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佣兵1929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锦衣血途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6章 谁记深宫批诏夜,帝临舆图指狼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兵志》载:\" 京营分五军、神机、三千三营,隶兵部职方司,其调遣需帝手谕并兵部铜符勘合,二物相较无误,方得启营。五军营主操练京畿卫所,设坐营官一员,由侯爵领之,下辖左右哨、左右掖及中军,皆选勋贵子弟为千总,素称 ' 天子亲军 '。

德佑十四年,大同卫哨探报 ' 北元夜狼部复聚五万骑于狼山,距卫城仅百里 ',帝萧桓于紫宸殿召兵部尚书张诚、五军营坐营官遂安伯陈勋议事,命五军营选五千精骑,配神机营火器百具,赐 ' 平虏 ' 旗一面,限七日内抵宣府卫与岳峰部会和。手谕钤 ' 天子之宝 ' 印,兵部勘合由职方司主事刘敬掌印,本该当日签发。

然刘敬以 ' 粮秣需验 ' 为由,将勘合压于案头。通州仓所储军粮万石,本可三日内起运,刘敬却令仓吏 ' 逐石验成色 ',每验十石辄称 ' 有霉变 ',需 ' 晒谷待干 ';又以 ' 漕渠水涸,车驾不足 ' 为由,迁延至七月十二始发粮。时宣府卫已与北元接战,岳峰部凭城死守,折损千余,至八月初一京营铁骑抵卫时,西城楼砖已为血浸红。

谢渊审仓吏供词,得刘敬与李嵩党羽往来密信,言 ' 迟一日,则岳峰势愈孤 '。帝震怒,命玄夜卫擒刘敬于通州仓,斩于市;兵部尚书张诚因 ' 失察纵奸 ' 贬庶民,徙居凤阳;其职方司印信暂由刑部侍郎兼理,以杜党私。\"

金阶传诏赐旗红,平虏二字绣风中。

五营甲士磨刀急,却待铜符勘合通。

漕渠水涸粮车滞,通州仓前吏勒掯。

验谷三日称霉变,批文压案尚书慵。

烽燧传警三千里,卫城血浸半城砖。

迟来铁骑嘶残照,犹踏尸骸过险关。

谁记深宫批诏夜,帝临舆图指狼山。

虹光乍现刀光里,始悟臣心隔万川。

太和殿前的金阶被晨光镀上一层暖黄,内侍尖细的嗓音刺破晨雾,“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红绸包裹的锦旗被高举过顶,“平虏” 二字用金线绣就,在猎猎东风里舒展,金线反射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五营甲士列阵于丹墀之下,明光铠在日头下泛着冷光,腰间的环首刀不住轻颤,像是急着饮血 —— 他们磨了三日的刀刃,此刻正映着旗上的赤字,只待铜符勘合验过,便能踏破塞北的烟尘。

萧桓立于角楼之上,望着那面红旗被交到主将手中。昨夜他亲手在舆图上圈出狼山,朱笔点过之处,墨迹尚未干透,“此处乃北元咽喉,破则塞北无忧” 的话语还在殿中回荡。阶下传来甲叶相撞的脆响,副将正捧着铜符验看,符上的饕餮纹与勘合文书的印记严丝合缝,只待兵部盖印,大军便可开拔。

谁料这一等,便是五日。

通州仓前的漕渠早已见底,龟裂的河床上散落着枯槁的芦苇,粮车陷在泥里,车轮被晒得开裂。押运官抹着额头的汗,看着仓吏用银簪挑开麻袋,雪白的小米从簪尖滚落,却被那人皱着眉拨到一边:“潮了,得晾三日再验。”

“大人!” 押运官急得跺脚,甲胄上的汗碱被蹭得发白,“前线催了八百里加急,再迟……”

“急什么?” 仓吏慢悠悠地用象牙秤称着谷粒,秤杆压得低低的,“尚书大人有令,霉变的粮草发出去,是要掉脑袋的。” 他袖中的批文早已写好 “验讫”,却被拇指按着迟迟不递,直到押运官塞过两锭银子,才漫不经心地往文书上盖了印。

