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锦衣夜行恶汉红色苏联南宋异闻录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明末:从土匪到列强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秦歌一曲重生国民千金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4章 宫女闻之请赴前,蛾眉不画换戎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纪事本末?德佑西直门后宫助战》载:“德佑七年,西直门御瓦剌之役后,城防待修,军器待补,而水粮转运因户部旧吏迁延,时有不济。后宫皇后周氏闻之,召妃嫔议,尽捐首饰佩环,命尚宫局交户部变现,充军饷、购粮草;宫女百人自请赴西城,登城送水、助伤卒,帝萧桓(德佑帝)许之。

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从二品)侦得:工部侍郎周瑞(正三品)暗使匠人压低首饰估值,欲私吞差价;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正四品)受其贿,阻宫女赴城,谓‘后宫妇人不可干军伍’。太保谢渊(正一品,兼兵部尚书、御史大夫)察其弊,奏请帝命户部侍郎陈忠(正三品)监估、玄夜卫护宫女登城,方破阻挠。史臣曰:‘后宫不避嫌疑,以首饰助军;宫女不畏艰险,以弱躯送水,此非独后妃之贤,亦显大吴百姓同仇敌忾之心。然瑞、振之流,国难当头仍贪私,其心之冷,尤胜胡贼之寒。’”

《玄夜卫档?后宫助战录》补:“皇后所捐金步摇一对、贵妃所捐玉镯一双,原估值黄金五十两,周瑞令匠人估为三十两,差银二十两拟入己私囊;宫女赴城时,王振命宫门侍卫闭门阻之,玄夜卫卒破门禁,方得成行。宫女登城后,日送水三百桶,助医官裹伤,伤卒感泣者众。谢渊奏设‘后宫助军督查员’(从六品),隶尚宫局,专司后宫助军物资核验,帝准。”

西直门残未罢兵,军前水缺粮难行。皇后召嫔议纾难,尽解佩环掷锦程。金步摇沉藏国意,玉镯光寒照赤诚。莫道深闺无壮志,一针一线系京城。

宫女闻之请赴前,蛾眉不画换戎衫。王振私贪阻宫门,谢公执义破阻拦。玄夜卫随开险路,尚宫局引列军前。

休言女子非英物,敢向城垣送水泉。

登城踏破血痕斑,桶水遥传慰战颜。拭尽伤卒衣上血,分匀粮粥雪中餐。周瑞贪差价遭劾,王振弄权被责难。至今西直门边月,犹照当年巾帼还。

西直门的城楼上,寒风卷着尘土,吹得士卒们睁不开眼。伤卒们靠在垛口旁,嘴唇干裂起皮,有的甚至因缺水而昏昏欲睡 —— 自瓦剌退去后,城外的水源被污染,城内的井水量少,又需优先供给伤营,守城士卒每日只能分到半瓢水,还得省着喝。亲卫队长李虎捧着一个破陶罐,里面只剩小半罐水,他走到谢渊面前,声音沙哑:“太保,弟兄们快渴得撑不住了,有的卒子喝了脏水,上吐下泻,医官说再没有干净水,怕是要出人命。”

谢渊接过陶罐,倒出一点水,润了润自己干裂的嘴唇,又将陶罐递回李虎:“给重伤的弟兄们分了,某还撑得住。” 他望着城外 —— 运水的粮道被瓦剌游骑袭扰,户部派来的运水车又迟迟不到,昨日陈忠派人来报,说是 “运水夫役不足,需再征调”,可谢渊心里清楚,这是户部旧吏在故意拖延,说不定还与周瑞有关。

此时的后宫坤宁宫,皇后周氏正与贵妃、妃嫔们议事。尚宫局女官长林氏(正五品)跪在地上,将西直门的艰困一一禀报:“皇后娘娘,西直门守卒缺水缺粮,伤卒无药,有的卒子连裹伤的布都没有,只能用破衣将就……” 话未说完,泪水已掉在地上。

皇后握着手中的玉镯,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玉面 —— 这对玉镯是永熙帝(萧睿)赐给她的陪嫁,已戴了十余年,平日里视若珍宝。可她想起林氏说的 “卒子喝脏水腹泻”,心里一阵发酸:“诸位妹妹,西直门守的是咱们的家,是大吴的江山。如今士卒们在前线流血,咱们在深宫岂能坐视?本宫愿将这对玉镯捐出去,换些粮食和水,你们意下如何?”

