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留里克的崛起盛唐华章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锦衣夜行汉末皇戚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这县衙深藏不露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3章 旧僚借法诛忠骨,新贵携权陷将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

冬十一月初七,都察院左都御史李谟旧部、河南道御史王显上弹劾疏,劾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岳峰‘越权调兵,私通边将’。疏文十三条罪状中,其要者曰:‘峰未禀兵部,未得尚书印信,仅凭都督府令牌,擅调蓟辽边军三千入宁武关,违《大吴卫所调兵律》第三条‘边军调动需部府双印’之规,形同擅权乱政。’

疏称‘蓟辽参将吴谦承岳峰私令提兵,调兵文书无兵部备案,仅有峰之私章,显系暗结边将’。然风宪司后查得,王显此疏实承李嵩授意,盖因李谟去年粮饷克扣案遭岳峰弹劾致仕,显欲借旧怨报复;张懋亦暗助其力,令都察院三御史附议,意在借‘越权’罪扳倒岳峰,以绝粮饷旧案之追查。

史称‘王显弹劾,非独为恩师泄愤,实乃勋贵集团借都察院职司发难。疏中所列‘私通’证据,多为三年前军务信函篡改而成;‘未备案’之说,更刻意隐去兵部尚书‘急事从权’之朱批。此非孤立弹劾,实系朝堂党争在职官体系中之显影,亦为德佑年间勋贵构陷边将之典型’。”

一纸劾章风雪来,朱门暗结网罗开。

旧僚借法诛忠骨,新贵携权陷将才。

边燧犹燃催战鼓,朝堂已论罪与灾。

不是君王轻信谗,只因群小绕阶台。

十一月初七的朝堂笼罩在凛冽寒风中,都察院衙门外的铜钟刚敲过辰时三刻,河南道御史王显便捧着弹劾疏踏入太和殿。他身上的青袍浆洗得笔挺,胸前獬豸补子的金线在晨光下闪着冷光,手中疏文的锦套绣着 “都察院封” 的朱红字样,边角被指尖攥得微微发皱。锦套内的弹劾疏罗列着岳峰的十三条罪状,最刺眼的一条用朱砂标出:“未禀兵部,擅调蓟辽边军三千入宁武关,违《大吴卫所调兵律》第三条‘边军调动需部府双印’之规。”

王显靴底沾着的霜花在丹墀上融化成水痕,他是前兵部尚书李谟的得意门生,去年李谟因粮饷克扣案被岳峰弹劾致仕,至今闭门不出。此刻他跪在冰冷的金砖上,疏文高举过顶,声音在寂静的朝堂回荡:“陛下!岳峰目无国法,调兵不禀兵部,私令蓟辽参将吴谦提兵入关,实乃越权乱政!” 他刻意加重 “私令” 二字,目光扫过殿内勋贵,“按《大吴卫所调兵律》,边军调动需兵部尚书与五军都督府双印核准,岳峰仅凭都督府令牌行事,形同谋反!”

殿内的勋贵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英国公张懋捻着胡须微微颔首,户部尚书立刻出列附议,他捧着的账册还带着油墨味:“王御史所言极是,蓟辽边军乃拱卫京畿的屏障,擅调三千兵马恐致辽东边防空虚,北元若趁机南下,后果不堪设想。岳峰此举确有不妥。” 他话音刚落,吏部侍郎便紧随其后:“边将守土有责,更需守律,若皆效仿岳峰‘先调后奏’,国法何在?”

一时间,“请陛下彻查”“收回岳峰兵权” 的呼声在殿内此起彼伏,将通政司刚呈上的 “宁武关退敌十里” 捷报彻底淹没。李嵩站在文臣列首,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看着王显跪在丹墀下的背影,想起昨夜密谈时的叮嘱:“重点攻‘越权’二字,把粮饷案的旧怨藏在律法后面。” 此刻见朝堂风向已起,他清了清嗓子,准备适时添火。

岳峰刚从宁武关赶回京师,甲胄上的霜痕尚未褪尽,铠甲摩擦声在弹劾声中格外清晰。他踏入殿门时,正撞见王显高举疏文的背影,又瞥见李嵩嘴角一闪而过的冷笑,心头瞬间雪亮 —— 这是粮饷案的反扑,借调兵之事来算旧账。

