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母亲在阳台摇椅上安详离去的,是第二天清晨前来照顾她的生活助理。没有惊慌失措的呼叫,没有混乱的场面,助理在最初的震惊和悲伤之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苏念。
电话那头的念念,沉默了片刻,声音异常低沉平稳:“我知道了,请在那里等我,我马上过来。”
当他赶到公寓时,秋日的阳光依旧明媚,透过窗户照进客厅,只是那份温暖,似乎再也无法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冰冷的缺失感。他走到阳台,看着母亲仿佛只是熟睡的面容,看着她手边那本摊开的设计札记,看着她唇角那抹未曾消散的、平和的弧度。
没有嚎啕大哭,没有崩溃失态。他只是缓缓地、缓缓地跪倒在摇椅边,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握住了母亲已经冰凉的手,将额头抵在了扶手上。宽阔的肩膀微微颤抖着,压抑的、无声的悲痛在这个安静的清晨里弥漫。他维持这个姿势很久,仿佛要将生命中最重要的温度,最后一次烙印在灵魂深处。
随后,他站起身,眼神恢复了沉静,只是那沉静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哀恸。他开始冷静地安排一切,联系殡仪馆,通知必要的亲友。他的动作有条不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像一夜之间,将所有的脆弱都沉淀为了更坚毅的力量。
告别式的地点,选在了一家小而精致的私人殡仪馆礼堂,这是苏婉婷生前偶尔提起过喜欢其宁静氛围的地方。她没有选择那种宏大、公开的追悼会,正如她晚年所追求的生活,简单,私密,只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分享最后的时刻。
礼堂布置得极其素雅。没有过多的黑纱与白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清新淡雅的白色百合、翠绿的龟背竹叶片,以及——念念特意要求摆放的,从母亲阳台移栽过来的几盆正值花期的白色栀子花。清冽馥郁的香气与百合的幽香混合,充盈着整个空间,不像传统葬礼那般沉重压抑,反而带着一种洗涤心灵的宁静与高洁。正中央,悬挂着苏婉婷中年时期的一幅肖像照片,那是她事业巅峰时拍摄的,眼神锐利而自信,嘴角带着一丝掌控一切的淡然笑意,完美诠释了她作为一代设计大师的风采与气度。照片下方,静静地摆放着她的骨灰盒,材质是温润的木料,造型简约流畅,符合她一贯的审美。
来的人确实不多,但每一个,都是她生命轨迹中不可或缺的印记。
顾清风带着妻子和已经长大的孩子来了,他站在老友的遗像前,久久不语,最终只是红着眼圈,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当年那个嬉皮笑脸的贵公子,如今也已鬓角染霜,眼中满是岁月沉淀下的感伤与怀念。
艾米丽和莉莎相携而来,她们都已是从苏婉婷品牌退休的功勋元老。看着遗像上那张熟悉的面孔,两人都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她们想起了无数个在工作室并肩作战的日夜,想起了苏婉婷的严苛与提携,想起了她们共同创造的时尚传奇。
周骁也从瑞士赶来了。他穿着黑色的西装,神情肃穆,代表已故的陆寒琛,也代表“寒念基金会”,在苏婉婷的灵前献上了一束纯白的鲜花。他对着遗像低声说了几句什么,眼神复杂,有敬意,也有无尽的唏嘘。他没有过多打扰,行礼后便安静地站在了角落。
念念的妻子陪在他身边,紧紧握着他的手,给予他无声的支持。他们年幼的女儿小玥,似乎也感受到了空气中不同寻常的悲伤气氛,穿着黑色的小裙子,乖巧地靠在父亲腿边,睁着大眼睛,好奇又有些畏惧地看着奶奶的照片,她还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含义,只知道那个会给她讲故事、抱她、阳台种着香香花的奶奶,再也见不到了。
整个告别式没有设置冗长的悼词环节,没有官方性质的流程。大家只是静静地站立,沉浸在各自的回忆与哀思里。阳光透过礼堂彩色的玻璃窗,投射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每个人心中那些关于苏婉婷的、色彩各异的记忆碎片。
就在这时,空气中,开始流淌起一段音乐。
旋律悠扬、舒缓,带着一种空灵的美感,又蕴含着坚韧向上的力量。音色独特,仿佛是某种古老的、经过现代编曲处理的东方乐器。
在场的顾清风、艾米丽、莉莎等人,在听到这音乐的瞬间,都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眼神中流露出恍然与更深的哀伤。
这是苏婉婷每一次个人品牌大秀谢幕时,最常使用的一首曲子。
这首曲子,伴随她走过无数个荣耀的时刻。当最后一套华服展示完毕,灯光聚焦,她从容走出,向台下掌声雷动的观众致意时,这首音乐便会响起。它见证了她从新锐设计师到时尚女王的每一步攀登,见证了她用才华和毅力征服世界的每一个瞬间。这音乐,几乎已经成为“苏婉婷”这个名字,在时尚界留下的、最具代表性的听觉印记。
此刻,在这告别的时刻,这首熟悉的曲子再次响起,却不再是庆祝成功的凯歌,而是为她传奇一生奏响的、最后的、充满敬意的安魂曲。
音乐声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t台尽头,身姿挺拔,眼神明亮,接受着世界瞩目的苏婉婷。看到了她在工作室里专注修改设计的侧影,看到了她在教导年轻设计师时的严厉与耐心,看到了她在塞纳河边散步时的从容,看到了她在阳台摇椅上小憩时的安宁……
念念站在最前面,仰头看着母亲那张神采飞扬的遗像,耳边回响着这首伴随母亲无数荣光的乐曲。泪水,终于无法抑制地,无声地滑落下来。但这泪水,不仅仅是悲伤,更包含着深刻的理解、无比的骄傲,以及无尽的怀念。
他知道,母亲选择这样一首曲子,作为送别自己的背景音,并非炫耀曾经的辉煌,而是在用她独有的、骄傲的方式,向世界,也向所有爱她的人做最后的告别:她的一生,精彩纷呈,她尽力了,也活出了最璀璨的模样。无需悲伤的挽歌,这首代表她奋斗与成就的乐章,便是对她生命最好的诠释与礼赞。
音乐在礼堂中缓缓流淌,盘旋,如同无形的羽翼,托着那个不羁的、骄傲的、坚韧的灵魂,去往没有病痛、没有遗憾的远方。
告别式在宁静而充满力量的氛围中接近尾声。没有呼天抢地的哭声,只有深沉的静默与被音乐勾起的、汹涌的回忆。阳光,百合,栀子花香,以及那首熟悉的谢幕曲,共同构成了一场独一无二的、专属于苏婉婷的告别。
她带着爱与释然走过一生,此刻,也在爱、敬意与对她辉煌过去的追忆中,平静离去。
人们依次上前,将手中的白色鲜花轻轻放在骨灰盒周围,然后默默离开,将最后的时光留给了她最牵挂的儿子一家。
念念最后看了一眼母亲的遗像,牵着女儿的小手,拥着妻子,走出了礼堂。外面的阳光正好,秋色正浓。他知道,母亲并未远去,她只是化作了星辰,化作了清风,化作了那本设计札记里的智慧,化作了栀子花的芬芳,永远守护着她所爱的一切。
告别,是为了永远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