三日后,粮仓终于放行,可粮车刚出通州,就被拦在卢沟桥。巡检司的人拿着放大镜照粮袋上的火漆,说 “印泥色泽不对”,非要等尚书府的人来复验。日头西斜时,那辆载着批文的马车才晃悠悠赶来,车里的尚书正歪着打盹,嘴角还挂着酒渍 —— 他前晚在同僚家喝到深夜,早把军粮的事抛到了脑后。

此时的烽燧已燃到第七把火。

第一道狼烟升起时,卫城的守将还在修补西墙。第二道烟柱刺破云层,他派了三拨信使往京城跑。第三道烟起时,北元的铁骑已踏过界河,箭雨像黑沉沉的乌云,压得城头喘不过气。

“将军!粮没了!” 亲卫举着断箭跑来,甲胄上的血顺着甲片往下滴,“最后一袋米,今早煮给伤兵了。” 守将望着城下黑压压的敌军,突然想起半月前收到的军报,说 “京营不日便至”。他摸了摸怀里的家信,妻子说儿子刚会喊爹,字迹被泪水洇得发皱。

第七道狼烟在暮色中炸开时,北元人攻破了东门。守将举着刀冲在最前,左肩中了一箭,又拔出箭来往敌军喉咙里刺。血溅在城砖上,很快冻成了黑紫色,与他的血、士兵的血、百姓的血混在一起,浸透了半座城的砖缝。有个穿红袄的小姑娘,抱着死去的母亲哭,被流矢射中后背,小小的身子倒在血泊里,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麦饼。

京营的铁骑赶到时,卫城已化作一片焦土。

夕阳把城墙染成血红色,残垣断壁间还冒着烟。先锋官勒住马,马蹄踏在尸骸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有个断了腿的士兵从尸堆里爬出来,看见 “平虏” 旗,突然笑了,血沫从嘴角涌出来:“你们…… 终于来了……” 话没说完,头便歪了下去。

主将翻身下马,望着那面在残阳里猎猎作响的红旗,突然觉得刺目。旗上的金线被硝烟熏得发黑,“平虏” 二字像是在嘲笑他们的迟来。他想起出发前的誓师大会,想起帝王在舆图前指点江山的模样,喉结滚了滚,最终只吐出两个字:“收尸。”

消息传回京城时,萧桓正在偏殿看舆图。

李德全捧着奏折的手在抖,上面写着 “卫城尽毁,守将战死,军民无一生还”。萧桓的指尖在狼山的位置反复摩挲,朱笔圈过的痕迹被磨得发亮。他想起那日批诏的夜晚,李嵩在一旁说 “京营甲士精锐,晚几日无妨”,想起自己望着舆图,说 “狼山易守,待粮草备足再发兵不迟”。

窗外突然闪过一道虹光,像是刀光劈开了夜空。萧桓猛地抬头,看见殿角挂着的 “平虏” 旗,在月光里泛着冷光。他终于明白,那些在朝堂上说着 “不急” 的臣子,那些在仓前刁难的小吏,那些把批文压在案头的尚书,他们的心与边关的血泪隔着万水千山。

阶下的铜鹤香炉里,檀香燃尽了最后一点,灰烬被风卷起来,像卫城上空飘散的烟尘。萧桓望着空荡荡的殿门,仿佛看见那个穿红袄的小姑娘,正举着麦饼朝他跑来,嘴里喊着 “皇帝爷爷,救救我们”。可他伸出手,却什么也抓不住,只有那面绣着 “平虏” 二字的红旗,在风中哗啦啦地响,像是无数亡魂在哭。

天快亮时,萧桓让人把那面旗收了起来。他重新铺开一张舆图,用朱笔在卫城的位置画了个圈,这一次,墨迹深得像是要透纸而过。殿外的晨露落在阶上,冷得像卫城守将最后一滴泪。

紫宸殿的鎏金炉里燃着西域贡的安息香,萧桓握着元兴帝传下的 \"调兵玉符\",指尖在 \"五军\" 二字上反复摩挲。案头摊着岳峰的急报,墨迹带着宣府卫的风沙:\"北元夜狼部联合鞑靼余部,号五万骑,已过阴山,大同卫西城楼再受攻,恳请京营速援。\"