“陛下,臣调蓟辽边军实因宁武关危急!” 岳峰在丹墀另一侧跪地叩首,甲胄撞击金砖的脆响打断了弹劾声,“当时北元三万铁骑距关仅十里,南城垣已塌,守兵不足两千,奏报往返需三日,若等兵部印信,宁武关早已城破!” 他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臣按《军前急务律》‘边军危急可先调后奏’行事,调兵文书已补送兵部,绝非越权。”

王显猛地抬头,疏文在手中抖出褶皱:“《卫所调兵律》明文规定‘无论缓急,边军调动需兵部备案’,都督府令牌岂能凌驾于国法之上?” 他展开袖中调兵令副本,墨迹在晨光下泛着油光:“蓟辽参将吴谦的调兵令上,只有岳峰私章,无兵部印信,这便是铁证!” 副本上刻意隐去了宁武关急报的日期,只留着调兵的时辰,显得岳峰完全未禀明缘由。

岳峰冷笑一声:“王御史为何不提调兵令后的急报?上面明写着‘北元已架投石机,关城将破’,难道要臣眼睁睁看着宁武关陷落?” 他转向萧桓,叩首道:“陛下可查蓟辽都司的回文,吴谦提兵入关后,已在宁武关击退北元三次进攻,若非及时调兵,此刻山西早已沦陷。”

李嵩见王显渐落下风,轻咳一声出列:“陛下,岳峰虽有退敌之功,然越权调兵之事不可不察。《大吴律》载‘有功不抵过’,若因退敌便宽恕越权,日后边将皆以‘急务’为名擅动兵马,国体何在?” 他偷瞄萧桓神色,又补充道:“吴谦是岳峰在大同卫时的旧部,两人私交甚密,此番调兵恐非仅为战事……”

张懋立刻附和:“英国公府收到线报,吴谦所部入关后,粮草皆由岳峰私库供给,未走户部账册,这其中恐有结党营私之嫌。” 殿内的弹劾声再次高涨,勋贵们的目光如针般刺向岳峰,仿佛已认定他图谋不轨。

岳峰怒视二人,甲胄上的冰碴簌簌掉落:“吴谦粮草走的是边军应急账,有宁武关守将为证!李大人屡次阻挠边事,张大人私扣军粮在前,如今反倒诬陷臣结党,敢问二位,宁武关守兵在城上嚼雪时,你们在何处?” 他的声音带着边关风雪的寒意,让殿内的喧嚣瞬间沉寂。

王显的弹劾疏很快传遍京师,朝野皆知他是李谟旧部。三年前,李谟任兵部尚书时克扣大同卫粮饷,岳峰时任参将,冒死奏报,终将李谟扳倒致仕。如今王显发难,明眼人都看出是 “旧怨新报”。

岳峰在都督府翻看卷宗,亲卫捧着吴谦的回函进来:“参将说调兵令已补送兵部,可王显故意截取未备案的副本。” 岳峰捏着回函的手指泛白,案上《军前急务律》的注疏写着 “边军危急可调兵,三日内补备案即可”,王显却断章取义,只提 “未奏报” 不提 “急务”。

“他们要的不是律法,是我的命。” 岳峰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想起李谟致仕前 “必让你身败名裂” 的狠话,心口阵阵发紧。粮饷案牵连甚广,李嵩、张懋怕他查出更深的猫腻,才借王显之手罗织罪名,欲除之而后快。

十一月初八清晨,都察院正堂的铜獬豸香炉里燃着陈年檀香,烟气在晨光中凝成细缕,却驱不散堂内的肃杀。河南道御史王显端坐主审席,青袍上的獬豸补子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身后三位陪审御史皆是前兵部尚书李谟旧部,三人袖口暗绣的 “谟” 字纹在阴影里若隐若现。

岳峰一身素色便服踏入正堂,腰间仅悬着都督府令牌,甲胄上的霜痕虽已洗净,眉宇间的疲惫却藏不住。他刚站定,王显便猛地拍响惊堂木,木槌撞击案面的脆响震得烛火摇晃:“岳峰!你擅调蓟辽边军三千入宁武关,可有兵部印信?”

“宁武关危在旦夕,按《军前急务律》可先调后补,” 岳峰呈上急报副本,麻纸边缘还留着雪水浸过的皱痕,“调兵后三日已补送备案文书,兵部主事刘启亲收,可当堂对质。” 王显冷笑一声,将副本扫到案角:“刘启是你同乡,证词不足为凭!蓟辽参将吴谦为何不亲自到堂?” 他明知吴谦正守宁武关,却故意扬高声音,“莫非是怕对质露了马脚?”