贵妃闻言,当即摘下头上的金步摇,放在桌上:“皇后娘娘深明大义,臣妾也愿捐出首饰,只求能帮到前线的弟兄们。” 其他妃嫔也纷纷响应,有的解下项链,有的拿出玉佩,很快就在桌上堆起了一堆珠光宝气的首饰 —— 这些首饰,有的是先帝所赐,有的是娘家陪嫁,却在国难面前,成了她们支援前线的心意。

林氏看着桌上的首饰,眼眶泛红:“娘娘与诸位主子仁善,奴婢这就去通知户部,让他们来取首饰变现。” 皇后却摇头:“慢着,户部旧吏多有贪私,若让他们直接经手,怕是会克扣差价。你去请谢太保来,让他派可靠的人监督,确保每一分银子都用在士卒身上。” 她早听说户部尚书刘焕落马后,旧吏仍在作乱,不得不防。

尚宫局的宫女们得知皇后与妃嫔捐首饰的消息,纷纷聚在庭院里议论。二十岁的宫女苏瑾,是尚宫局司计房的,平日里负责登记后宫物资,她想起林女官说的 “伤卒无布裹伤”,心里满是不忍:“咱们在宫里虽做不了大事,可士卒们在前线受苦,咱们能不能去给他们送点水、帮着裹伤?”

这话一出,立刻得到其他宫女的响应。十八岁的宫女春桃,是尚宫局司设房的,性子最是泼辣:“苏姐姐说得对!咱们虽都是女子,可也能出份力!就算不能打仗,送水裹伤总可以!” 很快,就有一百名宫女自愿报名,求林女官向皇后请旨,允许她们赴西直门助战。

林女官看着宫女们坚定的眼神,心里既感动又担忧 —— 感动于她们的勇气,担忧于前线危险,且后宫女子赴军伍,不合 “宫规”。可她还是将宫女们的请求禀报给皇后。皇后听后,沉吟片刻:“她们有这份心,是好事,可前线危险,且司礼监那边怕是会阻挠。”

果然,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得知消息后,立刻赶来坤宁宫,双手背在身后,语气带着不满:“皇后娘娘,万万不可!后宫女子当守宫规,岂能抛头露面去军伍?传出去成何体统?再说,西直门到处是血污,若是惊了娘娘和主子们,或是伤了宫女,谁担得起责任?”

皇后看着王振,语气平静却坚定:“王公公,国难当头,何分男女?士卒们在前线流血,宫女们愿去送水裹伤,是她们的一片忠心,怎能说是‘抛头露面’?至于危险,谢太保会派人保护,无需公公担忧。”

王振却仍不死心,又道:“可后宫之事,需遵祖制!先帝定下‘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宫女赴军伍,怕是会被人说‘后宫干军伍’,对娘娘名声不利啊!” 他心里打着算盘 —— 周瑞已私下许他十两黄金,让他阻宫女赴城,若是宫女去了,周瑞的好事就成不了,他的黄金也拿不到。

正在这时,谢渊奉召入宫,刚到坤宁宫门口,就听见王振的话。他走进来,躬身行礼后,对王振道:“王公公此言差矣!宫女赴城送水,是助军,非干政。祖制亦有‘万民助军’之例,宫女亦是大吴子民,为何不可?再说,西直门士卒缺水缺人,宫女们的帮助,能解燃眉之急,何来‘坏名声’之说?”

王振见谢渊来了,心里发虚,却仍强辩:“谢太保,这是后宫之事,您是外臣,不便插手吧?” 谢渊冷笑一声:“某是兵部尚书,掌京师防务,士卒的生死、前线的供需,都是某的职责,何来‘不便插手’?公公若再阻挠,便是延误军伍,某只能奏请陛下定夺!”