兵部尚书张诚跪在阶下,官帽上的孔雀翎微微颤动:\"陛下,京营五千骑已点选完毕,然粮秣需由通州仓调拨,约需三日备齐...\" 萧桓打断他,玉符轻叩案面:\"元兴年间,成祖北征,一日备粮,三日出师。如今朕要五千兵,竟需三日?\"

张诚额头抵着地砖:\"臣... 臣已命主事刘敬押粮,只是... 通州仓近日多雨,怕湿了军粮...\" 话未毕,李德全捧着密报进来,低声道:\"陛下,玄夜卫探得,通州仓粮秣早在月初便已入营,刘主事昨日还在府中宴客。\"

五军营营官周武在教场点兵,五千骑披甲执戟,\"平虏\" 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然粮车迟迟未到,骑兵的马料已快见底,有老兵牵着战马啃教场边的青草,马嚼子磨得石屑纷飞。\"周大人,\" 千总赵勇扯住他的袖甲,\"兵部的勘合还没下来,刘主事说 ' 需尚书亲批 ',可张尚书称病不上班。\"

周武望着营门方向,那里本该停着百辆粮车。他想起十年前随元兴帝北伐,粮官迟到半个时辰便被军法处置,如今京营的规矩竟松成这样。\"去,\" 他对亲兵说,\"往通州仓跑一趟,就说再不来粮,老子带着弟兄们去抢!\"

谢渊在刑部值房翻到通州仓的 \"出入账\",七月初一至十二,出库的军粮足供一万兵一月之用,领用人处赫然写着 \"刘敬\"。他将账册拍在案上,对周立仁道:\"去查刘敬的同乡,尤其是在兵部当差的 —— 李嵩的人,总爱用乡党作掩护。\"

未时,玄夜卫回报:刘敬与张诚皆为山东东昌府人,去年张诚嫁女,刘敬送了两箱 \"东昌锦\",内里裹着白银五千两。\"还有,\" 周立仁递上密信,\"刘敬昨日给李嵩府中送了封信,说 ' 京营迟一日,宣府便多一分险 '。\"

谢渊的指尖划过 \"险\" 字,突然想起岳峰信里的话:\"西城楼的老兵,多是雁门关旧部,经不起再折损了。\"

萧桓在御花园召见张诚,手里捏着通州仓的账册。池中荷叶上的水珠滚落在地,像极了宣府卫急报上的血点。\"张卿,\" 萧桓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冰碴,\"朕昨夜梦见元兴帝,他问朕,为何让边军饿着肚子打仗。\"

张诚的膝盖在青石板上磨出声响:\"臣... 臣罪该万死,只是刘主事办事拖沓,臣已斥责过...\" 萧桓将账册扔在他面前,\"出库粮够五千兵吃两月,你却报 ' 未备 ',是想让岳峰的人活活饿死在宣府?\"

远处传来五军营的操练声,喊杀震天,却迟迟不见出兵的动静。萧桓突然起身,玉符撞在腰间的玉佩上:\"传朕口谕,三日内再不出兵,朕亲自去教场点兵!\"

刘敬在通州仓的厢房里饮酒,面前摆着张宣府卫舆图,手指在西城楼的位置画圈。\"再拖两日,\" 他对仓役笑道,\"等北元破了城,岳峰那武夫就是丧师之罪,看他还怎么跟首辅斗。\"

仓外突然传来马蹄声,谢渊带着玄夜卫闯进来时,刘敬正将一封密信往灯上凑。周立仁一把夺过,信纸已被烧去一角,剩下的字迹里能看清 \"岳峰... 授首...\" 等字。\"刘主事,\" 谢渊的刀鞘抵住他的咽喉,\"这信是给谁的?\"

刘敬的酒意醒了大半,望着窗外被风吹动的粮旗,突然瘫坐在地:\"是... 是张尚书让我做的...\"

中元节的纸钱在京师上空飘飞,五军营的粮车终于动了。周武骑着战马走在最前,看见粮车的封条上有新撕的痕迹 —— 刘敬果然在粮里掺了沙土。\"把掺沙的粮卸下来,\" 他对亲兵说,\"给弟兄们换好粮,缺的部分,我去户部补领。\"

