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回到明朝当王爷唐伯虎现代寻芳记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步步生莲红楼群芳谱佣兵1929南宋异闻录伏羲夫妻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2章 金阶辩罢忠奸混,玉案翻残日月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

《大吴史?宦者传》 载:“十一月初五,镇刑司随堂太监李德全奏:‘京营都督岳峰与蓟辽总兵、宣府参将往来密信七封,语涉 “兵马调度、粮饷私分”,疑有结党之嫌。’帝览信后,以‘边将通信本常事,然词多隐讳’为由,命玄夜卫暗查,未即刻问罪。史称‘此信虽伪,然帝心之疑已生,为岳峰后日遭贬埋下伏笔’。”

一封密信入朝堂,帝座凝霜对冷光。

边将丹心藏尺素,宦奴谗语织罗网。

金阶辩罢忠奸混,玉案翻残日月长。

不是君王轻社稷,只因权欲暗相伤。

十一月初五清晨,朔风卷着碎雪如撒盐般掠过宫墙,镇刑司随堂太监李德全踩着薄雪入宫,貂帽沿的霜花簌簌掉落,在青砖上积成细碎的白痕。他捧着鎏金锦盒的手指骨节泛白,锦盒边角的缠枝纹被掌心汗渍浸得发亮,盒内七封密信用陈年桑皮纸封缄,纸面刻意做旧的蜡黄里还透着新纸的潮意 —— 那是他让刻工连夜仿造的,封口仿刻的岳峰私章歪歪扭扭,“峰” 字的山字旁刻反了方向,墨迹未干的地方泛着油光。

紫宸殿偏阁的银炭暖炉烧得正旺,李德全掀帘而入时带进一股寒气,檐角冰棱坠落的脆响刚过,他已 “噗通” 跪地叩首,锦盒高举过顶,声音抖得像风中残烛:“陛下!奴婢查获岳峰与边将往来密信,言辞诡秘,恐有不轨之心!” 额头重重撞在金砖上,发出闷响,磕出的红痕迅速泛起,眼角却偷瞄着萧桓案头的捷报。

萧桓刚搁下笔,朱批 “宁武关暂安” 的字迹还凝着墨香,岳峰昨夜三更送来的捷报就压在御案一角,“粮草已到,北元退十里” 的奏报墨迹鲜活,字里行间的焦灼与欣慰透过纸背传来。他望着李德全冻得发紫的耳垂,又瞥了眼锦盒,殿外风雪拍打窗棂的 “呜呜” 声,让这清晨的偏阁格外寂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萧桓抬手示意李德全打开锦盒,七封密信在暖光下泛着陈旧的蜡黄,第一封的字迹潦草歪斜,与岳峰平日奏报中笔力沉稳的小楷截然不同。开头 “蓟辽兵马已备,待都督令便可异动” 的字样刺得他瞳孔微缩,那 “异动” 二字写得格外重,墨色深得发乌,像是要穿透纸背钻进心里。

“这字迹……” 萧桓捏起信纸,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面,火漆上的 “岳” 字私章边缘模糊,与他案头岳峰谢恩奏上棱角分明的私章相去甚远。李德全在旁躬着身子,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镇刑司缇骑从岳峰亲卫旧宅墙缝里搜出的,泥封都还新鲜呢。陛下您看这封,还有宣府参将赵谦的回函。”

他翻出第二封密信,宣府参将赵谦的名字烫得萧桓指尖发麻,信中 “粮饷可暂由私库周转,不必经户部核验” 的字句,与岳峰强提粮草时 “军法大于部令” 的言辞隐隐呼应。萧桓忽然想起李嵩在朝堂哭诉 “擅动军粮恐有反心” 时的悲愤,心口像被什么堵住,呼吸渐渐沉了下去。

御案上的宁武关捷报还散发着松烟墨的清香,岳峰 “北元退十里” 的奏报里,“守城士兵已能喝上热粥” 的细节透着真切,而密信中的 “异动”“私库周转” 却裹着阴谋的寒意。萧桓捏着信纸的指节泛白,他想起三年前秋猎,岳峰一箭射落惊鹿,回身笑道 “臣的箭只为护陛下、守河山”,那时的眼神清澈如塞北清泉,绝无这般阴鸷。

可眼前的密信像一层灰雾,蒙住了过往的信任。他摩挲着密信边缘刻意做旧的折痕,又对比岳峰奏报上自然的褶皱,两种痕迹截然不同,可 “赵谦回函” 里 “愿听都督调度” 的字样,又让疑虑死灰复燃 —— 赵谦上月刚因粮饷克扣被岳峰弹劾,怎会突然 “愿听调度”?

