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将士无不欢欣鼓舞。自古以来,哪有 ** 与士卒同饮同食?更难得的是,这位君主竟视他们如手足兄弟。如此平易近人的明君,实属旷古未闻。
刘峰此举可谓一箭双雕:既能诱使曹操中计,又可让将士们死心塌地。虽然水晶训练塔已确保将士们绝对忠诚,但刘峰更愿以个人魅力赢得他们的誓死追随。
**夜色深沉,蓟州军营内杯盘狼藉,刘峰与部将们酣饮至醉,毫无防备。而在暗处,曹操安插的探子早已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当即飞马传信。
“报——主公!刘峰全军醉倒,已无战力!”
“消息可属实?尔等可曾近前查验?”
“属下亲至营中查探,对方毫无察觉,绝无差错!”
“好!天助我也!”曹操抚掌大笑,眼中精光闪烁,“传令下去,即刻发兵蓟州!”
“命许褚率城外先锋 ** 速攻城,务必抢占先机!”
“末将遵命!”
许褚领兵直抵城下,见城头竟无一兵一卒把守,不由嗤之以鼻:“刘峰小儿狂妄至此,今日便教你见识何为天威!”当即喝令:“攻城!”
士兵们架起冲车猛撞城门,不过片刻,门闩断裂。此刻潜伏在侧的刘峰密探早已悄然退去,将战报火速递呈。
帐中,刘峰轻抚酒盏,笑意渐深:“鱼儿上钩了。”他环视众将,低声部署:“稍后撤军时务必要乱,溃逃之势越狼狈越好,莫令曹贼生疑。”
为求逼真,他早已密遣两万精兵分批潜回洛阳,此刻身边仅余三万人马。这场精心设计的溃败,终将引曹操入彀。
这既不算秘密也称不上隐秘的调兵,刘峰不过是想让曹操察觉自己暗中将两万精锐调回了洛阳。如此一来,冀州城内仅剩的一万守军,反倒能诱使曹操更大胆地前来攻城。更妙的是,这会让曹操觉得刘峰此人确实狂妄自大。
对曹操而言,此等局面正合他意——既能放心攻打冀州,又不必多生疑虑。
刘峰揉着发酸的眉心暗自苦笑:连送座城池都要这般拐弯抹角,唯恐被曹操看出是白送的。当个国君,真累啊!
未过多久,许褚率十万大军压境,黑压压的兵阵直逼军营。
许褚的吼声炸响旷野。
十万铁骑骤然掀起惊雷般的冲锋,营内守军顿时乱作一团:有人从草席上滚落,有人钻出案几,更有瘫软在地不省人事的。所有士卒都似醉汉般踉踉跄跄,任凭曹 ** 剑加身,偏能歪斜着身子避开致命处。
曹兵虽觉蹊跷,转念又想:毕竟是两倍武力的精锐,能这般游刃有余也不奇怪。
此刻刘峰已翻身上马,却也在马背上左摇右晃。全军突围!他喘着粗气扬鞭大喊。
护驾!护驾!
亲卫们立刻结成肉盾阵,朝着预谋已久的西南缺口冲去——那条直通洛阳的捷径,必须赶在曹操主力合围前撕开。若等大军压境,这一万诱饵可就要折损殆尽了。
见与许褚部曲缠斗得差不多了,刘峰突然鸣金撤兵。溃军看似四散奔逃,实则都朝着西南林木间遁去,晃得追兵眼花缭乱。
停!莫追残兵!许褚收刀喝止。残阳里,他眯眼望着那些歪歪扭扭消失在暮色中的背影,枪尖挑飞了一片飘落的枯叶。
冀州城既已攻占,刘峰残部皆为精锐之师,行军迅捷如风。倘若强行追击,非但难以擒获, ** 激起困兽之斗。许褚亲睹过刘峰军的战力,深知贸然出击只会徒增伤亡。
许褚与莽夫吕布不同,素来智勇双全。他勒令停止追击,不忍将士做无谓牺牲。这位三国猛将与典韦齐名,皆是当世难得的虎将。
此时刘峰大军早已远遁。曹操入主冀州府衙,设宴庆功。刘峰不过沽名钓誉之徒,若早遇我曹孟德,何来常胜之名?曹操举杯笑道,坐井观天者,终难成大事。
谋士们纷纷附和:方才刘峰军溃不成军,狼狈逃窜的模样实在可笑。全赖主公英明决断,方能取得冀州。如今并、青、冀、幽四州尽归主公,九州已得其半。
许攸进言:刘峰不过是玄菟小国之辈,侥幸占据洛阳挟持天子。主公既得半壁江山,理应早日称帝。荀彧立即劝阻:此举恐招致诸侯联合讨伐。当务之急是稳固冀、幽二州,养精蓄锐以待天时。
曹操颔首道:文若所言极是。称帝之事尚需从长计议。众臣齐声赞颂:主公英明!
许褚举起酒碗仰头灌下,朗声道:今日定要痛饮至酣!
这些悍将向来嗜酒如命,只求沙场征战归来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什么功名富贵在他们眼中不过浮云,忠勇之士岂会在意这些身外之物。
这正是曹操格外器重许褚的缘故。每当遇见这等虎将,枭雄总忍不住想要招揽麾下。曹操素来惜才如命,见到良将自然欢喜。
暂且按下曹操治理冀州之事不表。
却说刘备自上次分兵后,麾下兵微将寡,如今确实陷入困境。好歹也是三分天下的开国雄主,胸中自有韬略。若非当年刘峰处处排挤,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此刻刘备想起先祖刘邦旧事。当年汉高祖曾被贬至巴蜀,正是以那里为根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问鼎中原。他打算效仿先祖,先蛰伏巴蜀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图霸业。
但眼下最大的困境是人才匮乏。帐下仅存魏延一员大将,连个出谋划策的军师都没有。原先还有个徐庶参谋军事,可惜如今也投了曹操。虽说徐庶承诺不为曹操献计,可日后之事谁又能预料?
