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基地大捷及那份“超越想象”厚礼所带来的余波,并未止步于旅长那声熟悉的“恭喜发财”。其涟漪以更隐秘、更迅猛的方式,穿透了层峦叠嶂,直达华夏西北那片被无数人视为精神灯塔的黄土高原——延安。
几日后的一个深夜,磐石基地外围的隐秘哨卡,迎来了一支极其特殊的队伍。没有大队人马,仅有三辆看似普通的骡马大车,护卫人员精干沉默,动作间透着与普通部队截然不同的警惕与干练。为首一人,身着洗得发白的灰色军装,面容清癯,眼神锐利而深邃,腰间没有配枪,却别着一支钢笔,气质儒雅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递上的并非通常的通行证,而是一封盖有绝密印鉴、并由独立旅李云龙亲笔签署了“验明正身,全力配合”字样的特殊介绍信。
哨兵不敢怠慢,立刻层层上报。消息传到林峰耳中时,他正在与参谋长推演日军可能的新动向。看到信笺上那独特的印鉴和李云龙那熟悉的、歪歪扭扭却异常郑重的签名,林峰眼中精光一闪,立刻下令:“最高规格秘密接待,直接请到一号隐蔽会议室,除你之外,任何人不得靠近,所有警卫外撤五十米!”
片刻后,一号隐蔽会议室内,油灯的光芒将三人的身影投在粗糙的土墙上。林峰和参谋长肃立在桌前,那位气质特殊的中年人则安静地坐在对面,脸上带着温和却极具穿透力的笑容。
“林峰同志,久仰大名了。”中年人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和分量,“我姓杨,你可以叫我老杨。这次冒昧前来,是受中央委托,代表延安,当面向你和你的‘先锋支队’全体指战员,表达最诚挚的慰问和最崇高的敬意!”
他没有提及任何具体职务,但“中央委托”、“代表延安”这几个字,已足以说明其身份的非同小可。
林峰心头一震,尽管有所预料,但真正面对来自最高层的直接、秘密接触,仍让他感到一股沉甸甸的压力与激动。他立正敬礼,语气沉稳:“感谢首长和中央的关怀!我们只是做了军人该做的事情!”
老杨摆摆手,示意林峰和参谋长坐下,目光扫过这间简陋却戒备森严的会议室,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必拘礼。你们在这里做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军人该做’那么简单。全歼吉本支队,击毙敌中将,缴获军旗指挥刀……这是自抗战以来,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也让我们在国际友人面前,挺直了腰杆!”
他的话语平和,却字字千钧。“延安的同志们,包括主席、老总,都在密切关注着你们。你们送来的那些‘礼物’,尤其是最近这一批,可是让老总拍着桌子连说了三声‘好’啊!”
林峰和参谋长对视一眼,心中了然。所谓的“礼物”,自然是指那些源源不断送往旅部、最终必然会上报的装备物资。
“首长过誉了。”林峰谦逊道,“我们能取得一些成绩,离不开上级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友邻部队的配合,更离不开根据地群众的支持。”
老杨笑了笑,没有在客套上多纠缠,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郑重:“林峰同志,我这次来,除了代表中央表达肯定和慰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看一看,听一听。你们这支部队,装备之精良,战力之强悍,进展之迅猛,已经超出了常规的认知范畴。中央需要了解真实的情况,也需要明确未来的方向。”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林峰:“方便带我看看吗?看看这支被誉为‘华北柱石’的英雄部队,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当然,仅限于可以展示的部分。”
林峰心知这是必经的一步,也是争取更高层级支持和信任的关键。他略一沉吟,便果断应下:“是!请首长随我来。”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林峰和参谋长亲自陪同这位代号“老杨”的特派员,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视察了磐石基地的部分区域。
他们没有去最核心的KV-1测试场或“曙光”兵工厂,但参观了井然有序、士气高昂的步兵训练场,战士们手中清一色的自动武器和精湛的战术动作,让老杨频频点头;他们远远眺望了机场上那排列整齐的伊尔-2和佩-2机群,听着天空中传来的引擎轰鸣,老杨眼中难掩震撼;他们甚至在反斜面阵地,观摩了炮兵群快速进入阵地、进行模拟射击的流程,其反应速度和协同能力,让这位见多识广的特派员也为之动容。
老杨问得很少,看得很多。他尤其关注部队的政治工作、官兵的生活保障以及与群众的关系。当他看到基地内设立的识字班、听到战士们嘹亮的革命歌声、了解到后勤保障如何确保每一名士兵都能吃饱穿暖时,脸上的笑容愈发真切。
傍晚,视察结束,三人再次回到那间隐蔽的会议室。油灯重新点亮。
老杨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这一天所见的巨大信息量。最终,他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期许。
“林峰同志,”他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千钧锤炼,“我看到了。我看到了一支装备现代化、训练有素、士气如虹、根基牢固的铁军!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成就,更是政治上的巨大成功!你们的存在和实践,为我们未来军队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甚至是超前的样板!”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却更具力量:“中央对你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也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关于你们装备的来源,高层有过疑问,但更多的是理解和保护。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只要是为了抗日救国,为了民族解放,有些过程,我们可以不过多追问。中央相信你林峰同志的党性,也相信这支队伍的纯洁性!”
这番话,无异于一颗定心丸,也是一种无形的尚方宝剑。意味着林峰某些“不合常理”之处,得到了最高层面的默许甚至背书。
“感谢中央的信任!”林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语气更加坚定,“我林峰和‘先锋支队’全体官兵,必将恪守初心,牢记使命,一切为了抗战的胜利!我们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属于党和人民!”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老杨重重一拍大腿,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目前抗战已进入关键阶段,敌我形势错综复杂。中央希望你们,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可以更有力地发挥‘柱石’作用。下一步,有何打算?”
林峰知道,这是中央在询问他未来的战略构想。他走到墙上那幅巨大的华北地图前,手指坚定地指向了一个方向。
“首长,日军此次惨败,短期内必然收缩防御,但报复心切。与其被动等待其新的扫荡,不如主动出击,扩大战果!我部下一步的目标,是这里——”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一个被红色圆圈标注的区域,“被日军占据的资源重镇及周边数个县城!我将其命名为‘曙光行动’。目的,是彻底扭转该区域的敌我态势,光复失地,将我们的根据地连成一片,并夺取其战略资源,为长期抗战输血!”
老杨看着地图上林峰所指的方向,眼中精光闪烁,他仔细审视着那片区域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良久,缓缓点头。
“思路清晰,魄力十足!‘曙光行动’……好名字!”他站起身,紧紧握住林峰的手,“你们的计划,我会完整带回去,向中央汇报。需要什么支持,尽管通过秘密渠道提出。记住,中央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是!保证完成任务!”
深夜,老杨的特使小队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但这一次离开,带走的不仅仅是亲眼所见的震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与来自最高层的期许。
林峰独自站在指挥部门口,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心中豪情与责任感交织。更高层次的关注与秘密接触,意味着他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舞台也更广阔。
“曙光行动……”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即将震动华北的名字,眼神锐利如刀。有了中央的明确支持和信任,他这把已然淬火的利剑,是时候挥向更远、更重要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