殿外传来通政司的报时声,辰时三刻的梆子响敲得格外沉,萧桓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忽然对李德全道:“把岳峰强提粮草时在仓册上的亲笔记录取来,朕要比对笔迹。” 李德全心头一跳,慌忙应诺,退出时靴底轻擦地面的声响,都透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 李嵩教的 “留信不逼,让疑虑自生”,果然起效了。

御案上,岳峰的捷报与密信并排摆放,墨迹一新的 “退敌” 二字,与泛黄信纸上的 “异动” 形成刺目对比。萧桓反复摩挲密信上的私章,那章子刻得粗糙,边角有崩裂的痕迹,远不如岳峰平日用的 “岳” 字小印精致。可密信里提到的蓟辽兵马部署,竟与五军都督府的档案对上了,连粮草私库的位置都写得清清楚楚。

“李德全,” 萧桓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这些信何时截获的?为何之前不报?” 李德全趴在地上,额头抵着金砖:“陛下,镇刑司本想查全证据,昨夜才搜齐,怕迟了误事,连夜呈奏。岳都督手握京营与边军,若真结党……” 话未说完,却已将 “结党” 的种子埋进萧桓心里。

殿外的风雪敲打着窗棂,萧桓望着案上的《大吴律》,其中 “边将非奉旨不得私通密信” 的条款被朱笔圈出。他想起永熙帝在位时,朱高煦(萧烈原型)就是靠边将密信谋逆,冷汗瞬间浸湿了龙袍内衬。岳峰的忠心毋庸置疑,可权力是把双刃剑,若真与边将勾结…… 他不敢再想,提笔在密信上批:“着玄夜卫指挥使彻查笔迹真伪,秘捕宣府参将对质。”

李嵩得知萧桓命玄夜卫暗查密信真伪的消息,如坐针毡。他连夜让人誊抄密信副本,清晨踩着薄雪入宫,貂裘下摆沾满雪泥,未及通报便直奔紫宸殿。见到萧桓,他 “噗通” 跪地,密信副本在颤抖的手中散开,老泪纵横:“陛下!老臣早说岳峰野心不小,强提粮草是投石问路,私通边将才是真心!您看这信里‘待时机成熟,共图大业’的话,分明是要拥兵自重啊!”

他膝行几步,额头几乎触到金砖,偷瞄萧桓紧锁的眉头,又哽咽道:“英国公府昨夜收到蓟辽线报,岳峰在那里安插了三个亲信,都是当年大同卫的旧部,如今都升了千户,兵权在握。这不是结党营私是什么?” 御案上的密信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李嵩的哭声在殿内回荡,将宁武关退敌的捷报衬得格外苍白。

张懋紧随其后入宫,捧着宣府参将的履历册,册页边缘被手指翻得起了毛边:“陛下请看,此人与岳峰同榜登科,去年秋饷克扣案时,公然在朝堂为岳峰辩解,两人书信往来频繁。按《大吴卫所律》第三章第七条,边将私通京营将领,轻则革职贬斥,重则凌迟处斩!” 殿外勋贵们的附和声如潮水般涌来,“收岳峰兵权”“彻查边将党羽” 的喊声震得窗棂发颤,仿佛岳峰已是板上钉钉的叛臣。

萧桓挥手让他们退下,殿门 “吱呀” 关上的瞬间,喧嚣被隔绝在外,只剩下烛火摇曳的轻响。他独自坐在御案前,密信上 “待时机成熟” 的字迹在烛火下忽明忽暗,恍惚间竟与岳峰跪在金砖上请命的模样重叠 —— 那个在偏关急报前额头渗血仍高呼 “臣愿以死明志” 的将军,真的会写下这样的字句吗?

李嵩的话像淬毒的针,精准扎在 “边将结党” 的旧伤上。他想起《大吴史?永熙本纪》里的记载,永熙帝平定魏王萧烈叛乱时,叛军正是以 “边将私通京营” 为借口起兵,那场血案让京营元气大伤,至今史书上的字迹还渗着血。岳峰的大同卫旧部、蓟辽的亲信、宣府的同年…… 这些线索在脑海里交织成网,越收越紧。

可岳峰昨夜奏报里 “守城士兵喝上热粥时哭了” 的细节又浮上心头,那是只有真正关心士兵的将军才会留意的事。萧桓捏着密信的手指微微颤抖,信纸上的墨迹与岳峰捷报上的墨香截然不同,一个虚浮,一个沉实,可疑虑一旦生根,再清明的判断也会蒙上阴影。

谢渊得知玄夜卫奉命暗查,踩着积雪直奔紫宸殿,靴底的雪水在金砖上拖出蜿蜒的长痕,风宪司卷宗的蓝布封皮沾着雪粒。他闯入时,萧桓正对着密信出神,谢渊 “噗通” 跪地,将卷宗高举过顶:“陛下!密信是伪造的!这是构陷!”

