠将军愿降,长沙归降刘备!”城楼下的桑农们闻言,纷纷欢呼,举起手中的桑枝,高喊“护桑农!安百姓!”,声音震得城楼上的瓦片都微微颤动。
关羽率军入城,魏延又拉着黄忠找到他,指着腰间的钢刀说:“将军,昔日子戎兄在长沙时,就说刘备仁德,能护百姓。这刀是他送的,说以后若遇到难处,就跟着刘备走。如今子戎虽不知去向,但若能归降,既能保长沙桑农,也能续他的护民之志。”
黄忠望着那把刀,又想起子戎当年的话,郑重地点头:“某愿降!只求玄德公能护长沙桑农,别让他们再遭战火,别让咱们种的桑苗,再被人随便糟蹋!”
关羽闻言大喜,当即下令:“全军将士,不得踩踏桑田,不得劫掠桑农,若有违者,军法处置!”随后,他让人找来长沙的老桑农,将韩玄搜刮的桑税银分给大家,又命魏延带着士兵,帮桑农修补被战火损坏的桑棚。
四、伏笔暗织 零陵风云待重逢
公安城中,刘备接到关羽的书信,欣喜若狂,当即与诸葛亮一同前往长沙。他刚入城,就看到桑广场上的桑农们围着黄忠,送桑椹干、桑芽茶,脸上满是笑容,心中愈发感慨:“得民心者得天下,子龙、翼德、云长,都懂这个道理,某没看错人!”
见到黄忠时,刘备亲自上前扶起,温言道:“老将军忠义护民,某久仰大名!若肯相助,某必以心腹待之,咱们一起在长沙推广抗霜桑种,让桑农有田种、有饭吃,再也不用怕旱年、怕兵灾!”
黄忠见刘备如此敬重,又看到诸葛亮让人送来的抗霜桑种(袋上印着“护民”二字,和子戎桑木剑上的刻痕一样),心中愈发感动,当即表示愿率长沙旧部,协助刘备稳定荆州。
而零陵太守刘度,听闻武陵、桂阳、长沙皆已归降刘备,吓得一夜未眠。他召集手下商议,其子刘贤道:“父亲,刘备势大,且护桑农、得民心,不如归降,还能保全家性命!”
刘度却摇了摇头,手指敲击着案上的桑田图:“刘备虽仁德,却也容不得异己!邢道荣,你率部驻守城外桑田,若刘备来攻,便用子戎当年教的‘桑枝阵’设伏,拖延时日,某再派人去许昌求救!”
邢道荣领命,心中却满是犹豫。他回到住处,从怀中掏出承影剑——那是从襄江捞起“阿戎”时一起找到的,剑鞘上的“护民”二字,和黄忠、魏延口中子戎的刀刻如出一辙。他想起“阿戎”护桑农、斩蛟龙的模样,又想起刘备护桑安百姓的传闻,心中矛盾:若真开战,“阿戎”会站在哪一边?他若知道自己在阻拦刘备,会不会怪自己?
此时的“阿戎”(吕子戎),正在零陵村后的桑田边,帮村民修补灌溉渠。他摸着桑苗的新叶,突然觉得心口微暖,脑海中闪过一道模糊的画面:一群人围着他,手里拿着桑椹,喊着“子戎将军”,还有个红脸长髯的人,递给他一块桑椹干,笑着说“一起护流民”。
“阿戎小哥,你怎么了?”村民见他发呆,关切地问。
“没什么。”子戎摇摇头,继续挖渠,“就是觉得……好像以前也帮人修过这样的渠。”
春风再次吹过长沙的桑田,新绿的桑叶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召唤着远方的旧友;零陵城外的桑枝,已被邢道荣捆成束,却迟迟没设下阵——一场关于记忆、关于初心的重逢,即将在零陵的桑田间拉开序幕,而荆州的新生,也将在这场重逢中,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