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案余波起,边境布防急
夕阳的余晖为京城镀上一层暖橙,陆府花厅内的烛火已悄然燃起,映得满室通明。沈清沅刚陪着陆景渊从大理寺回来,卸下一身风尘,便见沈修正站在窗前,手中捧着一卷卷宗,眉头紧蹙,神色凝重。
“父亲,何事如此忧心?”沈清沅走上前,轻声问道。
沈修转过身,将卷宗递到她手中,语气沉郁:“这是大理寺刚刚送来的审讯记录,从三皇子府暗卫口中撬出的线索——大皇子的死,并非单纯的毒发身亡。”
沈清沅心中一震,连忙翻开卷宗。上面清晰记录着暗卫的供词:三皇子早已知晓沈清沅暗中提点大皇子用药之事,便买通了大皇子身边的一名侍医,在调理的汤药中加入了一味看似无害、实则会与原有毒素相激的药材,加速了毒发的进程。而那名侍医,在大皇子薨逝后便已被三皇子的人灭口,尸体被抛入了护城河,直到昨日才被大理寺的人打捞上岸。
“竟然还有此事!”林砚恰好走进来,看到卷宗上的内容,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三皇子竟然如此歹毒,连重伤之人都不放过!”
陆景渊也凑了过来,看完供词后,眼中闪过一丝寒芒:“看来大皇子的旧案并未彻底了结。虽三皇子已死,但这背后或许还有其他同党,那名侍医的家人是否还在?是否还有其他参与此事的人?这些都需要彻底查清。”
他想起昨夜回府后,已专程去内院向母妃禀报了宫中封赏与边境局势,母妃虽仍需静养,却叮嘱他务必以大局为重,兼顾朝堂与边境,如今大皇子旧案再起波澜,他更需谨慎处置。
沈清沅心中五味杂陈。她当初小心翼翼提点用药,本想保住大皇子的性命,却没想到还是被三皇子钻了空子。若非今日暗卫招供,恐怕大皇子的死因会永远被掩盖在“伤势复发”的假象之下。
“父亲,”沈清沅沉吟道,“那名侍医的家人或许知晓些什么,我们可以派人暗中保护起来,以免被三皇子的余党灭口。另外,三皇子府中是否还有其他知晓此事的人,也需要重点审问。”
“我已经让人去办了,”沈修说道,“侍医的家人已被接到安全的地方,正在接受询问。三皇子府的残余人员也都被关押在大理寺,大理寺会逐一审问,不会放过任何线索。”
夜色渐深,众人围绕着大皇子的旧案和边境的防御事宜,又商议了许久。陆景渊中途起身,去内院向母妃简略禀报了大皇子旧案的新进展,让她不必挂心,母妃只嘱咐他凡事谨慎,保护好家人与自身安全,便让他回前厅继续商议。直到月上中天,众人才各自散去歇息。
沈清沅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大皇子的死,像一根刺,扎在她的心头。她想起大皇子温和的面容,想起他对陆景渊的赏识与信任,心中便涌起一股愧疚与愤怒。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协助沈修,彻底查清此案,让大皇子泉下有知,也让那些参与此事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次日一早,沈修便入宫面圣,将大皇子死因的新线索禀报给陛下。陛下听闻后,龙颜大怒,下令大理寺与吏部联合办案,限期十日之内,查清所有参与谋害大皇子的人员,从严惩处。
消息传出,京城上下一片哗然。百姓们纷纷谴责三皇子的歹毒,为大皇子的遭遇感到惋惜,同时也对陛下的英明决断表示赞赏。
与此同时,陆景渊也开始着手部署边境的防御事宜。他先去内院向母妃辞行,告知她自己需前往京郊大营坐镇,短期内可能无法时常回府探望,母妃虽有不舍,却也深明大义,叮嘱他安心处理军务,不必惦记府中。随后,陆景渊便赶往大营,根据西域使者提供的线索,即刻调遣京郊大营的两万兵力,前往西域边境驻守,同时下令边境守军加强戒备,重点防守月牙谷、黑石山等关键地点。他还派人前往西域,联络当地与黑风部落有世仇的部落,许以重金和物资,结成同盟,共同对抗黑风部落。
沈清沅则利用自己从使者口中得知的毒箭配方,与太医院的太医们一同研究解药。她记得现代曾见过类似的毒草记载,结合太医们的经验,提出用甘草、雪莲、金银花等药材混合炼制,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解药,并大批量制作,送往边境守军手中。
这几日,陆府上下都忙碌了起来。沈修每日早出晚归,处理朝堂清算和大皇子旧案的事宜;陆景渊坐镇京郊大营,调兵遣将,统筹边境防御,偶尔回府也是深夜,只来得及去内院向母妃报个平安便匆匆离去;沈清沅一边协助太医研制解药,一边关注着大理寺的审讯进展;林砚则负责打理府中事务,照顾沈安,让沈修和陆景渊没有后顾之忧。
三日后,大理寺传来消息,侍医的家人供出,当初三皇子是通过一名姓刘的官员联系上侍医的,而这名刘官员,正是三皇子的亲信,如今已被革职查办,关押在大理寺狱中。