卷宗摊开,第一页便是岳峰历年奏疏的笔迹比对图,红笔圈出的差异清晰可见:“岳峰写字惯用狼毫,笔锋刚劲如刀,捺画收笔极重;密信却用羊毫,墨迹虚浮,捺画软如棉线,明显是刻意模仿!” 他翻到下一页,玄夜卫的调查报告墨迹未干,“宣府参将十一月初三正在宁武关协助守城,有守城记录为证,根本不可能收到岳峰的信,信上日期是伪造的!”

谢渊指着密信的火漆:“岳峰的火漆里掺了朱砂,遇雪会泛红;这信上的火漆只有松香,遇雪呈灰,镇刑司库房的账目上就有同款松香采购记录!” 他抬起头,额头青筋突突直跳,“李德全是李嵩的干儿子,镇刑司早已成勋贵构陷异己的工具,陛下明察!”

萧桓拿起笔迹比对图,岳峰奏疏里 “臣” 字的竖钩如利剑出鞘,密信上的 “臣” 字竖钩却弯如蛇形,破绽确实明显。可他盯着密信中 “粮草私库周转” 的字句,喉结滚动着问:“谢御史,岳峰在蓟辽确有私库?” 谢渊一愣,如实回道:“是边军凑的应急粮,有各卫所联名账册可查,专为防备粮道断绝,非私人仓库。”

萧桓沉默未语,疑虑虽减却未全消。这时玄夜卫指挥使匆匆入宫,甲胄上还沾着血渍:“陛下,宣府参将‘畏罪自尽’了!” 萧桓猛地拍案:“刚要对质就自尽?太巧了!” 指挥使低声道:“镇刑司的人拦着不让查,说参将喝毒酒而亡,死前留了认罪书,字迹…… 与密信如出一辙。”

谢渊急道:“定是杀人灭口!请陛下开棺验尸,毒酒的来源一查便知!” 李嵩的声音却从殿外传来:“边将畏罪自尽是常事,开棺验尸恐惊扰亡灵,寒了边军之心!” 萧桓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岳峰甲胄上的霜花仿佛就在眼前,那融化的水痕像极了此刻的疑虑 —— 明明看得见痕迹,却抓不住实质。

萧桓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殿外勋贵的喧哗与谢渊的辩解在脑中交织成乱麻。他想起永熙帝平定萧烈叛乱后,在诏狱署写下的 “边将不可信,兵权不可纵”,那字迹至今刻在御书房的匾额后。无论密信真假,岳峰在边将中的威望已让勋贵忌惮,这颗疑虑的种子,终究是埋下了。

“传旨岳峰。” 萧桓的声音带着疲惫,“即刻回京述职,京营兵权暂交副将代管,宁武关防务交宣府总兵接管。” 李德全在旁连忙应诺,眼底闪过一丝得意,这道旨意虽未定罪,却已将岳峰置于险境。

宁武关的城垣上,岳峰正指挥士兵修补缺口,雪花落在他的甲胄上,瞬间融化成水。接旨的那一刻,他握着圣旨的手指微微颤抖,甲胄上的冰碴簌簌掉落:“陛下终究是疑我了。” 亲卫急道:“都督,这是调虎离山计!您一离开,宁武关就危险了!” 岳峰望着京师方向,嘴角扯出一抹苦笑,将城防图交给副将:“我若不回,才真成了他们口中的叛臣。”

风雪掠过宁武关的断墙,岳峰翻身上马,背影在漫天风雪中越来越小,而紫宸殿的烛火下,那封伪造的密信还压在御案一角,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君臣之间,也压在大吴的边防线上。

十一月初七早朝,李嵩率先发难:“岳峰接旨三日未归,分明是心虚!请陛下下旨缉拿!” 谢渊立刻反驳:“宁武关刚退敌,交接防务需时日,何来心虚?” 两人在殿上争执,勋贵与言官分成两派,唾沫星子溅在金砖上,与未干的雪水混在一起。

萧桓坐在龙椅上,听着下方的争吵,目光落在御案的密信上。他忽然问:“玄夜卫查李德全与李嵩的往来账册,可有结果?” 指挥使上前奏报:“李德全上月从李嵩府中领了纹银五百两,说是‘赏赐’。” 李嵩脸色发白,辩解道:“是…… 是赏他办事勤勉。”

谢渊趁机呈上参将的尸检报告:“毒酒里掺了镇刑司特制的鹤顶红,只有李德全能调动。” 证据链渐渐清晰,可萧桓看着 “岳峰未归” 的急报,心里的疑虑又冒了出来 —— 若真无辜,为何迟迟不归?他挥挥手:“再等三日,三日内不到,便派缇骑‘请’他回京。”

岳峰在回京途中收到宁武关急报:“李嵩门生接管京营,士兵口粮减半。” 他勒住马缰,望着漫天风雪,忽然明白这是逼他叛乱的圈套。亲卫递上蓟辽总兵的密信:“诸将愿随都督清君侧!” 岳峰将信撕碎,雪片落在他花白的鬓角:“清君侧?那与叛臣何异?”