王振知道谢渊的脾气,也怕闹到皇帝面前,自己贪黄金的事败露,只能悻悻地退下,心里却恨得牙痒痒 —— 他暗暗决定,要在宫女赴城的路上再做手脚。

皇后见王振退去,松了口气,对谢渊道:“太保,宫女们赴城之事,就劳你多费心,务必确保她们的安全。” 谢渊点头:“娘娘放心,某已命秦飞派玄夜卫卒护送,再让杨武侍郎安排城防士卒接应,定不会出差错。”

次日清晨,一百名宫女在尚宫局林女官的带领下,齐聚宫门口。她们都换上了粗布短褂,腰间系着水桶,手里拿着干净的布条,脸上虽有紧张,却满是坚定。苏瑾站在队伍前列,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里面是她连夜缝好的十几个布条,准备给伤卒裹伤。

可刚到宫门口,就见宫门侍卫紧闭大门,为首的侍卫长(正六品)躬身道:“林女官,王公公有令,宫门今日暂闭,不许宫女出宫。” 春桃立刻上前:“我们是奉皇后娘娘和陛下的旨意,去西直门送水,你敢拦?” 侍卫长面露难色:“姑娘莫怪,小的只是奉命行事,没有王公公的手谕,实在不敢开门。”

林女官正要争辩,远处传来马蹄声 —— 秦飞带着二十名玄夜卫卒赶来,手里拿着皇帝的手谕。“陛下有旨,准宫女赴西直门助战,谁敢阻拦,以抗旨论处!” 秦飞将手谕递给侍卫长,语气冰冷。侍卫长见了手谕,又看了看玄夜卫卒腰间的刀,不敢再拦,赶紧打开宫门。

王振在远处看着这一幕,气得脸色发白,却不敢上前 —— 他知道,有玄夜卫在,自己再阻挠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看着宫女们出城。

宫女们跟着秦飞的玄夜卫卒,往西直门赶去。路上,苏瑾看到路边躺着受伤的士卒,有的在呻吟,有的已没了气息,心里一阵发酸 —— 她想起在家乡的弟弟,若是弟弟也在前线,她定也希望有人能帮他。春桃则一路走一路给路边的伤卒递水,有的伤卒渴得厉害,一口气喝了半瓢,眼泪都掉了下来:“多谢姑娘…… 多谢姑娘……”

快到西直门时,忽然传来喊杀声 —— 十几名瓦剌游骑袭扰运粮队,正与士卒们厮杀。秦飞立刻下令:“玄夜卫卒随某杀贼!宫女们躲在路边,切勿上前!” 苏瑾却喊道:“秦指挥使,我们能帮着递水!” 她带着几名宫女,躲在安全处,给厮杀的士卒递水,有的士卒接过水,喝了一口就又冲上去,嘴里喊着 “多谢姑娘”。

很快,瓦剌游骑被击退,秦飞带着玄夜卫卒回来,身上沾着血。他看着宫女们,眼里满是赞许:“姑娘们别怕,前面就是西直门了。”

到了西直门城下,谢渊早已带着亲卫等候。他看着宫女们,心里满是感动:“多谢姑娘们不辞辛劳,来支援前线。” 苏瑾躬身道:“太保客气了,士卒们在前线流血,我们做这点事不算什么。”

宫女们跟着谢渊登上城楼,城楼上的士卒们见来了宫女送水,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苏瑾和春桃拿起水桶,给每个士卒递水,有的士卒接过水,先给身边的伤卒喝;林女官则带着其他宫女,帮医官给伤卒裹伤,她们的动作虽不熟练,却格外轻柔,伤卒们疼得皱眉,却仍笑着说 “谢谢姑娘”。

谢渊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眶泛红 —— 他没想到,深宫里的宫女们,竟有如此勇气和善意。他对身边的杨武说:“这些姑娘们,都是好样的!某要奏请陛下,给她们记功。” 杨武点头:“太保说得是,有她们帮忙,士卒们的士气更振了。”

宫女们在西直门连续三日送水裹伤,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挑着水桶登城,直到天黑才回宫。苏瑾每日都要给王小二(左臂断肢的伤卒)换药,王小二起初不好意思,后来也渐渐习惯,每次苏瑾来,他都会笑着说:“苏姑娘,今天又辛苦你了。” 春桃则喜欢跟赵老栓(右腿中箭的老卒)聊天,听他讲守边的故事,赵老栓也会给她讲如何分辨瓦剌兵的动向,让她注意安全。

与此同时,陈忠正监督户部匠人核验皇后与妃嫔捐的首饰。周瑞本想让匠人将黄金首饰估值压低,私吞差价,可陈忠亲自盯着,每一件首饰都要经过三名匠人共同核验,还要记录在案,周瑞根本没机会动手脚。他看着陈忠,心里满是不满,却不敢发作 —— 陈忠是皇帝信任的侍郎,且有玄夜卫卒在旁监督,他若是乱来,只会自找苦吃。