倒是刘备多虑了。徐庶入曹营后确实未曾献过一策。
无论如何,眼下必须先退居巴蜀。那里虽偏远,却土地丰饶,最宜屯粮养兵、韬光养晦。
刘备忽然忆起徐庶临行前提到的先生。据说此人才智胜过徐庶十倍,听得刘备心驰神往。但这类奇士向来只择明主而事,岂是寻常能求得来的?
此刻刘备已带着残存的两万兵马,正向巴蜀之地进发。
刘峰穿越引发的蝴蝶效应逐渐显现。刘备率军进驻战略要地的举动,原本是历史上诸葛亮的计策,如今尚未出山的诸葛亮自然无法献策,这恰恰证明了刘备自身的军事眼光。由此可见,这位日后开创蜀汉基业的君主,确实具备非凡的政治才能。
行军途中,刘备刻意放慢速度携民同行。这种看似拖累行军效率的举措,实则为深谋远虑之策——既能维系民心,又可为日后在巴蜀地区招募兵员、征收赋税埋下伏笔。通过分田屯垦,更可解决长期困扰的粮草供给问题。如此精明的治国之道,难怪最终能登上帝位。
自听闻之名后,刘备便常轻装简从,亲自入山寻访。连续十余日毫无所获,连魏延都开始怀疑:主公,莫非徐庶当初为脱身故意杜撰此人?刘备虽心中起疑,仍正色道:元直绝非欺世之徒,定是我等诚意未至。这番表态反倒坚定了魏延的信念。
为表诚意,二人特意下马步行。在翠竹掩映的卧龙岗上,偶遇的樵夫道出关键信息:此岗名曰卧龙。这简单的对话,即将拉开三分天下的历史序幕。
这里就是卧龙岗,请问壮士,山上可住着一位卧龙先生?
山上确实有位卧龙先生。看二位的装束,想必不是寻常人吧?
能否请壮士为我们引见卧龙先生?刘备问道。
恐怕不行。我还得把这些柴火挑到山下去卖,换米回家奉养老母。砍柴人回答。
不如我买下这担柴,省得你去集市,可否带我们见卧龙先生?
你这人好生奇怪!我卖柴是要卖给真正需要的人。你又不生火做饭,买去做什么?难不成要丢回山林里?
那些等着烧火做饭的人家今日怎么办?就为了引见卧龙先生?再说你若是把柴丢在山里,明日我还得来捡——谁愿意费力重新砍柴?
这不是让我变得懒惰么?往后我都不愿砍柴了,家里就要断粮,这些罪过岂不都要算在你头上?
刘备听完这番话,暗自思忖:这山里的樵夫都如此不凡,山中必有卧龙先生!既然樵夫不肯带路,只能自行上山了。
穿过翠竹林,眼前出现一座草庐。刘备喜上眉梢——多日寻访,今日总算找到了!想必这里就是卧龙先生居所。
他让魏延在外等候,轻步上前。这时从屋内走出一位书童。
这位将军可是来寻家师卧龙先生的?
正是。烦请仙童通报一声。
将军说笑了。我不过是先生座下一个普通学生罢了。
卧龙先生必是神仙人物,连门下 ** 都这般超凡脱俗。
刘备欲得诸葛亮辅佐,极尽礼贤下士之态,连问路童子都笑脸相迎。不过是个惺惺作态的伪君子罢。童子腹诽。
先生远游未归,将军请回。
不知先生几时还家?备当再来。
归期未定,待踏遍山河自返。
有劳童子转达,汉左将军刘备曾来谒见。
记下了。
归营后百余日,枝头喜鹊喳喳叫,刘备顿觉吉兆临门。
二顾茅庐时,副将魏延拽着缰绳嘀咕:上次推说云游,属下看那孔明徒有虚名...
噤声!刘备掸去肩上落花,纵使虚席以待,亦要天下知我求才若渴。
棋枰前两位隐士对弈正酣,见来人询问,执白子者笑道:将军且猜我们谁是卧龙?
二位皆似姑射仙人,备凡胎肉眼...
话音未落,那童子提着茶筅转出竹篱:将军又来寻我家先生么?刘备疾趋三步,羽冠上璎珞簌簌颤动。
(
汉简风格
童子引目视之,备所指亭中对弈者。
将军未睹吾师,此二位非也。一为水镜先生,吾师挚友;一为诸葛恪,吾师胞弟。
水镜抚掌而笑:刘将军见谅。
备拱手:先生勿罪,备眼拙耳。
敢问仙童,卧龙先生可在?
先生三日前归。
备闻之欣然而起,思及久候终得一见,霸业可期。
然翌日复去。先生命传语将军:莫急,缘至自逢。
卧龙知吾来此?
仅此数言,将军请回。
备欢欣未已而骤止,怅然若失。果如魏延所言,败兴而归,其悲难述。
然无计可施,唯返耳。
备遂生疑:卧龙果有真才否?两度枉顾,岂非徒劳?未知其实才虚名。若乃庸碌之辈,吾志焉托?忧思万端。
越四月,备于帐中以龟甲盛五铢钱而摇。骤止,布钱于案。
观其象而窃喜。
魏延。
主公。
备马,往卧龙岗。今卜得吉兆,必见卧龙。
主上,依属下之见,那位卧龙先生或许只是徒有虚名,又或者根本就是刻意回避我们。
号称卧龙先生?倒是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称号。
切记,今日若见到卧龙先生1.0,万不可失了礼数。
主上,说不定徐庶在离开时就存心 ** ,您千万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