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源重瞳中日月轮转,圣心虽怒却未失清明。
急则有失,怒则无智!
他缓缓收回踏出的脚步,周身翻涌的紫气渐渐平复。
“道争非匹夫之勇。”
张道源轻抚经卷,眸中现出深思之色,“彼立道场,已得地利。吾若贸然前往,便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那无天道场自成天地,已将百里山河炼作混沌领域。其中法则扭曲,天机紊乱,正是最适合对方发挥的战场。
自己虽为圣人,但若踏入他人道场,便要受其规则制约——正如蛟龙离海,猛虎离山。
更关键的是,这道争关乎大道根本:
他的教化圣道讲究循序渐进,如春雨润物
而王举的混沌道途主张破而后立,如雷霆开天。
两种道途在本质上相克,若在对方道场内交锋,他的圣道威力至少要锐减三成。此消彼长之下,胜负难料。
“况且…...”张道源重瞳微眯,望向那枚混沌莲子,“我那哥哥既敢立道场,必有所恃。那无天领域能遮蔽天机,其中不知暗藏多少凶险。”
他想起古籍记载,上古道争,多是在中立之地进行。若一方贸然闯入对方道场,往往十死无生。
便是道行高出对方一筹,在他人主宰的天地里,也难发挥全力。
“需从长计议。”
张道源袖中飞出三道紫气符诏,化作金甲神将守护圣坛。他要先固守根本,待摸清对方虚实,再图后计。
这场道争,终究要比拼的是谁的大道更能经得起天地考验,贸然踏足险地,实非智者所为。
……
王举持枪立于血海之巅,混沌道基自然运转,忽觉一道圣目窥探自千里外来。
他嘴角微扬,枪尖轻振。
“好弟弟,你可看见了?”
“为兄在以百万生灵祭兵,阻你圣道!”
“你可敢来阻我?除魔卫道,拯救万灵,这可是天大的功德!”
他这番屠戮,除祭炼魔兵外,本身就有另外一重目的。
那便是激将张道源,引诱他来此。
生灵涂炭,怨气冲天。若张道源真如其所倡的教化之道,必不能坐视。一旦他怒而亲征,踏入这方天地,便是自投罗网。
届时自己无天道场规则压制,加上魔兵新成,锋芒毕露,胜算可平添三成。
然而,王举感应到那道圣目窥探虽含怒意,却始终凝而不发。
他玄鉴瞳远望玄天宗方向,但见紫气翻涌却不出百里,显然张道源并未中计。
“呵呵……”
“好个圣人啊,苍生罹难却不愿出手相救!”
“当真是,圣人不仁,以苍生为刍狗!”
王举冷笑,心里却也明白,张道源选择固守圣坛,确实是明智之举。
教化之道讲究厚积薄发,在自家道场可借万千信众愿力,若贸然来袭,确实胜算渺茫。
就像自己,也不愿意贸然踏足张道源的道场。
不过,他既然选择龟缩不出,那继续逼迫就是了,看他能否坐的住。
张道源所行乃是堂皇正道,如春耕秋收,讲究循序渐进。
而自己的混沌道途恰相反,要的便是破而后立,在乱中求道。
教化需要久久为功,可制造混乱,就简单多了。
王举轻抚枪身,感受着其中欢欣雀跃的魔性,“待得苍生泣血,看你是否还能稳坐圣坛!”
王举立于道场中央,九瓣莲华随之转动。
他要以这方天地为炉,以苍生怨气为火,逼得那张道源不得不入自己道场。
……
正思索间,万里苍穹尽化玄墨之色,滚滚雷云如千军万马奔腾汇聚。
紫电金雷在云层中交错嘶吼,凝成九条横贯天地的雷霆巨龙。每片龙鳞皆由道纹所化,龙目怒睁间迸射裁决神光。
四象神雷在天穹盘绕,中央更有一道混沌劫雷缓缓凝聚,其威足以重定地水火风。
冥冥中,似有天道意念降落,在搜寻应劫之人。
这是屠戮百万生灵的罪孽因果,引来了天罚裁决。
此等罪孽,纵是绝世大能,亦不敢轻易担之。
王举见状收了魔兵,缓步踏上混沌莲台,在中央蒲团跌迦而坐。
他头顶混沌莲子垂落道道玄光,将周身笼罩在迷蒙雾气之中。
天道感应中,此地竟似重返鸿蒙未判之时,连天机推演都落得空无。
空无之地,自然不会有应劫之人。
那刚凝聚出的雷罚,又缓缓消散。
王举望了望苍穹,面色平静。
罪孽深重,因果缠身,这便是屠戮过甚的报应。
他早有预料。
屠戮百万,还是在可控范围内。
要是再多的话,恐怕无天魔丹,也遮不住他了。
“要躲避天意关注,暂时不能行杀戮之事,短期也只能在道场洗练因果了。”
王举微微叹息。
“不过,混乱之事,却无需我亲力亲为,遥控指挥即可,那张道源行教化之功,也是居于道场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