他写下血书:“臣岳峰此生忠君护边,若有二心,天诛地灭!今愿回京受审,只求陛下勿信谗言,善待边军。” 血书由缇骑快马送京,萧桓见信时,墨迹未干,“善待边军” 四字力透纸背,像极了偏关士兵冻裂的伤口。李德全在旁低语:“血书可伪造,怕是以退为进。” 萧桓捏着血书,指尖被染红,迟迟未语。

三日期满,岳峰抵达京郊,却被玄夜卫 “请” 入驿馆软禁。消息传入宫中,萧桓望着密信与血书,一夜未眠。御案上摆着两份奏折:李嵩的 “速斩岳峰以绝后患”,谢渊的 “释放岳峰以安军心”。窗外的雪停了,晨光透过窗棂照在密信上,他忽然发现信纸边缘有镇刑司的水印 —— 那是李德全忘了处理的破绽。

“传旨,” 萧桓的声音带着疲惫,“岳峰暂解兵权,回府听候发落;李德全擅造密信,杖二十贬往南京;李嵩失察,罚俸一年。” 旨意一下,朝堂哗然,李嵩虽未获罪,却失了帝心;岳峰虽未被斩,却成了无兵之将。谢渊望着御案上未烧尽的密信灰烬,轻轻叹了口气 ——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

岳峰回府后,京营士兵自发聚集在府外请愿,举着 “岳都督保边有功” 的木牌,雪地里跪了一夜。萧桓站在宫墙上望见,心头五味杂陈,对李德全道:“若岳峰真反,这些士兵会如此护他?” 李德全低头不敢应答。风宪司趁机彻查,查出密信是李嵩让幕僚模仿笔迹,参将是被镇刑司灭口,证据送呈御前时,萧桓只批了 “存档” 二字。

他没有重审岳峰,也没有严惩李嵩。边关未平,若深究党争,只会自乱阵脚。可那封密信像根刺,扎在君臣之间,岳峰的忠心在疑虑中蒙尘,李嵩的奸计在纵容中滋生。宁武关的捷报虽到,朝堂的裂痕却已难补。

片尾

《大吴史?德佑本纪》 载:“德佑三十七年冬十一月,镇刑司李德全奏岳峰私通边将密信,帝命玄夜卫暗查,得信为伪造。然帝疑已生,解岳峰京营兵权,令回府听候。李嵩因失察罚俸,李德全贬南京。

史称‘密信案虽结,然君臣之隙已成,边将离心,勋贵益横,为德佑朝边防废弛之始。帝之疑虑,非独对岳峰,实对边将皆生戒心,终致后来北元再犯而援兵迟疑’。”

卷尾

《大吴史?论》 曰:“德佑三十七年冬之密信案,非岳峰有反心,实勋贵构陷之;非萧桓不明察,实帝心多疑虑。宦者李德全为鹰犬,李嵩、张懋为操刀,借密信之伪,行削权之实。

岳峰忠而被疑,非因其过,因其权重;萧桓疑而未斩,非因其明,因边事急。密信虽破,疑虑未消,君臣之间一旦生隙,忠奸难辨,是非易淆。此案发后,边将皆惧通信,军情传递愈滞,朝堂对边军之控愈严,终致后来大同卫再失而无将敢援。

故曰:帝王之术,在信与疑之间,信过则权柄旁落,疑过则忠臣寒心。密信之祸,祸不在信伪,而在帝心之摇摆,权臣之窥伺,终让保国之将,困于朝堂之罗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宇宙职业选手我家的厕所通异界明星前女友报复我曹贼武炼巅峰陆太太复婚吧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豪门第一少奶奶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不从圣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国士转乾坤之凡缘世重生之小小玩家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乱世枭臣
经典收藏利刃无声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穿越水浒收好汉我们家的小静静医将婿红楼群芳谱我爹是奸臣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魏虎日月余晖三国之飞将再世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王爷深藏,妃不露凰啼山河走进唐朝
最近更新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铜镜约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明辽国公北宋第一狠人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三藏还俗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清宫秘史十二章大周第一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