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想同往便留在营中,莫要在此胡言。
刘备虽觉魏延所言不无道理,但尚未将其视为心腹,自然不便透露内心的犹疑。他只需让魏延打消那些动摇军心的念头即可。让这位将领相信,自己是为求贤才而不惜折节的明主——这正是刘备笼络人心的惯用手法。
属下并非推辞!主上请稍等,末将这就随行!魏延策马追了上去。
不多时,二人已至卧龙岗山脚。刘备再度下马,施展他屡试不爽的招数。
不知此次能否得见先生,但愿先生已结束云游归来了。
哼,依末将看,这次多半又要空跑一趟。
昔日周文王五访姜尚方得相见,正因这份求贤若渴的诚意终成霸业。今日我当效法先贤,三顾茅庐。
主上如此礼遇山野隐士,实在过于抬举了。
休得无礼!即将抵达草庐,切记收敛言行。像卧龙先生这般高人,定不喜刀兵之声,务必要保持肃静。
末将明白。只是主上这般低声下气,倒像是那人的仆役了。
若能请得卧龙先生出山,便是做他的仆役又有何妨?
行至草庐前,刘备心中暗自忐忑。虽说出行前卜得吉卦,显示此行相遇概率颇大,但他终究不敢确信天意。
刘备在草庐前站定,一个小书童推门跑出来。
刘将军到了。
小仙童,卧龙先生可在家中?
我家先生云游归来,正在榻上休息。
甚好,我就在此等候。
将军请便。
主公如此屈尊前来,竟受这般冷遇,实在可恨!魏延怒道。
不得无礼,退下。
他们这般怠慢,末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卧龙先生乃当世奇才,理应如此。你若不耐,先下山等候。
唉,末将去亭中候着。
切记莫要喧哗,打扰先生休息。
魏延在亭中饮茶,不时望向站得笔直的刘备。
约莫一个时辰后,草庐后冒出浓烟。小书童正要叫醒诸葛亮,被刘备拦住。
真乃神人也,这般浓烟中仍能安睡。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诸葛亮伸着懒腰起身。
好大的烟!何人烧 ** 庐?
诸葛亮!我家主公三次来访,今日好不容易等到,你却高卧不起。老子一气之下点了你的破草屋,要杀要剐随你!
哈哈,魏将军倒是帮了我大忙。这旧草庐早该翻修了。
好个豁达的诸葛孔明!
魏延,速速退下!
【七星聚义·草庐策】
艾,无妨。这位必是刘豫州吧?亮斗胆见礼了。
玄德急趋三步:南阳野人刘备,愿请先生出山共襄大义。
羽扇轻摇间,但闻清音:方今海内鼎沸,究其本源,实因桓灵二帝宠信阉竖所致。自刘宏纵容十常侍,至董卓 ** ,更逢伪帝刘峰僭位,方引出十八路诸侯会猎洛阳之事。
忽展素帛如云:去岁遍历九州,绘得此《山河形胜图》。
不想先生踏勘山川,竟为此图!
此图现值万金。羽扇忽点冀幽之地:曹孟德已据北疆五州。又移向江东:孙仲谋凭长江天堑,更兼舟师之利。
手指陡然西指:荆襄刘景升暮气沉沉,益州刘季玉虚有其表。若取此二州为基,进可图中原,退可守剑阁。养精六载,则...
玄德忽以袖拭目:同宗相残,备实不忍...
(
且看新篇:
隆冬时节,草庐外积雪三尺。
「明公乃当世仁主,此事虽欠妥帖,然成非常之功者,岂囿于寻常礼法?玄德公值此乱世,行非常之举亦无不可。」
「先生愿否出山,共扶汉祚,拯天子于倒悬?」
「天下英主寥寥,得遇明公,实亮之幸。」
第三卷 群雄逐鹿·荆州烽烟
玄德连忙扶起长揖的孔明。
「得先生臂助,犹鱼得水。他日共图大业,必当事半功倍。」
「明公三顾蓬门,亮愧不敢当。此番恩遇,敢不竭股肱之力,效犬马之劳?」
孔明素重然诺。虽知玄德偶有瑕疵,然念及一方诸侯折节下士,三访茅庐,此等胸襟,世所罕见。
自此人臣相遇,食则同案,寝则同榻,朝夕与共。
洛阳朝堂之上。
「自曹孟德荡平本初,刘玄德遁走蜀地,天下棋局已变。」刘峰环视群臣。
「当世诸侯,唯操据四州,带甲百万,堪称霸主。」
「江东仲谋据险而守,虎视眈眈。」
「今陛下坐拥两京,云长、翼德、子龙皆万人敌,足保疆土无虞。」
「臣等附议。」
「陛下将星云集,锐卒如林,假以时日,待民生恢复,自当削平群雄,一统寰宇。」
当下只需坐观各路诸侯相互消耗,我军当以逸待劳。试问谁敢进犯洛阳?只需遣一良将扼守虎牢天险,纵使敌军绞尽脑汁,也休想踏进洛阳半步。郭嘉轻摇羽扇道。
曹操颔首:奉孝深谋远虑。依卿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
银甲白袍的赵云出列抱拳:末将愿往。人在关在,誓与虎牢共存亡!
得子龙镇守,朕无忧矣!曹操拍案笑道,倒要看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来送死。
满朝文武闻言皆笑。尚书令荀彧捋须道:赵将军坐镇虎牢,洛阳稳如泰山。
即日启程吧。曹操起身道,虎牢关就托付给子龙了。
赵云单膝跪地:末将领命!