教场门口,谢渊拦住他,递过封密信:\"岳将军说,北元在飞狐口设了埋伏,让你们走北路的古驿道。\" 周武接过信,指尖触到信纸背面的划痕,是岳峰特有的记号 —— 当年在雁门关,他就是靠这记号认出了乔装的斥候。

京营兵行至昌平时,宣府卫的快马追上来,骑手浑身是血:\"周大人!北元攻进西城楼了,岳将军带着亲兵在巷战,让你们... 让你们别管埋伏,抄近路驰援!\"

周武望着身后的五千骑,突然拔剑砍断粮车的缰绳:\"弃粮!轻装前进!\" 千总赵勇惊呼:\"没粮怎么行?\" 周武的剑指向北方:\"岳将军在巷战,他们连刀都快举不动了,我们还在乎这点粮?\"

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平虏\" 旗在风中撕裂了一角,像在为迟来的援军哭号。

萧桓在紫宸殿收到京营弃粮的奏报,将张诚的弹劾疏扔在地上 —— 疏里说周武 \"违制弃粮,当斩\"。李德全捧着刚到的战报,声音发颤:\"陛下,宣府卫西城楼收复了,岳将军中了三箭,还在城头指挥...\"

殿外的雨又下了起来,打在 \"平虏\" 旗的旗杆上,噼啪作响。萧桓突然对李德全说:\"去,把元兴帝的 ' 亲征甲 ' 取来。\" 那甲胄挂在殿角三十年,甲片上的寒光,比案头的朱批还冷。

京营兵终于抵达宣府卫,周武在城下看见岳峰时,他正靠在垛口上包扎伤口,绷带浸血如红梅。\"末将来迟,罪该万死!\" 周武跪地请罪,五千骑齐声呐喊,声震城墙。

岳峰摆摆手,指着远处北元的营垒:\"不迟。他们听说京营来了,已退了三十里。\" 他从怀里掏出块干粮,递给周武,\"尝尝,这是通州仓的粮,掺了沙,却比断粮强。\"

周武咬了一口,沙粒硌得牙床生疼,突然明白为何岳峰的亲兵个个面黄肌瘦 —— 他们早就吃着这样的粮在守城。

谢渊在三法司公审刘敬,通州仓的仓役作证,说刘敬曾说 \"让岳峰死在宣府,首辅自有重赏\"。刘敬瘫在刑具上,望着案上的 \"平虏\" 旗残角,突然哭喊:\"是张诚逼我的!他说... 他说陛下老了,早晚是襄王的天下,让我早做打算!\"

谢渊将供词呈给萧桓时,皇帝正在擦拭元兴帝的 \"亲征甲\"。\"陛下,\" 谢渊低声道,\"张诚与萧漓、李嵩的党羽盘根错节,京营迟发,怕是早有预谋。\"

萧桓的指尖抚过甲片上的箭痕 —— 那是元兴帝在漠北留下的。\"把张诚押进诏狱,\" 他的声音像甲片摩擦,\"朕要亲自审。\"

张诚在诏狱里见了萧桓,皇帝没穿龙袍,只着常服,手里捏着当年张诚中进士时的试卷。\"你当年写 ' 臣愿为边军牵马 ',\" 萧桓的目光扫过他,\"如今却让边军饿肚子。\"

张诚的头抵着冰冷的地面:\"臣... 臣被猪油蒙了心,求陛下看在三十年君臣的份上...\" 萧桓打断他,将试卷扔在地上:\"元兴帝说,' 食君之禄,死君之事 ',你食了朕的禄,却断朕的兵粮,该当何罪?\"

狱外传来五军营的操练声,比往日更响,像是在为迟来的正义助威。

七月廿五,萧桓下旨:斩刘敬于通州仓前,曝尸三日;张诚削职为民,流放辽东;兵部侍郎暂代尚书职,由谢渊兼管京营粮秣。诏书上特别写:\"自今往后,京营调遣,粮秣随兵先发,违者斩。\"