旁听席上的勋贵子弟立刻起哄,“越权就是越权”“军法当斩” 的喊声此起彼伏,惊得梁上燕巢簌簌掉灰。岳峰忽然起身,目光如刀扫过众人,声音在喧嚣中劈开一条通路:“诸位大人若在宁武关城头,见北元铁骑踏碎城砖,守兵冻饿交加,是要等兵部印信三日,还是先调兵退敌?”

他指着堂外飘落的雪花,语气沉痛:“城破之日,北元屠城三日,两千军民殉国,这罪责谁担?是要臣做守律的死官,还是做救民的活将?” 堂内瞬间寂静,王显的脸涨得通红,握着惊堂木的手微微发颤,竟一时语塞。

陪审的御史忙打圆场:“岳都督莫要转移话题,律法就是律法,岂能因言辞而变?” 岳峰转向三人,目光锐利如剑:“三位大人去年核查大同卫粮饷时,为何对‘损耗三成’的账目视而不见?那时怎不提律法?” 三人脸色骤变,王显慌忙拍响惊堂木:“休要攀咬!本案只审越权调兵!”

谢渊得知会审不公,连夜带着风宪司缇骑赶往兵部库房。积满灰尘的库房里,蛛网缠在书架上,鼠洞旁散落着发霉的账册。“找调兵后三日内的备案卷宗!” 谢渊举着油灯,光晕在灰尘中浮动,照亮一排排标着 “德佑三十七年十一月” 的木盒。

缇骑从底层角落翻出一个褪色木盒,里面的文书散发着霉味,正是吴谦补送的备案文书。谢渊展开一看,兵部尚书的朱批 “急事从权,备案有效” 墨迹清晰,日期正是调兵后第二日,钤印的朱砂还透着新鲜的红。“王显竟敢隐瞒这份文书!” 他小心将文书折好藏入怀中,指尖沾着的灰尘里混着细小的纸屑,那是构陷者慌乱中遗漏的证据。

他连夜比对王显的弹劾疏,发现所列 “私通边将” 的证据,竟是三年前岳峰与吴谦的军务信函,信中 “军务会商” 四字被刻意剜去,只留 “密商” 二字,显得格外暧昧。谢渊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喉间发紧 —— 这群人为了构陷,连三年前的旧信都敢篡改。

英国公府暖阁里,银炭烧得正旺,鎏金炉盖的镂空花纹映出张懋阴鸷的脸。他指着弹劾疏副本上的 “越权” 二字,对围坐的勋贵们道:“王显这步棋走得稳,只要坐实越权,岳峰就算有退敌之功也洗不清。” 案上的烧酒烫得冒热气,酒液晃出细珠溅在锦垫上。

李嵩呷着茶冷笑,茶沫沾在胡须上也未察觉:“镇刑司已‘关照’过吴谦,派去的缇骑明着护卫,实则监视,他若敢回京对质,就让他‘失足坠马’。” 一位伯爵忧心忡忡地捻着佛珠:“谢渊在查备案文书,听说已找到兵部朱批,怕是要出纰漏。”

张懋摆手时,玉带扣碰撞发出脆响:“无妨,都察院掌印御史是咱们的人,谢渊的辩疏递不到御前。再说陛下对岳峰的疑虑未消,密信之事还悬着,再添越权罪名,不信他能翻身。” 窗外风雪拍打着窗棂,暖阁里的笑声却透着刺骨的寒意,他们谈论着边关的生死,语气轻得像在说天气。

紫宸殿的御案上,王显的弹劾疏与谢渊的辩疏并排铺开,墨迹在烛火下忽明忽暗。萧桓捏着李德全献上的密信,又翻看都察院的会审记录,字里行间的含糊其辞让他眉心紧锁。“岳峰确实有急功近利之嫌,” 他对侍读学士低语,指尖划过 “先调后奏” 的字样,“但宁武关退敌也是事实,若严惩,边将寒心;若不惩,国法难立。”

学士低声道:“陛下可命玄夜卫再查备案文书真伪,兼查王显与李嵩往来。” 萧桓颔首,却不知玄夜卫指挥使早已被张懋用五千两银票收买。指挥使奉命查案时,在半路被镇刑司拦住,李德全塞给他的银票边角还带着墨香:“李大人说,这事办妥了,都指挥使的位置就是你的。”