【后方整备篇】
此时玄菟郡在陈宫治理下,已成为重要战略后方。数年间,陈宫不仅训练出二十万精锐,更囤积了可供五十年之用的粮草。由于驻地限制,十万主力驻守玄菟,余下十万已由刘峰部署在洛阳城外——这片开阔地带即便百万大军也容纳得下。
【战略考量篇】
尽管实力冠绝天下,刘峰却未选择速战速决。劳师远征必伤国本,当以蚕食之策徐徐图之。他在军帐中对众将解释,每名将士背后都系着一个家庭,岂能为功业轻易牺牲?
【荆州方略篇】
郭嘉指着舆图进言:陛下,荆州乃南北咽喉。若取之设防,刘备北伐之路即成绝境。此乃当务之急。
(
荆州确实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各方诸侯都已将目光聚焦于此。贾诩分析道。
刘峰立即表态:这次荆州之战,我亲自领军出征。
典韦主动请缨:此等小事何须主公亲往?交给末将便是,定将刘表的官印取来献与主公。
吕布笑着插话:典韦兄怕是技痒了吧?不如让弟弟代劳,就不劳烦兄长了。
二人请战各怀心思:吕布渴望建功立业,典韦则纯粹是久未征战心痒难耐。这位猛将既不求功名也不图富贵,只向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意生活。若真等到天下太平之日,恐怕他反而会无所适从。
刘峰正色道:二位将军忠心可嘉,但荆州之事非同小可。此次你们需随我共同出征。
这番话让二人当即警醒。典韦意识到自己差点因好战之心误了大事,吕布则暗自后怕:若因私心耽误战机,莫说加官进爵,恐怕性命都难保。
相较于其他昏庸之主,刘峰的明智让吕布既庆幸又警惕。尽管他已逐渐认可这位主公,但本性难移的他始终更看重功名利禄。正如其过往劣迹所示,此人终究难成重情重义之士,仍需时刻提防。
《荆州争锋》
荆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诸侯皆虎视眈眈,暗中谋划夺取之策。
曹操与刘备早已洞悉荆州乃图谋天下的要冲,因而对此地格外看重。尤其刘备得诸葛亮相助后,夺取荆州更成当务之急——昔日诸葛亮出山时所言首取之地,正是荆州。唯有占据荆州,方能西进巴蜀,北上汉中,养精蓄锐,继而挥师中原,成就霸业。此乃隆中对策之要义,荆州于刘备而言,实为崛起之根基。
两日后,刘峰率大军出征。麾下吕布、典韦随行,统兵十万,其中赤羽卫三万,黑湮狼骑三万,蓝星军四万。步兵、骑兵、弓手兼备,攻城拔寨如摧枯拉朽,纵使荆州城固若金汤,亦难抵挡锋芒。
行军途中,因步兵众多,每半日需休整片刻,然速度未减。典韦战意高昂,只盼早日兵临城下一展身手。
荆州之主刘表年迈体衰,其子庸碌无能,加之蔡氏家族争权内斗,致使荆州动荡多年。长子刘琮性情怯懦,难掌大局,内外权柄皆未握稳。此时攻取荆州,恰如探囊取物。
刘峰麾下雄师堪称当世无双,莫说一荆州,即便横扫中原亦非难事。之所以徐徐图之,不与诸侯速决,不过是为掩人耳目——若事事轻易得手,难免引人猜疑。毕竟这世间凡人芸芸,岂容异类横行?
**
刘峰身上的秘密只有他自己知晓,对外人绝不能透露半分。即便有人听见,也只会当他是疯言疯语,无人会信,更无人能懂。
就像当初典韦、陈伟问他,为何衣物忽隐忽现时,他只能推说是神仙所赐,无法多作解释。即便他编出别的理由,众人也不会相信,倒不如直截了当,说是神仙恩赐,反而更能让人接受。
不出一天,刘峰率军抵达荆州,下令将士安营休整,准备次日攻城。
荆州地势优越,四通八达,是进入中原的要道。历代谋士皆能一眼看破其战略价值——北上可攻洛阳,南下可取巴蜀,左右皆宜。欲夺天下,必先占荆州。
正因如此,刘峰才决心拿下荆州。历史上,荆州曾被刘备“借”走,由关羽镇守,最终却被东吴夺回,导致刘备败局。而今,刘备也已动身前往荆州,但他不打算强攻,而是想从刘表手中讨要。不过,以刘备的性子,他绝不会直白索要。
刘备万万想不到的是,刘峰此刻已在荆州城内。等他姗姗来迟时,场面必定滑稽可笑。
此次出征,刘峰不仅带了典韦和吕布,还带上了甄宓与蔡文姬。自从她们获得特殊能力后,刘峰便不再担心她们遇险。如今,二人一个跻身一流武将,一个位列二流,寻常武将根本伤不了她们。
当然,刘峰带她们并非让她们冲锋陷阵,只是因二人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同行。
一是担忧刘峰遭遇不测,二是厌倦了深宫等待的煎熬,这次她们执意要随军同行。
多亏战甲护体,刘峰才敢带着她们上阵。若无这层保障,他绝不会冒险——纵然自信能护她们周全,但刀剑无眼,谁能保证万无一失?
如今有了战甲加持,即便暂时分离,她们也能自保无忧。如此刘峰才彻底安心,说不定她们还能在战场助自己一臂之力。
### 破晓时分,大军列阵。刘峰命吕布率三千赤羽精骑、三千蓝星锐卒为先锋。
吕布横戟勒马,立于城下。寒光映着晨露,他扬声喝道:守城的听着!吾乃飞将吕布!若要活命,速开城门归降!否则——方天画戟凌空一划,这杆戟可要饮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