秦飞则在暗中调查王振阻挠宫女赴城的事。他找到给王振送黄金的周瑞亲信,一番审讯后,亲信供认 “周瑞许王振十两黄金,让他阻宫女赴城,好私吞首饰差价”。秦飞将供词记录在案,又搜出王振收受黄金的证据,准备奏请皇帝处置。

谢渊得知这些情况后,即刻写了奏疏,将周瑞企图贪私、王振受贿阻挠的事禀报给萧桓。萧桓看后,气得拍案而起:“国难当头,这些人还在贪私弄权,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下旨:周瑞革去工部侍郎之职,暂押吏部听候发落;王振杖责三十,罚去司礼监秉笔之职,贬为宫门侍卫。

旨意下达后,西直门的士卒和宫女们都拍手称快。苏瑾听说周瑞和王振被处置,笑着对春桃说:“你看,坏人总会有报应的!” 春桃点头:“是啊,以后再也没人敢阻挠咱们助军了。”

皇后与妃嫔捐的首饰,最终变现黄金百两、白银五百两,陈忠用这些银子买了粮食五千石、干净水千桶,还有大量的布条和金疮药,送到西直门。士卒们有了充足的粮水和药品,士气更振,修缮城防的劲头也更足了。

几日后,宫女们奉命回宫。临走时,士卒们纷纷来送行,有的给宫女们递上自己做的小玩意,有的给她们塞干粮。王小二给苏瑾递了一块自己雕刻的小木牌,上面刻着 “忠勇” 二字:“苏姑娘,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这个你拿着,保佑你平安。” 苏瑾接过木牌,眼泪掉了下来:“王大哥,你要好好养伤,以后我会来看你的。”

谢渊亲自送宫女们到宫门口,对林女官道:“请替某多谢皇后娘娘和诸位姑娘,西直门的士卒们,永远不会忘记她们的帮助。” 林女官躬身道:“太保客气了,这是我们该做的。”

回宫时已近暮色,一百名宫女踏着残阳余晖走进宫门,粗布短褂上还沾着城垣的尘土与未干的水渍,有的袖口磨破了边,有的裤脚沾着泥点,却没人露出疲惫之态 —— 春桃怀里揣着赵老栓塞给她的晒干的野枣,苏瑾袖中藏着王小二雕的 “忠勇” 木牌,还有宫女把伤卒递的粗陶小杯小心翼翼捧在手里,这些带着前线温度的小物件,比任何珍宝都让她们珍视。

尚宫局的女官早已在宫道旁等候,见她们回来,赶紧迎上前:“姑娘们可算回来了,皇后娘娘在坤宁宫等着呢,还让小厨房备了热粥和馒头。” 宫女们闻言,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一路说说笑笑往坤宁宫去,宫道旁的宫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着她们带笑的脸庞,冲淡了连日来的辛劳。

坤宁宫的殿门虚掩着,殿内没有往日的繁复陈设 —— 原本供着的玉瓶里插着的不是名贵的牡丹,而是几枝从西直门城外采来的野菊,花瓣上还带着露水;案上摆着的也不是精致的点心,而是一碟碟温热的栗子,是皇后特意让人煮的,说 “给姑娘们补补力气”。皇后周氏坐在铺着素色锦垫的椅上,见宫女们进来,立刻起身,目光扫过她们磨破的鞋尖、泛红的手掌,眼底满是疼惜。

“快坐下,都累坏了吧?” 皇后招手让她们在殿中坐定,亲自拿起案上的粗瓷碗,给苏瑾递了一碗热粥,“这粥里加了小米和红豆,你们在前线没吃好,多喝点。” 苏瑾双手接过碗,粥的暖意透过瓷碗传到掌心,她低头喝了一口,小米的香甜混着红豆的绵软,顺着喉咙滑进胃里,竟比宫里平日里喝的燕窝粥还要暖。

“娘娘,我们不累!” 春桃放下粥碗,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雀跃,“西直门的弟兄们都可好了,我们送水的时候,他们都让我们躲在后面,还分给我们干粮呢!赵老栓大叔还给我讲他守宣府的故事,说以后要教我认烽火台的信号!”