指挥使掂量着银票的厚度,将谢渊找到的备案文书藏进府中暗格,回报时故意加重语气:“王显所奏属实,岳峰确未及时备案,吴谦避而不见,恐有隐情。” 萧桓听闻 “吴谦避而不见”,眉头皱得更紧,他不知道吴谦的信使已被镇刑司拦截,正带着守城捷报在驿站冻饿两日,身上的伤口渗着血渍。

十一月初十清晨,谢渊捧着备案文书和吴谦捷报,在紫宸殿外与侍卫争执。“陛下不见外臣!” 侍卫横刀阻拦,刀鞘碰撞的脆响惊飞了檐下寒雀。谢渊高举文书喊道:“陛下!岳峰无罪,有兵部朱批和宁武关捷报为证!再迟,边将就要蒙冤了!” 他声音嘶哑,袍角沾满尘土,昨夜为赶路摔在雪地里的伤口还在渗血。

萧桓在殿内闻声,命人传他入内。谢渊踉跄着踏入殿中,将文书摊在御案上,朱批 “急事从权,备案有效” 的字迹在晨光下格外清晰,捷报上 “击退北元三次进攻,斩杀千余” 的血字还未干透。“王显故意隐瞒这份文书!” 谢渊的指尖因激动而颤抖,指着文书上的日期,“调兵后次日便补送备案,何来越权?”

他又呈上王显篡改的旧信:“三年前的军务信函被剜去‘军务’二字,刻意构陷!李嵩、张懋指使旧部发难,只为阻止粮饷案追查,请陛下明察!” 萧桓盯着文书上的兵部钤印,又看看捷报上的血迹,沉默良久,忽然问:“王显与李谟是什么关系?” 谢渊叩首:“门生!去年还收受李嵩馈赠五千两,风宪司有账可查!”

萧桓望着窗外的风雪,殿内的炭火烧得再旺,也驱不散心头的寒意。他想起岳峰在宁武关雪地里的捷报,“士兵已能喝热粥” 的字句透着真切;又想起密信里 “异动” 的字样,像根刺扎在心头。谢渊的证据虽铁,可玄夜卫的回报、勋贵的弹劾、密信的阴影,层层叠叠压得他喘不过气。

“将王显贬为应天府推官,暂不处置岳峰。” 萧桓的声音带着疲惫,指尖在御案上轻轻敲击,“命玄夜卫重新调查,务必查清备案文书真伪。” 这个裁决不痛不痒,既没严惩构陷者,也没为岳峰正名,却让朝堂暗流更汹涌 —— 勋贵们见弹劾不成,已在密谋借粮饷案旧账构陷谢渊;岳峰站在风雪中望着宫门,甲胄上的冰碴融化成水,像无声的叹息。

他知道,这场仗还远远没结束。都察院的檀香、勋贵的冷笑、陛下的疑虑,都藏在这风雪里,等着下一场更猛烈的风暴。

片尾

《大吴史?德佑本纪》 载:“德佑三十七年冬十一月,王显弹劾岳峰越权调兵,谢渊持备案文书辩诬。帝贬王显,未罪岳峰,然命玄夜卫续查,实则疑未消。

史称‘旧部发难虽败,然岳峰已失帝信,勋贵构陷之谋未止,粮饷案追查自此受阻,边军之心渐离’。”

卷尾

《大吴史?论》 曰:“王显弹劾,非为律法之公,实因旧怨之私;李嵩张懋借疏发难,非为社稷之安,实因粮饷之惧。岳峰越权之嫌,起于急战之需;朝堂构陷之烈,源于私利之贪。

萧桓之优柔,非不明是非,实困于勋贵之重;谢渊之强辩,非不惧权势,实守于公道之心。此劾虽未除岳峰,然‘越权’之名已污其名,‘私通’之疑更植帝心,为后日之贬埋下伏笔。官官相护之弊,律法成党争之器,边将之忠终难敌朝堂之暗,此大吴中叶之颓兆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陆太太复婚吧我在异世界做普通人校花的贴身高手坑爹萌宝已上线豪门第一少奶奶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体坛之召唤猛将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慕林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快穿精灵梦叶罗丽逝者敲门凡仙飘渺传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星际:最强机甲师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食梦貘手记
经典收藏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晋风制霸大宋之奸臣传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时空手环:代号025医将婿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王爷深藏,妃不露北宋大法官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新闯王续命大明朝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秦时之七剑传人龙飞凤儛我保驾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最近更新铜镜约大明辽国公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穿越之原始之路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笔架叉将军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玉符传奇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