岳峰在宣府卫收到诏书时,正与周武修补西城楼。他指着城砖上的弹痕:\"把这道诏刻在上面,让后来的兵都看看,粮食比什么都金贵。\" 周武点头,手里的凿子落下,火星溅在砖缝的血渍上,像极了京营兵驰援时的火把。

八月初一,京营兵与宣府卫合兵一处,北上追击北元。周武的五千骑在前,岳峰的残部在后,\"平虏\" 旗重新缝好,在风中舒展如初。有老兵唱起元兴年间的军歌:\"朔风烈,大旗扬,边军骨,筑城长...\"

岳峰勒住马,回望宣府卫的方向,那里的炊烟正袅袅升起 —— 是百姓在给伤兵做饭。他突然对周武笑道:\"等打退了北元,咱们去通州仓,把那些掺沙的粮都烧了,给弟兄们祭旗。\"

谢渊在整理镇刑司旧档时,发现一卷李嵩的《边策》,里面写:\"京营为天子禁军,不可轻出,纵边军小败,亦能固君权。\" 墨迹浓得发黑,像是预知了今日的迟发。他将《边策》与萧桓的新诏并放在案上,前者的 \"固君权\" 与后者的 \"护边军\",像道跨越十年的鸿沟。

玄夜卫送来消息,说襄王萧漓在府中焚烧密信,被沈毅逮个正着。谢渊望着窗外的秋阳,突然觉得这阳光比往年暖 —— 或许,迟来的正义,终究比不来要好。

月光洒在宣府卫的城楼上,岳峰与周武分食一块月饼,饼馅里的芝麻混着沙粒,是从通州仓的粮里筛出来的。\"明年此时,\" 周武咬着饼说,\"咱们定能在大同卫吃新粮。\"

岳峰望着北方的星空,那里的星辰像极了边军的甲片。\"会的,\" 他说,\"只要粮不迟,兵不慢,再狠的狼也闯不过这城墙。\"

远处传来巡逻兵的脚步声,他们的枪杆上挂着灯笼,照亮了城砖上刚刻好的诏书,\"粮随兵先发\" 五个字,在月光下泛着青光。

片尾

《大吴史?萧桓本纪》载:\"十四年秋,帝惩京营迟发罪,整饬兵部,罢黜党羽,边军始得食足。岳峰、周武合兵破北元于阴山,斩首三千级,获马五千匹,大同卫始安。\"

《宣府卫志》补记:\"是年冬,岳峰命人将通州仓掺沙之粮焚于西城楼,烟三日不绝,老卒说,那烟里有无数饿死者的魂,跟着烟走了,不再守着空粮仓。\"

卷尾

德佑十五年春,萧桓下旨重修通州仓,命谢渊题写仓名 \"通边\",意为 \"粮通边军,心通天下\"。仓内立碑,刻京营迟发之事,末书 \"君视民如子,兵视君如父;君轻兵之命,兵轻君之令\",为元兴帝旧语。

岳峰在大同卫收到新铸的箭,箭杆刻着 \"京营造\",比往年的更沉、更锐。他知道,这是用刘敬的血、张诚的贬、五千京营兵的迟,换来的教训 —— 边军的粮与命,从来都系着江山的重量,轻不得,更迟不得。

那年的秋风里,宣府卫的老兵们还在唱那首军歌,只是歌词改了几句:\"朔风烈,大旗扬,粮随马,兵如钢...\" 歌声飘过城墙,落在新播的麦田里,来年夏天,那里会长出沉甸甸的麦穗,再也没有沙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王令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北明不南渡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不从圣四合院:南锣鼓巷路人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武炼巅峰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修仙:开局获得一双鹰瞳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替身狂婿修仙界的捡尸人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三国之袁术家臣曹贼侧妃每天都想逃跑
经典收藏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独治大明三国之武皇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凰啼山河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最强大唐天下长安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大唐镇国公我在汉末当后浪乱世黑马三国之飞将再世大唐好相公时空手环:代号025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
最近更新高门庶子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道藏辑要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大唐躺平王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衣冠谋冢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大乾风云起苍穹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周第一婿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