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京城的气氛明显不同了。
往常这个时候,朱雀大街上应是人来人往,各家商铺纷纷卸下门板,开始一天的营业。可今日,整条街上近半的店铺依然大门紧闭,门板上清一色地挂着“东主有喜,歇业三日”的木牌。
“怎么回事?锦罗坊今日也不开门?”一位穿着体面的夫人从轿中探出身,看着紧闭的铺门,眉头紧蹙,“我特意来取预订的云锦,后日尚书府宴席就要用的!”
她的丫鬟匆匆跑到店门前,轻轻敲了敲,里面却毫无动静。
不远处,一群妇人围在胭脂铺前议论纷纷。
“连薛家胭脂铺也关门了?我用了她家胭脂十几年,从没见他们歇业过。”
“何止这家,我刚才从城西过来,那边也是十家铺子关了六七家,还都是女子经营的。”
“听说连米市和盐市那边都有些不对劲,价格涨得厉害...”
类似的场景在京城各处上演。从绸缎庄到绣坊,从脂粉铺到首饰行,甚至几家颇有名气的女子医馆和茶楼,都纷纷挂出了歇业的牌子。
起初只是女眷们抱怨买不到心仪的货物,但随着时间推移,更为严重的影响开始显现。
...
通衢天下总号二楼,李丽临窗而立,望着远处冷清的街市。
“东家,目前京城已有八十七家女子商会成员商铺歇业,江南六省传来的消息,罢市规模正在扩大,预计今日内将超过三百家。”苏姨禀报道。
“朝廷有什么反应?”
“据宫里眼线传来的消息,皇上震怒,已责令京兆尹尽快处理。不少官员家中女眷也买不到日常用度,纷纷抱怨。”
李丽轻轻点头:“告诉姐妹们,坚持三日。三日后,视情况决定下一步。”
“是。”苏姨顿了顿,低声道,“东家,这么做会不会太冒险?若是朝廷强行命令开店...”
“法不责众。”李丽转身,目光坚定,“况且,我们一不闹事,二不违法,只是恰巧同时休息几日,朝廷能拿我们如何?”
苏姨仍有些担忧:“可玄冥阁那边...”
“他们越界了。”李丽语气转冷,“商业竞争,各凭本事。但他们动用朝廷力量,以莫须有之罪查封商号,企图强取豪夺,这就坏了规矩。既然如此,我们也该让他们明白,通衢天下能屹立至今,靠的不是委曲求全。”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骚动。很快,一名侍女匆匆上楼:
“东家,京兆尹带人来了,说要见您。”
李丽与苏姨对视一眼,整了整衣襟:“请他们上来。”
...
京兆尹冯大人是个圆脸中年男子,此时却面色铁青,身后跟着一队衙役。
“李夫人,本官就直说了。”他开门见山,“今日京城大量商铺无故歇业,造成市面混乱,百姓怨声载道。据查,这些商铺皆属女子商会,而您作为会长,想必知道内情。”
李丽神色从容:“冯大人言重了。女子商会不过是个交流互助的组织,各商号独立经营,我何德何能,能号令她们开门或歇业?”
“那为何偏偏在通衢天下被查的这个当口,发生这等巧合?”冯大人语气咄咄逼人。
“或许是姐妹们累了,想休息几日;或许是家中真有喜事,不便开门。”李丽微微一笑,“况且,商人开店歇业,本是常事,何来‘无故’之说?”
冯大人一时语塞,脸色更加难看:“李夫人,明人不说暗话。朝廷查封通衢天下,是依法办事。你们如此对抗,形同谋逆!”
“大人慎言。”李丽神色一凛,“通衢天下配合朝廷调查,何来对抗之说?女子商会成员自愿歇业,又何来谋逆之嫌?这等大帽子,我们小本生意人可担待不起。”
冯大人气得浑身发抖,却拿不出实际证据。确实,大周律法并无规定商铺必须每日营业,女子商会的行为,从表面上看完全合法。
“好,好个李夫人!”他咬牙切齿,“本官这就回去禀明圣上,看你们能嚣张到几时!”
送走京兆尹,苏姨忧心忡忡:“东家,这么硬顶下去,只怕朝廷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
李丽走到案前,提笔蘸墨:“是时候给皇上递一封折子了。”
...