沈修亲自前往大理寺审问刘官员。起初,刘官员还百般抵赖,不肯招供,但在沈修拿出确凿证据后,终于心理防线崩溃,承认了自己参与谋害大皇子的罪行。他还供出,除了他和那名侍医外,还有三名三皇子的党羽参与了此事,分别是兵部的一名主事、礼部的一名郎中,以及一名禁军偏将。
沈修立刻下令,将这三名官员捉拿归案。经过一番审讯,三人都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原来,他们都是三皇子安插在朝中的亲信,早已投靠三皇子,为他鞍前马后,谋害大皇子只是其中的一件事。
案件查清后,沈修将所有罪证整理成册,呈给陛下。陛下龙颜大怒,下令将刘官员等四人凌迟处死,家产抄没,家人流放三千里;参与此事的其他相关人员,也都受到了相应的惩处。
大皇子的旧案终于尘埃落定,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陛下为了告慰大皇子的在天之灵,追封大皇子为“孝敬太子”,厚葬于皇陵,并下令全国哀悼三日。
这一日,沈修处理完朝中事务,回到陆府时,已是傍晚。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欣慰:“大皇子的旧案终于查清了,那些谋害他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算是给了大皇子一个交代。”
林砚连忙让丫鬟端上热茶和饭菜:“辛苦你了,快坐下歇歇,吃点东西。”
沈清沅也说道:“父亲辛苦了。大皇子在天有灵,定会感激您为他洗刷冤屈。”
沈修喝了一口茶,点了点头:“只是可惜了大皇子,他本是一位贤明的皇子,若不是遭人暗算,将来定能成为一位好皇帝。”
正说话间,陆景渊从外面回来,身上还带着军营的风尘。他刚从京郊大营赶回,先去内院向母妃禀报了边境部署的进展,得知母妃身体安好,才来到花厅。“父亲说得是。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边境的防御事宜。黑风部落的入侵在即,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众人点头认同。虽然大皇子的旧案已经了结,但边境的危机仍未解除,他们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着。
饭后,陆景渊将边境的防御部署图拿出来,铺在桌上,与沈修和沈清沅一同商议。“根据西域使者提供的线索,黑风部落最有可能从月牙谷入境,”陆景渊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峡谷说道,“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已下令让副将率领五千兵力驻守在此,另外在两侧的山上埋伏了弓箭手,一旦黑风部落进入峡谷,便两面夹击,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个部署甚好,”沈修点头赞许,“但月牙谷两侧的山体陡峭,需提防黑风部落的斥候绕路偷袭,不如再增派一千兵力,在山谷后方的平原地带驻扎,形成前后呼应之势。”
沈清沅也补充道:“黑风部落擅长使用毒箭,虽然我们已经研制出解药,但仍需让守军做好防护。可以让士兵们在铠甲内侧加装一层浸过解药的麻布,既能防备毒箭,也能在不慎中毒时及时缓解毒性。另外,黑石山是他们的粮草囤积地,或许可以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潜入西域,烧毁他们的粮草,断其后勤补给。”
陆景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清沅说得有理。我明日便调整部署,增派兵力驻守月牙谷后方,同时让人赶制浸药麻布送往边境。至于烧毁粮草之事,我会让最得力的副将率领五百精锐,连夜出发,务必在黑风部落动手前完成任务。”
三人又仔细商议了许久,将边境防御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直到夜色深沉,才各自歇息。
窗外,月光皎洁,洒在陆府的庭院里,一片宁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宁静之下,是即将到来的边境战火。大靖王朝的安危,此刻正系于他们的肩头,唯有步步为营、全力以赴,才能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