皇后听得笑了,伸手轻轻摸了摸春桃的头:“你们都是好孩子,有你们这样的勇气和心意,是大吴的福气。林女官都跟我说了 —— 苏瑾你连夜缝了二十多个布条,给断了臂的王小二换药时,怕他疼,还轻声给他讲宫里的花开了;春桃你怕老卒们想家,就给他们唱家乡的小调,有的卒子听着听着就哭了,说想起家里的娘了。”

苏瑾闻言,脸颊微微泛红,赶紧低下头:“娘娘,这都是我们该做的,比起弟兄们在前线流血,我们做的这点事不算什么。”

“怎么不算?” 皇后语气郑重起来,目光扫过殿内所有宫女,“士卒们在城楼上拼杀,最盼的就是有人记挂着他们。你们送的不是水,是慰藉;裹的不是伤,是心意。本宫已经奏请陛下,给你们论功行赏 —— 苏瑾、春桃,还有其他八位在前线最出力的姑娘,各赏银五两,用素色锦囊装着,你们可以留着贴补家用,或是给家里捎去;其余的姑娘,各赏银二两,也是陛下的心意。”

话音刚落,殿外的太监就捧着托盘走进来,每个托盘上都放着绣着 “助军” 二字的锦囊,银子的分量透过锦囊都能摸得真切。宫女们纷纷起身谢恩,有几个年纪小的宫女,捧着锦囊,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 她们大多是贫苦人家出身,进宫后难得有机会得到这样的认可,更难得的是,这份赏赐背后,是朝廷对她们 “女子也能助军” 的肯定。

“还有一件事,” 皇后又道,语气里满是温和,“本宫跟陛下求了特许,以后你们若想探望西直门的伤卒,随时都可以去,尚宫局会给你们备好车马和伤药,绝不会有人阻拦。”

“真的吗?” 春桃眼睛一亮,立刻问道,“那我们下次去,能不能给赵大叔带些治箭伤的金疮药?他说伤口有时候会痒,医官说多敷些好药能好得快。”

“当然可以,” 皇后笑着点头,转头对林女官说,“你记着,以后宫女们去探望伤卒,所需的伤药、干粮,都从尚宫局的公用物资里出,若是不够,就跟工部说,让他们优先供给。还有,她们的鞋子磨破了,让针线房赶紧做几双结实的布鞋,鞋底要纳得厚些,免得路上硌脚。”

苏瑾捧着锦囊,指尖轻轻摩挲着里面的银子,又摸了摸袖中的 “忠勇” 木牌,心里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她进宫三年,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个伺候人的宫女,一辈子都只能困在深宫的方寸之地,可这次去西直门,她才明白,不管是在深宫还是在前线,只要有一颗为国出力的心,女子也能有自己的价值。她抬起头,看着皇后温和的面容,又看了看身边满脸激动的姐妹们,忽然觉得,那城楼上的寒风、挑水时磨出的茧子,都值了。

宫女们谢恩后,皇后又留她们吃了晚饭,叮嘱她们回去好好歇息,明日不用当值。离开坤宁宫时,夜色已深,宫灯的光映着她们的身影,春桃拉着苏瑾的手,小声说:“苏姐姐,我们后天就去看赵大叔和王大哥好不好?我把家里捎来的腌菜带上,他们肯定爱吃。”

苏瑾笑着点头:“好啊,我把王小二送的木牌带上,告诉他我们拿到赏赐了,让他放心养伤。”

其他宫女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要带的东西 —— 有的说要带自己绣的帕子,有的说要带小厨房做的饼干,还有的说要学几个新的小调,唱给伤卒们听。她们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期待,在寂静的宫道里轻轻回荡,像一束束微弱却坚定的光,照亮了国难之际的深宫,也照亮了大吴君臣同心、共渡难关的前路。

次日清晨,苏瑾刚起床,就见针线房的女官送来一双新布鞋,鞋底纳得厚厚的,鞋面上还绣着简单的兰草纹 —— 是皇后特意让人做的。她捧着布鞋,心里暖暖的,忍不住想起西直门城楼上,王小二接过水时说的那句 “姑娘辛苦了”,想起赵老栓讲烽火台时眼里的光,想起谢太保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时坚定的背影。她知道,这份情谊,这份认可,会一直记在她心里,以后若是再有国难,她还会像这次一样,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守护大吴的江山,出一份力

片尾

西直门的伤卒们痊愈那日,天刚蒙蒙亮,城楼下就挤满了收拾行装的身影。赵老栓换上了新缝的粗布军装,右腿的箭伤虽仍留着疤痕,却已能正常行走,他怀里揣着一包从城外采来的干野菊 —— 是春桃说过喜欢的,又用木片雕了个小小的烽火台模型,想送给那个总爱听他讲守边故事的姑娘。王小二的左臂虽不能再提重物,却练会了用右手雕刻,他把那个刻着 “忠勇” 的木牌又细细打磨了一遍,还新雕了一朵小小的兰草,系在木牌上,想着苏瑾定会喜欢。

“赵大叔,您说苏姑娘和春姑娘会不会在宫门等咱们啊?” 王小二有些紧张,右手紧紧攥着木牌,指腹蹭过光滑的木面。赵老栓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放心,咱们守了西直门,救了京师,姑娘们盼着咱们呢!”