城南暗桩内,林一接到消息,嘴角微扬。
“夫人这一手,漂亮。”他对着地图,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京兆尹碰了个软钉子,现在朝廷该头疼了。”
顺子笑道:“可不是,听说连宫里几位娘娘都用不上新的胭脂水粉,正跟皇上闹脾气呢。”
“民怨已起,该我们加把火了。”林一目光锐利,“黑市的盐价再降半成,另外,把我们掌控的那几条粮食通道,每日出货量减少三成。”
“明白。”顺子点头,又压低声音,“老爷,还有一个消息。赵元辰昨日秘密会见了几位边境将领,似乎在调动私兵。”
林一神色一凛:“看来他们是等不及了。通知我们的人,加强戒备,特别是通往京城的要道,必须密切监视。”
“您怀疑他们要硬来?”
“玄冥阁主不是有耐心的人。”林一走到窗前,望着阴沉沉的天空,“当日食临近,他的计划即将完成时,任何阻碍都会被他无情清除。”
...
皇宫御书房内,年幼的皇帝坐在龙椅上,两旁分别坐着玄冥阁主和几位顾命大臣。
“陛下,京城商市混乱,物价波动,长此以往,恐生民变啊!”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禀报。
玄冥阁主淡淡道:“区区商妇,能掀起什么风浪?传旨下去,凡无故歇业超过三日者,一律查封问罪。”
“不可!”另一位大臣急忙反对,“如今歇业商铺已超过百家,若强行查封,必致更大混乱。且她们并未违法,强行问罪,难以服众。”
“那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小皇帝怯生生地问。
大臣迟疑片刻:“不如...暂缓对通衢天下的调查,平息事端。”
“荒谬!”玄冥阁主冷哼一声,“朝廷行事,岂能受商贾胁迫?此事关乎国本,绝不能退让。”
正当众臣争执不下时,一名太监呈上一封奏折:
“陛下,通衢天下李丽呈递万言书,请陛下御览。”
玄冥阁主眼神一冷,抢先接过奏折,快速浏览后,脸色越发阴沉。
“她说什么?”小皇帝好奇地问。
玄冥阁主冷哼一声:“巧言令色,无非是诉说通衢天下对朝廷的贡献,以及如今被查的委屈。”
“给朕看看。”小皇帝伸手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
奏折上,李丽没有直接抗议查封,而是详细列举了通衢天下十余年来上缴的税款、赈济的灾民、开辟的商路、雇佣的百姓。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信息:通衢天下垮了,受损的不仅是林家,更是大周的经济命脉。
小皇帝看完,稚嫩的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这...通衢天下确实有功于朝廷...”
“陛下莫被蒙蔽!”玄冥阁主厉声道,“此妇心机深沉,正是以此要挟朝廷!”
就在这时,又一名太监匆匆而入:
“陛下,不好了!京城米价又涨了三成,盐价也涨了两成,百姓在各大商铺前聚集,情况不妙啊!”
御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
玄冥阁主面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李丽和林一的反应如此迅速而有力。这已不是简单的商业对抗,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经济战。
...
通衢天下总号内,李丽收到了林一秘密传来的消息。
“夫人,老爷说一切顺利,黑市盐价已压低,官盐却因流通不畅而价格上涨,百姓开始抱怨了。”苏姨低声道。
李丽轻轻抚摸着茶杯边缘:“朝廷很快就会意识到,强行接管商脉的后果。没有熟悉商情的人管理,再庞大的商业网络也会迅速崩溃。”
“但我们也不能一直罢市下去,不少姐妹的生意也受损严重。”
“三天。”李丽目光坚定,“只要三天,朝廷就会坐不住。届时,我们就有谈判的筹码了。”
夜幕再次降临,京城的局势越发紧张。商铺关门,物价上涨,百姓的不满在街头巷尾蔓延。朝中大臣们家中也因缺这少那而怨声载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红妆罢市如同一把软刀子,悄无声息地割裂着玄冥阁的统治基础。
而在京城某处暗巷中,一个神秘的身影悄悄走进一间民房。烛光下,那人脱下斗篷,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竟是通衢天下的一位老账房。
“告诉阁主,我已取得林一的信任。”老账房低声道,“他明晚将亲自押送一批重要物资出城,这是路线图...”
暗处,一个声音冷冷回应:“很好。这次,务必让墨宇的血脉,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