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逸在大牢中度过了忐忑的一夜,第二天一早,狱卒再次将他带出。当他踏入殿试考场,看到题目那一刻,脸色瞬间凝重起来。这些题目不仅风格与往年大相径庭,难度更是超乎想象。辰逸心中暗忖,看来楚凌轩和赵将军果然在题目上动了手脚,一场恶战,已然拉开帷幕。
考场内静谧得有些压抑,唯有考生们偶尔的翻纸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辰逸坐在桌前,目光紧锁在那几张写满题目的宣纸上。他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混合着考生们紧张的汗水味,这味道让他愈发清醒。窗外透进来的阳光,洒在试卷上,有些刺眼,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
辰逸逐字逐句地研读题目,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以往殿试题目多围绕治国理政、诗词歌赋等常见范畴,可此次,题目竟涉及诸多古籍中的偏门知识,且问法刁钻古怪。比如其中一题,问的是前朝某位名不见经传的学者对礼仪制度的独特见解,这学者在史书中不过寥寥几笔带过,寻常考生根本不会留意。
他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寒意,这绝非偶然,定是楚凌轩利用其宰相之权,暗中操纵了题目。楚凌轩深知辰逸才华横溢,常规题目难不倒他,便想出此等阴招,妄图在题目上直接将辰逸击败,让他在殿试中铩羽而归。
就在辰逸思索之际,他脑海中突然闪过殷佳璐之前提醒他的话。那时,殷佳璐一脸担忧地对他说:“楚凌轩老谋深算,此次殿试,他极有可能在题目上做手脚,你需格外留意,尤其是那些古籍中的偏门知识,他或许会从中出题。”当时辰逸便将这话记在心中,如今看来,殷佳璐的担忧成真了。
想到殷佳璐,辰逸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与力量。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慌乱。既然猜到了楚凌轩的手段,那就更要冷静应对。他开始在脑海中仔细搜索关于那些古籍的记忆。
辰逸自幼勤奋好学,对各类古籍都有涉猎,虽不敢说对每一处细节都了如指掌,但大致内容还是记得的。他努力回忆着相关古籍的篇章段落,试图从中找出与题目相关的线索。
时间在紧张的思索中悄然流逝,辰逸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在草稿纸上写下一些关键词。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迷雾重重的迷宫之中,而题目就是那迷宫的出口,他必须找到正确的路径。
随着思考的深入,辰逸逐渐发现了一些端倪。他意识到,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题目,似乎隐藏着一条暗线。每一道题目的答案,或许都指向一个更深层次的主题。他心中一喜,这或许就是破解楚凌轩阴谋的关键。
于是,辰逸开始围绕这个发现,重新梳理思路。他先将每道题目的核心要点提炼出来,然后尝试将它们串联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他又想起了自己前世在研究古籍时的一些心得体会,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此刻却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他指引着方向。
然而,即便找到了这条暗线,要准确解答题目依然困难重重。因为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太过偏僻,需要他精准地回忆起古籍中的原文表述,并且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给出独到且合理的见解。
辰逸深知,自己不能有丝毫差错。一旦答错,不仅状元之位无望,还可能会陷入楚凌轩设下的其他陷阱。他再次仔细审视题目,将自己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确保每一个观点都有理有据。
此时,考场内已有考生开始面露难色,甚至有人忍不住发出轻轻的叹息声。辰逸知道,其他考生也被这难度颇高的题目给难住了。但他无暇顾及他人,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破解眼前的难题上。
他提起笔,在试卷上写下了第一个字。每一笔落下,都仿佛带着他的决心与智慧。他一边书写,一边在心中反复确认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他知道,这场与楚凌轩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突破这重重困境。
题目似乎暗藏玄机,辰逸能否识破楚凌轩的阴谋,顺利解答题目?这不同寻常的题目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更深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