一行二十余名痊愈的士卒,在亲卫队长李虎的带领下,往皇宫方向去。路上的百姓见了他们,纷纷让开道路,有的还递上自家做的馒头、咸菜,嘴里说着 “谢谢将士们”。士卒们拱手道谢,心里满是暖意 —— 这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认可,比任何赏赐都珍贵。

到了宫门,远远就看见苏瑾、春桃和几名宫女站在宫道旁,手里捧着用布包好的东西。春桃一眼就看见赵老栓,挥手喊道:“赵大叔!王大哥!” 赵老栓快步上前,把干野菊和烽火台模型递给春桃:“姑娘,这野菊是城外采的,晒干了泡水喝败火;这烽火台,是按宣府的样子雕的,给你留个念想。” 春桃接过东西,眼眶泛红,赶紧从布包里拿出一双新布鞋:“赵大叔,这是我连夜做的,鞋底纳了二十层布,穿着结实,您守城门时别硌着脚。”

王小二则走到苏瑾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递上木牌:“苏姑娘,我…… 我又雕了朵兰草,加在木牌上,您别嫌弃。” 苏瑾接过木牌,指尖拂过细腻的兰草纹路,心里暖暖的:“王大哥,我很喜欢,这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一小罐金疮药:“这是太医院给的上好金疮药,您左臂的伤要是疼,就抹一点,记得别碰水。”

宫门的侍卫见了这一幕,都露出了笑容,没人上前阻拦 —— 他们早就听说了宫女们赴西直门助军的事,心里满是敬佩。士卒们和宫女们站在宫道旁,聊着前线的事,说着以后的打算,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直到宫门禁闭的时辰快到了,士卒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赵老栓边走边回头:“春姑娘,下次我们休沐,再来看你!” 春桃笑着点头:“好!我给你们做馒头吃!”

数月后,瓦剌使者带着议和的文书来到京师。萧桓命谢渊陪同使者参观西直门,向他展示京师的防务。使者站在城楼上,看着修缮一新的城垣、整齐排列的火炮,又听谢渊讲述西直门之战的经过 —— 从孙乾殉国、士卒死战,到皇后捐饰、宫女送水,每一个细节都听得他神色凝重。

当听到 “百名宫女登城送水,日送三百桶,助医官裹伤,伤卒感泣” 时,使者停下脚步,伸手摩挲着腰间的佩刀,沉默了良久。他曾以为大吴只是有谢渊这样的忠勇之臣,却没想到后宫的女子也能如此勇敢,百姓也能如此同心。“谢太保,” 使者转头看向谢渊,语气带着敬畏,“大吴不仅有铁血将士,还有贤德后妃、勇敢女子,上下同心,此等国家,岂可逆?瓦剌愿与大吴永结盟好,永不犯境。”

谢渊看着使者真诚的眼神,知道这不仅是对大吴军力的认可,更是对大吴民心的敬畏。他躬身道:“使者所言极是,两国和平,百姓之福也。”

议和之事定后,谢渊即刻入宫,向萧桓奏请设立 “后宫助军督查员”。他跪在御书房的地上,手里捧着奏疏,语气恳切:“陛下,西直门之战,后宫助军功不可没,然周瑞贪私、王振阻挠之事,亦暴露出后宫助军无制度约束之弊。臣请设‘后宫助军督查员’,从六品,隶尚宫局,专司后宫助军物资的核验、调度,及助军事宜的协调,防止再出现贪私、阻挠之事,让后宫助军成为大吴危难时的常力。”

萧桓接过奏疏,仔细翻看,想起皇后捐饰时的坚定、宫女们赴城时的勇敢,又想起周瑞、王振的贪私弄权,深以为然。他放下奏疏,对谢渊道:“太保所言极是,后宫助军非一时之举,当有制度保障。尚宫局林女官此前统筹宫女赴城,公正可靠,就让她兼任此职,赐印信一枚,凡后宫助军事宜,皆需她核验签字,方可施行。”

谢渊谢恩起身,心里松了口气 —— 他知道,这个职位的设立,不仅能保障后宫助军的顺利进行,更能让更多后宫女子有机会为国家出力,让 “巾帼助军” 成为大吴的一段佳话。

几日后,萧桓下旨,正式设立 “后宫助军督查员”,命林女官兼任,赐从六品官服、银印一枚。林女官接旨时,跪在坤宁宫的地上,眼泪掉了下来 —— 她知道,这不仅是对她的认可,更是对所有后宫女子的认可。皇后扶起她,语气温和:“林女官,往后后宫助军之事,就劳你多费心了,莫负陛下与百姓的期望。” 林女官躬身道:“娘娘放心,奴婢定当尽心尽责,不让贪私之徒有机可乘,不让助军之人寒心。”

卷尾

《大吴史?后妃传?周皇后传》载:“德佑七年,西直门危,胡骑压境,士卒缺水粮。后周氏召贵妃以下诸妃嫔,尽解佩环首饰 —— 永熙帝所赐玉镯一对、金步摇一双,皆先帝遗珍,后毫不吝惜,命尚宫局交户部变现,得黄金百两、白银五百两,购粮五千石、水千桶,送赴西城。宫女百人请赴城助战,司礼监王振阻之,后力排众议,奏请帝许之,复命林女官护其行。帝赞曰:‘后之贤,堪比汉之明德、唐之长孙,后宫助军,实乃社稷之幸、百姓之福也!’”

《大吴史?列女传?西直门助战宫女传》载:“苏瑾、春桃等百人,皆尚宫局宫女,年十有五至二十不等。西直门之战后,闻士卒缺水、伤卒无布裹伤,乃联名请行,赴城送水裹伤。瑾连夜缝布条二十余,为断臂卒王小二换药,轻声慰之;桃为老卒赵老栓唱家乡小调,解其思乡之苦。历三日夜,未尝稍歇,鞋破掌裂,终无一人退。伤卒感其德,多有泣者,曰:‘此等女子,胜似亲人也!’史臣曰:‘女子虽弱,怀家国之心则刚。瑾、桃之流,无官爵之尊,无甲胄之护,却以弱躯赴险,以善念慰忠魂,其忠勇可照青史,其美名可传千古!’”

《玄夜卫档?后宫助战录》补:“周瑞(原工部侍郎)欲压低首饰估值,私吞差价二十两;王振(原司礼监秉笔太监)受瑞贿金十两,阻宫女赴城,皆为秦飞(玄夜卫北司指挥使)侦得,罪证存档于玄夜卫诏狱库,帝命‘示警百官,永为戒鉴’。后宫助军督查员之设,自德佑七年始,历永熙、泰昌、元兴诸帝,未敢废。泰昌三年,宣府告警,林女官(时已升尚宫局左尚宫,仍兼督查员)率后宫宫女捐布千匹、药百箱,由督查员核验调度,三日内送达宣府,边军感奋,遂破鞑靼。史载:‘督查员之设,使后宫助军有制可依、有章可循,非独助一时之危,实乃固国之基也。’”

西直门边战血殷,后宫闻之尽解环。皇后捐镯纾国难,贵妃脱钏助军还。宫女请行遭阻挠,谢公执义破重关。登城送水裹伤卒,蛾眉不让丈夫颜。贪吏弄权终遭劾,忠良同心护河山。至今传此巾帼事,犹令男儿泪潸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北明不南渡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校花的贴身高手食梦貘手记浪迹在诸天世界重生之官路商途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三国之袁术家臣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慕林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上门女婿叶辰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陆太太复婚吧快穿:多胎笨蛋美人气哭绝嗣大佬逝者敲门行走的正能量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
经典收藏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制霸大宋之奸臣传亮剑:一亿碎片晋风天下长安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冷王的金牌宠妃医将婿带着淘宝去抗日误入红楼,修仙人生三国之汉室再兴大唐镇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明末好国舅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唐哀帝,中兴大唐日月余晖春风玉露
最近更新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史上最强县令大明辽国公历史中的酒馆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铁骑红颜:大秦霸业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英烈传奇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宋伏魔司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水浒之往事随风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高门庶子铜镜约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